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歷史戊戌變法單元復習題及答案
在考試之前做好每一個試卷的復習,對學生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一份好的試題卷將能夠有效的去檢測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高三歷史戊戌變法單元復習題,希望對你有用。
高三歷史戊戌變法單元復習題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20小題60分,每題只有一個最佳選項)
1.決定帝國主義侵華特征演變的基本因素是
A.中國的政局 B.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C.清政府的態(tài)度 D.中國的自然條件
2.《馬關條約》簽訂后,帝國主義列強競相向中國提供借款,這主要是因為列強可以借此
①掠奪中國的關稅收入 ②獲取高額回扣和利息 ③獲取更多的政治特權 ④成為侵華霸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3.19世紀末,列強爭奪中國的高峰是
A.爭相給清政府貸款
B.爭奪在華開礦筑路權
C.強占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
D.接受“門戶開放”政策,合作侵華
4.早期維新思想產生的歷史條件包括
①民族資本主義產生 ②西方資本主義思想傳人
?、勖褡遒Y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 ④帝國主義侵略加劇了民族危機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④
5.鄭觀應主張“初則學商戰(zhàn)于外人,繼則與外人商戰(zhàn)”的根本目的是
A.在中國發(fā)展資本主義
B.維護清朝統(tǒng)治
C.學習西方的經濟制度
D.抵制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侵略
6.19世紀末維新變法運動興起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民族危機加深和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fā)展
B.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C.民族資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
D.康、梁等的宣傳活動
7.19世紀末、康、梁維新派救亡圖存思想的核心是
A.以中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
B.設議院、興民權、實行君主立憲
C.由君主專制變?yōu)槊裰鞴埠褪?ldquo;進化之公理”
D.今日之民智……待革命以開之
8.從根本上看,康梁維新思想的特點決定了中國的戊戌變法運動
A.能夠徹底變革中國的政治制度
B.能夠徹底動搖中國的封建思想
C.不能完成挽救民族危亡的任務
D.必將遭到頑固勢力的強烈反對
9.強學會成立后不久,兩江總督張之洞等人相繼加入,這說明
A.強學會為研究儒學的團體
B.張之洞等人與頑固派決裂
C.各省督撫贊成維新變法
D.維新變法運動影響擴大
10.19世紀末,湖南成為京、津、滬以外維新運動最活躍的省區(qū),當時湖南的新事物主要有
A.萬木草堂、《萬國公報》、強學會
B.時務學堂、《時務報》、《湘報》
C.大同學堂、譯書公會、《國聞報》
D.時務學堂、《湘報》、《仁學》
11.梁啟超在《變法通議》中寫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麥對人說:“三十年后,日本其興,中國其弱乎?日人之游歐洲者,討論學業(yè),講究官制,歸而行之。中人之游歐洲者,詢某廠船炮之利,某廠價值之廉,購而用之。強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啟超引這段話的根本意圖是
A.比較出中日近代化的異同
B.尋找甲午戰(zhàn)爭日勝中敗的歷史原因
C.批評洋務派的活動
D.證明中國進行社會政治改革的必要性
12.下列有關康有為成立保國會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以保國、保種、保教為宗旨
B.與民族危機加劇有關
C.是資產階級革命團體
D.是救亡圖存的愛國政治團體
13.下列法令中,與戊戌變法無關的是
A.京師設立鐵路礦務局和農工商總局 B.實行鐵路國有政策
C.改革財政,編制預算和決算 D.保護農工商業(yè)的發(fā)展
14.新政發(fā)展經濟的政策,在某些地區(qū)得到落實,促進了當?shù)毓ど虡I(yè)的發(fā)展。山西省商務局成立后,承辦山西的礦務、鐵路,還集股白銀45萬兩興辦輕工業(yè)。如在盛產棉花的地區(qū),開設紡紗、織布廠,引入進口機器生產。同時,在該廠附近分設軋花、榨油兩廠。山西的近代工業(yè)開始起步。以上材料反映的正確信息是
