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課文解讀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出自弗洛姆的《愛的藝術(shù)》,是現(xiàn)行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4的一篇課文。下面學習啦小編大家?guī)砀咧姓Z文《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課文解讀,希望對你有幫助。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課文解讀
(1)如果不是一個仁慈的命運在保護嬰兒,不讓他感覺到離開母體的恐懼的話,那么在誕生的一剎那,嬰兒就會感到極度的恐懼。但是嬰兒在出生后一段時間內(nèi)同他出生以前并無多大的區(qū)別;他還是不能辨認物體,還意識不到自己的存在以及他身體之外的世界的存在。他只有需要溫暖和食物的要求,卻不會區(qū)別溫暖、食物同給予溫暖和食物的母親。母親對嬰兒來說就是溫暖,就是食物,是嬰兒感到滿足和安全的快樂階段。這一個階段用弗洛伊德①的概念就是自戀階段。(①弗洛伊德:1856-1939,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和心理學家,心理分析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著有《夢的解析》《超越愉快原則》等。)周圍的現(xiàn)實,人和物體,凡是能引起嬰兒身體內(nèi)部的滿足或失望的才會對他產(chǎn)生意義。嬰兒只能意識到他的內(nèi)部要求,外部世界只有同他的需要有關(guān)的才是現(xiàn)實的,與他的要求無關(guān)的外部世界的好壞對于他則沒有任何意義。
這段文字說明嬰兒雖然受到母愛呵護,但不具備愛的能力,不能體會到母愛。
作者采用從現(xiàn)象到本質(zhì),從具體到抽象的說理方法。嬰兒出生后不僅不感到恐懼,而且有“感到滿足和安全的快樂”,這是由于受到“仁慈的命運”(母愛)的呵護,但是嬰兒“意識不到自己的存在以及他身體之外的世界的存在”,不知道快樂來自母親,不能感受到母愛,從上述現(xiàn)象,作者推出嬰兒處在弗羅依德所說“自戀階段”,不具有愛的能力。
閱讀這段文字必須知道作者弗羅姆所說的“愛”的含義。弗羅姆認為,“愛是一種主動的能力,是一種突破使人與人分離的那些障礙的力量,是一種把自己和他人聯(lián)合起來的力量”,這就是說,愛只能在人與人的交往中體現(xiàn)出來,是一種開放型的心態(tài)。而“自戀”,即自我愛戀,“外部世界只有同他的需要有關(guān)的才是現(xiàn)實的,與他的要求無關(guān)的外部世界的好壞對于他則沒有任何意義”,它是“一種心理的興趣集中在自身的注意力”,屬封閉型的心態(tài)。
愛是一種主動的能力,這是弗羅姆關(guān)于愛的基本觀點,是我們解讀本文的鑰匙。人們傳統(tǒng)的看法是,愛是“一個人偶然幸運地體驗并陶醉的一種純粹的快感”,愛就是如何惹人愛,愛是別人恩賜的情感。弗羅姆認為,愛與其說是一種情感,毋寧說是一種能力,一種態(tài)度。愛是一種積極的活動,并不是一種被動的情感。在弗羅姆看來,愛作為一種主動的能力,像其他藝術(shù)一樣,是可以而且應(yīng)該學習的。只有學會愛的藝術(shù),才能夠愛,并且才能獲得別人的愛。沒有獲得愛的人正是由于愛的能力發(fā)揮的失敗,克服這種失敗的唯一途徑是研究愛的方法,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來學會愛這門藝術(shù),找出愛失敗的原因,并且正確處理好理論與實踐兩者之間的關(guān)系。弗羅姆關(guān)于愛是一種能力的觀點,是愛的理論的一個創(chuàng)新和進步。
