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一歷史測試卷
加強試卷的練習,會讓你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一必修一歷史測試卷,相信這些文字對你會有所幫助的。
高一必修一歷史測試卷:
一、選擇題(共24小題,每題2分,總分48分)
1、下列有關馬歇爾計劃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是美國對蘇“冷戰(zhàn)”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 B.對西歐經濟復蘇起了很大作用 C.為美國利用經濟手段控制西歐鋪平了道路 D.它僅僅只是一項經濟援助計劃
2、杜魯門說,杜魯門主義和馬歇爾計劃是“一個胡桃的兩半”。其含義不包括 ( )
A.都是“冷戰(zhàn)”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 B.都是以經濟軍事援助為主要形式 C.目的都是以遏制共產主義 D.都是以美國自身的利益為出發(fā)點
3、柏林墻是1961年民主德國政府開始修建,用以阻隔東、西柏林之間的往來的建筑,民主德國政府稱此為“反法西斯防衛(wèi)墻”(Antifaschistischer Schutzwall),其“反法西斯”的含義應指 ( )
A.阻止歐洲一體化進程 B.抵制西方勢力的滲透 C.防止法西斯殘余勢力的進攻 D.反對美蘇“冷戰(zhàn)、對峙”
4、約瑟夫·奈教授2002年指出,當今國際力量的分布有如一盤三維空間的國際象棋:頂部的軍事力量大致是單極的,中部的經濟力量是多極的,下列表述同奈教授的看法一致的是 ( )
A.同蘇聯(lián)時期相比,俄羅斯的經濟實力下降,軍事實力并未削弱 B.冷戰(zhàn)結束后,美國的軍事和經濟實力都保持著異常明顯的優(yōu)勢
C.從某些維度看,“單極世界”和“多極世界”都是比較準確的說法 D.國際力量分布十分復雜,可以說世界多極化的格局已接近形成
5、“即使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與斯大林有歧見,羅斯??偸窍Mㄟ^外交
途徑和對國際事務的諒解與蘇聯(lián)打交道,而未見世面的杜魯門則往往魯莽地采取好戰(zhàn)和不合外交常規(guī)的辦 法。”下列屬于杜魯門“好戰(zhàn)”行為的是 ( )
A.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B.發(fā)動越南戰(zhàn)爭 C.迫使蘇聯(lián)從古巴撤走中程導彈 D.發(fā)動伊拉克戰(zhàn)爭
6、下列有關歐共體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 促進了歐共體各國經濟的發(fā)展 B. 推動了歐洲政治一體化進程
C. 以歐洲的聯(lián)合為基礎抗衡美國 D. 使美國的霸權地位一落千丈
7、對貨幣的解說,不正確的是 ( )
A.這是1999年開始使用的歐洲單一貨幣歐元 B.其適用范圍是歐盟所有成員國
C.標志歐盟內部的合作進一步加強 D.推動歐洲一體化向經濟貨幣聯(lián)盟發(fā)展
8、美國駐蘇代辦喬治·凱南說:蘇聯(lián)“狂熱地堅信,它同美國之間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協(xié)?!碧K聯(lián)駐美大使諾維科夫說:“美國正在積極擴充軍備,準備針對蘇聯(lián)的戰(zhàn)爭?!鄙鲜霾牧险f明 ( )
A.意識形態(tài)的對立導致軍事上的沖突 B.意識形態(tài)的對立導致國家關系的緊張
C.意識形態(tài)的對立壓倒其他國際關系 D.美蘇對峙,世界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
9、美蘇“冷戰(zhàn)”的基本特征是 ( )
A.強調合作,不搞對抗 B.互相對抗,但不訴諸武力 C.以軍事結盟方式穩(wěn)定資本主義 D.組織軍事集團但不進行戰(zhàn)爭
10、“事情的真相是:三四年后,歐洲對外來糧食和其他大部分來自美國主要產品的需要較諸它目前所能償付的能力要大得多,因而它必須獲得實質上的額外援助,否則,便得面對具有非常嚴重性的經濟、社會與政治的危機?!睘榱吮苊狻拔C”,美國 ( )
A.占領德國 B.建立北約 C.實施馬歇爾計劃 D.進行核威懾
11、下表是美國、歐共體和日本的國民經濟占世界經濟總量的比例表(單位:億美元),對表中數據變化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 )
A.福利政策的實施減緩了美國經濟發(fā)展的步伐 B.世界經濟格局呈現出美、日、歐三足鼎立之勢
C.表中的經濟現象有力地沖擊了兩極格局 D.歐、日經濟的發(fā)展威脅了美國的霸主地位