A.戊戌變法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近代工業(yè)的發(fā)展
B.戊戌變法法令得到廣泛落實
C.戊戌變法取得了成功
D.維新變法運動解放了人們的思想
15.下列各項不能體現(xiàn)資產階級維新派軟弱的是
A.拉攏掌握新建陸軍的袁世凱
B.竭力游說外國駐華公使和傳教士
C.奏請聘任伊藤博文為顧問
D.甘愿為變法流血犧牲
16.維新運動留下的諸多遺產成為中華文明發(fā)展史上的寶貴財富,主要包括
?、俳夥潘枷?②建立社團 ③興辦學堂 ④創(chuàng)辦報刊 ⑤提倡女學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7.戊戌變法最突出的歷史功績在于
A.挽救民族危亡 B.推動政治改革 C.發(fā)展社會經濟 D.促進思想啟蒙
18.從促進近代化的角度看,戊戌變法最深遠的歷史影響是
A.確立了維新思想的主導地位
B.促進了民主共和思想的形成與發(fā)展
C.開創(chuàng)了新的時代風氣、社會輿論和思想觀念
D.有助于西方政治學說與儒家思想的結合
19.之所以說戊戌變法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主要是因為
A.變法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B變法采用的是改良的形式
C.變法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
D.維新派表現(xiàn)了勇于獻身的精神
20.戊戌變法的失敗表明
?、儋Y產階級改良道路在中國行不通
②中國近代化的道路是漫長而坎坷的
?、鄯饨B固勢力比較強大
?、苜Y產階級維新力量弱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選擇題(共兩道大題。21題24分,22題16分,共40分)
21.閱讀下列材料:
下面是反映19世紀歷史上重大改革的三幅圖表:
請回答:
(1)請寫出三幅圖表所反映的歷史事件的名稱。(6分)
(2)上述三個改革產生的共同背景是什么?(6分)
(3)在維護民族獨立方面,這三個改革的結果有何不同?對此你有何認識?(12分)
22.轉折點成為評價重大歷史事件的代名詞。
(1)亞歷山大二世的改革被稱為是俄國歷史的轉折點。
(2)明治維新是日本歷史的轉折點,并成為亞洲第一個立憲國家。
(3)梁啟超說:“戊戌維新,雖時日極短,現(xiàn)效極少,而實二十世紀中國史開宗明義第一章也。”
改革人物 改革任務 歷史地位 證據(jù)理由
亞歷山大二世 俄國歷史的轉折點
明治天皇 日本歷史的轉折點,并成為亞洲第一個立憲國家
光緒帝 二十世紀中國史開宗法明義第一章也
高三歷史戊戌變法單元復習題及答案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B 19世紀末,隨著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進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了帝國主義階段,它們?yōu)榱藵M足本國壟斷資產階級的需要,掀起了瓜分世界和資本輸出的高潮。因此,列強侵華特征的演變是由資本主義自身的發(fā)展所決定的。
2.B.本題考查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列強通過政治借款,不僅可以獲得大量的經濟利益,還可獲得大量附加的政治特權,但不可能都成為侵華的霸主。
3.C 本題考查學生比較與分析能力,19世紀末列強爭奪中國有資本輸出、強占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和“門戶開放”政策,其中強占租借地和劃分“勢力范圍”是走向殖民地的過渡形式。各列強爭先恐后,妄圖瓜分中國。
4.A 本題借助早期維新思想考查19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社會特征,主要屬于再現(xiàn)歷史事實的能力。解答時,先判斷早期維新思想產生的時間,根據(jù)時間考慮當時的社會歷史背景,當時中外處于暫時的和好狀態(tài)。
5.B 本題為材料解析式選擇題。鄭觀應為早期維新派,主張學習西方技術,但非推翻封建統(tǒng)治。即要求改良,也就是在維護清朝統(tǒng)治的前提下進行改革。故B項為答案。
6.A 本題考查維新變法的歷史背景。民族危機的加深刺激了民族資產階級,而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初步發(fā)展是其興起的經濟條件。
7.B.本題考查學生對康、梁維新思想的辨析能力。A項屬于“中體西用”的思想,C、D兩項指的是資產階級革命派的主張。