(2)如果孩子不斷生長、發(fā)育,他就開始有能力接受事物的本來面目。母親的乳房不再是惟一的食物來源。終于他能區(qū)別自己的渴、能喂飽肚子的乳汁、乳房和母親。他開始知道其他物體有其自己的、與他無關(guān)的存在。在這個階段孩子學會叫物體的名稱,同時學習如何對待這些物體;他開始懂得火是熱的,會燙人,木頭是硬的,而且很沉,紙很輕,能撕碎。他也開始學習同人打交道:他看到如果他吃東西,母親就微笑;如果他哭泣,母親就把他抱起來;如果他消化好,母親就稱贊他。所有這些經(jīng)歷凝聚并互相補充成為一種體驗:那就是我被人愛。[本段的第一層,敘述孩子不斷長大,在與外部世界的交往中,在不斷地認識外部世界的過程中,漸漸地有“我被人愛(包括母愛)”的體驗。]我被人愛是因為我是母親的孩子。我被人愛是因為我孤立無援。我被人愛是因為我長得可愛并能贏得別人的喜愛。簡而言之就是我被人愛是因為我有被人愛的資本──更確切的表達是:我被人愛是因為我是我。[本段第二層,具體解說“我被人愛”(也就是母愛)這種心理體驗的內(nèi)涵?!拔矣斜蝗藧鄣馁Y本”,這里的“資本”指的就是上文提到的“我是母親的孩子”“我孤立無援”“我長得可愛并能贏得別人的喜愛”。“我被人愛是因為我是我”,對愛的這種理解是以自我為中心,本質(zhì)上是自私的。]母愛的體驗是一種消極的體驗。我什么也不做就可以贏得母親的愛,因為母親是無條件的,我只需要是母親的孩子。母愛是一種祝福,是和平,不需要去贏得它,也不用為此付出努力。但無條件的母愛有其有缺陷的一面。這種愛不僅不需要用努力去換取,而且也根本無法贏得。如果有母愛,就有祝福;沒有母愛,生活就會變得空虛──而我卻沒有能力去喚起這種母愛。[本段第三層,也是本段的中心,說明母愛的兩面性,一方面母愛是“無條件的”,是祝福,是和平,另一方面,母愛也有它的消極面(缺陷),“不需要用努力去換取,而且也根本無法贏得”,一旦失去便“沒有能力去喚起這種母愛”。]
這段文字闡述幼年孩童對愛的體驗,說明母愛具有兩面性的特征。
(3)大多數(shù)八歲到十歲的兒童他們的主要問題仍然是要被人愛,無條件地被人愛。八歲以下的兒童還不會愛,他對被愛的反應(yīng)是感謝和高興。兒童發(fā)展到這一階段就會出現(xiàn)一個新的因素──一種新的感情,那就是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喚起愛。孩子第一次感到要送給母親(或父親)一樣東西──寫一首詩、畫一張畫或者做別的東西。在他的生活中愛的觀念──第一次從“被人愛”變成“愛別人”,變成“創(chuàng)造愛”。[本段第一層,具體敘述八歲到十歲的兒童主要問題仍然是“被人愛”,但是愛的觀念開始發(fā)生變化,由“被人愛”開始想到“愛別人”“創(chuàng)造愛”,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喚起別人對自己的愛。]但從愛的最初階段到愛的成熟階段還會持續(xù)許多年。進入少年時代的兒童最終會克服他的自我中心階段,他人就不會再是實現(xiàn)個人愿望的工具,他人的要求同自己的要求同等重要──事實上也許更為重要。給比得更能使自己滿足,更能使自己快樂,愛要比被愛更重要。通過愛他就從他的由自戀引起的孤獨中解脫出來,他開始體驗關(guān)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統(tǒng)一,另外他還能感覺到愛喚起愛的力量。他不再依賴于接受愛以及為了贏得愛必須使自己弱小、孤立無援、生病或者聽話。[本段第二層,說明愛從幼稚走向成熟的三個基本條件:(1)“克服自我中心”,即“從自戀引起的孤獨中解脫出來”;(2)體會到“給比得更能使自己滿足,更能使自己快樂,愛要比被愛更重要”,“不再依賴于接受愛(被人愛);(3)“通過愛”,也就是在“愛”的實踐中學會“愛”,并且“能感覺到愛喚起愛的力量”。]天真的、孩童式的愛情遵循下列原則:“我愛,因為我被人愛。”成熟的愛的原則是:“我被人愛,因為我愛人?!辈怀墒斓摹⒂字傻膼凼牵骸拔覑勰?,因為我需要你?!倍墒斓膼凼牵骸拔倚枰?,因為我愛你。”[本段第三層闡明幼稚的愛與成熟的愛的區(qū)別。]
這段文字論述兒童愛的能力的發(fā)展。閱讀這段文字,最好通讀《愛的藝術(shù)》全書,深入理解下面三個基本觀點:
