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冊歷史第二單元復習試題(一)及答案
初一上冊歷史第二單元復習試題(一)及答案
隨著考試的即將來臨,你做好應戰(zhàn)的準備了嗎?這份設計良好的試題卷將會有效的去檢測出你的學習情況。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一上冊歷史第二單元復習試題(一),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初一上冊歷史第二單元復習試題(一)
一、選擇題:
1、2008年5月17日,百載難逢的奧運圣火,走進了千年古城紹興,并以大禹陵為起點,經(jīng)歷了名副其實的文化之旅。大禹
A、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 B、自稱為“始皇帝”,建立皇帝制度
C、是華夏族的人文始祖 D、是治水英雄,最早實行禪讓制
2、《第五課 夏商西周的更迭》的第一目的標題是“家天下”的夏朝,這里的“家天下”與下列哪個制度有關 A、世襲制 B、禪讓制 C、土地私有制 D、分封制
3、“洹水安陽名不虛,三千年前是帝都。”這是著名史學家和考古學家郭沫若同志當年寫下的詩句,該句中的“安陽”附近過去曾經(jīng)是哪個朝代的都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東周
4、西周分封制的內容包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①“授民授疆土” ②受封諸侯必須服從周王的命令 ③諸侯王的位置由民主選舉產(chǎn)生
?、芨髦T侯國保持密切聯(lián)系,共同抵御“蠻”“夷”“戎”“狄”等
5、西周時期統(tǒng)治階級維護統(tǒng)治的手段和措施包括
?、賹嵭蟹址庵?②實行等級制 ③建立強大的軍隊 ④制定嚴酷的刑法 ⑤制定禮儀規(guī)范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6、古人有云“禮樂征伐自天子出”,之后又有人說“禮樂征伐自諸侯出”,這兩句話分別是針對哪兩個時期政治格局的描述 A、春秋、戰(zhàn)國 B、東周、春秋 C、西周、春秋 D、東周、戰(zhàn)國
7、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主要原因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偈a(chǎn)漁鹽,經(jīng)濟富庶 ②改革內政,發(fā)展生產(chǎn) ③重用賢才 ④團結周天子,取得周天子的支持
8、戰(zhàn)國時期,群雄逐鹿,諸侯紛爭。今天的北京市所在地隸屬于戰(zhàn)國七雄中的
A、齊 B、趙 C、燕 D、秦
9、戰(zhàn)國時期,農業(yè)生產(chǎn)已經(jīng)開始廣泛使用的是
A、石制工具 B、鐵制工具 C、骨制工具 D、青銅工具
10、史書上記載春秋時期“公作則遲”“分地則速”。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
A、個體農耕已經(jīng)取代了集體耕作B、奴隸消極怠工C、土地被少數(shù)人占有D、鐵器和牛耕的使用
11、商鞅變法的措施中,對下列哪幾種人有獎勵
?、贂x得好的人 ②農業(yè)生產(chǎn)搞得好的人 ③仗打得好的人 ④生意做得好的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2、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排演的大型話劇《商鞅》,在經(jīng)過最近半年來的精心打磨后,再次亮相。小明陪伴媽媽觀看此劇時給媽媽介紹了許多有關商鞅的事情,其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戰(zhàn)國時期各國變法家中最著名的就是商鞅 B、商鞅變法使秦國成為戰(zhàn)國中后期最強大的國家
C、商鞅的變法措施得到秦穆公的支持 D、商鞅雖然被車裂而死,但他的變法措施卻繼續(xù)推行
13、研究歷史離不開文字資料,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14、下列有關下圖青銅器的說法正確的有
①它是出土于安陽殷墟的司母戊鼎 ②它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 ③它形制雄偉,氣勢宏大,紋飾華麗,工藝高超,是商朝青銅器的杰出代表作品 ④它的名稱是四羊方尊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郭沫若先生在《訪安陽殷墟》一詩中贊嘆道:“中原文化殷始創(chuàng),觀此勝于讀古書。”2006年7月13日,第30屆世界遺產(chǎn)大會通過了中國安陽殷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安陽殷墟能榮獲此殊榮,原因是出土大量的A、人類化石B、尖底瓶及陶制用具C、甲骨文和青銅器D、石人和玉器
16、下列關于孔子思想主張的描述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仁”就是要愛人,理解體貼別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禮”就是要求人們能夠約束自己,加強個人修養(yǎng)
C、主張以“德”教化人民,反對嚴酷的刑罰
D、主張實行“法治”,制定嚴酷的刑罰鎮(zhèn)壓人民的反抗
17、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主張加強中央集權,用嚴酷的刑罰鎮(zhèn)壓反抗的代表人物是
A、孫武 B、孫臏 C、、墨子 D、韓非子
18、小明今天從網(wǎng)上的當當書屋購得如右圖一書,其中所包含的思想兩千多年來一直被封建統(tǒng)治者利用和改造,成為我國兩千多年封建文化的主流。那么你認為它所反映的是
A、道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法家思想
19、下列關于都江堰的說法錯誤的是
A、都江堰修筑在岷江流域 B、內江水通過寶瓶口引入支流
C、代表了我國當時水利工程的先進水平 D、內江用于分洪,外江用于灌溉
20、下列關于戰(zhàn)國時編鐘的描述,錯誤的是
A、是商朝貴族在祭祀、宴會等活動中使用的樂器B、編鐘是形狀形同、大小不一的幾件銅鐘的組合
C、編鐘的規(guī)模一般有三件一組,十幾件一組甚至幾十件一組D、有的銅鐘可以發(fā)出兩種不同的樂音
二、非選擇題:
21、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衛(wèi)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故湯武不循古而亡,夏殷不易禮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禮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衛(wèi)鞅為左庶長,卒定變法之令。
——《史記•商君列傳》
材料二:戰(zhàn)國時期各國紛紛變法,有的成功了,也有的失敗了。吳起在楚國變法,最后被反對者射死在楚王的尸體前;商鞅在秦國變法,最后被反對者五馬分尸而死。
請回答:(1)商鞅的觀點屬于哪家的學說?他代表的是哪個階級的利益?
(2)變法中促進農業(yè)生產(chǎn)的措施是什么?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加強中央機構對地方控制的措施是什么?
(3)商鞅在秦國的變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4)從上述材料中,你能得到什么啟發(fā)?
初一上冊歷史第二單元復習試題(一)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 A A B D A C A C B D B C B B C D D C D A
二、非選擇題:
21、(1)法家 地主階級
(2)促進農業(yè)生產(chǎn)的措施:承認土地私有,獎勵生產(chǎn),加強中央對地方控制的措施:建立縣制
(3)經(jīng)過變法,秦國富強起來,國力大增,為以后兼并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4)勇于改革、創(chuàng)新,不怕犧牲,堅持不懈
看了"初一上冊歷史第二單元復習試題(一)及答案"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