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3課古詩兩首教案設計
蘇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3課古詩兩首教案設計
蘇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3課《古詩兩首》分別是《山行》和《楓橋夜泊》,學習啦小編在此整理了蘇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3課《古詩兩首》教案設計,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獲!
蘇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3課《古詩兩首》教案設計1
第一課時《山行》
教學要求:
感受山秋宜人的秋色,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學習生字詞,用鋼筆寫好生字,理解重點詞的意思,想象詩句所描繪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感情。
有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重難點:
想象詩所描繪的景色,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一、導入新課
回憶學過的詩,由杜甫的詩,引入杜牧
師介紹:杜牧是唐朝的著名的詩人,因為也姓杜,為了與杜甫有所區(qū)別,人稱“小杜”。
師配樂范讀引發(fā)學生興趣。
二、自學詩歌,感知大意
1自由練讀,讀準字音。
2自學檢查:
讀準生字字音,重點讀準:徑.楓.
(2)說說,通過自學,學懂了什么?用什么方法學懂的?有那些不懂的地方?
三、小組合作,再度感悟
1按問題組成學習小組,共同解決不明白的問題
2分小組匯報:(!)小組的問題是什么,與哪句詩有關(guān)?(2)讀出這句詩,說說是怎樣解決這句詩的問題。(解決重點字詞的理解)
四、指導精讀,啟發(fā)想象
還有哪些詞語不理解的?
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出示掛圖:欣賞美,并要求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來描繪這番景。
教師出示楓葉,楓葉變紅了,是什么季節(jié)?文中哪一句點明了時間?
時間:深秋的傍晚時分。
這里作者用了什么方法突出此時楓葉的特點?(對比)
自由讀詩,想象詩所描繪的意境。
五、讀通古詩——《山行》
聽樂曲,看圖畫,聽師介紹山行的內(nèi)容。
將看到的景象讀出來。
先自由讀。
小組成員互相對讀,并評析,然后再以小組為單位請代表讀。
全班齊讀。
教師指導。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該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你從哪里體會到的?
反饋。
教師小結(jié)。
七、總結(jié)全文,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這首詩描繪了怎樣的景色,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把你印象最深的詩句,用畫畫下來,再把畫的內(nèi)容講給大家聽
試著背誦古詩。
蘇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3課《古詩兩首》教案設計2
教學要求:
學習生字詞,寫好鋼筆字,理解《楓橋夜泊》重點詞句的意思,
理解景物描寫中所蘊含的情感。
朗讀、背誦課文。
重難點:想像師所描繪的景色,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一、了解詩人及詩作《楓橋夜泊》
大家熟知唐朝的詩人有哪些?
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詩人——張繼,了解這位大詩人的自由介紹。
師介紹張繼。
《楓橋夜泊》詩人夜泊楓橋,見景色思己落第,心情抑郁,鐘聲如鼓敲落心頭,有感而發(fā),寫下了這首《楓橋夜泊》。
二、自學詩歌,了解詩意
出示詩句與圖景。
學生自由讀詩(1)先讀詩中自己不熟悉的生字,讀準字音,把詩歌讀正確(2)用學習前一首古詩的方法,自學這首詩,沒讀懂的內(nèi)容同桌交流一下。
3自學檢查:(1)學生讀詩,注意指導:霜.鐘.城等字的讀音
(2)說說,通過自學,學懂了什么?用什么方法學懂的?有那些不懂的地方?
三、小組合作,感知大意
1按問題組成學習小組,共同解決不明白的問題
2分小組匯報:(!)小組的問題是什么,與哪句詩有關(guān)?(2)讀出這句詩,說說是怎樣解決這句詩的問題。(解決重點字詞的理解)
學生根據(jù)注解上臺講詩句意思。你能從詩中感受出詩人的心情嗎?
師根據(jù)圖景指導。
一輪圓月又掛在天空,一群烏鴉歸來啼叫,清霜彌漫天界。江邊的楓樹在夜幕下靜立,一點點漁火閃動,詩人心中愁苦不堪,無法入眠。姑蘇城外有寒山寺。半夜時分敲起古鐘,聲聲穿透沉沉夜幕傳到客船,敲在詩人的心頭,詩人愁更愁。
四、深入讀詩理解思想感情
師范讀,劃節(jié)奏。
讀讀詩,將所描繪的景物畫出來。
3這樣的圖畫,這樣的詩句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詩人在船上,心里愁苦不堪,聽到寒山寺的鐘聲,看到此時此景,他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
4指導朗讀(用低沉壓抑的口氣讀)與背誦。
5小結(jié)。
大家的朗讀把我們帶入悲涼之中,這就是詩的魅力,就是景物描寫的魅力。愿大家要多讀、多背詩歌。
蘇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3課《古詩兩首》教學札記
備課中發(fā)現(xiàn),兩詩有很多的共同之處:都是寫秋景,詩中描繪的具體事物也有相同的,如“霜、楓”。都不是單純的風景寫真,融敘事、寫景、抒情于一體,重在借景抒情。兩詩所描寫的景和抒發(fā)的情都與作者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折射出的,卻是迥然不同的人生態(tài)度和內(nèi)心世界。
自古文人多悲秋。張斷也是其中之一?!稐鳂蛞共础分灰?ldquo;愁”字,就透露了心情。也有例外的,有如劉禹錫所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從杜牧的“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中,不也讓我們感受到詩人寬廣豪邁、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么?
教學時,我摒棄了以前教了一首再教一首的做法。兩詩同步教學 對比領悟詩情,感覺效果還不錯。
一、細讀,結(jié)合字理,理解詩意
課始,出示古詩兩首。很多學生已經(jīng)會背,所以初讀節(jié)省了很多時間。學生交流反饋,說說自己讀懂了哪些詩句意思。還有哪些詩句意思沒讀懂,請?zhí)岢鰜?。這一環(huán)節(jié)很重要,掌握學生的學習起點,從學生的學情出發(fā)進行教學,可以事半功倍。根據(jù)學生的問題,定向,討論。學生提出的大多是字詞方面的問題。結(jié)合字理,進行識字,順便疏通詩句的意思。學生的焦點問題之一:”愁”,重點指導:1、拆字組合 啟發(fā)學生靈活識記:看到天大旱,田野里的“禾”苗像被“火”燒焦一樣,農(nóng)民“心”里很“發(fā)愁”。2、出示宋吳文英詞句:何處合成愁 離人心上秋
學生既掌握了字形,又掌握了字義。理解詩句意思,采用了多種方法,如“遠上寒上石徑斜”讓學生在圖上作圖理解,“白云生處有人家”讓學生通過插圖理解。都收到很好的效果。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