(1)“給比得(給人愛比得到別人愛)更能使自己滿足,更能使自己快樂,愛要比被愛(愛人比被人愛)更重要”,這是弗羅姆關(guān)于愛的一個根本性的觀點。弗羅姆認為,“愛首先是給而不是得”。什么是“給”?“十分流行的誤解是把‘給’解釋為放棄,被別人奪走東西或作出犧牲。但有創(chuàng)造性的人對‘給’的理解完全不同。他們認為‘給’是力量的最高表現(xiàn),恰恰是通過‘給’,我才能體驗我的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體驗到生命力的升華使我充滿了歡樂。我感覺到自己生氣勃勃,因而欣喜萬分。‘給’比‘得’帶來更多的愉快,這不是因為‘給’是一種犧牲,而是因為通過‘給’表現(xiàn)了我的生命力”。給予別人什么呢?“給”的“最重要范疇不是物質(zhì)”,“他可以把他擁有的最寶貴的東西,他的生命給予別人。但這并不意味著他一定要為別人獻出自己的生命,而是他應(yīng)該把他內(nèi)心有生命力的東西給予別人。他應(yīng)該同別人分享他的歡樂、興趣、理解力、知識、幽默和悲傷──簡而言之一切在他身上有生命力的東西。通過他的‘給’,他豐富了他人,同時在他提高自己生命感的同時,他也提高了對方的生命感。他‘給’并不是為了‘得’,但是通過他的‘給’,不可避免地會在對方身上喚起某種有生命力的東西。因此他的‘給’同時也包括了使接受者也成為一個‘給’的人,而雙方都會因為喚醒了內(nèi)心的某種生命力而充滿快樂。在‘給’的行為中誕生了新的東西,‘給’和‘得’的人都會感謝這新的力量”。弗羅姆認為,一個人若沒有某些東西,而不能給予出去,他就有貧窮的感覺,并從而產(chǎn)生囤積、剝削、控制他人的欲望。
(2)“要從自戀的孤獨中解脫出來”,弗羅姆認為,自戀是人發(fā)展的早期階段,那些又倒退到這一階段的人就不會有愛的能力,這些人發(fā)展到頂點就會瘋狂。愛的成功的主要條件是克服自戀。但弗羅姆不否定自戀,不是說一個人就不要自愛。相反,他認為,若一個人有能力愛他人,也就有能力愛自己;若你真正愛他人,你就應(yīng)該真正愛自己。反之,正因為你愛你自己也應(yīng)該愛他人,愛他人是自愛能力的反映。自私者本質(zhì)上不是愛自己,而是恨自己無能。自私者不能愛他人,因而也不能愛自己。弗羅姆的結(jié)論是,如果你愛自己,你就會像愛自己那樣愛每一個人,只要你不像愛自己那樣愛另一個人,你便不會真正的愛自己。
(3)“我被人愛,因為我愛人。” “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弊髡邔Τ墒斓膼酆筒怀墒斓膼鄣慕忉尫浅>?,在作者看來,給別人愛比得到別人愛更能使自己滿足,更能使自己快樂,愛別人要比被別人愛更重要。因此,成熟的愛總是把“給別人愛”“愛別人”擺在第一位,“給別人愛”“愛別人”是“得到別人愛”“被別人愛”的前提,所以說:“我被人愛,因為我愛人”,“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而不成熟的愛則反之,總是把“得到別人的愛”“被人愛”擺在第一位,“得到別人愛”“被人愛”是“給別人愛”“愛別人”的前提,所以說“我愛,因為我被人愛”,“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
(4)同愛的能力發(fā)展緊密有關(guān)的是愛的對象的發(fā)展。人生下來后的最初幾個月和最初幾年同母親的關(guān)系最為密切。這種關(guān)系在人沒出生以前就已經(jīng)開始,那就是當懷孕的婦女和胎兒既是一體又是兩體的時候。出生在某種意義上改變了這種狀況,但決不是像看上去那樣有很大的變化。在母體外生活的嬰兒還幾乎完全依賴于母親。后來幼兒開始學走路、說話和認識世界,這時同母親的關(guān)系就失去了一部分休戚相關(guān)①的重要性,而同父親的關(guān)系開始重要起來了。(①休戚相關(guān):彼此間的憂喜禍?;ハ嚓P(guān)聯(lián)。形容彼此關(guān)系十分密切。休戚,欣悅與憂患。)
這段文字緊承上幾段,兒童“愛的能力”獲得發(fā)展,說明兒童“愛的對象”也得到發(fā)展。本段有過渡的性質(zhì),前幾段文字主要說明母愛,借這段文字過渡,引出下文對父愛的說明。
文章第1段說明嬰兒沒有愛的意識,第2段說明幼兒(8歲以前)有被愛的意識,第3段說明兒童(8-10歲)開始有愛的意識,以上都是說明兒童的愛的能力的發(fā)展,這一段則是進一步說兒童的愛的對象的發(fā)展,所有這些證明了弗羅姆在《愛的藝術(shù)》的“序言”中所提出的一個重要觀點:愛不是一種與人的成熟程度無關(guān)的感情。
