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試題
思考是六年級數(shù)學學習方法的核心,因此適當?shù)剡M行試題練習時必要的。學習啦小編整理了關于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試題的資料,供大家參閱,希望你在閱讀中有所收獲!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試題1
列式計算:
7.91×3+3×2.19 8.67-5.8 +1.33 853-147-253
54×23+77×54 420÷28 18÷(24÷4)
10.5-1.5-3.5 145+78+255 125×32
656-164-36 6.84+0.6+1.4+5.16 54.25-2.14-7.86
4.8+0.2-4.8+0.2 (148-111÷37)×9 127+885÷59×7
2.45+3.8+0.55 (2296+7344÷36)×2.4 1÷0.45÷0.9-7/8
0.36×[(2+3.8)÷0.04] 68×35-408÷24 47.5-(0.6+6.4÷0.32) 44.08-44.08÷5.8 (309×17+375)÷84
3.35×6.4×2+6.7×3.6 3060÷15-2.5×1.04 75 ×23 +1415 ÷ 19
0.16+4÷(38 -18 ) 35 ÷ [(15 +13 )÷29 ] 6÷35 -35 ÷6
37 -[ 195 -(145 +47 )] 35 ÷ [(15 +13 )÷29 ]
(10000-0.16×1900)÷96 38 ×[89 ÷( 56 -34 )]
168.1÷(4.3×2-0.4) 306×15 –2080 100-91 ÷13
7.73-2.3÷0.5×0.8 1025-4050÷54 498+9870÷35
100-19)÷(1.63+1.07) 8.82×15—100 (20.2×0.4+7.88)÷4.2
420.5 - 294÷2.8×2. 5400-2940÷28×27 21.6-0.8×4÷0.8
(9+92+93)×0.01 13.5×[1.5×(1.07+1.93)] 4.2÷1.5-0.36
1498+1068÷89 0.54×1.75+8.25×0.54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試題2
1.客車和貨車同時從甲、乙兩地的中間向相反的方向行駛,3小時后,客車到達甲地,貨車離乙地還有42千米.已知貨車和客車的速度比是5:7,甲、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3小時客車比貨車多行42千米,每小時客車比貨車多行42/3=14千米,所以客車速度為14/(7-5)*7=49千米/小時,甲乙相距:49×3×2=245千米
2.一筐蘋果賣掉5分之1后,又賣掉8千克,這時剩下的與賣出的比是2:1.這筐蘋果原來有多少千克?
兩次一共賣出了1/(2+1)=1/3,所以第二次賣掉了1/3-1/5=1/15,所以這筐蘋果原來有15/(1/8)=120千克
3.一輛快車和一輛慢車分別從南京和揚州兩地同時相向而行,經過2小時在離中點3千米處相遇.已知快車平均每小時行75千米,慢車平均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相遇時快車比慢車多行3×2=6千米,所以每小時快車比慢車多行6/2=3千米,所以慢車平均每小時行75-3=72千米
4.購買同款汽車,張叔叔分期付款要多付百分之7,李叔叔用現(xiàn)金一次性付款享受九五折優(yōu)惠,張叔叔比李叔叔多付7200元,這輛汽車原價多少萬元?
7200/(1+7%-95%)=60000元
5.甲數(shù)的3分之2與乙數(shù)的5分之3相等,甲數(shù)與乙數(shù)之和為38,甲數(shù)是(18 ).
甲數(shù)和乙數(shù)的比為(3/5)/(2/3)=9/10,甲數(shù)為:38*9/(10+9)=18
6.一個長是4分米的圓柱體,把它截成8個小圓柱體所得表面積的總和,比截成5個小圓柱體所得表面積的總和多180平方厘米,原來圓柱體的體積是(1200 )立方厘米.
截成8個小圓柱,表面積多了14個底面積,截成5個小圓柱,表面積多了8個底面積,所以底面積為:180/(14-8)=30平方厘米,原來圓柱體的體積是:30×4×10=1200立方厘米
7.一個長方體的高減少2厘米后,表面積減少了48平方厘米,成為一個正方體.長方體的體積是(288)立方厘米.
表面積減少的部分是高減少2厘米所減少的側面積,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所以底面周長為48/2=24厘米,底面邊長為:24/4=6厘米,長方體的體積為:6×6×(6+2)=288立方厘米
(1/15+3/49)*15-45/49
=1/15*15+3/49*15-45/49
=1+45/49-45/49
=1
8.生產一批零件,原計劃每天生產80個,可以再預定時間內完成.實際每天生產100個,結果提前6天完成.這批零件有多少個?