12、70年代以來,日本要求與美國建立平等的伙伴關系,2004年,日本自衛(wèi)隊進入伊拉克,這是二戰(zhàn)以來日本自衛(wèi)隊首次踏上處于戰(zhàn)爭狀態(tài)的外國領土。其根本原因是 ( )
A.美蘇兩極格局瓦解 B.日本開始奉行獨立的外交政策 C.日本成為經濟大國 D.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國際地位
13、有關不結盟運動興起和發(fā)展中國家崛起意義的表述,正確的有 ( )
①改變了世界面貌 ②沖擊了戰(zhàn)后國際關系中的兩極格局 ③說明出現了新的國際政治力量 ④維護了世界和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14、日本內閣2011年2月14日發(fā)布的經濟數據顯示,日本2012年名義GDP總值約為5.474萬億美元, 低于中國同年的5.879萬億美元。中國已正式超過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 濟騰飛的奇跡最主要得益于 ( )
A.1978年改革開放的決策 B.和平與發(fā)展成為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 C.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確立 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中國的建立
15、決定世界格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國際性組織的建立 B.重要國際會議的協(xié)定 C.世界經濟政治軍事力量對比的變化 D.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勝利
16、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美蘇兩國矛盾沖突日益加劇,昔日盟友反目成仇。以下事件按時間先后排列正確 的是 ( )
①“鐵幕”演說發(fā)表 ②馬歇爾計劃出臺 ③“杜魯門主義”提出 ④“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成立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④①③ D.①③②④
17、1993年,歐共體正式改為歐洲聯(lián)盟(簡稱歐盟),在歐盟的成立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是下面哪個條約的簽署 ( )
A.《馬斯特里赫特條約》 B.《歐洲煤鋼聯(lián)營條約》 C.《羅馬條約》 D.《布魯塞爾條約》
18、1991年《歐洲聯(lián)盟條約》、1992年《馬斯特里赫特條約》和1993年《哥本哈根協(xié)議》的簽訂表明,歐洲共同體將發(fā)展成為一個擁有共同的貨幣、外交和安全政策與防務的歐洲聯(lián)盟。歐盟的建立有利于構建 ( )
A.區(qū)域統(tǒng)一的世界 B.多元并存的世界 C.歐洲協(xié)作的世界 D.歐俄均衡的世界
19、1998年5月3日,歐盟特別首腦會議宣布:“1999年1月1日,歐元成為貨幣,各金融市場以歐元結算,2000年7月1日,歐元取代各國貨幣成為統(tǒng)一的歐洲貨幣?!边@表明 ( )
?、傥鳉W經濟實現了一體化 ②有利于歐盟各國政治經濟的發(fā)展 ③西歐政治一體化形成 ④歐洲實現了統(tǒng)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
20、下列關于當今世界形勢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存在幾大力量中心 B.暫時形成一超多強局面
C.形成了多極化格局 D.美國是當今世界上惟一的超級大國
21、20世紀50年代初,法國外長舒曼在一份宣言中聲稱:“法國做出了歐洲建設的第一個決定性舉動,并且把德國也聯(lián)合進來”。這里的“第一個決定性舉動”是指法國倡議建立 ( )
A.歐洲原子能聯(lián)營 B.歐洲煤鋼共同體 C.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D.西歐經濟共同體
22、目前,不少歐洲人的觀念從“我是法國人”或“我是德國人”轉變?yōu)椤拔沂菤W洲人”。這一變化反映了歐洲 ( )
A.一體化進程已消除了民族差異 B.國家之間已經沒有矛盾 C.一體化進程日益深化 D.已經形成統(tǒng)一的民族認同
23、在西歐經濟一體化促進政治一體化的背景下,法國總統(tǒng)戴高樂提出“歐洲是歐洲人的歐洲”的主要目的是 ( )
A.將美國勢力趕出歐洲 B.抗衡蘇聯(lián)的擴張戰(zhàn)略C.建立歐洲合眾國 D.以歐洲聯(lián)合為基礎抗衡美國的政治控制
