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
高一生物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
高一生物的核心概念教學,要以新課程標準為準則,充分發(fā)揮教師 教 的作用,而在 教 的過程中要以核心概念為著力點,同時要避免大量試題和案例的堆砌。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高一生物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歡迎閱讀。
高一生物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本題共40小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
1.酶具有極強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 )
A.顯著降低了化學反應的活化能
B.增加了反應物之間的接觸面積
C.提高了反應物分子的活化能
D.酶提供了反應開始所必需的活化能
2.人的血液中一個碳酸酐酶分子每分鐘可催化分解19000萬個碳酸分子.這說明酶具有( )
A.多樣性
B.專一性
C.可控性
D.高效性
3.在如圖所示的實驗中屬于自變量的是( )
A.催化劑不同
B.過氧化氫分解的速率的大小
C.試管的大小
D.試管中的過氧化氫溶液的量
4.關于ATP的敘述,錯誤的是( )
A.ATP中含有C、H、O、N、P元素
B.活細胞中ATP與ADP之間的相互轉(zhuǎn)化時刻發(fā)生
C.ATP中生物體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zhì)
D.動植物形成ATP的途徑分別是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5.下列關于細胞呼吸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呼吸必須在酶的催化下進行
B.人體硬骨組織細胞也進行呼吸
C.酵母菌可以進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
D.葉肉細胞在光照下進行光合作用,不進行呼吸作用
6.呼吸作用的產(chǎn)物是( )
?、偎?②二氧化碳 ③氧氣 ④淀粉 ⑤能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⑤
7.將水果放在密封的地窖中,可保存較長時間,地窖影響水果代謝的原因是( )
A.CO2濃度增加,抑制細胞呼吸
B.黑暗無光,不易引起早熟
C.溫度適宜,水果抵抗病蟲害的能力增強
D.濕度適宜,水分容易保持
8.如圖是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的實驗裝置.以下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甲、乙裝置均需要置于適宜的溫度條件下進行
B.①中NaOH溶液能排除空氣的CO2對實驗結(jié)果的干擾
C.裝置乙中應讓④瓶先放置一會兒再與⑤瓶連接
D.在相同時間內(nèi),③瓶和⑤瓶的混濁程度相同
9.在“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實驗中,先將天竺葵放在黑暗處一晝夜,其目的是( )
A.使葉片內(nèi)原有的淀粉消耗掉
B.使葉內(nèi)的淀粉儲存在葉綠體中
C.停止光合作用,使淀粉儲存在葉肉細胞中
D.儲備養(yǎng)料,準備進行光合作用
10.人們常在清晨和下午到草地或樹林中鍛煉身體.你認為在哪一個環(huán)境中植物光合作用產(chǎn)生的氧氣更多( )
A.清晨的草地
B.下午的草地
C.清晨的樹林
D.下午的樹林
11.現(xiàn)在園藝師們往往將李子、杏 等果樹修整成主干突出,側(cè)枝層次分明、呈螺旋狀均勻著生在主干上的樹形.“有空就有枝,有枝就有果”,是對該樹形的最佳描述.由此我們可以想到該樹形豐產(chǎn)的主要原因是( )
A.提高了對光的利用效率
B.提高了對CO2的利用效率
C.增強了果樹的抗病能力
D.增強了果樹的呼吸作用
12.由細胞形態(tài)判斷,下列細胞中最可能連續(xù)分裂的是( )
A.
B.
C.
D.
13.如圖表示一個細胞周期,下列敘述不正確是( )
A.DNA分子數(shù)目的加倍發(fā)生在乙→甲過程中
B.染色體數(shù)目的加倍發(fā)生在甲→乙過程
C.該細胞周期的起、止點均為甲
D.甲→乙的過程表示分裂期
14.如圖是某學生繪出的某高等植物細胞分裂圖象其中錯誤的是( )
A.a和b
B.c和d
C.b和d
D.e和f
15.下列關于細胞分化的敘述,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在個體發(fā)育過程中,不同細胞中遺傳信息的執(zhí)行情況是不同的
B.白細胞和紅細胞都是由造血干細胞分化而來
C.同一個體的心肌細胞和口腔上皮細胞所含有的基因不同
D.細胞分化是個體發(fā)育的基礎
16.高度分化的植物細胞仍然具有發(fā)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下列的細胞中全能性最高的是( )
A.分生細胞
B.葉肉細胞
C.表皮細胞
D.貯藏細胞
17.下列細胞可能進入衰老的是( )
A.細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質(zhì)減少
B.細胞內(nèi)多種酶活性降低
C.蝌蚪尾巴的消失
D.本來扁平梭形的成纖維細胞變成球形
18.以下關于細胞凋亡和細胞癌變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凋亡是一種非自然的生理過程
B.衰老的生物體中,細胞都處于凋亡狀態(tài)
C.致癌因子大致分為物理致癌因子、化學致癌因子、生物致癌因子
D.細胞凋亡是由細胞內(nèi)遺傳物質(zhì)所控制的
19.下列各組生物性狀中,屬于相對性狀的是( )
A.狗的白毛和家兔的褐毛
B.人的雙眼皮和單眼皮
C.豌豆的高莖和圓粒
D.綿羊的長毛和狗的短毛
20.為了鑒定一只綿羊和一株黃色豆莢的豌豆是否純合體,應采取的簡便遺傳方法分別是( )
A.測交、雜交
B.雜交、測交
C.自交、自交
D.測交、自交
21.孟德爾通過豌豆雜交試驗發(fā)現(xiàn)了兩個遺傳定律,其成功的原因之一是選擇了豌豆,這是因為( )
A.豌豆是異花傳粉植物
B.重視基因?qū)Φ鞍踪|(zhì)的決定作用
C.用統(tǒng)計學的方法對實驗結(jié)果進行分析
D.研究問題從多對相對性狀到一對相對性狀研究
22.下面有關概念之間關系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基因型決定了表現(xiàn)型
B.等位基因控制相對性狀
C.雜合子自交后代沒有純合子
D.性狀分離是由于等位基因分離
23.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AA×aa,后代不發(fā)生性狀分離
B.BB×BB,后代發(fā)生性狀分離
C.Dd×Dd,后代不發(fā)生性狀分離
D.Ee×Ee,后代不發(fā)生性狀分離
24.孟德爾對遺傳規(guī)律的探索過程經(jīng)過( )
A.分析→假設→實驗→驗證
B.假設→實驗→結(jié)論→驗證
C.實驗→假設→驗證→結(jié)論
D.實驗→分析→假設→結(jié)論
25.能說明孟德爾基因分離定律實質(zhì)的是( )
A.Dd×Dd,后代表現(xiàn)型的比為3:l
B.Dd×Dd,后代基因型的比為l:2:1
C.Dd產(chǎn)生配子中含D和d的比為1:1
D.Dd×dd,測交后代的比為1:l
26.下列有關受精作用的敘述中,錯誤的一項是( )
A.受精卵中全部遺傳物質(zhì),來自父母雙方的各占一半
B.受精時,精子和卵細胞雙方的細胞核相互融合
C.受精卵中的染色體數(shù)與本物種體細胞染色體數(shù)不同
D.受精卵中的染色體,來自父、母雙方的各占一半
27.下列各組細胞中,一定含有Y染色體的是( )
A.公兔的精子
B.公牛的次級精母細胞
C.正常男性的肌肉細胞
D.公雞的初級精母細胞
28.果蠅的紅眼為X顯性遺傳,其隱性性狀為白眼.下列雜交組合中,通過眼色即可直接判斷子代果蠅性別的一組是( )
A.雜合紅眼雌果蠅×紅眼雄果蠅
B.白眼雌果蠅×紅眼雄果蠅
C.純合紅眼雌果蠅×白眼雄果蠅
D.白眼雌果蠅×白眼雄果蠅
29.格里菲思用肺炎雙球菌在小鼠身上進行了著名的轉(zhuǎn)化實驗,此實驗結(jié)果( )
A.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zhì)
B.證明了RNA是遺傳物質(zhì)
C.證明了蛋白質(zhì)是遺傳物質(zhì)
D.沒有具體證明哪一種物質(zhì)是遺傳物質(zhì)
30.一對夫妻均為雙眼皮、他們各自的母親都是單眼皮,這對夫妻生下一個單眼皮女孩的幾率是( )
A.50%
B.25%
C.12.5%
D.75%
31.證明DNA是遺傳物質(zhì)的幾個著名經(jīng)典實驗中,在實驗設計思路中最關鍵的是( )
A.要用同位素標記DNA和蛋白質(zhì)
B.要分離DNA和RNA
C.要得到噬菌體和肺炎雙球菌
D.要分離DNA和蛋白質(zhì),單獨觀察它們的作用
32.下列有關生物體遺傳物質(zhì)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酵母菌的遺傳物質(zhì)主要是DNA
B.大腸桿菌的遺傳物質(zhì)主要分布在染色體上
C.T2噬菌體的遺傳物質(zhì)是DNA和蛋白質(zhì)
D.HIV的遺傳物質(zhì)水解產(chǎn)生4種核糖核苷酸
33.分析一個DNA分子的成分得知,含有鳥嘌呤的脫氧核苷酸占總數(shù)的20%,數(shù)目是400個,則該DNA分子有“A=T”堿基對( )
A.2000個
B.1000個
C.1200個
D.600個
34.下列關于染色體、DNA、基因三者的關系正確的是( )
A.
B.
C.
D.
