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利于學好數(shù)學的幾種課堂活動
導語:小學三年級是小學階段的一個轉折點,就數(shù)學學科來說,雖然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兩年,但到了三年級知識點難度明顯增大了,那怎樣才能學好三年級數(shù)學呢?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學習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到你。更多關于學習方法的文章盡在學習啦,歡迎瀏覽:
有利于學好數(shù)學的幾種課堂活動
1、嘗試活動
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具有同化作用,這是學生能進行嘗試活動的心理支撐點。因此,學生具有了某一認知結構后,接著學習相應的后面知識時,學生可去嘗試學習。例如,學生掌握了整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順序之后,可去嘗試學習“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
2、觀察活動
所謂觀察是指學生對客觀事物或某種現(xiàn)象的仔細察看,因而是一種有意注意。培養(yǎng)的途徑是:對于老師提供的“客觀事物或某種現(xiàn)象”特征有序、背景鮮明,學生積極思考其中的規(guī)律。這樣有助于學生明確觀察目標,進而使他們邊觀察,邊思考,邊議論,邊作觀察記錄,以發(fā)現(xiàn)數(shù)學規(guī)律、本質。
例如“乘法分配律”的教學,根據(jù)例證得到三個等式:
(5+3)×2=5×2+3×2
(6+4)×30=6×30+4×30
(25+9)×4=25×4+9×4
學生結合下面的兩個思考題觀察上面的三個等式都具有什么相同點(即規(guī)律)。①豎里觀察,等式的左邊都有什么特點?等式右邊又有什么特征?②橫里觀察,等式的左邊與右邊有怎樣的關系?
學生把記錄的文字:兩個加數(shù)的和與一個數(shù)相乘,兩個積的和,兩個加數(shù)分別與一個數(shù)相乘……整理一下就得到了“乘法分配律”。
3、思考活動
所謂思考是指學生對學習對象進行比較深刻的、周到的、復雜的思維活動過程。
學生有了思考方向,并進行廣泛的聯(lián)系和想像,他們才有可能捕捉到豐富的材料,進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如此長期下去,有利于他們形成思考的方法,提高思維的質量。
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活動的基本途徑有:
(1)對思考對象進行分析、概括或抽象。
(2)對思考對象展開聯(lián)想,將其歸納到已有的經(jīng)驗中去。
(3)對思考對象進行分析,弄清題意;接著對條件和問題展開聯(lián)想;然后,借助已掌握的概念進行思維活動(如判斷、推理、變通等),把條件與問題“接通”—建立模型。
4、自學活動
中高年級學生隨著識字量增多,數(shù)學知識的長進,他們已具備了一定的自學基礎,這里主要是指學生課內的獨立性自學活動。
(1)學生要掌握認真閱讀課本的方法。對于課本中的例題及其他文字,要逐字逐詞逐句逐段地閱讀,反復地閱讀,直至讀懂、讀明白意思為止;要把文字與插圖結合起來看,這樣有助于理解圖意、弄清文字24意思;要有重點地閱讀某些教學內容,如重點閱讀“想”的過程,方框內的結論,把重點的詞、勾畫出來,這樣有助于學生理解閱讀教材的關鍵、本質。
(2)學生可做一二道題目試試,看會不會做,如果感到還有困難,那么再次進行閱讀,再次嘗試做題目。
(3)教師要求學生做類似例題的練習,并讓他們說說是怎樣想的,為什么這樣做,以檢查他們的自學效果。
5、數(shù)形結合
數(shù)學主要是研究數(shù)與形的學科,學生的思維特點又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因而,數(shù)形結合是學生最喜歡、最常用的一種學習數(shù)學的方法。
學生學習活動中的學習方法,并非只是某一種學習方法在起作用,而往往是幾種方法在起共同的、相互的作用,“一法為主,多法并重”的學習活動,才更有助于學生實現(xiàn)學習心理的相互作用、互為轉化,獲得學習成功。學生在學習活動中,一方面要有較為充裕的學習時間,因此,教師要舍得花時間讓學生去學習; 另一方面,需要相互之間商量議論和合作學習,這樣才容易互為啟發(fā)、補充,形成學習方法和數(shù)學思想。
結語: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希望學習啦小編為你搜集的資料,你喜歡閱讀并能給你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