24、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初期,美國認為“阻止共產黨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選票,而不是子彈”。為此,美國在西歐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 )
A.實施馬歇爾計劃 B. 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C.提出杜魯門主義 D. 進行反蘇的輿論宣傳
二、非選擇題 (25題10分,26題12分)
25.(2012年江蘇)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伴隨著各種政治力量的此消彼長、分化組合, 世界形勢呈現緊張與緩和、動蕩與和平交替變換的局面。閱讀下面材料:(10分)
材料一:(1946年)丘吉爾提出“一個明確而實際得行動建議”,號召英、美結合特殊的“兄弟聯(lián)盟”,共同壟斷“制造原子彈的秘密”,“配備一支國際武裝力量”,聯(lián)合使用兩國遍布全世界的海、空基地,在聯(lián)合國機構之外聯(lián)合起來對付俄國。——劉緒貽、楊生茂主編《美國通史》
材料二:美國人正在喪失他們習慣于向世界發(fā)號施令的力量。……到70年代,美國的無所阻攔的威力已經受到一些限制。——[美]沃爾特〃拉弗背《美蘇冷戰(zhàn)史話1945—14975》
材料三:根據世界銀行(2002年世界發(fā)展報告)提供的數據,2002年,美國國民生產總值超過98828億美元,占全球國民生產總值的31.54%。
另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發(fā)表的2008年年鑒顯示,美國2007年軍費開支創(chuàng)歷史最高紀錄,達到5468億美元,占全球軍費開支的45%。
材料四:美國在冷戰(zhàn)后無法建立一統(tǒng)天下的世界性帝國,而其存在本身又構成了其他各主要大國聯(lián)合制衡的目標。——李鑫煒《體系、變革與全球化進程》
請回答:
(1)材料一中“丘吉爾號召英、美??聯(lián)合起來對付俄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美國實施這一行動開始的標志是什么?在軍事方面它海采取了什么重大舉措?(4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當時美國“威力”受到那些國際力量的限制?(3分)
(3)根據材料三、四概括當今世界政治局的特點(1分)
(4)上述材料反映出二戰(zhàn)后世界政治格局怎樣的變化趨勢?(2分)
26.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63年1月,法國總統(tǒng)戴高樂直言不諱地告訴美國記者蘇茲貝克:“首先必須要有個歐洲啊!現在對美國來說是很愜意的。有一個法國、一個德國、一個意大利和一個英國,而美國可以利用它們來相互反對……必須要有一個擁有自己的經濟、自己的政策、自己的防務的真正的歐洲?!?amp;mdash;—蘇茲貝克《七大洲風云四十年》
材料二 “(我們)決心以根本利益的融合代替各民族間古老的對抗,用創(chuàng)建一個經濟共同體的方式,為在長期以來被血腥的沖突分割的各族之間建立一個廣泛而自主的共同體打下根基,并為建設能夠指出未來各族共同命運的具體機構奠定基礎?!?amp;mdash;—《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前言》
材料三 共同體的目標應是:通過共同市場的建立和各成員國經濟政策的逐步接近,在整個共同體內促進經濟活動的和諧發(fā)展,不斷的均衡的擴展,日益增長的穩(wěn)定,生活水平加速提高以及各成員國間越來越密切的關系。——《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
材料四 1992年,歐洲共同體各國在荷蘭正式簽訂《歐洲聯(lián)盟條約》,目的是使歐洲一體化向縱深發(fā)展和成立政治及經濟貨幣聯(lián)盟。1993年歐洲聯(lián)盟正式成立。 請回答:
(1)材料一中戴高樂總統(tǒng)對美國記者的談話表達了其怎樣的思想?材料二中“以根本利益的融合代替各民族間古老的對抗”指的是什么?(2分)
(2)結合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歐洲走向統(tǒng)一的過程有何顯著特征。分析歐洲走向統(tǒng)一的內部和外部原因。(4分)
(3)結合材料四和所學知識,分析歐盟的建立對歐洲和世界格局產生的影響。(3分)
(4)歐洲聯(lián)盟的成立給我們哪些啟示?(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