35.DNA分子結(jié)構(gòu)多樣性的原因是( )
A.堿基配對方式的多樣
B.磷酸和脫氧核糖排列順序的多樣性
C.螺旋方向的多樣性
D.堿基對排列順序的多樣性
36.在DNA分子的一條單鏈中,相鄰的堿基G與C是通過下列哪種結(jié)構(gòu)連接起來的?( )
A.氫鍵
B.脫氧核糖-磷酸-脫氧核糖
C.肽鍵
D.磷酸-脫氧核糖-磷酸
37.將雙鏈都含有3H標記的1個DNA分子,放入沒有標記物的溶液中,經(jīng)過4代復制后,有3H標記的比例是( )
A.1/2
B.1/4
C.1/6
D.1/8
38.如圖關于DNA分子結(jié)構(gòu),錯誤的是( )
A.A、B兩條鏈同向平行
B.DNA的穩(wěn)定性與⑤有關
C.④是胞嘧啶脫氧核苷酸
D.DNA聚合酶可催化⑥鍵的形成
39.DNA復制過程,正確的順序是( )
?、貲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
?、诨パa堿基對之間氫鍵斷裂
?、圩渔溑c母鏈盤繞成雙螺旋結(jié)構(gòu)
?、芑パa堿基對之間形成氫鍵
⑤以解旋后的母鏈為模板進行堿基互補配對
?、夼c母鏈配對的脫氧核苷酸鏈連成子鏈.
A.①③④⑥②⑤
B.①②⑤④⑥③
C.③①⑤④⑥②
D.③①④⑥②⑤
40.下列不是DNA復制所需的基本條件是( )
A.ATP
B.核糖核苷酸
C.解旋酶
D.模版DNA分子
二、簡答題:(除特別說明外,每空1分.本題共5小題,共40分.)
41.下列圖表示某種二倍體雄性動物的細胞分裂圖象,請據(jù)圖回答
(1)①圖細胞的名稱是_________,這種動物正常體細胞中有_________條染色體.
(2)②圖細胞處于_________期,③細胞中含有同源染色體_________對.
(3)正常情況下(不考慮交叉互換),細胞分裂結(jié)束后形成④細胞有_________種.
(4)將圖中分裂的細胞按分裂順序連接起來_________.(用序號和箭頭表示)
42.豌豆籽粒的黃色(A)對綠色(a)為顯性,圓滑(B)對皺縮(b)為顯性.這兩對等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現(xiàn)提供品種A、B、C、D、E、F籽粒若干.
(1)品種A、B雜交F1,F(xiàn)1自交得到F2,如所得籽粒表現(xiàn)型的比例為9:3:3:1,則品種A、B的基因型分別為_________.
(2)F2中黃圓自交后代性狀保持穩(wěn)定一致的比例為_________;若F2中黃圓自交后代只有兩種表現(xiàn)型,則性狀分離比為_________.
(3)在F2中隨意取兩種不同表現(xiàn)型的豌豆進行雜交得到F3,統(tǒng)計得到:黃圓58粒、黃皺55粒、綠圓54粒、綠皺57粒,則所選取F2的基因型為_________
(4)品種C、D雜交得到F1,如F1所得籽粒表現(xiàn)型的比例為3:3:1:1,則品種C、D的基因型分別為_________.
(5)品種E、F雜交得到F1,如F1所得籽粒表現(xiàn)型的比例為3:1:3:1,則品種E、F的基因型分別為_________.
43.山羊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如圖的系譜圖表示了山羊某種性狀的遺傳,圖中深色表示該種性狀的表現(xiàn)者.已知該性狀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在不考慮染色體變異和基因突變的條件下,回答下列問題:
(1)據(jù)系譜圖推測,該性狀為_________(填“隱性”或“顯性”)性狀.
(2)假設控制該性狀的基因僅位于Y染色體上,依照Y染色體上基因的遺傳規(guī)律,在第Ⅲ代中,表現(xiàn)型不符合該基因遺傳規(guī)律的個體是_________(填個體編號).
(3)若控制該性狀的基因僅位于X染色體上,則系譜圖中一定是雜合子的個體是_________(填個體編號),可能是雜合子的個體是_________(填個體編號).
44.1952年,赫爾希和蔡斯利用噬菌體的結(jié)構(gòu)特點,完成了著名的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其中一組步驟大致如下:首先用32P標記噬菌體的DNA后,與沒作任何處理的大腸桿菌混合的培養(yǎng)基來培養(yǎng),經(jīng)過短時間保溫后,用攪拌器攪拌、離心.使在細菌外的噬菌體與細菌分離,再檢測上清液和沉淀物放射性,并進行比較兩者放射性大小.
(1)圖1表示噬菌體侵染細菌的過程,噬菌體利用_________體內(nèi)物質(zhì)來合成自身組成成分,進行大量繁殖.
(2)用32P標記噬菌體的DNA所體現(xiàn)的實驗技術方法是_________.為什么用32P而不用35S標記噬菌體的DNA?_________.
(3)離心的目的是讓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較輕噬菌體顆粒,而離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腸桿菌.經(jīng)檢測(如果保溫時間短),沉淀物的放射性_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上清液的放射性.
(4)如果用35S標記噬菌體,其它步驟不變,_________的放射性較強.
45.如圖1表示綠色植物葉肉細胞部分結(jié)構(gòu)中的某些生命活動過程,①~⑦代表各種物質(zhì),甲、乙代表兩種細胞器.圖2表示該植物葉片CO2釋放量隨光照強度變化的曲線,S代表有機物量.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甲、乙兩種細胞器的膜面積都很大,其中乙增加膜面積主要是通過_________.
(2)若該綠色植物長時間處于黑暗狀態(tài)中,則圖1中“⑥→⑤→⑥”的循環(huán)能否進行?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3)若已知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分別為22℃和28℃,圖2為CO2濃度一定,環(huán)境溫度為22℃時不同光照條件下測得的該植物的光合作用強度.
?、賵D2中A點時,圖1中能產(chǎn)生ATP的細胞器有_________;當光照強度處于圖2中B~D間,光合作用有機物的凈積累量為_________.
②當光照強度處于圖2中的D點時,圖1中“物質(zhì)⑦”擴散到乙參與的生理過程是_________,D點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強度繼續(xù)上升的環(huán)境因素是_________.
?、壅堅趫D2中繪出環(huán)境溫度為30℃時光合作用強度隨光照強度變化的曲線.(要求在曲線上標明與圖中A、B、C三點對應的a、b、c三個點._________.
2015-2016學年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qū)高一(下)期末生物試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本題共40小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0
1.酶具有極強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 )
A.顯著降低了化學反應的活化能
B.增加了反應物之間的接觸面積
C.提高了反應物分子的活化能
D.酶提供了反應開始所必需的活化能
【考點】酶促反應的原理.
【分析】本題的對酶的高效性的機理的考查,與無機催化劑相比,酶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作用更顯著,因此與無機催化劑相比,酶具有高效性.
【解答】解:A、酶具有極強的催化功能是因為酶能顯著降低了化學反應的活化能,A正確;
B、酶的作用機理是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不能增加反應物之間的接觸面積,B錯誤;
C、由A項分析可知,C錯誤;
D、酶不能提供能量,D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的知識點是酶作用的高效性是機理,對于酶的作用機理的理解是解題的關鍵.
2.人的血液中一個碳酸酐酶分子每分鐘可催化分解19000萬個碳酸分子.這說明酶具有( )
A.多樣性
B.專一性
C.可控性
D.高效性
【考點】酶的特性.
【專題】正推法;酶在代謝中的作用.
【分析】1、酶是由活細胞產(chǎn)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機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質(zhì)、少量是RNA.
2、酶的特性:
?、俑咝裕好傅拇呋蚀蠹s是無機催化劑的107~1013倍;
?、趯R恍裕好恳环N酶只能催化一種或者一類化學反應;
?、勖傅淖饔脳l件較溫和:在最適宜的溫度和pH條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溫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會明顯降低.
【解答】解:題干“人體血液中1個碳酸酐酶分子每分鐘可催化分解1900萬個碳酸分子”,說明酶的催化效率很高,體現(xiàn)了酶的高效性.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酶的知識,考生對酶的特性的識記和理解是解題的關鍵.
3.在如圖所示的實驗中屬于自變量的是( )
A.催化劑不同
B.過氧化氫分解的速率的大小
C.試管的大小
D.試管中的過氧化氫溶液的量
【考點】酶的特性.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實驗中各種變量的理解.實驗過程中可以變化的因素稱為變量.其中人為改變的變量稱做自變量,隨著自變量的變化而變化的變量稱做因變量.除自變量外,實驗過程中可能還會存在一些可變因素,對實驗結(jié)果造成影響,這些變量稱為無關變量.
圖中所示單一變量是無機催化劑“氯化鐵”與有機催化劑“過氧化氫酶”,由自變量所引起的實驗結(jié)果差異主要表現(xiàn)為過氧化氫分解的速率.
【解答】解:A、在如圖所示的實驗中屬于自變量的是無機催化劑“氯化鐵”與有機催化劑“過氧化氫酶”,即催化劑不同,A正確;
B、過氧化氫分解的速率的大小為因變量,B錯誤;
C、試管的大小為無關變量,C錯誤;
D、試管中的過氧化氫溶液的量為無關變量,D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實驗變量的理解,屬于實驗設計中的基礎知識.要注意無關變量應該相同且適宜.實驗設計時要注意單一變量原則和對照原則.
4.關于ATP的敘述,錯誤的是( )
A.ATP中含有C、H、O、N、P元素
B.活細胞中ATP與ADP之間的相互轉(zhuǎn)化時刻發(fā)生
C.ATP中生物體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zhì)
D.動植物形成ATP的途徑分別是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考點】ATP的化學組成和特點;ATP與ADP相互轉(zhuǎn)化的過程.