每天生產100個,按計劃天數(shù)生產,可以多生產100×6=600個,每天多生產100-80=20個,所以計劃天數(shù)為600/20=30天
所以這批零件有80×30=2400個
9.體育室買來75個球,其中籃球是足球的2倍,排球比足球多3個.這三種球各有多少個?
足球有:(75-3)/(2+1+1)=18個,籃球有18×2=36個,排球有18+3=21個
10.一個長方體木塊,表面積是46.9平方分米,底面積是16.25平方分米,底面周長是18分米.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
長方體的表面積=側面積+底面積×2
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記住這兩個公式@!@@
長方體的高:(46.9-16.25×2)/18=0.8分米
長方體的體積:16.25×0.8=13立方分米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試題3
12. 一輛大轎車與一輛小轎車都從甲地駛往乙地.大轎車的速度是小轎車速度的80%.已知大轎車比小轎車早出發(fā)17分鐘,但在兩地中點停了5分鐘,才繼續(xù)駛往乙地;而小轎車出發(fā)后中途沒有停,直接駛往乙地,最后小轎車比大轎車早4分鐘到達乙地.又知大轎車是上午10時從甲地出發(fā)的.那么小轎車是在上午什么時候追上大轎車的.
這個題目和第8題比較近似.但比第8題復雜些!
大轎車行完全程比小轎車多17-5+4=16分鐘
所以大轎車行完全程需要的時間是16÷(1-80%)=80分鐘
小轎車行完全程需要80×80%=64分鐘
由于大轎車在中點休息了,所以我們要討論在中點是否能追上.
大轎車出發(fā)后80÷2=40分鐘到達中點,出發(fā)后40+5=45分鐘離開
小轎車在大轎車出發(fā)17分鐘后,才出發(fā),行到中點,大轎車已經行了17+64÷2=49分鐘了.
說明小轎車到達中點的時候,大轎車已經又出發(fā)了.那么就是在后面一半的路追上的.
既然后來兩人都沒有休息,小轎車又比大轎車早到4分鐘.
那么追上的時間是小轎車到達之前4÷(1-80%)×80%=16分鐘
所以,是在大轎車出發(fā)后17+64-16=65分鐘追上.
所以此時的時刻是11時05分.
13. 一部書稿,甲單獨打字要14小時完成,乙單獨打字要20小時完成.如果甲先打1小時,然后由乙接替甲打1小時,再由甲接替乙打1小時.兩人如此交替工作.那么打完這部書稿時,甲乙兩人共用多少小時?
甲每小時完成1/14,乙每小時完成1/20,兩人的工效和為:1/14+1/20=17/140;
因為1/(17/140)=8(小時).1/35,即兩人各打8小時之后,還剩下1/35,這部分工作由甲來完成,還需要:
(1/35)/(1/14)=2/5小時=0.4小時.
所以,打完這部書稿時,兩人共用:8*2+0.4=16.4小時.
14. 黃氣球2元3個,花氣球3元2個,學校共買了32個氣球,其中花氣球比黃氣球少4個,學校買哪種氣球用的錢多?
黃氣球數(shù)量:(32+4)/2=18個,花氣球數(shù)量:(32-4)/2=14個;
黃氣球總價:(18/3)*2=12元,花氣球總價:(14/2)*3=21元.
15. 一只帆船的速度是60米/分,船在水流速度為20米/分的河中,從上游的一個港口到下游的某一地,再返回到原地,共用3小時30分,這條船從上游港口到下游某地共走了多少米?
船的順水速度:60+20=80米/分,船的逆水速度:60-20=40米/分.
因為船的順水速度與逆水速度的比為2:1,所以順流與逆流的時間比為1:2.
這條船從上游港口到下游某地的時間為:
3小時30分*1/(1+2)=1小時10分=7/6小時. (7/6小時=70分)
從上游港口到下游某地的路程為:
80*7/6=280/3千米.(80×70=5600)
16. 甲糧倉裝43噸面粉,乙糧倉裝37噸面粉,如果把乙糧倉的面粉裝入甲糧倉,那么甲糧倉裝滿后,乙糧倉里剩下的面粉占乙糧倉容量的1/2;如果把甲糧倉的面粉裝入乙糧倉,那么乙糧倉裝滿后,甲糧倉里剩下的面粉占甲糧倉容量的1/3,每個糧倉各可以裝面粉多少噸?
由于兩個糧倉容量之和是相同的,總共的面粉43+37=80噸也沒有發(fā)生變化.
