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小高考復習資料
地理小高考復習資料
復習是學習里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網(wǎng)絡整理的地理小高考復習資料以供大家學習。
地理小高考復習資料(一)
青藏高原位于我國西南部岷山—邛崍山—錦屏山以西地區(qū),介于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與喜馬拉雅山之間,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原,其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號稱“世界的第三極”。青藏高原所在地區(qū)本是古地中海海底的一部分,后來到上新世—更新世時,在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的相互作用下,由不斷擴張北移的印度洋推動剛硬的印度板塊,沿雅魯藏布江地縫合線向亞洲大陸的南緣俯沖擠壓大幅度抬升形成。
因為緯度低、地勢高、空氣密度小、太陽輻射強、日照時間長、體積偏大,青藏高原形成了冬季不太寒冷,夏季溫涼,氣溫年較差不大、日較差大的高原季風氣候。
隆起的青藏高原也深刻影響著我國的氣候。
一、青藏高原對西風氣流的阻擋作用
青藏高原阻擋了我國低空的西風氣流,使之分為南、北兩支氣流(分支點在60°E),北支氣流經(jīng)我國西北、華北、東北和華東等地區(qū)流向太平洋;南支氣流則在流過青藏高原南側后轉變成了溫度較高、濕度較大的西南氣流,影響我國四川、貴州、云南、華南及長江中下游地區(qū),這兩支氣流最后在青藏高原東部110°E 附近匯合。如圖1所示。
冬季,我國近地面的西風急流南移,其北支氣流會因在近地面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擋勢力減弱,使我國北方廣大地區(qū)氣候寒冷干燥;而其南支氣流則會增強并在昆明、貴陽與南下的冷空氣相遇,形成昆明準靜止鋒,使四川、貴州、漢水流域乃至山東、遼寧一帶出現(xiàn)大量降雪。
夏季,我國近地面的西風急流北移,其南支氣流會因在近地面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擋勢力減弱,使喜馬拉雅山南緣一些地區(qū)風力最小,天氣最穩(wěn)定;其北支氣流則剛好相反。隨著西南季風勢力的增強,西南暖濕氣流會為我國長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區(qū)帶來大量降水。青藏高原北部氣流對我國影響較明顯,如春季我國西北氣旋活動多。
四川盆地一帶冬季由于受青藏高原阻擋作用影響較大,風速較小,空氣濕度較大,加上地形的影響,易出現(xiàn)云霧天氣;夏季由于處于青藏高原“背風坡”,若西南暖濕氣流偏南流,東南季風西進勢力減弱,就易出現(xiàn)干旱。
二、青藏高原對冷暖氣流的屏蔽作用
冬季,由于來自較高緯度地區(qū)的空氣很難越過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以南的地區(qū)受冬季風影響就較小,氣溫下降幅度就不大;夏季,由于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極少能越過青藏高原進入我國西北地區(qū),甘肅、新疆一帶氣候就會干旱。
三、青藏高原對我國冬、夏季風的促進作用
青藏高原的隆起,使我國東部地區(qū)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氣候單元,使我國的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表現(xiàn)得極為明顯。由于地勢高,夏季,青藏高原上空大氣受熱快,氣流上升,氣壓降低,這加速了陸上低壓的形成,使由海洋吹向陸地的夏季風勢力增強甚至影響到青藏高原的東部和南部。如圖2所示。冬季,青藏高原上空大氣降溫快,氣流下沉,使陸上高壓勢力增強,促使氣流由陸地吹向海洋。如圖3所示。
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我國東亞季風環(huán)流勢力更強大,冬夏季風更替更明顯,大陸性氣候特點更突出,冬季風影響的時間更長、范圍更廣。
四、青藏高原對我國華南地區(qū)降水的影響
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我國東部形成了相對獨立的季風氣候區(qū),加上臺風的影響,我國華南地區(qū)的降水極為豐富,擺脫了在副熱帶高壓控制下變成沙漠的厄運,成了北回歸線上的一片“綠洲”。
總之,青藏高原的隆起不僅使青藏高原形成了獨特的高原氣候,也對我國氣候也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使我國氣候復雜多樣。
地理小高考復習資料(二)
1、大地表面,它可能是高山高原,也許是丘陵、平原。
2、地面發(fā)生斷裂,沿斷裂方向出現(xiàn)坳陷。
3、坳陷處逐漸儲水,形成湖泊。
4、云南撫仙湖構造示意圖。撫仙湖是晚第三紀喜馬拉雅運動時期形成的斷陷盆地,積水成湖泊。
由地殼內(nèi)力作用,包括地質(zhì)構造運動所產(chǎn)生的地殼斷陷、坳陷和沉陷等所產(chǎn)生的構造湖盆,經(jīng)貯水而形成的湖泊稱為構造湖。我國大多數(shù)湖泊都程度不等地受新、老地質(zhì)構造運動的影響和控制。但因構造湖所處的發(fā)育階段不同以及構造運動性質(zhì)的差異,反映在湖泊形態(tài)方面的特征也就不甚一致。
青藏高原由于受強烈隆升的影響,在一些近東西向斷塊山脈的南側,一般都有深大斷裂谷的發(fā)育,在其谷底洼處每每有縱向延長的湖泊帶分布,湖泊長軸與區(qū)域構造線方向相吻合。如在唐古拉山和岡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之間的寬闊洼地中發(fā)育了眾多的湖泊,較大的有納木錯、色林錯、加仁錯、昂則錯等。柴達木盆地中的眾多湖泊也多分布在構造盆地的最洼處,它們均是第三紀柴達木古巨泊分化殘留湖盆。
云貴高原也擁有許多斷陷盆地,且大多受南北向斷裂構造的控制,使湖泊的長軸呈南北向延伸,如滇池、撫仙湖、陽宗海、洱海和程海等。它們大多保留明顯的斷崖,或有涌泉和溫泉出露。
內(nèi)蒙古廣大地區(qū)經(jīng)過喜馬拉雅運動被抬升為高原,并伴有斷裂的撓曲變形形成眾多的寬淺盆地,其中發(fā)育了眾多湖泊,較大的有呼倫湖、貝爾湖、岱海、黃旗海、查干諾爾和安固里淖等。
在新疆的塔里木和準葛爾兩個大構造盆地內(nèi)發(fā)育了羅布泊、馬納斯湖、艾丁湖、賽里木湖、布倫托海、巴里坤湖和博斯騰湖等。
在青海省的阿爾金山和可可西里山之間的坳陷帶內(nèi)發(fā)育有可可西里湖、卓乃湖和庫賽湖等;在可可西里山和唐古拉山之間發(fā)育有西金烏蘭湖、烏蘭烏拉湖、多格錯仁等。沿黃河分布的鄂陵湖和扎陵湖亦是由幾組斷裂控制而形成的構造湖。
我國臺灣省有著名的日月潭,是玉山、阿里山山間斷陷盆地積水而成的一個高山構造湖。
中俄國境線上的興凱湖,是在第三紀斷陷基礎上形成的構造湖。
構造湖具有十分鮮明的形態(tài)特征,即湖岸陡峭且沿構造線發(fā)育,湖水一般都很深。同時,還經(jīng)常出現(xiàn)一串依構造線排列的構造湖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