【分析】1、ATP的結(jié)構(gòu)簡式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團,~代表高能磷酸鍵.水解時遠離A的磷酸鍵易斷裂,釋放大量的能量,供給各項生命活動,所以ATP是新陳代謝所需能量的直接來源.
2、ATP與ADP的相互轉(zhuǎn)化的反應式為:ATP
酶1
酶2
ADP+Pi+能量,方程從左到右時能量代表釋放的能量,用于一切生命活動;方程從右到左時能量代表轉(zhuǎn)移的能量,動物中為呼吸作用轉(zhuǎn)移的能量,而植物中來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答】解:A、ATP中含有C、H、O、N、P元素,A正確;
B、活細胞中ATP與ADP之間的相互轉(zhuǎn)化時刻發(fā)生,這樣可以保證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供應,B正確;
C、ATP中生物體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zhì),C正確;
D、動物形成ATP的途徑只有呼吸作用,D錯誤.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ATP的化學組成和特點、ATP和ADP相互轉(zhuǎn)化的過程,要求考生識記ATP的化學組成及特點;識記ATP和ADP相互轉(zhuǎn)化的過程,能結(jié)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屬于考綱識記層次的考查.
5.下列關于細胞呼吸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呼吸必須在酶的催化下進行
B.人體硬骨組織細胞也進行呼吸
C.酵母菌可以進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
D.葉肉細胞在光照下進行光合作用,不進行呼吸作用
【考點】細胞呼吸的過程和意義.
【分析】此題是一道基礎知識題,具體考查的是呼吸作用的知識.呼吸作用的意義是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條件是有光無光都能進行,原料是有機物和氧氣,部位是細胞的線粒體中進行.
【解答】解:A、不論有氧呼吸還是無氧呼吸,有機物的分解都必須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進行,A正確;
B、人體硬骨組織細胞是活細胞,也能進行呼吸,B正確;
C、酵母菌可以進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有氧呼吸產(chǎn)生二氧化碳和水,無氧呼吸產(chǎn)生酒精和二氧化碳,C正確;
D、葉肉細胞在光照下進行光合作用,同時也進行呼吸作用,D錯誤.
故選:D.
【點評】呼吸作用的條件是有光無光都能進行,呼吸作用分為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兩種類型,注意區(qū)別兩種呼吸類型的條件和產(chǎn)物.
6.呼吸作用的產(chǎn)物是( )
①水 ②二氧化碳 ③氧氣 ?、艿矸邸?⑤能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⑤
【考點】細胞呼吸的過程和意義.
【專題】正推法;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
【分析】呼吸作用是指細胞將其內(nèi)部的有機物徹底氧化分解為水和二氧化碳,同時釋放能量的過程,或氧化為不徹底的有機物,同時釋放少量能量的過程.
【解答】解:①在有氧呼吸過程中,水既是反應物,也是生成物,①正確;
②有氧呼吸和酒精途徑的無氧呼吸中二氧化碳是生成物,②正確;
?、垩鯕馐怯醒鹾粑姆磻铮坼e誤;
?、艿矸凼呛粑饔玫牡孜?,④錯誤;
⑤能量是呼吸作用的產(chǎn)物,⑤正確.
所以,①②⑤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呼吸作用的過程,意在強化學生對呼吸作用的過程的物質(zhì)和能量變化的理解與運用,題目難度不大.
7.將水果放在密封的地窖中,可保存較長時間,地窖影響水果代謝的原因是( )
A.CO2濃度增加,抑制細胞呼吸
B.黑暗無光,不易引起早熟
C.溫度適宜,水果抵抗病蟲害的能力增強
D.濕度適宜,水分容易保持
【考點】細胞呼吸原理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的應用.
【分析】細胞呼吸原理具有廣泛的應用,如糧食和蔬菜的貯藏:
(1)糧食貯藏的適宜條件是:低溫、低氧(CO2濃度較高)和干燥;
(2)水果貯藏的適宜條件是:低溫、低氧(CO2濃度較高)和一定濕度.
【解答】解:影響細胞呼吸的主要因素有溫度、氧氣濃度(CO2濃度或N2濃度)和水分.用密封地窖貯藏種子、果蔬,是由于地窖中的CO2濃度較高,可以抑制細胞呼吸,減少有機物的消耗.因此,將水果放在密封地窖中,CO2濃度增加,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從而使水果可以保存較長時間.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細胞呼吸原理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的應用,要求考生掌握影響細胞呼吸速率的因素,能理論聯(lián)系實際,運用所學的知識解釋日常生活中的生物學問題.
8.如圖是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的實驗裝置.以下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甲、乙裝置均需要置于適宜的溫度條件下進行
B.①中NaOH溶液能排除空氣的CO2對實驗結(jié)果的干擾
C.裝置乙中應讓④瓶先放置一會兒再與⑤瓶連接
D.在相同時間內(nèi),③瓶和⑤瓶的混濁程度相同
【考點】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專題】探究性實驗;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
【分析】根據(jù)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裝置甲探究的是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其中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檢測有氧呼吸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裝置乙探究的是酵母菌的無氧呼吸,其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檢測無氧呼吸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
【解答】解:A、探究實驗中,除了自變量外,其余無關變量均應相同且適宜,因此甲、乙裝置均需要置于適宜的溫度條件下進行,A正確;
B、①瓶中NaOH溶液能吸收CO2,從而排除空氣的CO2對實驗結(jié)果的干擾,B正確;
C、裝置乙中應讓④瓶先放置一會以消耗完其中的氧氣,創(chuàng)造無氧環(huán)境,再與⑤瓶連接,C正確;
D、酵母菌有氧呼吸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比無氧呼吸多,因此在相同時間內(nèi),③瓶比⑤瓶更混濁,D錯誤.
故選:D.
【點評】本題結(jié)合實驗裝置圖,考查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對于此類試題,需要考生注意的細節(jié)較多,如實驗的原理、實驗裝置、實驗條件、實驗現(xiàn)象及結(jié)論等,需要考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注意積累.
9.在“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實驗中,先將天竺葵放在黑暗處一晝夜,其目的是( )
A.使葉片內(nèi)原有的淀粉消耗掉
B.使葉內(nèi)的淀粉儲存在葉綠體中
C.停止光合作用,使淀粉儲存在葉肉細胞中
D.儲備養(yǎng)料,準備進行光合作用
【考點】光合作用的發(fā)現(xiàn)史.
【專題】實驗分析題;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
【分析】“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實驗步驟:暗處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葉片→酒精脫色→漂洗加碘→觀察顏色.實驗要點: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變藍色,酒精溶解葉片中的葉綠素;氫氧化鈉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
【解答】解:選作實驗的植物實驗前已經(jīng)進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儲存了豐富的有機物(淀粉).如不除去會對實驗結(jié)果造成影響.所以,“在做‘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實驗中”,要先將天竺葵放在黑暗處一晝夜的目的是使葉片內(nèi)的淀粉消耗掉.以排除原有有機物對實驗的干擾.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光合作用的發(fā)現(xiàn)史,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nèi)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網(wǎng)絡結(jié)構(gòu)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10.人們常在清晨和下午到草地或樹林中鍛煉身體.你認為在哪一個環(huán)境中植物光合作用產(chǎn)生的氧氣更多( )
A.清晨的草地
B.下午的草地
C.清晨的樹林
D.下午的樹林
【考點】影響光合作用速率的環(huán)境因素.
【專題】正推法;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
【分析】環(huán)境中的氧氣濃度與植物的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強度有關.影響光合作用的環(huán)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強度、溫度和二氧化碳濃度等;影響呼吸作用的環(huán)境因素主要有溫度和氧氣濃度等.據(jù)此分析作答.
【解答】解:草地的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相對較樹林低,清晨植物經(jīng)過夜間的呼吸作用會產(chǎn)生較多的二氧化碳,而下午經(jīng)過光合作用會消耗較多的二氧化碳,同時產(chǎn)生大量的氧氣,所以下午的樹林光合作用產(chǎn)生的氧氣最多.
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影響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環(huán)境因素,意在強化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與運用.
11.現(xiàn)在園藝師們往往將李子、杏 等果樹修整成主干突出,側(cè)枝層次分明、呈螺旋狀均勻著生在主干上的樹形.“有空就有枝,有枝就有果”,是對該樹形的最佳描述.由此我們可以想到該樹形豐產(chǎn)的主要原因是( )
A.提高了對光的利用效率
B.提高了對CO2的利用效率
C.增強了果樹的抗病能力
D.增強了果樹的呼吸作用
【考點】影響光合作用速率的環(huán)境因素.
【分析】在光合作用影響因素的利用中,可以利用延長光合作用時間、增大光合作用面積等措施來提高對光能的利用率.
【解答】解:A、若將果樹修整成主干突出,側(cè)枝層次分明、呈螺旋狀均勻著生在主干上的樹形時,可以提高光合作用面積,進而提高果樹對光的利用效率,從而達到豐產(chǎn)效果,故A正確;
B、果樹修剪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了對CO2的利用效率,但不是豐產(chǎn)的主要原因,故B錯誤;
C、果樹修剪不能改變果樹的抗病能力,故C錯誤;
D、如果增強果樹的呼吸作用,果樹反而會減產(chǎn),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屬于簡單題,屬于考綱中理解層次的考查,著重考查了光合作用的應用中果樹修剪,果樹修剪能提高光合作用面積進而提高產(chǎn)量,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12.由細胞形態(tài)判斷,下列細胞中最可能連續(xù)分裂的是( )
A.
B.
C.
D.