所以,乙糧倉差1-1/2=1/2沒有裝滿,甲糧倉差1-1/3=2/3沒有裝滿.
說明乙糧倉的1/2和甲糧倉的2/3的容量是相同的.
所以,乙倉庫的容量是甲倉庫的2/3÷1/2=4/3
所以,甲倉庫的容量是80÷(1+4/3÷2)=48噸
乙倉庫的容量是48×4/3=64噸
17. 甲數(shù)除以乙數(shù),乙數(shù)除以丙數(shù),商相等,余數(shù)都是2,甲、乙兩數(shù)之和是478.那么甲、乙丙三數(shù)之和是幾?
根據(jù)題意得:
甲數(shù)=乙數(shù)×商+2;乙數(shù)=丙數(shù)×商+2
甲、乙、丙三個數(shù)都是整數(shù),還有丙數(shù)大于2.
商是大于0的整數(shù),如果商是0,那么甲數(shù)和乙數(shù)都是2,就不符合要求.
所以,必然存在,甲數(shù)>乙數(shù)>丙數(shù),由于丙數(shù)>2,所以乙數(shù)大于商的2倍.
因為甲數(shù)+乙數(shù)=乙數(shù)×(商+1)+2=478
因為476=1×476=2×238=4×119=7×68=14×34=17×28,所以“商+1”<17
當商=1時,甲數(shù)是240,乙數(shù)是238,丙數(shù)是236,和就是714
當商=3時,甲數(shù)是359,乙數(shù)是119,丙數(shù)是39,和就是517
當商=6時,甲數(shù)是410,乙數(shù)是68,丙數(shù)是11,和就是489
當商=13時,甲數(shù)是444,乙數(shù)是34,丙數(shù)是32/11,不符合要求
當商=16時,甲數(shù)是450,乙數(shù)是28,丙數(shù)是26/16,不符合要求
所以,符合要求的結果是.714、517、489三組.
18. 一輛車從甲地開往乙地.如果把車速減少10%,那么要比原定時間遲1小時到達,如果以原速行駛180千米,再把車速提高20%,那么可比原定時間早1小時到達.甲、乙兩地之間的距離是多少千米?
這個問題很難理解,仔細看看哦.
原定時間是1÷10%×(1-10%)=9小時
如果速度提高20%行完全程,時間就會提前9-9÷(1+20%)=3/2
因為只比原定時間早1小時,所以,提高速度的路程是1÷3/2=2/3
所以甲乙兩第之間的距離是180÷(1-2/3)=540千米
山岫老師的解答如下:
第18題我是這樣想的:原速度:減速度=10:9,
所以減時間:原時間=10:9,
所以減時間為:1/(1-9/10)=10小時;原時間為9小時;
原速度:加速度=5:6,原時間:加時間=6:5,
行駛完180千米后,原時間=1/(1/6)=6小時,
所以形式180千米的時間為9-6=3小時,原速度為180/3=60千米/時,
所以兩地之間的距離為60*9=540千米
19. 某校參加軍訓隊列表演比賽,組織一個方陣隊伍.如果每班60人,這個方陣至少要有4個班的同學參加,如果每班70人,這個方陣至少要有3個班的同學參加.那么組成這個方陣的人數(shù)應為幾人?
利用平方數(shù)解答題目:
根據(jù)題意,方陣人數(shù)要滿足60×3<方陣人數(shù)≤60×4,并且滿足70×2<方陣人數(shù)≤70×3
說明總人數(shù)在60×3=180和70×3=210之間
這之間的平方數(shù)只有14×14=196人.
所以組成這個方陣的人數(shù)應為196人.
20. 甲、乙、丙三臺車床加工方形和圓形的兩種零件,已知甲車床每加工3個零件中有2個是圓形的;乙車床每加工4個零件中有3個是圓形的;丙車床每加工5個零件中有4個是圓形的.這天三臺車床共加工了58個圓形零件,而加工的方形零件個數(shù)的比為4:3:3,那么這天三臺車床共加工零件幾個?
我用份數(shù)來
甲車床加工方形零件4份,圓形零件4×2=8份
乙車床加工方形零件3份,圓形零件3×3=9份
丙車床加工方形零件3份,圓形零件3×4=12份
圓形零件共8+9+12=29份,每份是58÷29=2份
方形零件有2×(3+3+4)=20個
所以,共加工零件20+58=78個
(170+10*4)/7=30個
30*4-40=80個
或者:
把師傅加工的零件數(shù)減去10*3=30個,師傅的1/3就正好等于徒弟的1/4.
(170-10*3)/(3+4)*4=8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