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逍遙游》賞析
高三語文《逍遙游》賞析
《逍遙游》是莊子文章中的重要篇章,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guī)淼母呷Z文《逍遙游》賞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逍遙游》賞析
《逍遙游》是一篇神文,像這樣的文章在中國文學史上是不多見的。
我們首先驚訝于莊子超出尋常的想像力。在莊子的筆下,“鯤”不知有幾千里之大,一變而為“鵬”,鵬的背不知幾千里,羽翼遮天蔽日,奮起南飛,擊水三千,扶搖九萬。何等宏大!作者為什么要創(chuàng)造一個如此巨大的藝術形象呢?首先,莊子是一個大思想家,這樣巨大的形象是他所欣賞的。其次,創(chuàng)造大的形象,也是為了與小的形象進行對比。你看,大的形象除了鯤鵬,還有冥靈、大椿、彭祖。小的形象有芥、蜩、斑鳩、朝菌、蟪蛄、斥,這一大一小形成的對比是十分鮮明的。那么,莊子是在褒大貶小嗎?不是。那么莊子為什么要進行大小的對比呢?這樣的對比和下文的宋榮子、列子、至人、神人、圣人是什么關系呢?這是讀懂本文的關鍵所在。作者寫完大小的對比后,接著寫了“知效一官,行比一鄉(xiāng),德合一君”者不過就是數(shù)仞間跳躍自得自滿的小鳥,受到宋榮子的嘲笑。為什么?因為宋榮子不受外界輿論的束縛,懂得“內(nèi)外”與“榮辱”的界限。然而,莊子對他仍然存有遺憾,“猶有未樹也”,就是說,宋榮子沒有達到莊子心目中的最高境界。列子可以御風而行,而且輕巧美妙,但他仍然達不到莊子的理想境界,因為列子“有所待”,沒有風,他就無法飛,靠的是外部條件。莊子的理想境界是“無所待”,能夠“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不依靠任何外物,達到絕對自由,這才是莊子的最高理想。至此,我們明白莊子對比的意圖了:大對于小,是相對自由的;宋榮子無視毀譽,較之“征一國者”相對自由;列子御風而行,免受行走之勞,較之于徒步者,是相對自由。但所有這些,都達不到莊子的最高理想境界,因為他們都“有所待”。最后,作者推出一種理想化的人物:“至人”、“神人”、“圣人”。
莊子的對比手法是很有特點的。他發(fā)揮想像,將大與小推想到極致,從而給讀者留下極深的印象。另外,莊子“大”的概念包含兩方面的意思。一是空間上的概念,“幾千里”、“幾萬里”、“坳堂”、“數(shù)仞”;二是時間上的概念,“五百歲”、“八千歲”、“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莊子的對比往往借助寓言。本文通篇是寓言,形象生動,感人至深。魯迅先生說:“(莊子)著書十余萬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無事實,而其文則汪洋辟闔,儀態(tài)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之能先也。”(《漢文學史綱要》)
說本文是神文,還因為莊子提出了深刻的哲學概念。本文討論的核心是“絕對自由”,這是一個哲學命題。如果把莊子的“絕對自由”理解為現(xiàn)實社會中的無組織紀律,那就錯了。莊子的“絕對自由”是一個“理念”,是對人的精神的闡釋。莊子認為,作為形體的生命,是沒有絕對自由的,也不可能有;而作為精神的生命是有絕對自由的,也應該有。莊子生活在戰(zhàn)國亂世,諸侯各國征伐不已,暴主佞臣殺人如麻。他的志向抱負不可能實現(xiàn),他看透了這個社會的一切。