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語文三年級下冊李時珍課文同步練習
北師大版語文三年級下冊李時珍課文同步練習
明朝出了一位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他叫李時珍,湖北蘄春人.學習啦小編在此整理了北師大版語文三年級下冊《李時珍》課文同步練習,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獲!
北師大版語文三年級下冊《李時珍》課文-同步練習
一、看拼音寫詞語。
yâ mù jiàng lín yǐn yǐn yuē yuē fēi niǎo guī lín
jiǎo jiã lún kuò dà hǎo yuâ sâ xiǎo xíng yâ sù
sù{ ( )舍 ( )度
miào{ 寺( ) 奇( )
chãn{ 灰( ) ( )舊
páng{ 臉( ) ( )邊
二、劃去不正確的讀音或字。
涎(xián yán )滑 胭(yīn yān )脂 (長常)年累月 生嚼(jiáo juã ) 長年累(lěi lâi)月 (察 查)訪民情
三、比一比,再組詞。
{ 肯( ) 啃( )
{ 徒( ) 陡( )
{ 攏( ) 龐( )
{ 著( ) 煮( )
四、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
1、李時珍是( )代( )學家,著有( )。是一個( )、工作( )的人。
2、“雞腸草„„龐憲,你把藥包拿來。”李時珍拿過藥包,從里面翻出兩種草。它們的葉子十分相似,但是藥性不同。怎樣區(qū)分它們呢?李時珍端詳了一陣,各扯下一點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接著往下寫:“雞腸草,生嚼涎滑;鵝腸草,生嚼無涎„„”
(1)、文中“兩種草”指( )和( ),它們的( )相似,( )不同。
(2)、段中“端詳”一詞,可以換成( )。
(3)、“若有所悟”指( ),文中指的“悟”,指的是李時珍明白了( )。他是通過 ( )的方法明白的。
(4)、文中有兩處省略號,前一個表示( ),后一個表示( )。
(5)、面對不確切的草藥,李時珍不僅要細看,更要品嘗,體現(xiàn)他( )的工作態(tài)度。
(6)、通過閱讀本段,你覺得李時珍有著怎樣的特點?
五、任選課文中的一些詞語說一段話,描述夜晚的景色.
六、拓展練習(以心開頭的成語)
心花怒放 心甘情愿 心灰意冷 心服口服 心平氣和 心領神會 心安理得 心煩意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閱讀積累
《李時珍生平與成就》
李時珍(1518-1593)明代醫(yī)學家和藥學家。字東壁,號瀕湖,蘄(Qí)州(今湖北蘄春)人。世代行醫(yī)。30歲左右被推薦到京城的太醫(yī)院任職。他研究藥學,重視臨床實踐。長期上山采藥,深入民間,走遍大江南北,收集大量民間單方,同時參考歷代醫(yī)藥及有關書籍八百余種,對藥物進行鑒別考證,整理了我國16世紀以前豐富的醫(yī)藥學遺產(chǎn),經(jīng)二十七年(1578年)著成《本草綱目》。該著作五十二卷,分十六部、六十類。共收載歷代諸家本草所載藥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種。內(nèi)容豐富,是我國藥物學的寶貴遺產(chǎn),對后世藥物學的發(fā)展作出重大貢獻。
北師大版語文三年級下冊《李時珍》課文-原文
明朝出了一位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他叫李時珍,湖北蘄春人.
李時珍家世代行醫(yī).他的父親醫(yī)術很高,給窮人看病常常不收診費,就是不愿意自己的兒子再當醫(yī)生;因為那時候,行醫(yī)是被人看不起的職業(yè).李時珍可不這樣想.他看到醫(yī)生能救死扶傷,解除病人的痛苦,就從小立下志愿,要像父親一樣為窮人看病.
李時珍處處留心向父親學習,暗自記下了不少藥方.有一回,父親遇到了疑難病癥,一時想不出有效的藥方.李時珍湊到父親耳邊,輕輕地說了一個古方.父親一聽他說的藥方正對癥,才同意他學醫(yī).
李時珍22歲開始給人看病,一面行醫(yī),一面研究藥物.他發(fā)現(xiàn)舊的藥物書有不少缺點:許多有用的藥物沒有記載;有些藥物只記了個名稱,沒有說明形狀和生長情況;還有一些藥物記錯了藥性和藥效.他想,病人吃錯了藥,那多危險啊,于是決心重新編寫一部完善的藥物書.
為了寫這部藥物書,李時珍不但在治病的時候注意積累經(jīng)驗,還親自到各地去采藥.他不怕山高路遠,不怕嚴寒酷暑,走遍了出產(chǎn)藥材的名山.他有時好幾天不下山,餓了吃些干糧,天黑了就在山上過夜.他走了上萬里路,拜訪了千百個醫(yī)生、老農(nóng)、漁民和獵人,向他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他還親口品嘗了許多藥材,判斷藥性和藥效.
幾年以后,他回到蘄春老家,開始寫書.花了整整27年,他終于編寫成了一部新的藥物書,就是著名的《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有一百多萬字,記載了一千八百多種藥物,每一種都有圖,是中藥書籍中一部偉大的著作,已經(jīng)被譯成幾國文字,在全世界流傳.
