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易錯點
高中政治易錯點
在對政治教材基本知識點進行記憶理解時,高中學生還需要關注易錯點,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guī)淼母咧姓我族e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中政治易錯點
1.商品的質量越好,價格越高。(×)
價格的基礎是價值,使用價值與價格沒有直接關系。
2.國家可以決定紙幣的購買力。(×)
國家可以決定紙幣的面值、發(fā)行量,但不能決定其購買力。紙幣的實際購買力是由當年生產的商品數量、紙幣的發(fā)行量和供求關系等多種因素決定的。
3.物價上漲就是通貨膨脹,物價跌落就是通貨緊縮。(×)
通貨膨脹一定表現為物價上漲,但物價上漲未必是通貨膨脹,只有全面、持續(xù)的物價上漲,才是通貨膨脹;通貨緊縮一定表現為物價跌落,但物價跌落未必是通貨緊縮。只有全面、持續(xù)的物價跌落,市場低迷,失業(yè)增加,經濟增長乏力,才是通貨緊縮。
4.價值決定價格,商品價值變化,價格也一定變化。(×)
商品的價格由價值決定,但價格還受供求關系、宏觀調控、貨幣發(fā)行量等因素的影響。所以商品價值變化,價格不一定發(fā)生變化。
5.某企業(yè)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使商品的價值量減少。(×)
某企業(yè)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的是個別勞動生產率,減少的是其個別勞動時間,但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并沒有改變,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單位商品的價值量,所以商品的價值量并沒有減少。
6.凡是消費都能促進生產的發(fā)展。(×)
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具有二重性。當消費的增長和變化與生產的增長和變化相適應時,消費對生產發(fā)展起促進作用;如果不相適應,則對生產發(fā)展起阻礙作用。
7.國有企業(yè)通過改革得以發(fā)展壯大,有利于發(fā)揮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作用,鞏固國有經濟的主體地位。(×)
國有企業(yè)通過改革得以發(fā)展壯大,有利于發(fā)揮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作用,鞏固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
8.堅持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就要不斷提高國有經濟的比重。(×)
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強調的是其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yè)和關鍵領域占支配地位,要提高其整體質量和競爭力,而不是不斷提高其比重。
9.所有公司的股票都可以自由流通、轉讓。(×)
只有上市公司的股票才可以自由流通、轉讓。
10.流動性與流通性是一個概念。(×)
流動性是指資產轉化為現金的能力。轉化能力強,說明資產流動性好。流通性是指資產能否在市場上交易、轉讓。資產的流動性與流通性未必一致,如活期儲蓄存款流動性好,但不能像股票、債券一樣在市場上流通。
11.在公有制經濟中獲得的收入一定是按勞分配所得。(×)
公有制經濟中的工資、獎金、津貼等屬于按勞分配收入,但福利性分配不屬于按勞分配。
12.實現收入分配公平就是要消除收入差?距。(×)
實現收入分配公平要求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不能過于懸殊,并不是要消除收入差距,而是要縮小差距,將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消除收入差距必然陷入平均主義,實際上違背了公平原則。
13.財政赤字對經濟發(fā)展一定不利?。(×)
財政赤字對經濟發(fā)展有害還是有利,關鍵要看財政、信貸能否實現綜合平衡。如果銀行信貸具有較強的承受能力,財政、信貸能夠實現綜合平衡,財政赤字就不會對經濟發(fā)展產生危害。如果財政連年赤字并且數額巨大,超過信貸的承受能力,破壞了財政、信貸的綜合平衡,就會引起信用危機和通貨膨脹,給經濟發(fā)展帶來不利影響。
14.納稅人就是負稅人。(×)
納稅人是指稅法上規(guī)定的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負稅人是稅款的實際承擔者或負擔稅款的經濟主體,是稅收的最終負擔者。納稅人自己負擔稅款時,納稅人即負稅人;納稅人將稅款轉嫁給他人時,納稅人則不是負稅人。
15.社會信用制度是規(guī)范市場秩序的治本之策,有了它就有了良好的市場秩序。(×)
社會信用制度建設是規(guī)范市場秩序的治本之策,但良好的市場秩序還需要市場規(guī)則來維護,這一制度也需要每個市場主體自覺遵循和維護,需要國家機構的貫徹執(zhí)行等。
16.行政手段具有直接迅速的特點,國家進行宏觀調控應該多用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的確有直接迅速的特點,但它對經濟的干預過于強烈,它的運用必須遵循市場規(guī)律,否則對經濟運行會產生嚴重不良后果。
17.信用缺失是市場惹的禍。(×)
市場調節(jié)具有自發(fā)性、盲目性、滯后性等弊端,可能導致信用缺失等不正當的經濟行為。誠實守信是現代市場經濟正常運行不可缺少的條件,是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把信用缺失完全歸結為市場惹的禍,是片面的。
18.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應忽視GDP指標。(×)