于是,他開始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他希望自己的精神天馬行空,無所羈絆,進而讓精神的生命去解放作為形體的生命,從而達到物我兩忘、超然物外的境界。中國古代哲學有所謂“形而上”與“形而下”之說。我認為,任何一個人,一生中總有“心為形役”的煩惱。“心”即精神,“心為形役”,不得不做些違心的事情;所以古代文人追求的是“形為心役”。于是,“形”與“心”此起彼落,各有消長。這種交互起伏,構成了人生的基本矛盾。當“心為形役”時,即處于“形而下”(物質(zhì))狀態(tài);當“形為心役”時,即處于“形而上”(精神)狀態(tài)。時上時下,有上有下,上上下下,下下上上,永無休止。莊子提出的精神自由是想徹底解決這對矛盾,他的理想就是人應該達到“形而上”的狀態(tài),并永遠保持。這種從本質(zhì)上對人的肯定,對后人影響巨大,特別是給后來的文人以極深的影響,像陶淵明、李白、蘇軾都打上了莊子的印記。當然,這也是莊子對中國哲學的貢獻。
《逍遙游》是《莊子》的第一篇。與其他《莊子·內(nèi)篇》一樣,被多數(shù)學者公認為莊周手筆。但也有個別人懷疑為漢人所作。(任繼愈《中國哲學發(fā)展史》)
本篇在全書中占有特殊的地位。馬敘倫《為莊子義證成率題絕句》說:“勝義無疑第一禪,幾個曾解笑前賢。開宗不了‘逍遙’字,空讀南華三十篇。”可見理解本篇對于領會全書是至關重要的,它不僅表達了作者的根本思想,也能代表作者文章的主要風格。“逍遙”,作為一個復音詞,始見于《詩經(jīng)·鄭風·清人》篇“河上乎逍遙”與“河上乎翱翔”對舉。“逍遙”即“翱翔”?!肚f子》本篇有“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大宗師》篇有“茫然彷徨乎塵垢之外,逍遙乎無為之業(yè)”,“逍遙”又與“彷徨”義同。“逍遙”“翱翔”“彷徨”都有悠然自得、縱任無為的意思。“游”,即活動之意。本篇有“以游無窮者”句。故逍遙游即指悠然自得,適心任性地活動?;蛘f“逍遙”是“游”的緩讀,“逍遙游”,意思是“游啊游啊”。
《逍遙游》的篇旨,歷來理解不一。晉時向秀與郭象的注釋是:“小大雖差,各任其性。茍當其分,逍遙一也。”認為大鵬鳥與雀盡管各不相同,但都是逍遙的。按照以上的觀點,欲望得到滿足,快意于一時,就可以算是逍遙了。支道林反對這種觀點,指出:“若夫有欲當其所足,足于所足,快然有似天真,猶饑者一飽,渴者一盈,豈嘗于糗糧,絕觴爵于醪醴哉!茍非至足,豈所以逍遙乎?”在支道林看來,“至足”才能逍遙,“饑者一飽,渴者一盈”,只是一時的、相對的滿足。如“鵬以營生之路曠,故失適于體外;以在近而笑遠,有矜伐于心內(nèi)”,都不算是逍遙。只有“至人乘天地之正而高興,游無窮于放浪”才是“至足”,是絕對的滿足,真正的逍遙。于是人們拋棄向、郭之見而“用支理”。(均見《世說新語·文學》劉孝標注)清人王夫之、劉武、宣穎等均取支說。二說之外,還有主張以鯤鵬之大而化為篇旨的。清人林西仲謂“大字是一篇之綱”(《莊子因·逍遙游》),浦江清亦云:“以大為道,以小為陋,此類思想即逍遙游之正解。”(《浦江清文錄·逍遙游之話》)
自古以來,《逍遙游》的篇旨是讀《莊》的難處。理解上的分歧與作者的表現(xiàn)手法有關。這是一篇談論人生哲學的文章,但除了在關節(jié)眼上點明意旨外,幾乎全用寓言。
篇首寫鯤鵬現(xiàn)世,極言其大:“不知其幾千里也”言體大背大;“若垂天之云”言翼大;“北冥”“南冥”“九萬里”言其活動天地之大。大鵬展翅,左右蕩漾,展現(xiàn)了磅礴壯觀的境界。忽又轉寫蜩鳩之笑大鵬,自鳴得意,相互映襯,以“小知不及大知”作結。意旨如此,作者善作層波迭浪之筆,頓成奇觀異彩。