北師大版語文三年級下冊《李時珍》課文-教學設計
一、揭題:
同學們,在我國的中藥書籍中有一部偉大的著作,已經(jīng)被譯成十余種文字,在全世界流傳。它是我國一位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整整27年的心血力作。你們了解這本書和它的作者嗎?(《本草綱目》李時珍)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25李時珍,一起來了解這位偉大的醫(yī)學家編寫這一偉大的著作的歷程。
板書課題:(當寫到“珍”時)請大家注意,“珍”左邊的“王”字旁寫得稍微窄一些,右邊的“人”旁下面的“三撇兒”一撇要比一撇長。請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請同學們翻開課文,借助拼音自由讀一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三、這篇課文共有七個自然段,老師請“七位”同學讀一讀,誰愿意來讀?
(指名后,老師說:其它同學認真聽,會聽的同學也是會讀書的同學。要聽一聽這些同學是不是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了。)(全讀完了以后,先讓同學正音,老師隨機指導同學讀某些音為重點的詞或較長的句子。)
四、讀的同學很認真,聽的同學很仔細,請大家再來讀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李時珍是一個怎樣的人?課文當中哪些內(nèi)容讓你感受到了一點。把相關的句子或段落劃下來。
多讀幾遍,好好體會,等會兒和全班同學交流。
五、全班交流
老師問:李時珍是一個怎樣的人?課文當中哪一段或者哪一句話讓你感受到了這一點。
1 如果學生說了“第二、三自然段”教師不做重點指導,只是邊小結(jié)邊相機板書:
有志氣、刻苦
2 學生如果先說第五自然段
出示課件文字,整段,在“突出一些山高路遠,嚴寒酷暑,品嘗”還有一些幫助記憶的關聯(lián)詞。學生還是圍繞“怎樣的人和哪些句子來談。”教師相機點撥啟發(fā)。
“他不怕山高路遠,不怕嚴寒酷暑----------------走遍了出產(chǎn)藥材的名山。“(從句子中體會到天氣的惡劣,路途的艱辛,走遍了說明了地方的廣。學生能說到最好,不能說到老師不要拼命分析,可以通過重點詞語的理解或老師口頭的敘述,是呀,山那么高,路途那么遙遠,有時是雪花紛飛,有時酷暑難耐,只要是出產(chǎn)藥材的名山,李時珍都------走遍。真是不辭辛苦呀。同學們,就讓我們讀出李時珍的不怕堅辛吧)
“他有時----------山上過夜”(不怕苦,不怕累)
“他走了上萬里路-----------學到了----------沒有的知識”(虛心請教。師述:向這些不同身份的人請教,實際上是為了讓醫(yī)學的內(nèi)容更正確,更詳細,更全面。)
“他還親口品嘗”-------(有獻身科學的精神)
師導:同學們談得很好,都在用心讀書,請大家把這個自然段的第一句讀一讀。
“為了寫這本藥書------還親自到各地采藥”(讀完這句后,老師小結(jié):李時珍為了編寫這部藥物書,不但“積累經(jīng)驗”還親自到各地采藥”,從這件事中我們感受到他是一個不怕辛勞,獻身科學的人)
板書:不怕辛勞,獻身科學
師導:那么,他這樣不辭辛苦的到各地去采藥,都是為了要編寫一部怎樣的藥書呢?(完善)請大家聯(lián)系上下文,也就是第四自然段說一說。
學習第四自然段,說說舊的藥物書有什么缺點?學生邊讀相關的句子,老師邊在黑板右上角做簡單板書:如:說到“許多有用的藥物沒有記載”板書:不全面。說到“有藥物沒有說明形狀和生長情況”板書:不詳細,說到“還有一些藥物記錯了藥性”板書:不正確。
然后老師指著板書,邊說邊劃去了三個“不”,所以,內(nèi)容全面、詳細、正確的藥物書就是一部完善的藥物書。
(板書:全面詳細正確)
完善
師小結(jié):從李時珍下決心重編藥物書,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態(tài)度嚴謹?shù)娜恕?/p>
板書:態(tài)度嚴謹
老師引背第五自然段,同學們,李時珍正是為了編寫一部“全面、詳細、準確”的藥物書,不但在治病的時候注意( ),還親自到( )。他不怕( ),不怕( ),走遍了( )。他有時( ),餓了( ),天黑了就在( )。他走了( ),拜訪千百個( ),
向他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 )。他還親口( )了許多( ),判斷( )。
學習第六自然段落
出示“花了整整27年,他終于編寫成了一部分新的藥物書,就是著名的《本草綱目》。
想想帶點詞語的意思,去掉這些詞語,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讓學生體會這些詞語“整整”說明時間長,“終于”說明歷盡艱辛,“著名”說明這本書的價值。)
板書:有毅力,有恒心
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象,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前景?!秾W生談仿佛看見什么?》可以引導學生想象,比方說,在無數(shù)個晚上,在炎熱的夏天,李時珍怎樣做的等等)
六、指板書總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都為我們祖國有這樣偉大的醫(yī)學和藥物學家(板書)感到自豪,為有這樣一部偉大的著作感到嬌傲。課后,請同學們收集有關李時珍和《本草綱目》的有關資料。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探索。
板書:25 李時珍(偉大的醫(yī)學和藥物學家)
一心為民,處處留心
(不詳細、不全面、不具體)不完善-----態(tài)度嚴謹
不辭辛勞 獻身科學
有毅力,有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