(5)為了理解這種變化,必須了解母愛和父愛性質(zhì)上的根本區(qū)別。[這是領(lǐng)起下文的中心句,“這種變化”指“愛的對象”的變化,第5-7段則是具體說明“母愛和父愛性質(zhì)上的根本區(qū)別”。]我們上面已經(jīng)談到過母愛。母愛就其本質(zhì)來說是無條件的。母親熱愛新生兒,并不是因為孩子滿足了她的什么特殊的愿望,符合她的想像,而是因為這是她生的孩子。(我在這里提到的母愛或者父愛都是指“理想典型”,也就是馬克斯·韋伯①提到了的或者榮格②的方式愛孩子。我更多的是指在母親和父親身上體現(xiàn)的那種本質(zhì)。)(①馬克斯·韋伯:1864-1920,德國社會學家。著有《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經(jīng)濟與社會》等。②榮格:1875-1961,瑞士精神病學家、心理學家。著有《無意識過程心理學》等。)[以上是第一層,說明母愛的本質(zhì)是無條件的愛。]無條件母愛不僅是孩子,也是我們每個人最深的渴求。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通過努力換取的愛往往會使人生疑。人們會想:也許我并沒有給那個應(yīng)該愛我的人帶來快樂,也許會節(jié)外生枝①──總而言之人們害怕這種愛會消失。(①節(jié)外生枝:比喻在問題之外又生出了新的問題。)此外靠努力換取的愛常常使人痛苦地感到:我之所以被人愛是因為我使對方快樂,而不是出于我自己的意愿──歸根結(jié)蒂我不是被人愛,而是被人需要而已。鑒于這種情況,因此我們所有的人,無論是兒童還是成年人都牢牢地保留著對母愛的渴求,是不足為奇的。[以上是第二層,說明人們?yōu)槭裁瓷钌畹乜是竽笎?。]
這段文字上承第2段進一步說明母愛的本質(zhì)特征,為下面用對比方法說明父愛的特征作鋪墊。本段有兩層意思,第一層說明母愛的本質(zhì)是無條件的,第二層說明無條件的母愛不僅是孩子,也是我們每個人最深的渴求。第一層用事實正面說明,第二層用事實反面說明,因為同無條件的母愛相比,通過努力換取的愛是有條件的愛,它有失去的危險,所以人們就保留著對母愛的渴求。
(6)同父親的關(guān)系則完全不同。母親是我們的故鄉(xiāng),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而父親不體現(xiàn)任何一種自然淵源。在最初幾年內(nèi)孩子同父親幾乎沒有什么聯(lián)系,在這個階段父親的作用幾乎無法同母親相比。父親雖然不代表自然世界,卻代表人類生存的另一個極端:即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創(chuàng)造的法律、秩序和紀律等事物的世界。父親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這段文字說明父親和母親作用的不同,強調(diào)父親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文章運用比喻的方法進行對比說明:對孩子來說,母親是我們的故鄉(xiāng),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代表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世界;父親則代表人類賴以生存的另一個世界,即思想世界。如果說母親是人生道路上避風躲浪的港灣,那么父親則是人生道路上劈波斬浪的引路人。