【考點】細胞的生長和增殖的周期性;細胞的分化.
【分析】1.細胞的形態(tài)和大小各不相同,同一個生物體的相同組織中,細胞的大小也不一樣,同一個細胞,處在不同的發(fā)育階段,其大小也會發(fā)生改變.細胞的形態(tài)具有多樣性.
2.細胞分化程度越高,細胞分裂能力越低.
【解答】解:A、是精子,已經(jīng)高度分化,不能分裂,故A錯誤;
B、是正常體細胞,未分化,具有分裂能力,故B正確;
C、是已經(jīng)高度分化的肌細胞,故C錯誤;
D、是神經(jīng)細胞,是不可再生細胞,已高度分化的細胞,不具備分裂能力,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對不同細胞形態(tài)特征的識別與分化程度的判斷,考查學生的識記理解能力,相對簡單.
13.如圖表示一個細胞周期,下列敘述不正確是( )
A.DNA分子數(shù)目的加倍發(fā)生在乙→甲過程中
B.染色體數(shù)目的加倍發(fā)生在甲→乙過程
C.該細胞周期的起、止點均為甲
D.甲→乙的過程表示分裂期
【考點】細胞的生長和增殖的周期性.
【專題】模式圖;細胞的增殖.
【分析】細胞周期是指連續(xù)分裂的細胞,從一次分裂完成開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為止,稱為一個細胞周期,包括分裂間期和分裂期兩部分,分裂間期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zhì)的合成,分裂期完成遺傳物質(zhì)的均分;由題圖可知,乙→甲是分裂間期,甲→乙是分裂期,一個細胞周期是乙→乙.
【解答】解:A、由分析可知,乙→甲是分裂間期,DNA分子復制,數(shù)目加倍,A正確;
B、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是由于著絲點分裂引起,發(fā)生在分裂期,即圖中的甲→乙階段,B正確;
C、由分析可知,該細胞周期的起、止點均為乙,C錯誤;
D、由分析可知,甲→乙是分裂期,D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對細胞周期的概念的理解,并學會分析扇形面積圖進行推理、判斷.
14.(1999?上海)如圖是某學生繪出的某高等植物細胞分裂圖象其中錯誤的是( )
A.a和b
B.c和d
C.b和d
D.e和f
【考點】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
【分析】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的異同:
植物細胞 動物細胞
間期 相同點 染色體復制(蛋白質(zhì)合成和DNA的復制)
前期 相同點 核仁、核膜消失,出現(xiàn)染色體和紡錘體
不同點 由細胞兩極發(fā)紡錘絲形成紡錘體 已復制的兩中心體分別移向兩極,周圍發(fā)出星射,形成紡錘體
中期 相同點 染色體的著絲點,連在兩極的紡錘絲上,位于細胞中央,形成赤道板
后期 相同點 染色體的著絲點分裂,染色單體變?yōu)槿旧w,染色單體為0,染色體加倍
末期 不同點 赤道板出現(xiàn)細胞板,擴展形成新細胞壁,并把細胞分為兩個. 細胞中部出現(xiàn)細胞內(nèi)陷,把細胞質(zhì)隘裂為二,形成兩個子細胞
相同點 紡錘體、染色體消失,核仁、核膜重新出現(xiàn)
【解答】解:a是前期,核仁、核膜消失,出現(xiàn)染色體和紡錘體,故a圖正確;
b是末期,細胞中部不應該出現(xiàn)凹陷,而應該是赤道板出現(xiàn)細胞板,向四周擴展形成新細胞壁,并把細胞分為兩個,故b圖錯誤;
c是后期,染色體的著絲點分裂,染色單體變?yōu)槿旧w,染色單體為0,染色體加倍,故c圖正確;
d是后期,高等植物細胞沒有中心體,所以不應該出現(xiàn)中心體,故d圖錯誤;
e是末期,赤道板出現(xiàn)細胞板,擴展形成新細胞壁,并把細胞分為兩個,故e圖正確;
f是間期,核膜核仁還未消失,染色質(zhì)呈絲狀,故f圖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和辨別能力;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內(nèi)在聯(lián)系的能力.
15.下列關于細胞分化的敘述,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在個體發(fā)育過程中,不同細胞中遺傳信息的執(zhí)行情況是不同的
B.白細胞和紅細胞都是由造血干細胞分化而來
C.同一個體的心肌細胞和口腔上皮細胞所含有的基因不同
D.細胞分化是個體發(fā)育的基礎
【考點】細胞的分化.
【專題】正推法;細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分析】1、細胞的分化的概念:在個體發(fā)育中,相同細胞的后代,在形態(tài)、結(jié)構(gòu)和生理功能上發(fā)生穩(wěn)定性差異的過程.
2、細胞分化的基礎和實質(zhì)
(1)分化的基礎:每個細胞都含有一套與受精卵完全相同的染色體,即攜帶有本物種的全部遺傳信息.
(2)分化的實質(zhì):是在遺傳物質(zhì)的控制下合成特異性蛋白質(zhì)的過程,即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解答】解:A、在個體發(fā)育過程中,細胞發(fā)生分化,不同細胞中遺傳信息的執(zhí)行情況是不同的,A正確;
B、白細胞和紅細胞都是由造血干細胞分化而來,兩類細胞表達的基因不同,功能不同,B正確;
C、細胞分化并不改變細胞內(nèi)的遺傳物質(zhì),同一個體的心肌細胞和口腔上皮細胞所含基因相同,C錯誤;
D、個體發(fā)育過程中由于存在細胞分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組織、器官,細胞分化是個體發(fā)育的基礎,D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的知識點是細胞分化在個體發(fā)育過程中的作用,細胞分化的實質(zhì),對于細胞分化和意義的實質(zhì)的理解是解題的關鍵.
16.高度分化的植物細胞仍然具有發(fā)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下列的細胞中全能性最高的是( )
A.分生細胞
B.葉肉細胞
C.表皮細胞
D.貯藏細胞
【考點】植物細胞的全能性及應用;動物細胞核具有全能性的原因及其應用.
【專題】正推法;細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分析】關于細胞的“全能性”,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把握:
(1)概念:細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經(jīng)分化的細胞仍然具有發(fā)育成完整個體的潛能.
(2)細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細胞含有該生物全部的遺傳物質(zhì).
(3)細胞全能性大?。菏芫?gt;干細胞>生殖細胞>體細胞.
(4)細胞表現(xiàn)出全能性的條件:離體、適宜的營養(yǎng)條件、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
【解答】解:選項中只有分生細胞具有分裂能力,其余的細胞均為成熟的細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因此分生細胞全能性最高.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細胞全能性大小的比較,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nèi)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網(wǎng)絡結(jié)構(gòu)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屬于考綱識記層次的考查.
17.下列細胞可能進入衰老的是( )
A.細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質(zhì)減少
B.細胞內(nèi)多種酶活性降低
C.蝌蚪尾巴的消失
D.本來扁平梭形的成纖維細胞變成球形
【考點】衰老細胞的主要特征.
【專題】正推法;細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分析】1、衰老細胞的特征:(1)細胞內(nèi)水分減少,細胞萎縮,體積變小,但細胞核體積增大,染色質(zhì)固縮,染色加深;(2)細胞膜通透性功能改變,物質(zhì)運輸功能降低;(3)細胞色素隨著細胞衰老逐漸累積;(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減慢,新陳代謝減慢.
2、癌細胞的主要特征:(1)無限增殖;(2)形態(tài)結(jié)構(gòu)發(fā)生顯著改變;(3)細胞表面發(fā)生變化,細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質(zhì)減少,易轉(zhuǎn)移.
【解答】解:A、細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質(zhì)減少的細胞屬于癌變細胞,A錯誤;
B、細胞衰老后,細胞內(nèi)多種酶活性降低,B正確;
C、蝌蚪尾巴的消失屬于細胞凋亡,C錯誤;
D、本來扁平梭形的成纖維細胞變成球形屬于細胞癌變的特征,D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衰老細胞的主要特征和癌細胞的主要特征,要求考生識記衰老細胞的主要特征和癌細胞的主要特征,能正確區(qū)分兩者,再結(jié)合所學的知識做出準確的判斷,屬于考綱識記層次的考查.
18.以下關于細胞凋亡和細胞癌變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凋亡是一種非自然的生理過程
B.衰老的生物體中,細胞都處于凋亡狀態(tài)
C.致癌因子大致分為物理致癌因子、化學致癌因子、生物致癌因子
D.細胞凋亡是由細胞內(nèi)遺傳物質(zhì)所控制的
【考點】細胞凋亡的含義;細胞癌變的原因.
【專題】正推法;細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分析】1、細胞分化是指在個體發(fā)育中,由一個或一種細胞增殖產(chǎn)生的后代,在形態(tài),結(jié)構(gòu)和生理功能上發(fā)生穩(wěn)定性差異的過程.細胞分化的實質(zhì):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2、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決定的細胞編程序死亡的過程.細胞凋亡是生物體正常的生命歷程,對生物體是有利的,而且細胞凋亡貫穿于整個生命歷程.
3、對于單細胞生物而言,細胞衰老就是個體衰老;對于多細胞生物而言,細胞衰老和個體衰老不是一回事,個體衰老是細胞普遍衰老的結(jié)果.
4、細胞癌變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fā)生基因突變.癌細胞的主要特征:(1)無限增殖;(2)形態(tài)結(jié)構(gòu)發(fā)生顯著改變;(3)細胞表面發(fā)生變化,細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質(zhì)減少,易轉(zhuǎn)移.
