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1化學工作計劃
高一必修1化學工作計劃
計劃是保證工作能順利進行的根本條件。下面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的高一必修1化學工作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一必修1化學工作計劃(一)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高一(2,4)班的化學教學工作。學生人數共120。高一新生來自不同的學校,他們的基礎各不相同,相當部分學生基礎不夠扎實,缺乏良好的學習品質和行為習慣,沒有良好的學習方法,。經調查,對化學感興趣的學生在30%左右,對學好化學有信心的學生更少。而且對化學都較感興趣的學生,主要也是由于化學實驗,雖然學習積極性較高,但由于基礎差,在遇到困難時可能會退縮,興趣會逐漸減弱;有的學生頭腦較靈活,但太懶惰,需要激發(fā)這部分同學學習化學的興趣;有的學生學習很刻苦,但沒有掌握好學習化學的方法,實驗技能、技巧較缺乏。
二、教材分析:
必修1內容包括四章節(jié):
第一章:從實驗學化學?;瘜W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通過讓學生了解化學學科的這一特征,重視實驗對于學好化學的重要性,并引導學生通過實驗去學習化學,并引入物質的量及其有關計算。
第二章:化學物質及其變化。本章是從化學學科內容方面展開化學科學。在本章中安排有兩個重、難點,分別是離子反應、氧化還原反應,這兩部分的知識屬理論性的知識,學生感覺到較為抽象,掌握的難度非常大,許多學生會在這部分知識中產生分化,因此要注意對教材的靈活處理和講解的深度,注重多種教學此策略的靈活運用。幫助學生完成由基礎知識到重點知識的提升,和完整知識體系的建構。
第三章:金屬及其化合物、第四章:非金屬及其化合物,這兩章教材內容是在介紹了高中化學的基本理論以后,開始介紹具體的元素化合物知識。教材先介紹某些代表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質,進而學習其它相關物質的結構與性質。通過介紹各種典型代表物的結構與性質,引導學生逐步通過原子的結構及不同元素原子結構上的相似及遞變關系,分析推導相關元素及化合物的化學性質。
三、教學目標:
1、了解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掌握物質的量的有關計算,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氧化還原反應的有關概念。
2、了解金屬的一些化學性質,掌握好金屬鈉、鋁的化學性質,鐵的氫氧化物,氫氧化鋁的重要化學性質,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了解焰色反應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能力,提高學習興趣。
3、了解非金屬硅的性質和用途,掌握氯氣的性質和氯離子的檢驗。掌握通過原子的結構及不同元素原子結構的相似性及遞變關系,推導相關元素及化合物的化學性質的思想。
4、了解硫和氮的氧化物,加強環(huán)保意識。掌握硫酸、硝酸的氧化性,氨的性質
四、主要措施:
1、認真學習課程標準,更新教育觀念;全面了解教材體系,準確把握教學要求。
2、通過以化學實驗為主的多種探究活動,使學生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激
發(fā)學習化學的興趣,強化科學探究的意識,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
3、配合備課組工作對課時安排、課時內容、課時作業(yè)做統(tǒng)一統(tǒng)籌,對不同層次的班級做不同的要求,真正做到分層教學。
4、通過挖掘學校及社會資源的條件,力爭開拓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對化學的認識。
5、重視對學生的個別輔導,做好培優(yōu)輔差工作,認真做好解難釋疑工作。
6、組織好高一化學興趣小組活動,通過活動激發(fā)學生對學習化學的興趣,并通過點帶面,提高全班學生的學習熱情。
高一必修1化學工作計劃(二)
初入高中的孩子,帶著希望和憧憬走進新學校,迎來了一個新的學期。本學期我任高一(1)(6)兩個班的化學課。高一化學的主要任務是:完成初高中知識的銜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使學生盡早適應高中化學的學習,同時完成化學必修1全部內容的教學?;诖?,高一化學備課組作出如下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結合學情實際,在全面實施新課程過程中,深化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的研究。正確處理改革與發(fā)展、創(chuàng)新與質量的關系,積極探索符合新課程理念的教學方法。認真完成各項教學任務,以提高課堂效益為核心,以備課組的建設為重點,實現(xiàn)學生、教師的共同發(fā)展。重視“培優(yōu)輔差” ,充分認識本屆學生的現(xiàn)狀,解決學生的整體進步問題,面向全體學生,整體推進。積極開展組內備課、上課、聽課、評課活動,加強交流、研討,團結協(xié)作,集團作戰(zhàn),不斷提高教研能力,提升教學水平。
二.教學分析
化學學科是一門科學性很強的自然科學,學習化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智力發(fā)展水平,還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了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yǎng)。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打好學生基礎、發(fā)展思維、挖掘潛力、培養(yǎng)能力是化學教學的一大課題。由于課改的需要,化學更加注重化學實驗,化學科學的實踐能力等方面的考察,在原基礎上比以往更注重學生平時的學習經歷考察,在學習內容上將更注重應用和拓展以及能力的培養(yǎng)。 高中階段的目標在認知領域方面規(guī)定"學習比較全面的化學基礎知識及其應用,從化學與科學技術、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關系這一角度認識化學的作用"。在操作領域方面提出"培養(yǎng)學生觀察、實驗能力、思維能力、自學能力。初步學會科學地研究化學問題,尋找化學規(guī)律的方法"。