(7)同父親作用緊密相關(guān)的是另一個同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有關(guān)的作用。隨著私有制以及財產(chǎn)由一個兒子繼承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父親就對那個將來要繼承他財產(chǎn)的人特別感興趣。父親總是挑選他認為最合適的兒子當繼承人,也就是與他最相像,因而也是最得他歡心的那個兒子。父愛是有條件的愛,父愛的原則是:“我愛你,因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為你履行你的職責,因為你同我相像?!闭缤瑹o條件的母愛一樣,有條件的父愛有其積極的一面,也有其消極的一面。消極的一面是父愛必須靠努力才能贏得,在辜負父親期望的情況下,就會失去父愛。父愛的本質(zhì)是:順從是最大的道德,不順從是最大的罪孽①,不順從者將會受到失去父愛的懲罰。(①罪孽:佛教語。指應(yīng)當受到報應(yīng)的惡行。孽,niè。)父愛的積極一面也同樣十分重要。因為父愛是有條件的,所以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贏得這種愛。與母愛不同,父愛可以受我的控制和受我努力的支配。
這段文字緊承上段而來,進一步說明“父愛的作用”,可分為兩層,第一層開頭至“因為你同我相像”,說明父愛的本質(zhì),第二層“正如同無條件的母愛一樣”至最后,說明父愛的兩面性。父愛的原則是“我愛你,因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為你履行你的職責,因為你同我相像”,其本質(zhì)核心是“順從”。文章運用了對比說理的方法,將父愛和母愛進行比較,說明父愛的積極一面和消極一面。父愛的消極面是,父愛必須通過努力才能贏得,如果辜負了父親,就可能失去這種愛。父愛的積極面是,孩子通過努力可以贏得這種愛,所以,父愛可以受孩子的控制和受孩子努力的支配。無論積極的一面還是消極的一面,對于孩子都是很重要的。
弗羅姆認為父親有條件的愛與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有關(guān),父愛的本質(zhì)特征是世襲的私有制社會經(jīng)濟的產(chǎn)物。弗羅姆從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角度分析父愛的性質(zhì),這體現(xiàn)了弗羅姆的學術(shù)淵源,弗羅姆把弗洛伊德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綜合起來,既從心理分析的角度,又從社會文化的角度考察“人”的存在,考察人的情感的本質(zhì)屬性。
(8)父母對孩子的態(tài)度符合孩子的要求。嬰兒無論從身體還是心理上都需要母親的無條件的愛和關(guān)懷。在六歲左右孩子就需要父親的權(quán)威和指引。母親的作用是給予孩子一種生活上的安全感,而父親的任務(wù)是指導孩子正視他將來會遇到的種種困難。[這是第一層,概括說明父愛和母愛的作用,母愛給予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父親指導孩子正視未來,走向人生的道路。這是從內(nèi)容的角度對前面第5-7段的文字進行歸結(jié)。]一個好母親是不會阻止孩子成長和不會鼓勵孩子求援的。母親應(yīng)該相信生活,不應(yīng)該惶恐不安并把她的這種情緒傳染給孩子。她應(yīng)該希望孩子獨立并最終脫離自己。父愛應(yīng)該受一定的原則支配并提出一定的要求,應(yīng)該是寬容的、耐心的,不應(yīng)該是咄咄逼人①和專橫的。(①咄咄逼人:形容氣勢洶洶,盛氣凌人使人難堪。咄咄,duōduō。)父愛應(yīng)該使孩子對自身的力量和能力產(chǎn)生越來越大的自信心,最后能使孩子成為自己的主人,從而能夠脫離父親的權(quán)威。[這是第二層,進一步指出對于理想的母愛和父愛的更高層次的要求。作者在前面指出,他說的“母愛或者父愛都是指‘理想典型’”,這里提出的更高要求是,一個好的母親應(yīng)該“希望孩子獨立并最終脫離自己”而自立,一個好的父親應(yīng)該使孩子“能夠脫離父親的權(quán)威”而自強。]
這段文字綜合說明父愛和母愛的作用,提出好母親和好父親的更高標準。
