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備戰(zhàn):歷史學科的復習方法與捷徑及史綱史法
高考備戰(zhàn):歷史學科的復習方法與捷徑及史綱史法
導讀:教書育人楷模,更好地指導自己的學習,讓自己不斷成長。讓我們一起到學習啦學習吧!下面學習啦網的小編給你們帶來了高三歷史學習方法文章《高考備戰(zhàn):歷史學科的復習方法與捷徑及史綱史法》供考生們參考。
高考備戰(zhàn):歷史學科的復習方法與捷徑
歷史其實是一門日積月累的學科,因為在貌似雜亂的歷史現象中,梳理、思考、以史為鑒確實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但是單單為了高考(微博)的歷史學習卻有著自己的方法和捷徑。
備考高考,其實就是備三個東西:教材、考試說明和真題。而針對備考的一年時間,在不同的時間段有有著不一樣的側重點。
首先,從升高三的暑假開始到高三寒假結束這半年的時間,主要是打基礎的時間。第一輪復習主要重視基礎知識的掌握。具體的步驟和安排可以按照課本的順序,新課標之后采取專題史的形式也沒有必要打破,主要是為了讓同學們更多的喚起高一高二學習歷史的記憶。這段時間注意掌握兩個東西,第一,這個時期歷史發(fā)展的主線是什么?比如,復習中國古代的文化史,我們要著重掌握關于儒學的興起和在后世的沿革史;復習中國近代史要注意掌握中國的半殖半封的加深以及由此帶來的各階層的抗爭。第二,要注意盡量全面掌握知識點。參考2010年的北京高考題會發(fā)現,有一定比例的細節(jié)知識點的考察,比如,讓大家的學姐學長們都吐血不止的元代王禎的《農書》,用人教教材的同學書上只有七個字,七個字所以這些細節(jié)的考察需要大家在第一輪復習的時候就夯實自己的基礎,讓知識體系盡量的全面。這個時期知識點為主,可以適當的做一些真題,培養(yǎng)做高考題的感覺以及對于難度的把握。
然后,從第二學期開學到二模結束的時期,進行歷史的第二輪復習。這段時間的復習,可以打破教材編寫的框架,對知識點進行重新的整合。教材使用專題史的形式,我們就轉而采用編年史的角度,將整個歷史的知識通過另外一條線索穿起來,這么做還可以讓原本因為編寫的體例而不得不分散在各本教材的知識重新整合在一起,從而有利于我們看到具體到某一個具體的時間段的歷史現象之間的相互影響,以及先后發(fā)生的歷史事件之間的因果關系,從而構建起來更加完整的知識體系。以古代史的部分為例,我們可以重新按照朝代來梳理一遍,一方面可以看到朝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fā)展概貌,同時可以發(fā)現一些貌似相對矛盾的細節(jié)。比如,北宋政治的積貧積弱和經濟的繁榮的矛盾。而這樣的點也是高考很容易出題的點。上面說的梳理工作并不會占據很大的時間,所以這個時期的主要任務要多做真題,首先是北京地區(qū)的真題,然后是全國使用新課標省份的真題,然后是全國卷,最后是剩下的真題。這些題沒有必全做,按照我們上面說的順序重要性遞減。
第三個階段,從二模結束到高考的時間,進行歷史的沖刺復習。所謂沖刺,就是我們不在糾結于細節(jié)的知識點的掌握,而是更加重視解題方法和時間安排的訓練。這段時間的知識積累主要是以社會的熱點問題為線索進行梳理,因為通觀北京的高考題會發(fā)現,文綜的命題從來都是不回避社會熱點的;同時結合考綱,看其中的新增考點和改動在哪兒,因為考綱往往三月才出,距離高考已經很近,這個時候出的東西,有所刪改,難免有瓜田李下的意味,所以這個部分大家也要注意;同時可以順帶注意是否有相關的整的周年紀念事件。對于2011的高考來說,當然就是要關注一下以1結尾的年份,尤其是以11結尾的。上述的工作仍然不會花費太多的時間,那么這段時間的重點是放在做題方法的準備上。以材料題為例,重點體會如何從材料中條分縷析獲得答案,如何知道答案是來源于知識還是材料,如何確定答題的方向,如何確定要答哪個知識點等等。這段時間還要注意回頭重新看自己在一年的復習過程中做錯的題目,分析自己的思路的缺陷,知識的缺陷等等,查漏補缺。這個時期有個誤區(qū)需要注意,這段時間臨近高考,我們往往會聽到很多關于要注意休息,關于沖刺無用,關于要放松下來的建議,但是我們的經驗是這段時間,如果可以很好的沖刺,一鼓作氣,效率是任何時期都不能比的,而且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高考歷史沖刺:謹記史綱、史實、史法
一、緊抓史綱,明確知識框架
史綱就是主干知識線索,即那些反映歷史發(fā)展趨勢,可以按照縱向或橫向線索加以整合的知識點集合。對史綱的梳理在二輪復習就已經完成,由于這些知識點是考查的核心內容,因此有必要再次進行系統(tǒng)的梳理,進一步提煉重點,明確知識線索體現的歷史發(fā)展趨勢和本質特征。
