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一語文《沁園春·長沙》預習提示
《沁園春·長沙》一詞以反帝反封建作為創(chuàng)作主題。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guī)淼母咧斜匦抟徽Z文《沁園春·長沙》預習提示,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中語文《沁園春·長沙》預習提示
詞興起于隋唐,是一種和樂可唱、句式長短不齊的詩體。初起時稱“曲子”、“雜曲子”、“曲子詞”,后來也稱作“樂府”(如《東坡樂府》)、“長短句”(如《稼軒長短句》)或“詩余”(如《草堂詩余》)等。
詞的特點是:“詞有定格,句有定數(shù),字有定聲。”每首詞都有一個曲詞名稱,叫“詞牌”。如“沁園春”就是詞牌。有的還有標題。如《沁園春?長沙》《念奴嬌?赤壁懷古》中“長沙”、“赤壁懷古”就是詞的標題。詞題和詞牌是有著嚴格區(qū)別的,詞題是詞的內(nèi)容的集中體現(xiàn),它概括樂詞的主要內(nèi)容,是詞的作者寫定的。詞牌是詞的形式,決定這首詞的字數(shù)、句數(shù)和平仄聲韻,世代沿習相傳。
詞分為小令、中調(diào)、長調(diào),這是依照字數(shù)多少來劃分的。小令的字數(shù)在58字以內(nèi);59至90字,為中調(diào);長調(diào)為91字以上。例如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共46字,屬于小令;《蝶戀花》共60字,則為中調(diào)。《沁園春》,114字,屬長調(diào),分為上下兩片(闋),又稱雙調(diào)。該詞上片(闋)13句,四平韻;下片(闋)12句,五平韻。上闋開頭三句為“起句”,中間七句叫“鋪敘”,最后三句叫“煞尾”或“小結(jié)”;下闋開頭兩句稱“過變”或“換頭”,下七句是“鋪敘”,最后三句是“煞尾”。
《沁園春?長沙》這首詞作于1925年。當時革命運動正蓬勃發(fā)展。五卅運動和省港大罷工相繼爆發(fā),湖南、廣東等地農(nóng)民運動日益高漲。毛澤東直接領導了湖南的農(nóng)民運動。同時,國共兩黨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已經(jīng)確立,國民革命政府已在廣州正式成立。這年深秋,毛澤東去廣州主持農(nóng)民運動講習所,在長沙停留期間,重游橘子洲,寫下這首詞。據(jù)《湖南全省第一次工農(nóng)代表大會日刊》載:“毛澤東先生……去歲回湘養(yǎng)疴,曾于湘潭衡山一帶,從事農(nóng)民運動……后為趙恒惕所知,謀置先生于死地。先生聞訊,間道入粵。”
學習這首詞,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
1.從內(nèi)容入手。這是一首詞,詞的寫法一般上片寫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據(jù)此,我們可以從詞的內(nèi)容入手把握它的中心。詞上片描繪一幅生機勃勃的湘江寒秋圖,提出“誰主沉浮”的問題。下片回憶了往昔的崢嶸歲月,抒發(fā)詩人的壯志豪情,形象含蓄地回答了上片提出的問題。
2.從詞眼入手。名家寫詩作詞,講究煉字,凡在節(jié)骨眼處煉得好字,使全句乃至全篇游龍飛動、令人心馳神往,便是所謂“詩眼”或“詞眼”。它可以是一句詩或一首詩中最精煉最傳神的一個字,也可以是體現(xiàn)全詩主旨的精彩語句。鑒賞詩歌,從篇“眼”入手,可以快捷地捕捉到詩(詞)的中心。這首詞的“眼”在那個“問”字,“問”什么?問“蒼茫大地”,誰才應該是你真正的主人呢?為什么“問”呢?因為這“大地”雄偉壯麗,燦爛輝煌。“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面對無限江山,才高氣盛的詩人自然地激起了對蒼生、對國家、對民族前途的關懷和憂慮。“問”了以后要回答,于是引出下片對往昔“崢嶸歲月”的回憶,“曾記否”一句巧妙地回答了這一問題。
高中必修一語文《沁園春·長沙》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