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學年第一學期高三地理備課組工作總結
高三地理的教學工作即將進入尾期的工作,教師們有必要對這個學期的教學工作進行一個總結與反思。這樣子才能夠更好地促進他們的教學!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2016學年第一學期高三地理備課組工作總結以供大家閱讀。
2016學年第一學期高三地理備課組工作總結(一)
一、基本情況分析
我們地理備課組二位老師:備課組能認真積極地參加學校組織的教研活動,在平時的工作中大力提倡堅持真理、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勇于吃苦的精神,立足崗位,與時俱進,履行職責,扎實搞好本職工作。把良好的師德化為實際的行動,把教學的高質量作為工作追求的目標,把教科研的能力作為自我培養(yǎng)的重點,力爭做到才學高、師德好、質量優(yōu)、創(chuàng)新精神強。平時經(jīng)常學習教學常規(guī),落實教學五認真,做到上課不遲到、不早退、不拖課、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嚴格控制作業(yè)量。
二、主要工作匯報
依據(jù)《考試說明》全面指導考生復習?!犊荚囌f明》是高考命題的依據(jù),也是規(guī)范高考復習和考生備考的依據(jù),可使師生明確把握考什么,怎么考的問題,克服盲目性,做到有的放矢。因此,認真學習鉆研《考試說明》,認真研究近年高考試題,是搞好綜合備考的重要一環(huán)。
(一)加強教學科研工作。
我們認真參加每周一次的教研組活動,認真參加每周二次的備課組討論。備課組活動時,每次都進行進行重點、難點分析,分析教法、學法,估計學生學習時會出現(xiàn)的困難以及應該采取的相應措施。認真組織好每次試卷分析,找出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加強補差與提高。
(二)加強課堂教學的模式化
教學內容地圖化。地圖(圖像)及各種圖幅是實現(xiàn)該教學模式的重要手段,要把地理信息通過圖片、圖像、音像等多媒體技術根據(jù)教學需要突現(xiàn)給學生,學生可以形象、直觀、地獲得一些難以直接觀察、難以用語言表達的地理信息,從而能較快感知認識地理現(xiàn)象和地理規(guī)律。
教學過程訓練化。教學本身就是通過知識的傳授,使學生掌握技能,最終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而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個認識、理解、練習、再認識、再理解、再練習……。最后達到熟練的過程。本模式以圖作為出發(fā)點,又以圖作為落腳點,整個教學過程就是幫助學生提高分析、歸納、總結的能力及解決問題的技能過程。
針對高考地理試題特點,并結合近年來高考命題發(fā)展的趨向,我們認為對今后我們的教學與復習有如下啟示:
一、突出雙基,強化地理學科主干知識復習
基礎和主干知識是指地理學科的基本概念、原理、規(guī)律,它們分布在教材的各個部分。對于基礎和主干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不是要死記硬背,而是要深入理解和具體應用。抓基礎時要以考點為突破口,注意相關高考題的訓練。高考試題往往通過大量引用課外知識和豐富的社會素材,形成新的問題情景,構成新的問題角度,從而考查學生的能力。但是無論如何,其考查的落腳點仍然是地理學科的基礎和主干知識。所以我們必須抓住各部分的基礎和主干知識,尋找各部分知識與其他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形成綜合的思維方法,才能在高三地理復習中取得較好的效果。