三、 學情分析及教學方式方法
1、針對高一(1)(6)班的具體情況,制定一系列的學習方案:兩個班化學成績一般,部分學生基礎教差,學生反應慢。針對這種情況,本人預采取“低起點,低難度,注重基礎”的教學方針,對學生的問題盡量作到耐心、細致,不厭其煩地反復講解,直到學生弄懂為止。
2、對學生的作業(yè)盡量作到全批全改,對學生作業(yè)中出現(xiàn)的普遍問題集體評講,對學生作業(yè)中出現(xiàn)的個別問題,單獨找個別學生輔導,對學生中出現(xiàn)的不交作業(yè)現(xiàn)象和抄襲現(xiàn)象堅決制止,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屢教不改的給予適當的處罰。
3、課前反復研究教材,對教材中的知識點做到心中有數,對學生忽略的問題加以強調,對考綱中的重點考點反復講解,反復練習,讓學生對教材中的每一個知識點都熟練。
4、對學生復習中的重點、難點反復練習,特別是實驗題,學生尤其頭疼,對實驗原理、實驗中的注意事項、實驗的誤差等不清楚,更談不上將實驗原理進行轉換,進行實驗的設計。針對這些問題,除了仔細給學生講解實驗的原理等,還讓學生對實驗的設計反復訓練,反復體會,讓學生逐步克服心理障礙,掌握實驗題的基本解法。
5、針對當前高考的特點。在注重基礎考查的同時,特別注重能力的考察。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注重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從繁重的作業(yè)中解脫出來。
四、具體工作措施
1.堅持精心設計和上好每一節(jié)課,研究仔細分析高一新教材的特點,狠抓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落實,加強學科內綜合的意識。
2.認真分析學生學習狀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運用基本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3. 作業(yè)布置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適量性 (2)層次性
(3)針對性 (4)實踐性
(5)探索性 (6)試卷化
高一必修1化學工作計劃(三)
一、工作要求
1、認真學習新課標,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
2、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 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3、改變教師的備課方式,提高教師的備課質量
4、發(fā)揮備課組的集體作用 集體備課,集體討論,補充完善。同時,根據各班的具體情況,適當進行調整,以適應學生的實際情況為標準,讓學生學會并且掌握,教案應體現(xiàn)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并及時反思、歸納總結修改。備課組要做到資源共享。作業(yè)在完成課本上的習題的基礎上,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完成補充習題。
二、高中化學新課程的實施與操作
1、備課要求
新課程強調化學教學是化學活動的教學,《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備課的有效目標必須既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又強調師生雙邊、多邊活動的過程。設置問題應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淺到深,盡量讓問題處在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內。
突出促進學生、教師的發(fā)展,體現(xiàn)學科特點、教師特色,備課思路過程要有特色。 教師要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心理狀態(tài)、接受能力、興趣愛好和個性差異,注重師生情感互動,讓學生有一個寬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為提高學習效率打下感情基礎。
樹立“團隊”精神,注重發(fā)揮集體力量,提高備課的質量和效率,并及時在課后記下教學隨筆,進行教學反思,并大力提倡“集體備課”方式。
2、授課要求
(1)新課程理念下的新授課應重視新知識的引入
(2)新課程理念下的新授課應樹立化學課堂教學是化學活動的教學的觀念。
(3)新課程理念下的新授課應鼓勵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
(4)新課程理念下的新授課應重視培養(yǎng)學生應用化學的意識和能力。
(5)新課程理念下的新授課應重視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創(chuàng)造精神。
3、作業(yè)布置與批改
作業(yè)是使學生掌握所學知識、培養(yǎng)各種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記錄學生成長和評價反饋的重要手段。應注意以下幾點:
(1)適量性(2)層次性(3)針對性(4)實踐性(5)探索性
4、課外輔導
課外輔導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的輔助手段之一。形式可以有一般輔導、個別輔導、學生互相輔導。各班成立課外活動小組、興趣小組、競賽輔導小組等。
5、測驗評價
必要的測驗檢查是檢測教學效果、激勵學生學習的一個有效方法。各專題及時過關考試,認真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