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師如何編寫習題的探究
編制習題是教師必備的一項基本功,物理教師在備課、教學、考試命題和從事教學研究的過程中經常要改造舊題,創(chuàng)造新題,編制各種例題、練習題、思考題和試題。同時物理教師指導學生編題,不但可以使學生加深對解題思想方法的理解,掌握典型題目的解題規(guī)律,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一、編制物理習題遵循的原則
1.目的性原則
物理習題的形式、內容、和難度都是以不同的教學目的而異的。如為了即時鞏固知識和技能,應編制收斂性題;為發(fā)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應編制發(fā)散性題和開放題。選擇題有利于擴大知識的覆蓋面,但選擇題可以隨機解答,因此在鑒定具有特異物理素質的優(yōu)秀生時必須慎用。
2.科學性原則
物理習題應該表述清晰,要求明確,符合六條標準:
a.有關的概念必須是被定義的;
b.有關的記號必須是被闡明的;
c.條件必須是充分的、不矛盾的;
d.條件必須是獨立的、最少的;
e.敘述必須是清楚的;
f.要求必須是可行的。
對于開放題應允許出現條件不足的情形,但題目本身仍敘述清楚,有明確的要求,以便學生根據情境,自設條件,分別情況得出結果。
3.和諧美原則
物理習題應該使學生得到美的陶冶,體現嚴謹、簡潔和統(tǒng)一的物理美,激起學生追求真善、美的愿望,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引導學生探索物理王國的奧秘。我們常??吹揭恍┙Y構巧妙、形式優(yōu)美、難度各異的好題。
(1)如圖1所示,兩個重都為G、半徑都為r的光滑均勻小圓柱,靠放在半徑為R(R>2r)的弧形凹面內,處于靜止狀態(tài)。試求凹面對小圓柱的彈力及小圓柱相互間的彈力大小。
(2)如圖2所示,光滑斜面長為b,寬為a,傾角為θ,一物塊沿斜面左上方頂點P水平射出,恰從右下方頂點Q離開斜面,問入射初速度v0,應多大?
(3)如圖3所示,有一只狐貍以不變的速度v1沿著直線AB逃跑,一獵犬以不變的速率v2追擊,其運動方向始終對準狐貍,某時刻狐貍在F處,獵犬在D處,FD⊥AB,且FD=L,試求獵犬此時的加速度大小。
這些題目都是怎樣編制出來的呢?都是由陳題改造的嗎?當然不盡然。中學物理中的陳題不可勝數,這是前人經驗的積累,勞動的結晶,我們要學習鉆研,但是我們不應限于照搬照抄,故步自封,特別是在試題中,如果一味照搬陳題,就難以準確評價學生的水平,因此教師必須具備編制習題的能力,掌握獨立地創(chuàng)造新題的能力。要編出好的題目,物理教師必須具備:
第一、廣博的知識。不僅諳熟高中物理知識,而且對高等物理也有的較高的造詣。不僅精通物理,而且對于其他的自然科學、數學、哲學和社會學也有廣泛的了解。
第二、良好的思維品質。即思維的廣闊性、多向性、靈活性、深刻性和求異性。要善于想象,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防止思維定勢。
第三、熟悉編制物理習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二、編制物理習題的方法
1.演繹法
演繹法是一種從一般的真命題或一組條件出發(fā),通過邏輯推理編制物理習題的方法。
例1.考慮到運動學公式:原題 在平直公路上以12m/s的速度行駛的汽車,因故以4m/s2的加速度緊急剎車,求汽車剎車后3s內的位移。
考慮到運動學中的比例關系:
1)通過連續(xù)相等時間位移和速度之比:
S1:S2:S3:…=1:4:9:…n2
SⅠ:SⅡ:SⅢ:…=1:3:5:…(2n-1)
v1:v2:v3:…=1:2 : 3: …n
2)通過連續(xù)相等位移所用時間之比為:
令t1=4s,tn=20s得新題。
新編題 一列火車由車站開出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啟動時,值班員站在第一節(jié)車廂頭的旁邊,第一節(jié)車廂經過他歷時4s,整個列車經過他歷時20s。設各節(jié)車廂等長,車廂間連接處的長度不計,求:(1)這列火車共有多少節(jié)車廂?(2)最后一節(jié)車廂經過他歷時多長時間?
2.基本量法
在一個問題系統(tǒng)中,存在著n個量,使其余所有的量都可以用這n個量來表示,而這n個量中的任何一個都不能用其他n-1個量來表示,我們就稱這n個量為基本量?;玖恳簿褪菃栴}系統(tǒng)中獨立取值的量。通過給也基本量來編制物理習題的方法叫做基本量法。
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中,共有5個基本變量(x、v、v0、a、t)。要求解其中的一個量,至少要用到其中的3個量。
(1)求位移X用到3個基本量的公式為:
(2)求末速度v所用到的3個基本量的公式為:
從運動學的幾個基本量來看,要考查其中的任何一個量,可以利用以上的這些公式而給出必需的已知量。
例如考查位移X時就可以考慮利用以上的公式,但必須給足3個基本量。
新編題 火車從車站由靜止開出作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5m/s2,則它在最初10s內行駛的距離是多少?