譬如,按照縱向線索,我們可以梳理出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經濟全球化趨勢、古今中外政治制度的創(chuàng)新、中外經濟政策的調整、民本思想及其實踐、人文主義思想的發(fā)展、古今中外民主與法制的發(fā)展、中國現代化歷程等若干線索。以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經濟全球化趨勢這一線索為例,可以將必修二的第二單元、第三單元、第四單元、第八單元的相關內容進行整合。通過梳理,進一步明確近代以來世界市場的發(fā)展趨勢有:經濟交流范圍不斷擴大、交流程度不斷加深,并且逐漸形成制度化、體系化的世界市場。
再如,按照橫向線索梳理重要的社會轉型期。明清之際的中國與世界、第一次工業(yè)革命下的中國、辛亥革命時期的中國、1949年至1956年的新中國等都可以從社會轉型的角度進行梳理。梳理時,一定要明確其經濟、政治、思想的階段特征,并理解它們之間的聯系。
二、落實史實,查補細節(jié)知識
史實是歷史學習的基礎,基本史實的識記和理解是高考的關鍵。因此,考生需要在這十幾天內對《考試大綱》明確的知識點進一步落實。根據近年高考試題的統(tǒng)計分析,下列知識點是??伎键c,需要強化復習:
必修一:分封制與宗法制、皇帝制度、郡縣制、行省制、三省六部制、選官制度、兩次鴉片戰(zhàn)爭、甲午中日戰(zhàn)爭、辛亥革命、五四運動、第一次國共合作、抗日戰(zhàn)爭、新中國的民主與法制建設、新中國的外交、古希臘民主政治、羅馬法、英國君主立憲制、美國聯邦共和制、兩極格局的形成、世界多極化趨勢。
必修二:精耕細作的傳統(tǒng)農業(yè)、古代中國的商業(yè)、古代中國的經濟政策、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近代中國物質生活習俗的變遷、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新中國經濟建設的探索與失誤、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新航路開辟、兩次工業(yè)革命、羅斯福新政、新經濟政策、斯大林模式、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世界經濟的全球化。
必修三:百家爭鳴、董仲舒的新儒學與儒學成為正統(tǒng)、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學、維新思想、新文化運動、三民主義的形成與發(fā)展、西方人文主義的起源、文藝復興、啟蒙運動、近代以來西方自然科學的發(fā)展。
在進一步落實基本史實的基礎上,學生可以再次認真閱讀五本教材。一方面,查漏補缺,復習主干知識之外的枝節(jié)知識;另一面,在閱讀中,學生可以進一步明確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即三本必修之間的聯系,必修與選修、選修與選修之間的聯系,做到復習無盲點。
三、強化史法,提升應試技巧
在將基本知識點和主干知識線索高效復習一遍甚至多遍的基礎上,學生還需要調整心態(tài),認真整理、分析以前做過的典型試題及前幾年的高考真題。
將自己以前做錯的題,得分較低的再看一遍,深入分析研究,明確錯誤原因:知識性失分,要及時回歸教材;方法性失分,要重新審題,理清該題思路,找準切入點;過失性失分,要督促自己克服粗心大意等毛病。
另外,將2009~2012年的天津高考真題再看一遍,從真題中再次體會高考怎么考、考什么、怎么答,進一步明確選擇題、材料題的審題思路、答題方法。
最后,將不同題型的做題方法與各位考生再次分享、交流。
選擇題以考查歷史概念、歷史事實、歷史階段特征、歷史原因和歷史結論為主。每道選擇題只有一個中心思想。因此,閱讀題干后應準確提煉其核心思想,并根據設問和選項的表述進行準確判斷。不同類型的選擇題有不同的審題思路,但把握中心意思、依據題干作答是最基本的原則。
方法
依據時間和階段特征分析思考
明確歷史概念的內涵和外延
完全把握圖表中的信息,如文字、時間、數據等
排序型確定兩頭;對錯組合型明確某題支的對或錯
類型
時間型
概念型
圖表型
組合型
材料題按照審、讀、聯、組四步法解題。審即審題,明確設問是哪種類型,是列舉史實、歸納特點、分析原因,還是比較、評論。是依據材料歸納概括,還是結合所學知識進行作答。根據不同類型的設問,進行相應作答;讀即閱讀材料,明確材料的出處、時代背景,再依據標點符號或句子的意思給材料分層,明確材料的核心含義,充分、全面地歸納材料的信息;聯即聯系所學相關知識進行思考、作答;組即組織答案,規(guī)范答題,做到三忌、三化。三忌是一忌照抄材料;二忌空話連篇,無具體史實支撐;三忌口語化答題。三化是答案段落化、要點化、序號化。
此外,設問分值為奇數的一點一分,分值為偶數的兩分一點,分多多答,多多益善。答題時做好不同題型、不同學科之間的時間分配,沉著考試,冷靜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