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必修3群落的演替測試試題
高二生物必修3群落的演替測試試題
作為學生的你,在即將到來的生物考試之前,我們應該要去做好怎么樣的復習工作呢?讓我們來做一份試卷怎么樣?接下來是學習啦小編帶來的蘇教版高二生物必修3群落的演替測試試題,希望對你有用。
蘇教版高二生物必修3群落的演替測試試題
選擇題
下列群落演替系列中,哪一種演替屬于初生演替( )
A.從湖底開始的水生演替B.草原的放牧演替
C.農田棄耕后的恢復演替D.砍伐森林的恢復演替
植被隨緯度(從南到北)和海拔(從平原到高山)的增加而發(fā)生的演替變化是( )
A.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針葉闊混交林針葉林苔原荒漠
B.苔原荒漠針葉林針葉闊混交林落葉闊葉林常綠闊葉林
C.常綠闊葉林針葉林針葉闊混交林落葉闊葉林草原荒漠
D.苔原荒漠常綠闊葉林針葉林針葉闊混交林落葉闊葉林
關于演替的說法錯誤的是 ( )
A.演替是群落根本性質發(fā)生變化的現象
B.只有群落的結構受到干擾或破壞,才會出現群落的演替
C.演替過程只要不遭到人類的破壞和各種自然力的干擾,其總的趨勢是會導致物種多樣性的增加
D.不論是成型的群落或是正在發(fā)展形成過程中的群落,演替現象一直存在著,它貫穿著整個群落發(fā)展的始終
在下列4種群落類型中,以一年生植物占優(yōu)勢的群落類型是
A.熱帶雨林B.常綠闊葉林C.極地苔原D.荒漠半荒漠
在生態(tài)演替中,下列哪種情況不可能發(fā)生
A.群落中物種組成不斷變化B.開始時物種數增多,然后趨于穩(wěn)定
C.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生物量不斷下降D.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有機物不斷增加
下圖是一溫帶地區(qū)在原生(初級)演替過程中兩種量值變化曲線,這兩條曲線分別表示什么?
A.A表示草本植物的種類數量,B表示整個植被的生物量
B.A表示整個種群的生物量,B表示草本植物的種類數量
C.A表示土壤中有機物總量,B表示整個植被中的種類數量
D.A表示食肉類的種類數量,B表示食肉類的生物總量
下列關于人對群落演替的影響的敘述,錯誤的是( )
A.人類活動影響著生物群落的演替
B.人類可以對自然環(huán)境中的生態(tài)關系起著促進、抑制、改造和建設作用
C.人類可以建立人工群落.將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置于人為控制之下
D.人類不可能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發(fā)展的道路進行
樺樹林中出現了一些云杉的幼苗。云杉長成后,其高度超過樺樹,樺樹因不耐用陰而逐漸死亡,樺樹林最終被云杉取代,這一群落演替過程表明( )
A.種內斗爭有利于物種延續(xù) B.適者生存是通過生存斗爭實現的
C.云杉的進化水平比樺樹高難度 D.云杉的結構比樺樹復雜
群落演替在后期的成熟階段
A.總生產量與生物量的比值最高B.總生產量、凈生產量達到最大
C.總生產量大于總呼吸量 D.總生產量與總呼吸量大體相等
(廣東98初賽)在植物群落的發(fā)展變化過程中,一個群落由另一個群落取代的過程叫
A.競爭B.捕食C.共生D.演替
下列哪項不是群落演替的特點( )
A.有規(guī)律B.可預測C.有一定方向D.永遠進行,無終止
以下哪一項是原生演替的例子?
A.蘚→地衣→草本植物B.地衣→草本植物→蘚
C.地衣→蘚→草本植物D.草木植物→蘚→地衣
綜合題
在自然界里,群落的演替是普遍現象,而且是有一定規(guī)律的。人們掌握了這種規(guī)律,就能根據現有情況來預測群落的未來,從而正確地掌握群落的動向,使之朝著有利于人類的方向發(fā)展。但人類的許多活動,卻對群落的自然演替產生負面的影響。仔細閱讀以下事例,回答問題。
事例一:我國某海島的天然林覆蓋率在1965年為25.7%,1974年為18.7%,1981年僅為8.35%,并且因遮蓋地面程度大大降低,從而導致了坡壘等珍稀樹種瀕臨滅絕,裸實等珍貴藥用的植物已經絕跡。
事例二:我國西北某縣野生甘草面積在1967年為4萬多公頃,30年后己有一半被挖盡,另外我國的野馬已經絕跡,野駱駝等野生物種也瀕臨滅絕。
事例三:一種原產日本的林業(yè)害蟲,于20世紀80年代侵入我國華南沿海地區(qū),并且由于缺乏天敵而迅速蔓延開來。據1990年統(tǒng)計,這種害蟲使該地區(qū)13萬多公頃的馬尾松林受到危害。
事例四:據國家林業(yè)局發(fā)布的一項調查表明,我國已經成為受荒漠化危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目前,全國1/4以上的國土荒漠化,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540億元。
(1)從以上事例中可以說明人類的哪些活動可能導致現有群落的破壞而引起群落的演替? (2)你認為在草原地區(qū),從防止草原群落的演替出發(fā),應如何合理利用草原? (3)以上事例說明人類活動會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和 進行。
(4)下列哪項是以上群落演替的趨勢( )
A.生物種類越來越多 B.種間關系越來越復雜
C.有些物種可能滅絕 D.生物種類越來越少
(5)從以上事例可以看出下列哪項不是群落演替的特點( )
A.有規(guī)律 B.可預測 C.有一定方向 D.永遠進行,無終止
(6)在我國西部大開發(fā)的戰(zhàn)略中,“保護天然林”和“退耕還林(草)”是兩項重要內容,采取這兩項措施的首要目標是
A.開展生態(tài)旅游 B.發(fā)展畜牧業(yè) C.增加木材產量 D.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
水葫蘆,又名鳳眼藍、鳳眼蓮。為水生直立和漂浮草本,繁殖迅速。目前,云南昆明的滇池中水葫蘆瘋狂擴散,覆蓋水面,遮住陽光,耗去水中氧氣,使許多魚類死亡。加之藍藻的大量繁殖,導致滇池的部分水域水質粘稠,發(fā)黑發(fā)臭。請回答:
(1)藍藻和水葫蘆在細胞結構上的主要區(qū)別是 。
(2)生活在滇池中的所有生物構成 ,其中全部的水葫蘆構成一個 。比較水葫蘆和魚類的新陳代謝類型,共同點是 。
(3)水葫蘆的瘋狂生長會對當地的 產生嚴重的影響。治理滇池的重要任務之一,是控制水葫蘆的瘋狂生長?,F在,人們一般采用“打撈”的方法,但效果不佳。有人提出:引入水葫蘆原產地的天敵物種來進行治理,你認為這種方法是否可行?為什么?
俗話說“滄海桑田”,這句話看似普通,其實包含著復雜的群落演替的現象。請你結合下圖,以一個池塘演變?yōu)樯譃槔?,來說明其演替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