二、重視空間定位,培養(yǎng)獲取圖像信息的能力
從近幾年高考試題看,地理試題選取了能夠反映地理學科主要研究分析方法的內容為命題素材,緊緊圍繞“描述、概括、理解各種地理事物的空間結構聯(lián)系和發(fā)展變化過程”、“認識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稱和空間位置”等能力要求。因此,在高考地理復習中要特別注重空間思維的訓練,以促進我們的整體思維觀形成??臻g思維能力的考察內容很多,這類試題要求考生有此類試題的考前專項訓練,是屬于教材沒有明確要求但考生應該掌握的高要求試題。
三、加強學法指導,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
高考重視能力的考查,平時復習就要重視學法指導。要把屬于學生自學的時間還給學生,給學生發(fā)揮自覺性、獨立性、創(chuàng)造性的機會;要有一種寬松和諧的學習氣氛,鼓勵學生去發(fā)現(xiàn)、探究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同時還要注意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如平時答題語言要規(guī)范,盡量要用專業(yè)術語,弄清概念,避免失誤,有把握的答案精確些,無把握的答案只要無原則性錯誤可以多答些,力爭全面??傊?,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重視學生的學習體驗,形成多渠道獲取信息的能力。只有這樣,學生遇到新穎靈活的試題才能臨危不懼,沉著應戰(zhàn)。
2016學年第一學期高三地理備課組工作總結(二)
一.認真研讀考綱,確定重、難點,制定有效教學計劃,做好集體備課工作。
作為高三地理教師應認真學習地理教學大綱和高考考試說明,加強高考地理試題研究,把握高考命題走向,使高三地理復習有明確的導向。
要求備課組的老題,必須有一個明確的共同目標,有一個統(tǒng)一的計劃,不要各自為陣,要經(jīng)常交流對班級的看法和教學的看法,因此集體備課有顯得重要。備課組教研活動做到有計劃,每周的星期三下午,是高三備課組集體備課時間。我們根據(jù)教學進度,相互討論教學重點,難點,和教學方法,并交流授課心得,遇到測驗考試,還一起討論如何命題,分析學生出現(xiàn)的各種錯誤,探討下一步教學措施,做到有地放矢,收獲很大。
二、合理安排復習時間
高三地理復習一般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按教材的順序梳理知識,形成知識網(wǎng)絡,這是重點,一般在本學期的一月之前鹽城市調研之前完成,要“扎扎實實”,不可盲目追求進度;第二階段是專題復習,打破常規(guī)的章節(jié),對知識進行重組,尋求聯(lián)系,側重于能力的培養(yǎng),時間為個三個月左右,專題的個數(shù)不能弄得太多;第三階段為查漏補缺,調整心態(tài),做好考試前的準備。
三、向課堂要效率向課堂要質量:課堂教學是學生高考復習的主陣地,為了使備課組能更好地提高課堂效率,本學期我們做到每節(jié)課精心策劃使課堂成為優(yōu)質高效的課堂并相互聽課評課,而且積極到校外聽課,通過相互聽課評課取長補短.通過同伴互助式教學反思達到共同提高使我們的課堂更優(yōu)質高效.
四、認真開好備課組教學質量分析會:小到單元測驗月考大到期中考試、市一摸,我們都認真對待每一次考試,認真進行每一次質量分析,分析試卷,分析學生答題情況,分析存在的問題,為下一步的教學工作和思路提供第一手材料.