閱讀這段文字,要探討的一個問題是,弗羅姆為什么把“希望孩子獨立并最終脫離自己”當作母愛的更高層次的標志呢?對此,我們可以在《愛的藝術(shù)》第二章里找到答案。在那里,他說:“母愛中值得贊美的東西還不是母親對嬰兒的愛,而是母親對成長著的孩子的愛?!币驗楹⒆颖仨氶L大,必須脫離母體和母親的乳房,必須成為一個完整的、獨立的生命。這也就意味著母親和孩子的分離。“母愛不僅應(yīng)該允許這一分離,而且還應(yīng)該希望并促成這一分離。只有在這個階段,母愛才成為一項艱巨的任務(wù),因為這時就要求母親無私并能貢獻出一切,除了被愛者的幸福一無所求,但恰恰在這點上許多母親都失敗了。自戀的、專制的和貪婪的婦女在孩子尚小的時候,可以是一個很疼愛孩子的母親。但是當孩子處于同母親分離的階段時,只有那些真正有能力愛的婦女,那些覺得給比得更幸福的婦女,那些生命之根底很扎實的婦女才會繼續(xù)是一個疼愛孩子的母親?!?弗羅姆在這里闡明的道理,實際上就是許多母親所存在的一個通病,即對孩子的過分溺愛。弗羅姆說“父愛應(yīng)該使孩子對自身的力量和能力產(chǎn)生越來越大的自信心,最后能使孩子成為自己的主人,從而能夠脫離父親的權(quán)威”,講的也是同一個道理。
閱讀這段文字,對弗羅姆的一些具體說法要作具體分析。例如“母親的作用是給予孩子一種生活上的安全感,而父親的任務(wù)是指導孩子正視他將來會遇到的種種困難”,從一般的意義上來說,這個說法是對的,但具體來講,這個說法又有些偏頗。例如今天的中國,城鎮(zhèn)中的年輕母親多為職業(yè)婦女,與男人一樣從事社會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了男女平等,也因此一定程度上有著男女性格的自然融合。所以,傳統(tǒng)認為由父親對孩子施行的影響和教育也可能由母親來完成。
又如“在六歲左右孩子就需要父親的權(quán)威和指引”,事實上,孩子未必在6歲以后才需要父親的愛。前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柯說:“兒童出生后三年的發(fā)展在其程度和重要性上超過兒童一生的任何階段?!币獯罄逃颐膳_梭利說:“兒童的許多缺陷,后來之所以不能治愈,是由于在形成一個人的主要功能的最主要時期,即3歲至6歲的幼兒時期被忽視而造成的。”心理研究證實,0-6歲是個體生理與心智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坝變耗X的發(fā)展是幼兒心理發(fā)展的生理基礎(chǔ)。在腦的重量方面,三歲時約重1000克,到幼兒期結(jié)束(6歲)時增長到1250-1300克,接近成人腦重的最低水平。”“4至7歲是大腦皮層細胞新陳代謝最旺盛的時期,也是大腦可塑性最高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客觀現(xiàn)實在大腦皮層的烙印特別深刻,因而這個時期也是進行教育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不僅一些基本的習慣已經(jīng)形成,而且智力、情感、意志、社會性以及能力、氣質(zhì)、性格等個性特征也基本發(fā)展。所以在6歲之前對孩子施行為人處世以及解決問題的基本原則的引導是必要的,如果錯過了這個時期的發(fā)展,后來的引導和矯正將事倍功半。因此父親應(yīng)該盡可能早地參與對孩子的教育。
(9)一個成熟的人最終能達到他既是自己的母親,又是自己的父親的高度。他發(fā)展了一個母親的良知,又發(fā)展了一個父親的良知。母親的良知對他說:“你的任何罪孽,任何罪惡都不會使你失去我的愛和我對你的生命、你的幸福的祝福?!备赣H的良知卻說:“你做錯了,你就不得不承擔后果;最主要的是你必須改變自己,這樣你才能得到我的愛?!背墒斓娜耸棺约和赣H和父親的外部形象脫離,卻在內(nèi)心建立起這兩個形象。同弗洛伊德的“超我”理論①相反,人不是通過合并父親和母親,從而樹立起這兩個形象,而是把母親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愛的能力上,把父親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斷力上。(①弗洛伊德的“超我”理論: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結(jié)構(gòu)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組成。本我即原我,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沖動和生命力。