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檢測試卷(2)
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檢測試卷答案:
1.C(“愜意”的“愜”應讀“qiè”。)
2.B(“掣”應為“摯”。)
3.D[A.“喜從天將”指喜事從天上掉下來,比喻突然遇到意想不到的好事。用在句中與語境不符。B.“處心積慮”指千方百計地盤算(多含貶義)。用在句中與語境不符。C.“參差不齊”的意思是“長短、高低、大小不齊”。用在句中不合適。]
4.D(A項使用了“避免”和“不”進行雙重否定,把所要表達的意思弄反了,不符合語境;B項前面說“比賽的獲勝”,是一種情況,后面說“決定能否進入”,是兩種情況,兩面對一面,前后不搭配;C項成分殘缺,應在“嚴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后加上“的專項行動”。)
5.C(先找聯系密切的句子,進行小范圍的句子鏈接。④句中有人稱代詞“他”,肯定在前文中有所指,再看四個分句可以發(fā)現,這個“他”一定指“魯迅”,而“魯迅”這個名字在②句中第一次陳述,同時,“對手”在②④這兩個句子中重復出現,根據語言的連貫性,可確定④句一定接在②句后;①句中有個“他們”,瀏覽4個分句后發(fā)現,④句中提到三個人,這個“他們”一定指此三人,這樣可斷定①句應排在④句后面。②④①句序確定,這三句綜述了魯迅偉大的原因,③句陳述結果,自然跟在后面。這樣,四個句子的句序可確定為②④①③。)
6.D(“而”連接前后兩個動作,不譯。)
7.B(“鞠躬盡瘁”與諸葛亮有關,出自《出師表》。)
8.C(通過魯肅的反應來表現呂蒙,是用了側面描寫的方法。)
9.寫下一頁頁輝煌的篇章(結構上注意上下對應,內容上要注意人物的事跡。)
10.比作密不通風的磐石和不見天日的囚室。生動形象地表明了耳聾帶給貝多芬的極大不幸。(分析選文第一段第一句,找出比喻句的喻體,這個比喻讓我們看到了貝多芬的“耳聾”之嚴重,表明了他的不幸。)
11.羅曼•羅蘭受貝多芬精神的感召,刻畫了一位與貝多芬經歷相似的文學人物,成就了一部著作。(書中的人物克里斯朵夫與貝多芬有相似的經歷,他們都克服了重重困難,完成了對命運的挑戰(zhàn)。他們身上都有一種不屈的頑強精神。克里斯朵夫形象的創(chuàng)造源于貝多芬精神的感召,像貝多芬身上流出的精神之河。)
12.觀眾看到貝多芬指揮不正常而表現出驚訝。(表達一種感嘆和驚訝。)
13.能坦然、鎮(zhèn)定地面對生活中的痛苦和不幸,具有豁達、樂觀、勇敢的精神。(最后一次指揮是不成功的,甚至令人目瞪口呆的,然而他毫不避諱,表現出一種坦然的心態(tài)和樂觀的精神。)
14.貝多芬以他的整個的生命和熱情從事音樂創(chuàng)作,音樂在貝多芬的筆下和心里,已經成為生命的象征,而樂隊只能奏出有聲的音符,卻不能完美傳達心靈的律動和生命的節(jié)奏,即貝多芬心里的音樂。(“在一分鐘里”寫出的音樂,只是寫在紙上的一個個音符,貝多芬對音樂的熱情和他心里的音樂是無法奏出的。)
15.癡情于大自然,學習廚藝,熱愛家鄉(xiāng)。(本題考查對信息的提取與概括能力。本題的答題點在第⑤~⑰段中,第⑤~⑧段寫胡立先生受張大千影響,癡情于大自然;第⑨~⑬段寫胡立先生受張大千影響,熱愛家鄉(xiāng);第⑭~⑰段寫胡立先生受張大千影響,學習廚藝。
16.語言凝練文雅。運用對偶的修辭手法,簡練地傳達出張大千對大自然的癡情,以及他觀察的認真,描摹的細致。(“眉間掛風去,指尖捻畫來”上下句字數相同,詞性相對,運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通過這句對偶,再結合第⑥段內容,作者簡練地寫出了張大千對大自然的癡情和熱愛以及對自然觀察描摹的細致認真。)
17.仰慕張大千對大自然的癡情,感慨張大千對家鄉(xiāng)的熱愛與思念,驚訝張大千的廚藝高于畫藝。(本題考查對句子蘊含情感的分析能力。“張大千畢竟是張大千”一句在全文的結尾,“分析作者的情感”應該從全文的角度去思考。全文寫了與張大千有關的三件事情:對大自然的癡情,對家鄉(xiāng)的熱愛與思念,張大千的廚藝高于畫藝。作者對張大千的情感是仰慕、感慨、驚訝,從文中的語句“一個癡情于大自然的畫圣浮現眼前”“感慨系之”“吃驚不小”可歸納出。)
18.內容:刻畫了一個鬢發(fā)斑白,揮毫作畫時熱淚漣漣,遠在天涯,心里卻總戀著家鄉(xiāng)的游子形象。技巧:“萬里歸遲總戀鄉(xiāng)”運用直接抒情的手法,抒發(fā)詩人對家鄉(xiāng)的思戀。(本題考查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和對詩歌抒情手法的賞析能力。題干中明確要求從內容、技巧兩個方面分析詩歌表現出的思鄉(xiāng)之情,因此要分別進行賞析。內容上,主要是對詩句的理解與翻譯;技巧上,從“總戀鄉(xiāng)”可看出詩人運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方法。)
19.B(本題考查對信息的篩選能力。B項,“胡立的廚藝超過了自己的畫藝”錯,原文中是說“張大千的廚藝超過了畫藝”,這是典型的“張冠李戴”。)