【解答】解:A、細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生理性死亡,是一種自然的生理過程,A錯誤;
B、衰老的生物體中,大多數(shù)細胞處于衰老凋亡狀態(tài),但也有幼年的細胞,如造血干細胞,B錯誤;
C、目前認為,致癌因子大致分為物理致癌因子、化學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C錯誤;
D、細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生理性死亡,是由細胞內(nèi)遺傳物質(zhì)所控制的,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細胞分化、細胞凋亡、細胞衰老和細胞癌變等知識,要求考生識記衰老細胞的主要特征,掌握細胞衰老和個體衰老之間的關系;識記細胞分化的概念,掌握細胞分化的實質(zhì);識記癌細胞的主要特征以及癌變的原因,能結(jié)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19.下列各組生物性狀中,屬于相對性狀的是( )
A.狗的白毛和家兔的褐毛
B.人的雙眼皮和單眼皮
C.豌豆的高莖和圓粒
D.綿羊的長毛和狗的短毛
【考點】基因的分離規(guī)律的實質(zhì)及應用.
【專題】對比分析法;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
【分析】相對性狀是指同種生物相同性狀的不同表現(xiàn)類型.判斷生物的性狀是否屬于相對性狀,需要扣住關鍵詞“同種生物”和“同一性狀”答題.
【解答】解:A、狗的白毛和家兔的褐毛符合“同一性狀”,但不符合“同種生物”,不屬于相對性狀,A錯誤;
B、人的雙眼皮和單眼皮符合“同種生物”和“同一性狀”,屬于相對性狀,B正確;
C、豌豆的高莖和圓粒符合“同種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狀”,不屬于相對性狀,C錯誤;
D、綿羊的長毛和狗的短毛符合“同一性狀”,但不符合“同種生物”,不屬于相對性狀,D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生物的性狀與相對性狀,重點考查相對性狀,要求考生識記相對性狀的概念,能扣住概念中的關鍵詞“同種生物”和“同一性狀”對各選項作出正確的判斷,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20.為了鑒定一只綿羊和一株黃色豆莢的豌豆是否純合體,應采取的簡便遺傳方法分別是( )
A.測交、雜交
B.雜交、測交
C.自交、自交
D.測交、自交
【考點】基因的分離規(guī)律的實質(zhì)及應用.
【專題】正推法;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
【分析】鑒別方法:(1)鑒別一只動物是否為純合子,可用測交法;
(2)鑒別一棵植物是否為純合子,可用測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簡便;
(3)鑒別一對相對性狀的顯性和隱性,可用雜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
(4)提高優(yōu)良品種的純度,常用自交法;
(5)檢驗雜種F1的基因型采用測交法.
【解答】解:(1)鑒定一只灰毛兔是否是雜合子可采用測交法;
(2)鑒定一株黃色子葉豌豆是否為雜合子,可采用測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簡便.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zhì)及應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zhì),學會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鑒別,能扣住題干中關鍵詞“最簡便”選出正確的答案,屬于考綱理解層次的考查.
21.孟德爾通過豌豆雜交試驗發(fā)現(xiàn)了兩個遺傳定律,其成功的原因之一是選擇了豌豆,這是因為( )
A.豌豆是異花傳粉植物
B.重視基因?qū)Φ鞍踪|(zhì)的決定作用
C.用統(tǒng)計學的方法對實驗結(jié)果進行分析
D.研究問題從多對相對性狀到一對相對性狀研究
【考點】孟德爾遺傳實驗.
【專題】正推法;孟德爾遺傳實驗.
【分析】孟德爾獲得成功的原因有:1、正確的選用實驗材料:豌豆為自花傳粉、閉花授粉的植物;2、由單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研究一對到多對相對性狀的雜交;3、應用統(tǒng)計學方法對實驗結(jié)果進行分析;4、運用了假說-演繹法.
【解答】解:A、豌豆生長期短,自花傳粉,閉花受粉,自然狀態(tài)下是純種,A錯誤;
B、孟德爾時期還不清楚基因?qū)Φ鞍踪|(zhì)作用,B錯誤;
C、科學地設計實驗程序,應用統(tǒng)計學方法對實驗結(jié)果進行分析,C正確;
D、由單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研究從一對到多對相對性狀的雜交,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孟德爾的科學實驗方法,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和為科學獻身的精神.
22.下面有關概念之間關系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基因型決定了表現(xiàn)型
B.等位基因控制相對性狀
C.雜合子自交后代沒有純合子
D.性狀分離是由于等位基因分離
【考點】性狀的顯、隱性關系及基因型、表現(xiàn)型.
【分析】閱讀題干可知,該題涉及的知識點是基因型與表現(xiàn)型的關系、等位基因的概念、雜合子和純合子的概念、性狀分離的原因,梳理相關知識點,然后分析選項進行解答.
【解答】解:A、基因型是指與表現(xiàn)型有關的基因組成,基因型決定表現(xiàn)型,A正確;
B、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體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對性狀的基因,B正確;
C、雜合子自交后代既有雜合子,也有純合子,C錯誤;
D、性狀分離的原因是雜合子在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發(fā)生分離,D正確.
故選:C.
【點評】對于遺傳中相關概念的理解,把握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并形成知識網(wǎng)絡的能力是本題考查的重點.
23.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AA×aa,后代不發(fā)生性狀分離
B.BB×BB,后代發(fā)生性狀分離
C.Dd×Dd,后代不發(fā)生性狀分離
D.Ee×Ee,后代不發(fā)生性狀分離
【考點】基因的分離規(guī)律的實質(zhì)及應用.
【專題】正推法;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
【分析】純合子是指遺傳基因組成相同的個體,如AA、aa,其特點純合子是自交后代全為純合子,無性狀分離現(xiàn)象.雜合子是指遺傳基因組成不同的個體,如Aa,其特點是雜合子自交后代出現(xiàn)性狀分離現(xiàn)象純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純合子,不發(fā)生性狀分離.明確知識點,梳理相關知識,根據(jù)選項描述結(jié)合基礎知識做出判斷.
【解答】解:A、純合體雜交,后代只有一種基因型,所以后代不發(fā)生性狀分離,A正確;
B、純合體自交,后代均為純合體,不會發(fā)生性狀分離,B錯誤;
C、雜合體自交,后代會發(fā)生性狀分離,如Dd自交后代為DD、Dd和dd,C錯誤;
D、雜合體自交,后代會發(fā)生性狀分離,如Ee自交后代為EE、Ee和ee,D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基因的分離定律及雜合體、純合體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24.孟德爾對遺傳規(guī)律的探索過程經(jīng)過( )
A.分析→假設→實驗→驗證
B.假設→實驗→結(jié)論→驗證
C.實驗→假設→驗證→結(jié)論
D.實驗→分析→假設→結(jié)論
【考點】孟德爾遺傳實驗.
【分析】孟德爾對遺傳規(guī)律的探索過程是先雜交再自交,在此實驗的基礎上提出問題,提出假設,做測交實驗驗證假設,最后得出結(jié)論.
【解答】解:孟德爾對遺傳規(guī)律的探索過程是雜交-自交-提出假設-測交驗證假設-得出結(jié)論,所以C正確.
故選:C.
【點評】熟悉孟德爾的實驗過程和步驟,是解答該題的關鍵.
25.能說明孟德爾基因分離定律實質(zhì)的是( )
A.Dd×Dd,后代表現(xiàn)型的比為3:l
B.Dd×Dd,后代基因型的比為l:2:1
C.Dd產(chǎn)生配子中含D和d的比為1:1
D.Dd×dd,測交后代的比為1:l
【考點】基因的分離規(guī)律的實質(zhì)及應用.
【專題】正推法;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
【分析】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zhì):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生物體在進行減數(shù)分裂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會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到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
【解答】解:A、Dd×Dd的后代表現(xiàn)型的比例為3:1是性狀分離比,不是說明基因分離定律實質(zhì),A錯誤;
B、Dd×Dd的后代基因型的比例為1:2:1只能體現(xiàn)子代的基因型種類及比例,不能說明基因分離定律實質(zhì),B錯誤;
C、Dd產(chǎn)生配子的比例為1:1,說明減數(shù)分裂時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產(chǎn)生不同配子的比例為1:1,因而最能說明基因分離定律實質(zhì),C正確;
D、Dd×dd測交后代表現(xiàn)型的比例為1:1是性狀分離比,說明F1產(chǎn)生配子的比例為1:1,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測交方法檢驗F1的基因型、對分離現(xiàn)象的解釋和驗證,要求考生識記測交的概念,掌握測交的意義及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zhì),明確測交后代顯隱性之比最能體現(xiàn)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zhì),屬于考綱理解層次的考查.
26.下列有關受精作用的敘述中,錯誤的一項是( )
A.受精卵中全部遺傳物質(zhì),來自父母雙方的各占一半
B.受精時,精子和卵細胞雙方的細胞核相互融合
C.受精卵中的染色體數(shù)與本物種體細胞染色體數(shù)不同
D.受精卵中的染色體,來自父、母雙方的各占一半
【考點】受精作用.
【分析】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細胞相互識別、融合成為受精卵的過程.精子的頭部進入卵細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細胞核就和卵細胞的細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體的數(shù)目又恢復到體細胞的數(shù)目,其中有一半來自精子有一半來自卵細胞.據(jù)此答題.
【解答】解:A、受精卵中的核遺傳物質(zhì)一半來自父方,一半來自母方,而細胞質(zhì)遺傳物質(zhì)幾乎都來自母方,A錯誤;
B、受精時,精子和卵細胞雙方的細胞核相互融合,B正確;
C、受精卵中的染色體數(shù)與本物種體細胞染色體數(shù)相同,C錯誤;
D、受精卵中的染色體,來自父、母雙方的各占一半,D正確.