本我的目標乃是求得個體的舒適,生存及繁殖,它是無意識的,不被個體所覺察。自我,是自己可意識到的執(zhí)行思考、感覺、判斷或記憶的部分,自我的機能是尋求“本我”沖動得以滿足,而同時保護整個機體不受傷害,它遵循的是“現(xiàn)實原則”,為本我服務(wù)。超我,是人格結(jié)構(gòu)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個體在成長過程中通過內(nèi)化道德規(guī)范,內(nèi)化社會及文化環(huán)境的價值觀念而形成,其機能主要在監(jiān)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為,超我的特點是追求完美,所以它與本我一樣是非現(xiàn)實的,超我大部分也是無意識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會可接受的方式去滿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則”。)成熟的人既同母親的良知,又同父親的良知生活在一起,盡管兩者看上去互為矛盾。如果一個人只發(fā)展父親的良知,那他會變得嚴厲和沒有人性;如果他只有母親的良知,那他就有失去自我判斷力的危險,就會阻礙自己和他人的發(fā)展。
這段文字緊承上段而來,上段文字論述孩子和父親母親的分離,這段文字則論述孩子和父親母親的結(jié)合,分離是外形上的,結(jié)合是內(nèi)心里的,一個成熟的心靈健康的人,他的心靈里既是自己的母親,又是自己的父親。
這是本文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最精彩的一部分?!耙粋€成熟的人最終能達到他既是自己的母親,又是自己的父親的高度”開頭這一句是全段的總提,接著文章分三點進行具體說明:
1.他發(fā)展了母親的良知,又發(fā)展了父親的良知。“你的任何罪孽,任何罪惡都不會使你失去我的愛和我對你的生命、你的幸福的祝福?!边@是說,他具有了母親的無條件的愛?!澳阕鲥e了,你就不得不承擔后果;最主要的是你必須改變自己,這樣你才能得到我的愛。”這是說,他具備了父親的有條件的愛。
2.他使自己同母親和父親外部形象脫離,卻在內(nèi)心建立起這兩個形象。這是說,他既具有了母親的愛的能力,又具備了父親的理智和判斷力。
3.他既同母親的良知,又同父親的良知生活在一起。父親的良知使他具有自我判斷的能力,促成自己和他人的發(fā)展;母親的良知使他仁慈而有人性。
(10)人從同母親的緊密關(guān)系發(fā)展到同父親的緊密關(guān)系,最后達到綜合,這就是人的靈魂健康和達到成熟的基礎(chǔ)。
在文章結(jié)尾,弗羅姆從心理分析的角度概括了兒童心理發(fā)展的過程,他認為,兒童心理健康和達到成熟的基礎(chǔ)就在于,首先以依戀母親為中心,再發(fā)展到以依戀父親為中心,最終與他們分離,但同時又在自己心中擁有父親和母親這兩個世界。父親和母親都是成熟的人,他們成為兒女效仿的典范,他們的愛使兒女最終獨立并建立自己的權(quán)威,這是人成長的理想狀態(tài)。
高中語文《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作者簡介
艾·弗羅姆(1900~1980),美國精神病學家,新精神分析學家和哲學家,是精神分析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1922年獲海德堡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次年入慕尼黑大學研究精神分析,并在柏林精神分析學院接受訓練。1929年在法蘭克福精神分析學院和法蘭克福大學任教。1934年移居美國。
先后任教于哥倫比亞大學、耶魯大學、密歇根州立大學。,他撰寫了大量著作,闡述他的新精神分析學。除《愛的藝術(shù)》外,主要著作有《____義的發(fā)展》(1931)、《逃避自由》(1941)、《心理分析和倫理學》(1954)、《讓人占優(yōu)勢》(1960)、《為自己的人》(1961)、《馬克思關(guān)于人的概念》(1961)、《在幻想鎖鏈的彼岸》(1963)、《遺忘的語言》(1965)、《心理分析和宗教》(1967)、《革命和希望》(1968)、《分析的社會心理學和社會理論》(1970)、《對人的懷疑情緒的剖析》(1973)等。