20.(1)示例:經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權威性的著作。作品只有經得住歷史的考驗,被廣大求知者認可才能稱為“經典”。(結合客觀實際談出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2)仰起頭來看看覺得自己對天無愧,低下頭去想想覺得自己無愧于別人。做人要光明磊落,問心無愧。(回答問題前先要分析“示例”中“解讀”的格式,經過分析后得出答題思路:先直譯所給的名言,然后再說出自己從名言中明白的道理。)
21.思路點撥:這道作文題給我們提供了相對廣闊的思維空間,寫作時可以充分地展開聯想和想象,可以自由地選材、立意,除了根據材料的提示,把作文主題確定為“人格掌握在自己手里”外,寫“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情緒掌握在自己手里”“機遇掌握在自己手里”“幸福掌握在自己手里”“成功掌握在自己手里”“時間掌握在自己手里”“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里”,等等,都是切題的。
寫作時容易出現的問題有:(1)不注意審視話題和把握題目內涵,大談“人格”的價值或只談“命運”“機遇”等,并未涉及“掌握在自己手里”,以致偏離話題;(2)所選的是容易受客觀條件限制的內容(如天災人禍),卻硬說它“掌握在自己手里”,顯得牽強附會,缺少說服力;(3)主旨是“掌握在自己手里”,但在行文中沒有突出自己主觀努力的重要性。
例文:
貝多芬告訴我……
無數次駐足,無數次籌備,我實在不愿去窺探您耳聾后最初的心境,也不愿撩起那段我認為是痛苦無比的記憶……
于是,我只是悄悄地諦聽,諦聽您的《命運交響曲》《田園交響曲》《第九交響曲》;只是默默地品味,品味《名人傳》上有關您的文字。但是,您卻毫無保留地告訴我: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
您似乎看到了我的不解,于是,告訴我……
您雖然患有耳疾,卻擁有音樂——這是一個可以讓您的思想、情感任意奔馳的海洋。您在這片浩渺無垠的海洋中遨游,擷取晶瑩的浪花,于是,一曲《第九交響曲》橫空出世了。它的出現,似乎孕育著革命,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轟動,您也獲得了釋放,將音樂掌握在自己手里。
您雖然生活貧困、悲苦,卻有一顆高昂的頭顱。永遠都無法忘懷,那次您與歌德在大街上漫步,忽然遇到一支貴族隊伍,歌德脫帽致禮,而您卻站立在那兒,讓那些貴族向您致禮!您可知道,這一舉動震撼了多少人的心扉?不向權貴低頭,您將自己的人格,永遠掌握在自己手里。
您雖然失去了一切“歡樂”,但您卻給世人留下了無數的歡樂。您以一個失去歡樂而創(chuàng)造歡樂者的身份告訴我: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
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我懂了!
創(chuàng)造命運的不是上帝,而是自己。很多時候,我們都不得不面對許多災難,于是,我們常常怨天尤人,慨嘆上蒼的不公,現在想想那實在沒有必要,因為我們自己才是命運的締造者:
我們無法左右天氣,卻可以改變心情;
我們無法改變上蒼給我們的“厚禮”,卻可以調整自己的處世態(tài)度;
我們無法決定生命的長度,卻可以拓展生命的寬度;
我們無法改變出身,卻可以控制人格……
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用直面坎坷的從容和身為萬物之靈的睿智去把持自己,駕好自己的人生之船。
點評:“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這是一個把握不好就容易落入俗套的命題,但本文寫出了大氣,寫出了才情,寫出了令人蕩氣回腸的底蘊。首先,文章以貝多芬這位命途多舛的音樂巨人的一生作為詮釋話題的唯一材料,足見作者的慧眼與匠心。其次,主體部分分層闡述,談貝多芬因為直面人生、貧賤不移、播撒歡樂,所以他牢牢地把握住了自己的命運,條理清晰,分析準確而深刻,內容厚實而有新意。文末以一組排比句,精當地概括了面對命運的挑戰(zhàn)時應具有的態(tài)度,可謂直抒時代強者之心聲。
看過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檢測試卷的還看了:
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檢測試卷(2)
上一篇: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檢測試題
下一篇: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檢測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