“小知不及大知”結上,“小年不及大年”啟下。翻來覆去都為了說明“小大之辯”。前引《齊諧》,證之以書;后引湯之問棘,驗之以史。不外叫人信其真有。“適莽蒼者”“適百里者”“適千里者”,活動空間大小不同;“朝菌”“蟪蛄”“眾人”與“冥靈”“大椿”“彭祖”,年壽長短不同。在五彩繽紛、變幻無窮的大千世界里,有動物,有植物,有云氣,有人類。其物種形狀,其所占時間,所占空間,大者大,小者小,絕不相同。小如斥固然不應笑大鵬,壽短如眾人亦無須攀比八百歲之彭祖,因為彭祖一生亦止大椿之一春或者一秋而已。
自然界如此,社會亦然。“故夫”為承上啟下之詞,從自然界引申到社會界。“知效一官”者流與斥何異?他們以世俗之見自視,必以出類拔萃之佼佼者自居。作者以為,作為人生的境界,他們只如斥翱翔于蓬蒿之間而已。因此宋榮子“猶然笑之”。宋榮子已經(jīng)淡漠了功名,看清了內(nèi)外榮辱的界限。至于列子,能御風而行,超然于世,更為難得,但還是依賴于風。宋榮子、列子有似于大鵬,比眾小高一籌。盡管如此,但宋榮子“猶有未樹”,列子“猶有所待”。他們還未入道,還有所依賴而不能真正達到逍遙游。
怎樣才算是真正的逍遙游呢?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陸樹芝《莊子雪》于此評曰:“此則與造化者游而逍遙之極致者。通篇主意,至此方點出,為全書之綱。”這不僅是全篇之眼,而且是全書之綱。“天地之正”的“正”字,如《駢拇》中“道德之正”“天下之至正”,《德充符》中“唯堯舜獨也正”中的“正”字,均作“真”解。天地之真即天地之本質(zhì),亦即道。乘者,置身其中之意。“乘天地之正”就是《天下》篇所說的“與造物者游”。“六氣之辯”,指陰陽風雨晦明的變化。道一而不變,六氣的變化是道的作用。所謂“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陰陽者,氣之大者也。道者為之公”。(《則陽》)六氣與天地萬物的變化是由道所主宰的,道又稱為“真宰”。(《齊物論》)“御”者,主宰之謂。不過道的主宰是無為的,是任物自然。故御六氣之變,實質(zhì)只是隨任六氣之變化。簡單說來,以道為體,任物自然,就是逍遙游了。這種游,是“無窮”的,沒有局限;“惡乎待哉?”無須憑依,是徹底地自由。
斥翱翔蓬蒿之間,人之知效一官,固然是有較大的局限性,就是大鵬高舉九萬里,列子免乎行,何嘗不依賴于風?要擺脫依賴與局限,就得做到“無己”。人的本質(zhì)的一面就是社會關系的總和,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個人與人的關系網(wǎng)之中。“臣之事君,義也,無適而非君也,無所逃于天地之間。”(《人間世》)關系網(wǎng)的束縛在客觀上是存在的。要擺脫這種束縛,只有從主觀上、自我上做功夫。把自我看得越重,獲得自由的障礙就越大;把自我看得越輕,獲得自由的障礙就越小;把自我視作不存在一般,做到如佛家所說的“去我執(zhí)”,就可以解脫了。“至人無己”,正是這個意思。既然“無己”,哪怕它個密網(wǎng)宏羅。
人把自己看得很重,主要在“功名”二字。在功名上的追求越多、越高,“我”就越膨脹。要做到“無己”,或要做到《齊物論》中的“喪我”,首先要放棄功名上的追求,做到“無功”“無名”。因此,“至人無己”三句下,宣穎《南華經(jīng)解》評曰:“此三句一篇之主也。第一句又三句中之主也。”功名在人生中的意義,古今思想家的看法截然不同。莊子視之為烏有,并在哲理上進行了論證(詳見《齊物論》)。
本文的語言奇?zhèn)ス肿H,最能代表莊子的語言風格。清代文人胡文英評價說:“前段如煙雨迷離,龍變虎躍。后段如清風月朗,梧竹瀟疏。善讀者要須撥開枝葉,方見本根。千古奇文,原只是家常茶飯也。”
高三語文《逍遙游》賞析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