在這些著作中,弗羅姆表現(xiàn)出他獨特的世界觀和思想,他把自己具體的世界觀稱為規(guī)范的人本主義。他對法蘭克福學派的理論貢獻也就在于他對人的問題的研究,他論述最多的也是人的存在、人的本性、人的愛、人的異化、人的解放問題。
高中語文《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文章結(jié)構(gòu)
這篇文章可以劃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論述人從嬰兒到童年時期感受和體驗母愛的能力的發(fā)展。
第1段,說明嬰兒還不能辨認物體,還意識不到自己的存在以及他身體以外的世界的存在。當然,嬰兒還不具備愛的能力。
第2段,闡述孩子不斷長大,就開始知道其他物體有其自己的、與他無關(guān)的存在。孩子學會叫物體的名稱,學習如何對待這些物體;開始學習同人打交道,漸漸地有母愛的體驗。母愛是無條件的,其缺陷是不需要用努力去換取,而且也根本無法贏得。
第3段,論述八歲以下的兒童還不會愛。以后在成長中,會出現(xiàn)新的感情,那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喚起愛,從被愛轉(zhuǎn)變?yōu)閻蹌e人,去創(chuàng)造愛。不過,從童稚的愛到成熟的愛需要許多年。
第二部分(第4~7段),闡述父愛的性質(zhì),以及父愛與母愛的根本區(qū)別。
第4段,說明嬰兒完全依賴母親,幼兒開始認識世界,與母親的關(guān)系不再像起初那樣至關(guān)重要,而與父親的關(guān)系開始重要起來。
第5段,指出母愛的本質(zhì)是無條件的,因此無論是兒童還是成人都深深渴求母愛。而通過努力換取的愛往往會使人生疑,使人害怕這種愛會消失,并往往使人感到不是被人愛,而是被人需要而已。
第6段,概述母愛和父愛的本質(zhì)區(qū)別。對孩子來說,母親代表自然世界,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父親則代表思想世界,是法律、秩序和紀律等事物的世界。父親是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第7段,闡釋父愛的本質(zhì)。指出與無條件的母愛不同,父愛是有條件的愛。父愛的本質(zhì)是:順從是最大的道德。父愛的積極面是,可以通過努力贏得這種愛;消極面是,如果辜負父親,就可能失去這種愛。與母愛不同,父愛可以受孩子的控制。
第三部分(第8~10段),指出一個成熟的人最終會脫離對母親的依賴和父親的權(quán)威,他成為自己的父母。
第8段,提出對母愛和父愛的不同要求。母親在身體上和心理上給予孩子愛和關(guān)懷,使孩子有安全感,還希望孩子獨立并最終脫離自己。父親從孩子六歲左右就開始指導他正視將來會遇到的困難,并使孩子對自身的能力產(chǎn)生自信心,最后使孩子能夠無須依賴父親的權(quán)威而自立。
第9段,指出一個成熟的人,他就是自己的父母。他把母親的良知建筑在自己愛的能力上,把父親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斷上,在內(nèi)心建立起父母這兩個形象。
結(jié)尾(第10段) ,用一句話總結(jié)全文內(nèi)容。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母親是孩子的“自然世界”,父親是孩子的“思想世界”,孩子從對以母親為中心的依附轉(zhuǎn)到對以父親為中心的依附,最終與他們分離,在自己心中擁有父親和母親這兩個世界,奠定靈魂健康和達到成熟的基礎(chǔ)。文章條理清晰,層層深入,闡明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的性質(zhì)及發(fā)展變化。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