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復習知識:人們的意識是客觀存在的反映
高二政治復習知識:人們的意識是客觀存在的反映
意識,在心理學中定義為人所特有的一種對客觀現實的高級心理反映形式。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二政治《人們的意識是客觀存在的反映》的期末復習知識點以供大家學習。
高二政治復習知識:人們的意識是客觀存在的反映
1、意識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應
意識只是人腦特有的機能
宗教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虛幻的歪曲的反映
意識:感覺——人腦對客觀事物具體形象地反映
抽象思維——人腦對客觀事物本質與規(guī)律的反映
2、意識能夠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
世界上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只有尚未被人知的事物
反映“逼真”與“失真”的原因:
客觀原因:社會歷史條件的制約(根本)
主觀原因:立場、世界觀人生觀思維方法、知識構成不同
3、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
意識只能引起物質具體形態(tài)的變化,而無法改變其自身屬性。
高二政治復習知識: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fā)
1、主觀必須符合客觀
主觀與客觀相分離——主觀沒有正確反映客觀
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主觀正確反映客觀
主觀主義:教條主義、本本主義:出發(fā)點是書本上個別詞句或結論
經驗主義:出發(fā)點是狹隘的局部經驗
2、了解國情、立足國情
最偉大的實際:中國現在處于并將長時間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3、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根本分歧
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認為物質即是一種或幾種具體物質形態(tài)(如氣、火、水、土) 近代機械唯物主義:認為物質即是自然科學物質結構理論中的物質
馬克思主義哲學史辨證唯物主義哲學。
高二政治復習知識:堅持聯系的觀點
1、事物是普遍聯系的
聯系: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
事物的聯系具有:
普遍性 (參考金書同學發(fā)的《哲學常識》原理)
客觀性 聯系是事物本身是固有的;人不能把主觀聯系強加給事物(如把“4” 看成不祥數字等)
人可以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tài),建立新的具體聯系(如西 氣東輸,是加強區(qū)域之間的聯系,推動全國經濟發(fā)展)
2、把握事物的因果關系
1)任何現象都會引起其他現象的產生,任何現象的產生都是由其他現象所引起的。
2)因果聯系必須既是先行后續(xù)的關系,也必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
3)原因和結果的轉換:
a.某一現象在這一關系中是原因,在另一關系中是結果(如甲引起乙,乙又引起丙) b.在同一種關系中,兩種現象互為因果(如生產與科學、生產與人民生活的關系)
4)承認因果聯系的普遍性和客觀性,是人們正確認識事物,進行科學研究的前提; 正確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系,才能提高人們實踐活動的自覺性和預見性。
5)我們要善于總結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3、要從整體上把握事物的聯系
1)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體和部分(系統和要素)
2)整體和部分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qū)別
a.區(qū)別:內涵不同;地位與功能不同(整體居于主導地位,具有部分根本沒有的功能) b.聯系:二者不可分割;二者相互影響(在一定條件下,部分的性能決定整體的性能) 二者地位可以轉換。
3)我們辦事情要樹立全局觀念,從整體著眼,尋求最優(yōu)目標,也要搞好局部,是整體 功能得到最大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