五、精選試題,與高考接軌。高三的復習資料五花八門,備課組成員們在反復比較之下,,精心組織練習精選各類習題,整理歸納了歷年高考的高頻考點對應的題,發(fā)放給學生,不搞題海戰(zhàn)術、不浪費學生時間,做到花時少效率高。
六、加強晚修輔導。隨著復習內容的增多,有一部分學生在學習上有比較大的困惑,備課組成員利用晚自修時間下班輔導,優(yōu)其是加強臨界生和短腿生的輔導工作;而對于學習能力比較高的同學,我們則適當精選題目,讓這部分學生加強練習來煅練地理思維、表述等地理基本能力,同時和其他學生一樣進行面批,以此達到關注學生的學習細節(jié),引導學生糾正學習中可能出現(xiàn)的偏差,提高學習效率。
七、存在問題
1、課堂教學為了完成進度,忽略了教學是一個師生雙方共同參與的過程,強調的是在教師的引導下,以生為本進行學習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但是在現(xiàn)實教學中往往不知不覺中陷入教師講學生聽的困境,學生動手能力差,依賴性強。
2、學生地理基本能力培養(yǎng)提高不太。表現(xiàn)在學生的地理讀圖、析圖、地理語言組織及表達能力比較欠缺問題。
3、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落實缺乏到位,以至于效果不明顯。
2016學年第一學期高三地理備課組工作總結(三)
(一)研究新課程,實施新課程。
如何實施新課程,這是擺在全組老師面前的一大課題。新課程體系在課程功能、結構、內容、實施、評價和管理等方面都較原來的課程有了重大創(chuàng)新和突破。此次課程改革所產(chǎn)生的深刻的變化將反映在我們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方式、教學行為的改變上。因為任何一項課程改革的設想,最終都要靠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去實現(xiàn)、去完善。然而,任何一種新觀念的確立,都是對舊觀念的一種變革,而變革的往往是那些我們已經(jīng)駕輕就熟的東西,這對許多人來說,不是沒有痛苦的。
開學時,我們組織全組老師對新課程教學進行精心安排,使全組老師初步把握新課程的基礎理念,理解新教材的基本內涵,老師們通過認真閱讀新教材,發(fā)現(xiàn)新教材的實用性,不但使用課本中的案例,還增加有說服力的案例,便學生理解和自學,更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課堂上,各位教師注重科學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尤其是適合地理學科的“直觀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等。
(二)加強教學科研工作。
青年教師充分利用我組的資料優(yōu)勢,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教學,并收到較好的效果。所有配合新課程的教學課件、錄像、影片均為本組教師收集和自制。
充分利用每周的集體備課活動時間有計劃、有針對性地研討、分析教材,逐步做到組內統(tǒng)一備課、統(tǒng)一進度、統(tǒng)一作業(yè)、統(tǒng)一教案。所有教師都認真學習了教育理論和新課程標準,刻苦鉆研教材,充分利用教學專業(yè)報刊和互聯(lián)網(wǎng),了解學科最新動態(tài),提高理論水平和修養(yǎng),高質量的完成了全級地理課的教學任務。
(三)加強課堂教學的模式化
教學內容地圖化。地圖(圖像)及各種圖幅是實現(xiàn)該教學模式的重要手段,要把地理信息通過圖片、圖像、音像等多媒體技術根據(jù)教學需要突現(xiàn)給學生,學生可以形象、直觀、地獲得一些難以直接觀察、難以用語言表達的地理信息,從而能較快感知認識地理現(xiàn)象和地理規(guī)律。
教學形式疑問化和開放化。該教學模式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設計程序式的問題,讓學生在教師的誘導下逐步進行探究發(fā)現(xiàn),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過程。教學過程中,根據(jù)教學內容,為學生設置一些新問題,向學生介紹問題的條件,指導學生觀察、分析,而不把結論直接告訴學生,讓其自己去思考探索,以自己的思維方式得出結論,教師及時點評小結,指出最佳途徑,揭示正確的規(guī)律和一般方法。這有利于展開學生思維,形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習慣,通過案例學習促進學生形成人口觀、資源觀、環(huán)境觀的培養(yǎng)及形成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念。
教學過程訓練化。教學本身就是通過知識的傳授,使學生掌握技能,最終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而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個認識、理解、練習、再認識、再理解、再練習……。最后達到熟練的過程。本模式以圖作為出發(fā)點,又以圖作為落腳點,整個教學過程就是幫助學生提高分析、歸納、總結的能力及解決問題的技能過程。
(四)增加了教學評價的內容。
明確指出教學評價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jù),對教師教學檢查、對學生學習檢查可采用多種方式,不單只是筆試。恰如其分地安排好地理作業(yè)(書面作業(yè)、制作模型、寫地理小論文、觀察月相等)對學生學習評價,不僅要關注課本學習的考查,還考查學生進行活動時的參與度。
看過“2016學年第一學期高三地理備課組工作總結”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