給足基本量時就可編制出一道完美的習題了。
3.倒推法
倒推法是先給出題目預期的結果,由此結果出發(fā),倒推出所需的條件的一種編制物理習題的方法。倒推法是一種極有成效的編題方法,在平時的習題教學中針對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的自編練習,大多可以用這種方法。
在高一曲線運動結束后的一次單元考試中學生在解圓周運動與能量相結的內容較為生疏,出錯率較高。在原題的基礎上,要考查圓周運動中的能量問題,重新設計出一道新題,但考查的內容是一樣的。通過對新題的再次理解,學生掌握的情況就更好了。
原題 如圖4所示,半徑為R=0.40m的光滑半圓環(huán)軌道處于豎直平面內,半圓環(huán)與粗糙的水平地面相切于圓環(huán)的端點A,一質量為m=0.10kg的小球,以初速度v0=7.0m/s在水平地面上向左做加速度a=3.0m/s2的勻減速直線運動,運動4.0m后沖上豎直半圓環(huán),最后小球落 A點,求A、C間的距離(g取10m/s2)
新編題 如圖5所示,AB為光滑水平面,BCD為豎直的半徑為R=0.4m的光滑半圓形軌道,D為圓軌道的最高點,且位于B點的正上方。質量為m=1.2Kg的小物體,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從A點由靜止開始運動,到B點時撤去力F,AB距離S=3R,g取10m/s2。求:
?、乓刮矬w能達到D點,力F至少多大?
?、埔刮矬w能從軌道最高點D離開后,剛好落到A點,力F又應該多大?
4.變換條件法
變換條件法是將陳題的條件加以變換,從而得到新題的一種編制物理習題的方法。在高考試題中有大量的試題是對平時我們練習的習題進行條件變換,推陳出新。在平時的習題教學中就要不時的對所做過的習題進行變換條件,讓學生能加深理解。
(1)加一加
加一加就是在原題的基礎上再加入一些條件以改變原題而得到新題.
原題 一物體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受到一個與水平面成θ的斜向上的力F作用下,運動了L距離,F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為W1;如同一物體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受到一個與水平面成θ的斜向下的力F作用下,運動了L距離,F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為W2.試比較W1和W2的大小。
新編題 一物體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受到一個與水平面成θ的斜向上的力F1作用下做勻速運動,運動了L距離,F1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為W1;如同一物體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受到一個與水平面成θ的斜向下的力F2作用下做勻速運動,運動了L距離,F2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為W2。試比較W1和W2的大小。
后一題是在前一題的基礎上加了一個運動情況,看似一樣的題型,其實考查的內容是大不一樣的.前一題只考查做功的公式,而后一題是要考查物體的受力分析和做功兩年內容。后一題的出錯率將會大為增加。
(2)換一換
換一換,可以改變原來的作用物體,也可以改變原題的環(huán)境,但它考查的主要內容是不變的.通過這樣的改變,讓學生能夠模仿,從而掌握原題的主要解題方法。
原題 如圖6所示,一根質量為M的木棒被一根輕繩拴在天花板上,一只質量為m的老鼠爬在木棒上.現剪斷輕繩,老鼠為了保持位置不變拼命向上爬。求此時木棒的加速度為多大?
根據受力分析,老鼠要能靜止在原來的位置,它所受到的木棒給的摩擦力應該為mg.木棒此時受到的力就為老鼠給的向下的摩擦力和木棒的重力。合力的大小就為mg+Mg.加速度就為(mg+Mg)/M。
新編題 如圖7所示,質量為M的木板放在傾角為 的光滑斜面上,質量為m的人在木板上跑,假如腳與板接觸處不打滑.(1)要保持木板相對斜面靜止,人應以多大的加速度朝什么方向跑動?(2)要保持人相對于斜面的位置不變,人在原地跑而使木板以多大的加速度朝什么方向運動?在原理完全一樣的情況下,將研究的物體和運動的方向進行了替換.只要理解了前一題的解題方法,就不難得到此題的結果了.
5.演變法
從一道基本題出發(fā),將條件中的數量和圖形及關系加以改變,使之產生一些具有新質的題目,這種編制物理習題的方法叫做演變??陀^世界的運動變化,反映在物理里就是數量關系、關系的演變及圖形關系。
新編題 如圖8所示,一物體A靜止在一個斜面體B上.求斜面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此題是原型題,對學生的受力分析進行考查.學生可以通過對A和B物體的受力分析就可以得到斜面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為0.也可以通過整體法得到系統(tǒng)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整個系統(tǒng)所受到的合外力為0,則地面給斜面的作用力為0。對此題進行演變,A物體恰能沿斜面勻速運動時的情況又會如何呢?
新編題 如圖8所示,一物體A恰能在一個斜面體B上沿斜面勻速下滑。求斜面受地面的摩擦力.
此題是在例a的基礎之上對整體法進行變換考查,也很容易得到地面給斜面的摩擦力為0。對此題進行演變,在此基礎上加一個向下的力時,情況是否還一樣呢?
新編題 如圖8所示,一物體A恰能在一個斜面體B上沿斜面勻速下滑。若沿斜面方向用力F向下推此物體A,使物體A加速下滑,則斜面受地面的摩擦力。
如果能真正掌握整體法的解題要點,那么完全可以很容易得到此時地面給物體的摩擦力還是為0.前面的幾種類型是同類的,都是系統(tǒng)處于平衡狀態(tài)下的情況。如果將力F改為向上拉物體時情況會出現怎樣的變化呢?
新編題 如圖8所示,一物體A恰能在一個斜面體B上沿斜面勻速下滑。若沿斜面方向用力F向上拉此物體A,使物體A向上勻速運動,斜面保持靜止,則斜面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此題看似與前面的類似,但仔細分析發(fā)現此時A與B之間的摩擦力的方向已經發(fā)生了變化,地面的摩擦力就肯定會發(fā)生變化.通過受力分析后發(fā)現此時的斜面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為F摩=Fcos,前面幾題的運動均為勻速運動,那如果A向下滑動是加速的情況又會是怎樣的呢?總之,習題的編制方法還有很種,大家在工作之中要善于總結,總結出更多的習題編制方法,同時也編制出更多更新的習題為你的課堂增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