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必修3第三單元同步測試及答案(2)
答案 A
4.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以食物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故鄉(xiāng)的味道,帶著對食物的敬意和情感,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了中華飲食文化中的美味,引起了世界目光的廣泛關注。這說明()
?、僦腥A文化源遠流長
②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畚幕瘋鞑ィ驮谖覀兊纳钪?/p>
?、芪幕敲褡宓囊彩鞘澜绲?/p>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舌尖上的中國》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了中華飲食文化,體現(xiàn)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特點,通過傳播,這部書引起了世界目光的廣泛關注,說明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②③④正確;①不符合題意。故該題選D項。
答案 D
5.國畫,又稱“中國畫”。國畫強調“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融化物我,創(chuàng)制意境”,要求“意存筆先,畫盡意在”,達到以形寫神,形神兼?zhèn)洌瑲忭嵣鷦印I鲜霾牧险f明()
?、僦腥A文化源遠流長
?、谥腥A文化博大精深
?、壑腥A文化異彩紛呈、內涵豐富
?、苤腥A文化博采眾長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解析 題干強調了國畫豐富而絢麗的內涵、鮮明而獨特的風格,說明中華文化獨樹一幟,獨領風騷,博大精深,②③正確。①④在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
答案 C
6.《用典》熱銷全國,其中主席引用了《禮記·中庸》中的“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展望中法關系的未來。這告訴我們處理中法關系要()
?、倨降冉涣鳎浞治諏Ψ轿幕?/p>
?、谇笸娈悾瑑煞N文化相互包容
?、墼鰪娮孕?,彰顯文化優(yōu)越地位
?、芾斫鈧€性,互相尊重文化差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主席引用了《禮記·中庸》中的“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這告訴我們處理中法關系要求同存異,兩種文化相互包容,理解個性,互相尊重文化差異,②④正確;①錯在“充分吸收”,③錯在“文化優(yōu)越”。
答案 D
7.回眸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幾十年的發(fā)展,這不僅在于我國擁有“中國道路”,也在于擁有“中國精神”。正是“中國精神”造就了這個國家遇難不懼的定力、化危為安的魄力。這說明中華民族精神()
?、俸霌P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
②是中華民族之魂
?、垭S時代變化不斷豐富
?、芸赊D化為物質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本題考查對民族精神的認識,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有精華也有糟粕,①不選;③未體現(xiàn);②④正確切題。故選D項。
答案 D
8.“只要我們有根/縱然沒有一片葉子遮身/仍舊是一株頂天立地的樹/就讓我們調整那立姿/在風雨里站得更穩(wěn)/堅忍地度過這凜冽寒冬/是的,只要我們有根/明春來時/我們又會枝繁葉茂宛如新生。”臺灣詩人的這首《只要我們有根》表明了()
?、僦腥A文化獨樹一幟、獨領風騷
?、谖幕瘜θ说挠绊懯巧钸h持久的
③團結統(tǒng)一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
?、苤腥A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之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D.②④
解析 詩人通過“我們有根”,表達了自強不息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內在氣質,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之魂。這種精神對中華兒女有深遠的影響,故選D項。③錯誤,①與題意不符。
答案 D
9.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民族文化發(fā)展面臨新的問題,比較突出的如本土文化受到輕視和擠壓,有的甚至淡化和消逝。為此,我們必須()
?、偻ㄟ^弘揚時代精神來弘揚民族精神
?、谶M一步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蹅鞒泻秃霌P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芎霌P和培育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本題考查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徑,考查考生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弘揚民族精神必須與弘揚時代精神相結合,不能用弘揚時代精神來代替弘揚民族精神,且材料與時代精神無關,故①不選;②③④正確且符合題目要求。
答案 D
10.齊魯文化是特定歷史時期、特定范圍的地域文化,是山東人民在數(shù)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通過融匯各種思想,去蕪存菁而形成的具有山東特色的地方文化。與其他地域文化相比,齊魯文化具有鮮明的雙重性:一方面,作為兩千多年封建統(tǒng)治思想的儒家思想是在汲取齊魯文化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更多地打上了齊魯文化的烙印;另一方面,齊魯文化又是一種地域文化,齊魯文化除了具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本質內核外,更具有鮮明的山東特色。
依據(jù)上述材料,說明齊魯文化的雙重性反映的文化生活道理。
解析 本題要求學生運用中華文化特點等知識分析現(xiàn)實問題。首先,“數(shù)千年”和“地域文化”,體現(xiàn)出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其次,汲取其他文化體現(xiàn)出其包容性,即求同存異和兼收并蓄;再次,具有中華傳統(tǒng)文化內核和山東特色,體現(xiàn)出中華文化與民族文化的關系。
答案?、僦腥A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原因是中華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異、兼收并蓄。儒家思想汲取了齊魯文化的營養(yǎng),才能歷經幾千年而不衰。②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更多地打上了齊魯文化的烙印,說明中華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共同體,各民族文化既有中華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征。③齊魯文化具有明顯的山東特色,說明我國幅員遼闊,各地自然條件千差萬別,經濟社會發(fā)展程度不同。受歷史、地理等因素的影響,各地區(qū)的文化帶有明顯的區(qū)域特征。
11.材料一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獨特歷史文化傳統(tǒng)的偉大民族,各族人民團結奮斗、共同發(fā)展進步,締造了多元一體的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鑄就了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正是有了偉大民族精神的鼓舞和激勵,中華民族才歷經磨難而經久不衰,形成了強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我們學習歷史,就要以禮敬自豪的態(tài)度對待歷史文化,珍視先輩們創(chuàng)造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深切感悟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的愛國情懷和奮斗精神,不斷增強對祖國對人民的責任擔當,增強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凝聚起推動國家進步、民族振興的強大精神力量。
材料二 翻閱歷史,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從司馬遷“常思奮不顧身,以殉國家之急”到岳飛“以身許國,何事不可為”,從曹植“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從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到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從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到魯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古往今來,幾多中華兒女以悲壯的付出和犧牲延續(xù)中華民族命脈,強健中華民族肌體!
(1)運用《文化生活》的有關知識,談談你對材料二的認識。
(2)結合上述材料,談談我們弘揚偉大民族精神的意義。
解析 本題考查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知識。第(1)問,要能夠從名人名句中提煉出精髓即“愛國主義”,然后結合愛國主義的有關知識敘述即可。第(2)問,要結合兩則材料,分別從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兩個方面來作答。
答案 (1)材料二中的名人名句都體現(xiàn)了愛國主義精神。①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貫穿民族精神的各個方面與團結統(tǒng)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精神,相輔相成,無不體現(xiàn)著愛國主義這個主題。②無論什么時候,愛國主義都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各族人民風雨同舟、自強不息的精神支柱。③愛國主義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
(2)①正是有了偉大民族精神的鼓舞和激勵,中華民族才歷經磨難而經久不衰,形成了強大的凝聚力向心力,說明中華民族精神是維系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fā)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之魂,是中華民族永遠的精神火炬。②我們要深切感悟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的愛國情懷和奮斗精神,不斷增強對祖國對人民的責任擔當,增強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凝聚起推動國家進步、民族振興的強大精神力量,這說明高昂奮進的民族精神能產生巨大的力量;有沒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強弱的重要尺度;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③古往今來,幾多中華兒女以悲壯的付出和犧牲延續(xù)中華民族命脈,強健中華民族肌體,這說明中華民族精神作為中華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動員民族力量的重要功能。
看了<高二政治必修3第三單元同步測試及答案>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