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我們的中華文化》教案
高二政治《我們的中華文化》教案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教學大綱 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二政治《我們的中華文化》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二政治《我們的中華文化》教案
一、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
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識記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重要標志,中華文化的包容性2、理解中華文化的古代輝煌歷程
(二)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全面的、歷史的分析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征的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幫助學生充分認識中華文化的特征,增強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
重點:難點:源遠流長的特點及原因
教學方法:教師啟發(fā)、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思考,討論、交流學習成果。
導入新課: 中華文明是人類文明史上唯一沒有中斷而延續(xù)至今的古老文明??v觀文化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過程,中華文化具有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之特點,在整個中華文明史中發(fā)揮了重大作用。我們本課來探究神奇的中華文化。
教學過程一、中華文化的古代輝煌歷程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62-63頁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問題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并討論問題
教師點評:這些材料說明,中華文化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
上溯殷周時期,天命神權思想、“敬德保民”思想,對早期中華文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子蜂起、百家爭鳴,逐漸形成了古代中華文化思想的雛形。
秦的統一,促進了統一的民族文化的發(fā)展,在中華文化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漢代儒家學說確立了至尊地位。
隋唐時期,古代中華文化高度發(fā)展,并以博大的胸襟廣泛吸收外域文化,進入了氣度恢弘的全盛時代。
宋元明延續(xù)著隋唐文化的輝煌,中華文化在史學、文學藝術和科技等方面都有巨大的成就,同時也產生了影響后期封建社會發(fā)展的宋明理學。
明清時期,隨著西方近代文化思想的傳人,中國傳統文化思想開始面臨西方工業(yè)文明的沖擊。
二、薪火相傳,一脈相承
1、源遠流長的基本特征
探訪人類文明的發(fā)祥地,那些曾經與中華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起源于黃河、長江流域的中華文明,雖歷經滄桑,卻猶如浩浩蕩蕩的黃河、長江奔流不息,始終顯示出頑強的生命力和無窮的魅力。源遠流長是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64-65頁內容,并思考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重要標志是什么?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并討論問題教師點評:漢字與史學典籍
2、源遠流長的重要標志――漢字與史學典籍
(1)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載體,記載了文化發(fā)展的歷史軌跡和豐富成果。文字的發(fā)明,使人類文明得以傳承,標志著人類進入文明時代。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64頁“相關鏈接”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問題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并討論問題
教師點評:數千年來,文字這種獨具特色的“方塊字”為書寫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漢字文化內涵豐富,在今天為中華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識。
作用: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載體,記載了文化發(fā)展的歷史軌跡和豐富成果。數千年來,漢字為書寫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
意義:文字的發(fā)明,使人類文明得以傳承,標志著人類進入文明時代。
特點:漢字文化內涵豐富,在今天為中華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識。
(2)史書典籍是中華文化一脈相傳的重要見證。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65頁“相關鏈接”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問題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并討論問題
教師點評: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十分重視歷史經驗,重視保存歷史資料。相傳在夏商時期就有了史官,以后的歷朝歷代都設置史官。古代史官大都終身世襲,這使他們能夠將史實記載下來,將豐富的史料積累起來。
特點:我國歷史上編撰的史書,其規(guī)模之大,存留之豐,為世界所僅有。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思考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原因是什么?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并討論問題
教師點評: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3、源遠流長在于它的包容性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異和兼收并蓄。
所謂“求同存異”就是能與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諧相處;所謂“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鑒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積極成分。
這種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關系中交流,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對外域文化的理解。
三、創(chuàng)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思考:通過了解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歷史,今天的我們應該做些什么?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并討論問題
教師點評:在古代社會,中華文化曾長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隨著中國封建統治的日漸沒落和西方近代工業(yè)文明的巨大沖擊,中華文化也經歷了衰微的過程。
在古代社會,中華文化曾長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鴉片戰(zhàn)爭以后,中國傳統文化受到嚴峻的挑戰(zhàn),中華文化經歷了衰微的過程。
1、近代中華文化經歷了一個衰微的過程。
17、18世紀的世界發(fā)生了哪些重要變化?
17、18世紀,歐洲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發(fā)生了重大的變化。政治上,歐洲爆發(fā)資產階級革命,資本主義開始取代封建主義;經濟上,資本主義經濟產生并發(fā)展,取代了封建自然經濟;文化上,近代自然科學蓬勃發(fā)展,奠定了近代自然科學的基礎;思想上,繼文藝復興后產生啟蒙運動,動搖了封建統治的思想,為資本主義取得統治地位提供了思想理論基礎。隨著新航路的開辟和工業(yè)革命的開展,西方國家展開殖民掠奪,各大洲之間相互孤立的狀態(tài)被打破。
近代中華文化的衰微有哪些表現?
清朝統治者極力壓抑進步思想,中國思想界死氣沉沉;
中國傳統科技進入總結時期,現代科技水平落后,日益落在世界潮流后面;
清朝統治者封建落后意識濃厚,閉關自守,無視外面的世界;
西方近代工業(yè)文明強烈地沖擊著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受到了嚴重的戰(zhàn),經歷 了衰微的過程。
近代中華文化的衰微與國家的衰落是什么關系?
國家的衰落使文化失去發(fā)展的政治、經濟條件,加速文化的衰落;
而文化的衰落又加劇了國家的衰落
近代中國,再創(chuàng)中華文化的輝煌與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奮斗密切相關。經過曲折的探索,實踐已經證明,
2、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馬克思主義的指引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才能創(chuàng)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今天,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中華民族的文化史冊掀開了嶄新的一頁,中華文化正在續(xù)寫更加壯麗的篇章。
課堂總結 本節(jié)內容主要講述了中華文化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明確了源遠流長是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漢字與史學典籍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重要標志。我們要從中體會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續(xù)寫中華民族的文化更加壯麗的篇章。
閱讀《中華世紀壇序》中一段話:大風泱泱,大潮滂滂。洪水頭騰蛟龍……文明圣火,千古未絕者,唯我無雙……
為什么文明圣火,千古未絕者,唯我無雙?
如何理解這段話?
1)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載體。漢字為書寫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發(fā)揮了巨大作用。
2)史書典籍是中華文化一脈相承的重要見證
3)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還得益于他的包容性
看過"高二政治《我們的中華文化》教案 "的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