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大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第四課黃山松教學設計(2)
西師大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第四課《黃山松》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和新詞。學習本文觀察細致,抓住特點進行描寫的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能夠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辨析詞語的能力。
3.感受作者對黃山松的喜愛和贊美之情。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二、基礎知識
1.生字
摹(艸 11畫)mó 描摹 摹仿
婷(女 9畫)tíng 娉娉婷婷
崖(山 8畫)yá 山崖 懸崖
鑄(钅 7畫)zhù 鑄造 鑄件 鑄工 鑄鐵
蒲(艸 10畫)pú 蒲公英 蒲草
阜(十 6畫)fù 小阜 物阜民豐
2.區(qū)別字
摹( )墓( )崖( )禱( )蒲( )
幕( )募( )涯( )鑄( )薄( )
3.本課應該掌握的詞語:
特殊 崩裂 雨露 堅韌 緊密 不可思議 四面八方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點:
文章條理清晰,層次分明。課文的二、三、四自然段從三個方面分別描寫介紹了黃山松的特點。每一個自然段都緊緊圍繞一方面的特點展開描寫,語言表達十分準確。
2.教學重點:
通過課文詳細的描寫,充分理解黃山松的三大特點。
3.教學難點:
學習豐子愷抓住事物點進行形象具體描寫的方法。
4.教學突破點:
以黃山松的圖片欣賞為切入點,讓學生在形象感觀上對黃山松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學習課文,深入理解感受作者筆下的黃山松的特點,學習作者描寫的方法。
四、教法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初步了解課文內容,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一)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概內容。
這篇文章是一篇散文,主要是描寫黃山景物中最具特色的景物之一——松樹。
(二)再讀課文,自學本課得生字,新詞。
1.充分運用工具書,查字典、詞典理解生字,新詞。
2.讀課文,理清課文思路。
(三)熟讀課文,鼓勵學生質疑。
1.課文哪幾部分介紹了黃山的特點?
2.黃山松有什么特色?
3.這篇散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4.作者是怎樣把黃山松的特點具體寫出來得?
(四)作業(yè):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黃山松特點。
教學過程:
(一)指名讀課文。
(二)品析文章。
1.展示關于黃山的相關圖片和資料,學生欣賞思考,提出問題:
(1)黃山松有那些特點?
(2)課文是怎樣具體描述黃山松的樣子和特點的?
2.讀課文,進一步體會文章內容:
(1)你是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黃山松的特點的?
(2)哪些結構體現(xiàn)了作者對黃山松的由衷稱贊和喜愛?
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作業(yè)。
1.讀課文,體會文章主要內容。
2.寫生字,詞語。
五、板書設計
松樹生長位置
黃山松 枝條生長方向
枝條異常團結
六、資料索引與精華
作者簡介:豐子愷
豐子愷被國際友人譽為“現(xiàn)代中國最像藝術家的藝術” 。
豐子愷(1898~1975),浙江桐鄉(xiāng)人。名仁,又名嬰行。自幼愛好美術。1941年進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從李叔同學習繪畫、音樂,1919年畢業(yè)。1921年赴日學習音樂和美術?;貒?,曾任上海開明書店編輯、上海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美術教授。1924年,與友人創(chuàng)辦立達學園??箲?zhàn)期間,輾轉于西南各地,在一些大專院校執(zhí)教。1943年起結束教學生涯,專門從事繪畫和寫作。建國后,曾任上海中國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上海分會主席、上海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副主席等。工繪畫、書法,亦擅散文創(chuàng)作及文學翻譯。豐子愷是我國新文化運動的啟蒙者之一,早在二十年代他就出版了《藝術概論》、《音樂入門》、《西洋名畫巡禮》等著作。他一生出版的著作達一百八十多部。
解放后,曾任上海美協(xié)副主席、主席,上海對外文化協(xié)會副會長,上海畫院院長。
十年動亂期間,遭受迫害,積郁成病,于一九七五年不治而逝,終年七十八歲。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