故選:AC.
【點評】本題考查受精作用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受精作用的概念、過程及意義,能結(jié)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27.下列各組細胞中,一定含有Y染色體的是( )
A.公兔的精子
B.公牛的次級精母細胞
C.正常男性的肌肉細胞
D.公雞的初級精母細胞
【考點】細胞的減數(shù)分裂.
【專題】正推法;減數(shù)分裂.
【分析】1、人類和哺乳動物的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女性(雌性)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X,而男性(雄性)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Y.
2、精子的形成過程為:精原細胞(性染色體組成為XY)初級精母細胞(性染色體組成為XY)次級精母細胞(性染色體組成為X或Y)
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
精細胞(性染色體組成為X或Y)
變形
精子(性染色體組成為X或Y).
【解答】解:A、公兔精子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或Y,不一定含有Y染色體,A錯誤;
B、公牛的次級精母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其性染色體組成為XX或YY,不一定含有Y染色體,B錯誤;
C、正常男性的肌肉細胞中性染色體組成為XY,所以肯定含有Y染色體,C正確;
D、雞的性別決定方式為ZW型,公雞的初級精母細胞的性染色體組成為ZZ,肯定不含Y染色體,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細胞的減數(shù)分裂,要求考生識記細胞減數(shù)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尤其是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明確次級精母細胞和精細胞不一定含有Y染色體,再根據(jù)題干要求作出準確的判斷.
28.果蠅的紅眼為X顯性遺傳,其隱性性狀為白眼.下列雜交組合中,通過眼色即可直接判斷子代果蠅性別的一組是( )
A.雜合紅眼雌果蠅×紅眼雄果蠅
B.白眼雌果蠅×紅眼雄果蠅
C.純合紅眼雌果蠅×白眼雄果蠅
D.白眼雌果蠅×白眼雄果蠅
【考點】伴性遺傳.
【分析】根據(jù)題意可知,該遺傳為伴性遺傳,設用A和a這對等位基因表示,雌果蠅有:XAXA(紅)、XAXa(紅)、XaXa(白);雄果蠅有:XAY(紅)、XaY(白).
【解答】解:A、XAXa(紅雌)×XAY(紅雄)→XAXA(紅雌)、XAXa(紅雌)、XAY(紅雄)、XaY(白雄),因此不能通過顏色判斷子代果蠅的性別,A錯誤;
B、XaXa(白雌)×XAY(紅雄)→XAXa(紅雌)、XaY(白雄),因此可以通過顏色判斷子代果蠅的性別,B正確;
C、XAXA(紅雌)×XaY(白雄)→XAXa(紅雌)、XAY(紅雄),因此不能通過顏色判斷子代果蠅的性別,C錯誤;
D、XaXa(白雌)×XaY(白雄)→XaXa(白雌)、XaY(白雄),因此不能通過顏色判斷子代果蠅的性別,D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伴性遺傳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能夠熟練運用基因的分離定律以及伴性遺傳的遺傳特點進行解題,難度適中.由于伴性遺傳具有交叉遺傳的特點,要求雌雄果蠅的表現(xiàn)型不同,則雌果蠅必須是純合子,由此進行判斷即可.
29.格里菲思用肺炎雙球菌在小鼠身上進行了著名的轉(zhuǎn)化實驗,此實驗結(jié)果( )
A.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zhì)
B.證明了RNA是遺傳物質(zhì)
C.證明了蛋白質(zhì)是遺傳物質(zhì)
D.沒有具體證明哪一種物質(zhì)是遺傳物質(zhì)
【考點】肺炎雙球菌轉(zhuǎn)化實驗.
【專題】教材經(jīng)典實驗;遺傳物質(zhì)的探索.
【分析】格里菲斯通過肺炎雙球菌體內(nèi)轉(zhuǎn)化實驗證明“S”型細菌中含有某種“轉(zhuǎn)化因子”,能將無毒性的R型活細菌轉(zhuǎn)化為有毒性S菌活細菌.艾弗里及其同事的實驗的巧妙之處是把S型菌的DNA、蛋白質(zhì)和多糖等物質(zhì)提純,分別加入到培養(yǎng)R菌的培養(yǎng)基中,單獨觀察它們的作用,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zhì),蛋白質(zhì)、RNA等物質(zhì)不是遺傳物質(zhì).
由肺炎雙球菌轉(zhuǎn)化實驗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會導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DNA才會是R型菌轉(zhuǎn)化為S型菌.肺炎雙球菌體內(nèi)轉(zhuǎn)化實驗:R型細菌→小鼠→存活;S型細菌→小鼠→死亡;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小鼠→存活;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R型細菌→小鼠→死亡.
【解答】解:A、艾弗里及其同事的實驗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zhì),A錯誤;
B、艾弗里及其同事的實驗證明了RNA不是遺傳物質(zhì),B錯誤;
C、艾弗里及其同事的實驗證明了蛋白質(zhì)不是遺傳物質(zhì),C錯誤;
D、英國科學家格里菲思只是通過肺炎雙球菌的轉(zhuǎn)化實驗,推論殺死的S型細菌中含有促進轉(zhuǎn)化的活性物質(zhì)“轉(zhuǎn)化因子”,沒有具體證明何種物質(zhì)是遺傳物質(zhì),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知識點簡單,考查肺炎雙球菌轉(zhuǎn)化實驗,要求考生識記格里菲斯體內(nèi)轉(zhuǎn)化實驗和艾弗里體外轉(zhuǎn)化實驗的具體過程及實驗結(jié)論,能結(jié)合所學的知識做出準確的判斷.
30.一對夫妻均為雙眼皮、他們各自的母親都是單眼皮,這對夫妻生下一個單眼皮女孩的幾率是( )
A.50%
B.25%
C.12.5%
D.75%
【考點】基因的分離規(guī)律的實質(zhì)及應用.
【專題】遺傳基本規(guī)律計算;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
【分析】根據(jù)題意分析可知:一對夫妻均為雙眼皮、他們各自的母親都是單眼皮,說明這對夫妻都是雜合體(相應的基因用A、a表示),基因型均為Aa.
【解答】解:根據(jù)分析可知,這對夫婦的基因型均為Aa,他們所生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A(雙眼皮):Aa(雙眼皮):aa(單眼皮)=1:2:1.因此,這對夫婦再生一個單眼皮女孩的概率為1/4×1/2=1/8,即12.5%.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zhì)及應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zhì),能根據(jù)題干信息準確判斷這對夫婦的基因型,再計算相關概率.
31.證明DNA是遺傳物質(zhì)的幾個著名經(jīng)典實驗中,在實驗設計思路中最關鍵的是( )
A.要用同位素標記DNA和蛋白質(zhì)
B.要分離DNA和RNA
C.要得到噬菌體和肺炎雙球菌
D.要分離DNA和蛋白質(zhì),單獨觀察它們的作用
【考點】肺炎雙球菌轉(zhuǎn)化實驗;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
【分析】1、肺炎雙球菌轉(zhuǎn)化實驗包括格里菲斯體內(nèi)轉(zhuǎn)化實驗和艾弗里體外轉(zhuǎn)化實驗,其中格里菲斯體內(nèi)轉(zhuǎn)化實驗證明S型細菌中存在某種“轉(zhuǎn)化因子”,能將R型細菌轉(zhuǎn)化為S型細菌;艾弗里體外轉(zhuǎn)化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zhì).
2、沃森和克里克運用建構(gòu)物理模型的方法構(gòu)成了DNA雙螺旋結(jié)構(gòu)模型.
【解答】解:證明DNA是遺傳物質(zhì)的兩個著名實驗是肺炎雙球菌轉(zhuǎn)化實驗和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這兩個實驗設計思路中,最關鍵的思路都是要分離DNA和蛋白質(zhì),單獨觀察它們的作用.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肺炎雙球菌轉(zhuǎn)化實驗,要求考生識記肺炎雙球菌轉(zhuǎn)化實驗的方法、過程、現(xiàn)象及結(jié)論,能根據(jù)題干要求作出準確的判斷,屬于考綱識記層次的考查.
32.下列有關生物體遺傳物質(zhì)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酵母菌的遺傳物質(zhì)主要是DNA
B.大腸桿菌的遺傳物質(zhì)主要分布在染色體上
C.T2噬菌體的遺傳物質(zhì)是DNA和蛋白質(zhì)
D.HIV的遺傳物質(zhì)水解產(chǎn)生4種核糖核苷酸
【考點】證明DNA是主要遺傳物質(zhì)的實驗;RNA分子的組成和種類.
【分析】1、細胞類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同時含有DNA和RNA兩種核酸,它們的遺傳物質(zhì)均為DNA.
2、病毒只含有一種核酸,即DNA或RNA,所以病毒的遺傳物質(zhì)是DNA或RNA.
【解答】解:A、酵母菌的遺傳物質(zhì)就是DNA,A錯誤;
B、大腸桿菌屬于原核生物,沒有染色體,其遺傳物質(zhì)主要分布在擬核中,B錯誤;
C、T2噬菌體的遺傳物質(zhì)是DNA,C錯誤;
D、HIV的遺傳物質(zhì)是RNA,其水解產(chǎn)生4種核糖核苷酸,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對于此類試題,需要考生理解和掌握幾句結(jié)論性的語句,并能用以判斷各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33.分析一個DNA分子的成分得知,含有鳥嘌呤的脫氧核苷酸占總數(shù)的20%,數(shù)目是400個,則該DNA分子有“A=T”堿基對( )
A.2000個
B.1000個
C.1200個
D.600個
【考點】DNA分子結(jié)構(gòu)的主要特點.