GDP是國際通用的衡量一國和地區(qū)經濟狀況的重要指標,GDP增長是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內容。但把GDP作為衡量經濟發(fā)展的唯一指標,則會使經濟社會發(fā)展缺乏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性。因此,不能盲目強調GDP,但是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也需要重視GDP。
19.經濟全球化使世界各國普遍受益。(×)
經濟全球化實質上是以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發(fā)達國家是主要受益者,發(fā)展中國家則面臨更大的挑戰(zhàn)。
20.民主選舉的權利就是公民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民主選舉是廣義上的選舉,其范圍廣泛,包括人大代表的選舉、國家領導人的選舉、村(居)委會的選舉等。公民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特指選舉和被選舉為國家權力機關代表的權利。
21.我國人大代表的選舉采取普遍的差額選舉和直接選舉。(×)
我國人大代表的選舉采取普遍的差額選舉,但是縣級以上人大代表的選舉采取間接選舉。
22.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和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都有電話、信函、傳真、電子郵件等參與形式,因此二者沒有區(qū)別。(×)
盡管參與的具體方式類似,但二者并不相同。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是自下而上主動反映問題,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是自上而下征求意見。
23.村委會和居委會是基層政權組織。(×)
村委會和居委會是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不是基層政權組織,不是國家機關。
24.公民可以通過網絡問政,說明公民享有的民主權利不斷擴大。(×)
公民可以通過網絡問政,說明我國的民主形式日益豐富,民主渠道不斷拓寬。
25.民主評議會、網上評議政府是公民直接參與民主決策的方式之一 。(×)
民主評議會、網上評議政府是公民直接參與民主監(jiān)督的方式之一。
26.我國政府的作用就是加強服務。(×)
政府的作用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強化服務職能,二是加強對社會生活的管理。
27.政府職能涉及面廣,具有無限性。(×)
政府職能雖然涉及面廣,但卻是有限的,政府不能包辦一切。政府要堅持依法行政,既不能“缺位”,也不能“錯位”“越位”。
28.政府要依法行政,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必須加強立法工作,政府是立法機關。(×)
我國的立法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會。
29.合理行政就是合法行政。(×)
合法行政強調權力行使的程序、方式合法,體現了法律的權威性。合理行政強調對被管理者要平等對待,不因人而異,手段選擇要符合公民利益,體現了行政過程的靈活性與人文精神。
30.行政監(jiān)督體系中可以對政府進行監(jiān)督的國家機關有人大、人民政協(xié)、中國共產黨。(×)
行政監(jiān)督體系中可以對政府進行監(jiān)督的國家機關有人大、司法機關、上級政府、監(jiān)察部門、法制部門、審計部門。
31.有權力的政府等同于有權威的政府。(×)
權力一般來源于法律、法規(guī)或組織規(guī)章條例的規(guī)定,具有外在的、法定的性質;權威則主要來源于個人或組織內在的影響力。權力以強制性作為后盾,權威則主要通過一種非強制性的感召力和影響力來統(tǒng)御。所以,有權力并不意味著有權威。
32.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立法機關。(×)
在我國,只有全國人大及其會是立法機關。
33.公民是國家的主人,我國公民直接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
在我國,公民行使管理國家事務的權力,主要是通過選舉人大代表組成國家權力機關代表人民統(tǒng)一行使權力的形式進行的,人大代表直接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
34.人民政協(xié)參政議政就是與中國共產黨一起執(zhí)政。(×)
參政議政不等于執(zhí)政。參政議政是“參與、介入、商議國家事務”,但不進行決策,也不直接處理具體的事務。
35.人大代表與政協(xié)委員都是通過選舉產生的。(×)
各級人大代表是通過民主選舉產生的,全國政協(xié)委員的產生則是通過民主協(xié)商。
36.政協(xié)具有參政議政、民主監(jiān)督和政治協(xié)商的國家職能。(×)
政協(xié)具有參政議政、民主監(jiān)督和政治協(xié)商的職能,但政協(xié)不是國家機關,不能行使國家職能。
37.人民當家作主是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
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
38.我國已經消除了民族差別。(×)
民族差別具有復雜性和多樣性。民族習慣、民族傳統(tǒng)方面的差別是沒有必要消除的,而民族之間經濟、文化發(fā)展不平衡的狀況需要通過長期的努力逐步改變。
39.聯合國是凌駕于各國之上的世界上最大的國際組織。(×)
任何國際組織都不能凌駕于國家之上。聯合國以尊重國家主權為基礎,不得干涉本質上屬于主權國家國內管轄的任何事務。在國際組織內,各成員國主權平等。
40.中國一貫支持聯合國的各項工作,參加聯合國的各項活動。(×)
中國支持按聯合國憲章精神所進行的各項工作,積極參加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fā)展的活動。
點擊下一頁分享更多 高中政治易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