8.C 解答本題,首先要明確康梁維新思想的特點是什么,康梁維新思想把西方資產階級思想同中國傳統(tǒng)的儒家思想相結合,宣傳維新變法的道理,這明顯反映出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因此,在它指導下的戊戌變法運動不可能完成挽救民族危亡的歷史任務。
9.D A項強學會為政治團體;B、C兩項不符合史實,張之洞屬于頑固派,各省督撫大都反對變法。
10.D A、C兩項不發(fā)生在湖南,B項中的《時務報》在上海舉辦;D項三事符合題干“湖南新事物”之含義,故D項為正確答案。
11.D.注意抓住材料中關鍵信息“日本學習西方官制,中國學習西方器物”的不同造成中日兩國歷史發(fā)展的不同。四項都與題干有關,而梁啟超作為維新思想的宣傳家,發(fā)表文章,從根本上必然是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證明中國社會政治變革的必要性。
12.C.保國會是資產階級政治團體,不是“革命”性質的團體。
13.B A、C、D都是變法的內容之一,只有B項“實行鐵路國有政策”不符合。
14.A 本題考查學生閱讀史料的能力。依題干史料分析可知:新政促進了資本主義工業(yè)發(fā)展。B、C、D三項沒有準確反映題干的要求。
15.D A、B、C三項反映了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而D項“甘愿為變法流血犧牲”反映的是革命性。
16.D ①②③④⑤都符合主題干之意。
17.D 由資產階級維新派為挽救民族危亡而進行的戊戌變法運動的最終失敗,可排除A、B兩項。改良運動雖對社會經濟發(fā)展有促進作用,但因未改變社會制度,其作用是有限的,而資產階級在社會上廣泛宣傳西方資產階級政治學說、思想文化,在社會上起到啟蒙作用,影響深遠。
18. C 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注意近代化的含義的理解。A項是當時的積極影響,B項是辛亥革命帶來的影響,D項表述與本題不符合。
19.C 資產階級維新派提倡新學、主張興民權,對封建思想文化進行了猛烈的抨擊,為近代思想啟蒙運動的蓬勃興起開辟了道路,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
20.D 本題屬于組合式選擇題,實際上考查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及教訓。③④是失敗的具體原因,①②是其經驗教訓。
二、非選擇題
21.【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從圖片、圖表中提取有效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圖一中的關鍵信息是“國務會議”及“省、縣、鄉(xiāng)、村”等,這反映的是穆罕默德•阿里在政治體制方面的改革。圖二中“大學堂”是指百日維新中文化教育方面的改革。圖三中的關建信息是“大政奉還”。第(1)題通過以上分析很容易解決;第(2)題注意關鍵詞“共同背景”,要結合19世紀時世界歷史發(fā)展尤其是從資本主義發(fā)展與列強侵略這一世界背景分析。第(3)題注意題干限制詞“維護民族獨立方面”。
答案:(1)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明治維新;戊戌變法。(6分)
(2)民族危機加深;工業(yè)文明的沖擊。(6分)
(3)阿里改革:擺脫奧斯曼帝國的統(tǒng)治,延緩了西方列強的入侵。明治維新:廢除不平等條約,獲得國家主權的獨立和完善。戊戌變法:未能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認識:向先進國家學習,進行改革能夠促進社會進步;改革不會一帆風順。(12分)
22.【解析】本題實際上是考查俄國農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維新和中國戊戌變法的目的和影響,其中“影響”只從“社會轉型”的角度分析。“改革的任務”就是改革的目的,三國的改革目的都十分明確。“證據(jù)理由”必須圍繞“轉折”組織要點,主要是促進社會轉型方面的作用。
改革人物 改革任務 歷史地位 證據(jù)理由
亞歷山大二世 廢除農奴制,改變落后現(xiàn)狀(2分) 俄國歷史的轉折點 改革后俄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2分)
明治天皇 擺脫民族危機和發(fā)展資本主義(2分) 日本歷史的轉折點,并成為亞洲第一個立憲國家 改革后俄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確立了日本近代天皇制政治體制(3分)
光緒帝 擺脫民族危機和發(fā)展資本主義(2分) 二十世紀中國史開宗 明義第一章也 推動思想解放,激發(fā)了愛國意識和民族意識,開創(chuàng)了新的時代風氣和思想觀念等(3分)
看了"高三歷史戊戌變法單元復習題及答案"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