【專題】堿基互補配對原則的應用;DNA分子結(jié)構(gòu)和復制.
【分析】DNA是由兩條反向平行的脫氧核苷酸長鏈盤旋而成的雙螺旋結(jié)構(gòu),其外側(cè)由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結(jié)構(gòu)成基本骨架,內(nèi)側(cè)是堿基通過氫鍵連接形成的堿基對,堿基之間的配對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即A-T、C-G.
【解答】解:已知某DNA分子片段中鳥嘌呤(C)脫氧核苷酸占20%,數(shù)目是400個,因此DNA分子中堿基總數(shù)=400÷20%=2000個.根據(jù)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可知C=G,A=T,則A或T占整個堿基的30%,因此該DNA分子有A=2000×30%=600個,因此該DNA分子中“A-T”堿基對共有600個.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DNA分子結(jié)構(gòu)的主要特點,要求考生識記DNA分子結(jié)構(gòu)的主要特點,掌握堿基互補配對原則的應用,能根據(jù)堿基互補配對原則進行簡單的計算,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34.下列關于染色體、DNA、基因三者的關系正確的是( )
A.
B.
C.
D.
【考點】基因與DNA的關系.
【專題】模式圖;基因.
【分析】1、染色體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質(zhì),染色體是DNA的主要載體;
2、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狀的遺傳物質(zhì)的功能單位和結(jié)構(gòu)單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組成單位都是脫氧核苷酸.
3、基因在染色體上,且一條染色體含有多個基因,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
【解答】解:染色體由DNA和蛋白質(zhì)組成,一條染色體一般含有一個DNA分子,復制后含有2個DNA分子,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基因、DNA和染色體的關系,要求考生識記基因的概念,明確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識記染色體的主要成分,明確基因與染色體之間的關系,能結(jié)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
35.DNA分子結(jié)構(gòu)多樣性的原因是( )
A.堿基配對方式的多樣
B.磷酸和脫氧核糖排列順序的多樣性
C.螺旋方向的多樣性
D.堿基對排列順序的多樣性
【考點】DNA分子的多樣性和特異性.
【分析】DNA分子的多樣性主要表現(xiàn)為構(gòu)成DNA分子的四種脫氧核苷酸的種類數(shù)量和排列順序.
【解答】解:A、四種堿基的配對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總是嘌呤和嘧啶配對,A錯誤;
B、DNA分子結(jié)構(gòu)中,磷酸和脫氧核糖交替排列,構(gòu)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其排列順序不變,B錯誤;
C、DNA的兩條鏈反向平行構(gòu)成規(guī)則的雙螺旋結(jié)構(gòu),C錯誤;
D、堿基之間通過氫鍵連接形成堿基對,堿基對的排列順序干變?nèi)f化,導致DNA具有多樣性,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DNA分子具有多樣性的原因,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屬于容易題.
36.在DNA分子的一條單鏈中,相鄰的堿基G與C是通過下列哪種結(jié)構(gòu)連接起來的?( )
A.氫鍵
B.脫氧核糖-磷酸-脫氧核糖
C.肽鍵
D.磷酸-脫氧核糖-磷酸
【考點】DNA分子結(jié)構(gòu)的主要特點.
【分析】DNA分子結(jié)構(gòu)的主要特點:DNA是由兩條反向平行的脫氧核苷酸長鏈盤旋而成的雙螺旋結(jié)構(gòu);DNA的外側(cè)由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構(gòu)成的基本骨架,內(nèi)側(cè)是堿基通過氫鍵連接形成的堿基對,堿基之間的配對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A-T、C-G).
【解答】解:在雙鏈DNA分子兩條鏈之間,堿基G和堿基C是通過氫鍵連接起來的;在DNA分子的一條單鏈中,相鄰的堿基G與C是通過脫氧核糖-磷酸-脫氧核糖連接起來的.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DNA分子結(jié)構(gòu)的主要特點,要求考生識記DNA分子結(jié)構(gòu)的主要特點,能結(jié)合所學的知識做出準確的判斷,屬于考綱識記層次的考查.
37.將雙鏈都含有3H標記的1個DNA分子,放入沒有標記物的溶液中,經(jīng)過4代復制后,有3H標記的比例是( )
A.1/2
B.1/4
C.1/6
D.1/8
【考點】DNA分子的復制.
【專題】復制的計算;DNA分子結(jié)構(gòu)和復制.
【分析】DNA的復制是指以親代DNA分子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過程.DNA分子是邊解旋邊復制的,其其復制方式為半保留復制,即新合成的每個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來DNA分子中的一條鏈.
【解答】解:由于DNA分子的復制是半保留復制,親代DNA分子的兩條鏈始終存在于子代中兩個DNA分子中,因此經(jīng)過4代復制產(chǎn)生的24=16個DNA分子中,含有3H標記的DNA分子仍只有兩個,占總數(shù)的比例是2/16=1/8.
故選:D.
【點評】本題利用同位素標記法考查DNA的復制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對知識的理解應用能力及簡單計算能力,難度不大.
38.如圖關于DNA分子結(jié)構(gòu),錯誤的是( )
A.A、B兩條鏈同向平行
B.DNA的穩(wěn)定性與⑤有關
C.④是胞嘧啶脫氧核苷酸
D.DNA聚合酶可催化⑥鍵的形成
【考點】DNA分子結(jié)構(gòu)的主要特點.
【專題】模式圖;DNA分子結(jié)構(gòu)和復制.
【分析】1、DNA分子的基本組成單位是脫氧核苷酸,脫氧核苷酸由磷酸二酯鍵連接形成脫氧核苷酸鏈,DNA分子一般是由2條反向平行的脫氧核苷酸鏈組成的規(guī)則的雙螺旋結(jié)構(gòu),磷酸和脫氧核糖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cè),構(gòu)成基本骨架,堿基排列在內(nèi)側(cè),兩條鏈上的堿基由氫鍵連接形成堿基對,且遵循A與T配對、G與C配對的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2、圖中①是磷酸,②是脫氧核糖,③是胞嘧啶堿基,⑤是氫鍵,⑥是脫氧核苷酸中連接脫氧核糖和堿基之間的化學鍵,⑦是連接不同脫氧核苷酸之間的磷酸二酯鍵.
【解答】解:A、由題圖可知,A、B兩條鏈是反向平行的,A錯誤;
B、DNA穩(wěn)定性與⑤氫鍵有關,B正確;
C、①是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的磷酸,因此①②③不能組成一個脫氧核苷酸,C錯誤;
D、⑥是脫氧核苷酸中連接脫氧核糖和堿基之間的化學鍵,DNA聚合酶不能催化⑥的形成,D錯誤.
故選:ACD.
【點評】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對DNA分子結(jié)構(gòu)和結(jié)構(gòu)特點的熟練掌握,并應用模式圖進行推理、判斷.
39.DNA復制過程,正確的順序是( )
?、貲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
?、诨パa堿基對之間氫鍵斷裂
?、圩渔溑c母鏈盤繞成雙螺旋結(jié)構(gòu)
?、芑パa堿基對之間形成氫鍵
?、菀越庑蟮哪告湠槟0暹M行堿基互補配對
?、夼c母鏈配對的脫氧核苷酸鏈連成子鏈.
A.①③④⑥②⑤
B.①②⑤④⑥③
C.③①⑤④⑥②
D.③①④⑥②⑤
【考點】DNA分子的復制.
【專題】正推法;DNA分子結(jié)構(gòu)和復制.
【分析】DNA復制是以親代DNA分子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過程. DNA復制條件:模板(DNA的雙鏈)、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聚合酶等)、原料(游離的脫氧核苷酸);DNA復制過程:邊解旋邊復制;DNA復制特點:半保留復制.
【解答】解:DNA復制時,首先是①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使②互補堿基對之間氫鍵斷裂,然后⑤以解旋后的母鏈為模板進行堿基互補配對,④互補堿基對之間通過氫鍵形成堿基對,⑥脫氧核苷酸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形成脫氧核苷酸鏈子鏈,③子鏈與母鏈盤旋成雙螺旋結(jié)構(gòu),形成新的DNA分子.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DNA分子的復制,要求考生識記DNA復制方式的場所、時期、條件和特點,能運用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屬于考綱識記層次的考查.
40.下列不是DNA復制所需的基本條件是( )
A.ATP
B.核糖核苷酸
C.解旋酶
D.模版DNA分子
【考點】DNA分子的復制.
【專題】正推法;DNA分子結(jié)構(gòu)和復制.
【分析】DNA復制是以親代DNA分子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過程. DNA復制條件:模板(DNA的雙鏈)、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聚合酶等)、原料(游離的脫氧核苷酸);DNA復制過程:邊解旋邊復制;DNA復制特點:半保留復制.
【解答】解:A、DNA分子復制過程中需要ATP提供能量,A正確;
B、DNA分子復制需要游離的4種脫氧核苷酸為原料,而核糖核苷酸是合成RNA分子的原料,B錯誤;
C、DNA分子復制過程中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催化,C正確;
D、DNA分子復制需要親代DNA分子為模板,D正確.
故選:B.
【點評】本題知識點簡單,考查DNA分子的復制,要求考生識記DNA分子復制的過程、時期、條件、特點、方式及意義,能結(jié)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屬于考綱識記層次的考查.
二、簡答題:(除特別說明外,每空1分.本題共5小題,共40分.)
41.下列圖表示某種二倍體雄性動物的細胞分裂圖象,請據(jù)圖回答
(1)①圖細胞的名稱是初級精母細胞,這種動物正常體細胞中有4條染色體.
(2)②圖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中期期,③細胞中含有同源染色體0對.
(3)正常情況下(不考慮交叉互換),細胞分裂結(jié)束后形成④細胞有2種種.
(4)將圖中分裂的細胞按分裂順序連接起來①→③→②→④.(用序號和箭頭表示)
【考點】細胞的減數(shù)分裂.
【專題】圖文信息類簡答題;模式圖;減數(shù)分裂.
【分析】分析題圖:①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且同源染色體正在分離,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②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且著絲點分裂,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③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且著絲點排列于細胞中央,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中期;④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不含染色單體,細胞中染色體為體細胞一半,為精細胞.
【解答】解:(1)①圖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細胞的名稱是初級精母細胞,此時細胞內(nèi)染色體數(shù)目和體細胞相同,可見這種動物體細胞中有4條染色體.
(2)②圖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中期,③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中期,不含有同源染色體.
(3)正常情況下(不考慮交叉互換),一個精原細胞減數(shù)分裂分裂結(jié)束后形成精細胞有4個、2種類型.
(4)根據(jù)試題分析,①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②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③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中期;④細胞為精細胞,圖中分裂的細胞按分裂順序連接起來應該是 ①→③→②→④.
故答案為:
(1)初級精母細胞 4
(2)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中期 0
(3)2種
(4)①→③→②→④
【點評】本題結(jié)合細胞分裂圖,考查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過程,解答本題的關鍵是細胞分裂圖象的識別,要求學生掌握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過程特點,能正確區(qū)分兩者,準確辨別圖示細胞的分裂方式及所處時期.細胞分裂圖象辨別的重要依據(jù)是同源染色體,要求學生能正確識別同源染色體,判斷同源染色體的有無,若有同源染色體,還需判斷同源染色體有無特殊行為.
42.豌豆籽粒的黃色(A)對綠色(a)為顯性,圓滑(B)對皺縮(b)為顯性.這兩對等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現(xiàn)提供品種A、B、C、D、E、F籽粒若干.
(1)品種A、B雜交F1,F(xiàn)1自交得到F2,如所得籽粒表現(xiàn)型的比例為9:3:3:1,則品種A、B的基因型分別為AABB×aabb.
(2)F2中黃圓自交后代性狀保持穩(wěn)定一致的比例為1/9;若F2中黃圓自交后代只有兩種表現(xiàn)型,則性狀分離比為黃色圓粒:黃色皺粒=3:1或色圓粒:綠色圓粒=3:1.
(3)在F2中隨意取兩種不同表現(xiàn)型的豌豆進行雜交得到F3,統(tǒng)計得到:黃圓58粒、黃皺55粒、綠圓54粒、綠皺57粒,則所選取F2的基因型為AaBb×aabb和aaBb×Aabb
(4)品種C、D雜交得到F1,如F1所得籽粒表現(xiàn)型的比例為3:3:1:1,則品種C、D的基因型分別為AaBb×Aabb.
(5)品種E、F雜交得到F1,如F1所得籽粒表現(xiàn)型的比例為3:1:3:1,則品種E、F的基因型分別為AaBb×aaBb.
【考點】基因的自由組合規(guī)律的實質(zhì)及應用.
【專題】正推反推并用法;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
【分析】由題意知,A(a)與B(b)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因此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按照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基因型為AaBb個體產(chǎn)生的配子的類型及比例是AB:Ab:aB:ab=1:1:1;1,基因型為AaBb個體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_B_:A_bb:aaB_:aabb=9:3:3:1;豌豆是自花傳粉、且是閉花授粉植物,自然狀態(tài)下都是純種.
【解答】解:(1)由題意知,品種A、B雜交F1,F(xiàn)1自交得到F2,如所得籽粒表現(xiàn)型的比例為9:3:3:1,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則親本基因型是AABB×aabb.
(2)F2中黃圓的基因型是A_B_,其中AABB是純合子,自交后代性狀保持一致,占1/9;如果F2中黃圓自交后代只有兩種表現(xiàn)型,則該黃色圓粒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自交后代的性狀分離比是黃色圓粒:黃色皺粒=3:1 或黃色圓粒:綠色圓粒=3:1.
(3)由題意知,F(xiàn)3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是黃圓粒:黃皺55粒:綠圓54粒:綠皺57粒=1:1:1:1,相當于兩對相對性狀的雜合子自交結(jié)果,因此所選取F2的基因型為AaBb
×aabb或aaBb×Aabb.
(4)品種C、D雜交得到F1,如F1所得籽粒表現(xiàn)型的比例為3:3:1:1,說明C、D是雜合子,且3:3:1:1=(3:1)(1:1),是一對雜合子自交、一對測交,基因型為AaBb×Aabb.
(5)如F1所得籽粒表現(xiàn)型的比例為3:1:3:1,則品種E、F的基因型分別為AaBb×aaBb.
故答案為:
(1)AABB×aabb
(2)1/9 黃色圓粒:黃色皺粒=3:1 或黃色圓粒:綠色圓粒=3:1
(3)AaBb×aabb或aaBb×Aabbb
(4)AaBb×Aabb
(5)AaBb×aaBb
【點評】本題旨在考查學生理對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zhì)的理解和掌握,把握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網(wǎng)絡,并應用相關知識進行推理、解答問題.
43.
山羊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如圖的系譜圖表示了山羊某種性狀的遺傳,圖中深色表示該種性狀的表現(xiàn)者.已知該性狀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在不考慮染色體變異和基因突變的條件下,回答下列問題:
(1)據(jù)系譜圖推測,該性狀為隱性(填“隱性”或“顯性”)性狀.
(2)假設控制該性狀的基因僅位于Y染色體上,依照Y染色體上基因的遺傳規(guī)律,在第Ⅲ代中,表現(xiàn)型不符合該基因遺傳規(guī)律的個體是Ⅲ-1、Ⅲ-3和Ⅲ-4(填個體編號).
(3)若控制該性狀的基因僅位于X染色體上,則系譜圖中一定是雜合子的個體是Ⅰ-2、Ⅱ-2、Ⅱ-4(填個體編號),可能是雜合子的個體是Ⅲ-2(填個體編號).
【考點】真題集萃;伴性遺傳.
【分析】Y染色體遺傳病的遺傳特點:
(1)致病基因只位于Y染色體上,無顯隱性之分,患者后代中男性全為患者,患者全為男性,女性全正常,正常的全為女性.
(2)致病基因由父親傳給兒子,兒子傳給孫子,具有世代連續(xù)性,也稱限雄遺傳.
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的遺傳特點: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即具有交叉遺傳的特點;并且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解答】解:(1)分析系譜圖可知,表現(xiàn)型正常的Ⅱ-1和Ⅱ-2生了一個患病的Ⅲ-1,因此可以確定該性狀為隱性性狀.
(2)假設控制該性狀的基因僅位于Y染色體上,Y染色體上的致病基因具有由父親傳給兒子,兒子傳給孫子的特點,并且女性不會患病.因此Ⅱ-1正常,不會生患該病的Ⅲ-1;Ⅲ-3是女性,故不會患此病;Ⅱ-3患此病,因此其兒子Ⅲ-4也應患此病.
(3)若控制該性狀的基因僅位于X染色體上,則該病為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由于Ⅰ-1患病,其致病基因一定遺傳給女兒,因此Ⅱ-2肯定為雜合子;又因為Ⅱ-3為該病患者,其致病基因一定來自于母方,因此Ⅰ-2肯定為攜帶者;由于Ⅲ-3患病,其致病基因之一肯定來自于母方,因此Ⅱ-4肯定是攜帶者.由于Ⅱ-2肯定為雜合子,因此其所生女兒Ⅲ-2有一半的概率是雜合子.
故答案為:
(1)隱性;
(2)Ⅲ-1、Ⅲ-3和Ⅲ-4;
(3)Ⅰ-2、Ⅱ-2、Ⅱ-4Ⅲ-2.
【點評】本題考查了伴性遺傳的相關知識,考生要能夠識記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和Y染色體遺傳病的遺傳特點,根據(jù)遺傳特點進行相關判斷;明確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中,男性要么是顯性純合子,要么是隱性純合子,只有女性可能為雜合子.
44.1952年,赫爾希和蔡斯利用噬菌體的結(jié)構(gòu)特點,完成了著名的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其中一組步驟大致如下:首先用32P標記噬菌體的DNA后,與沒作任何處理的大腸桿菌混合的培養(yǎng)基來培養(yǎng),經(jīng)過短時間保溫后,用攪拌器攪拌、離心.使在細菌外的噬菌體與細菌分離,再檢測上清液和沉淀物放射性,并進行比較兩者放射性大小.
(1)圖1表示噬菌體侵染細菌的過程,噬菌體利用大腸桿菌(寄主細胞)體內(nèi)物質(zhì)來合成自身組成成分,進行大量繁殖.
(2)用32P標記噬菌體的DNA所體現(xiàn)的實驗技術方法是同位素標記法.為什么用32P而不用35S標記噬菌體的DNA?DNA含有P元素,不含有S元素.
(3)離心的目的是讓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較輕噬菌體顆粒,而離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腸桿菌.經(jīng)檢測(如果保溫時間短),沉淀物的放射性大于(“大于”“小于”“等于”)上清液的放射性.
(4)如果用35S標記噬菌體,其它步驟不變,上清液的放射性較強.
【考點】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
【專題】圖文信息類簡答題;遺傳物質(zhì)的探索.
【分析】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
①研究著:1952年,赫爾希和蔡斯.
②實驗材料:T2噬菌體和大腸桿菌等.
?、蹖嶒灧椒ǎ悍派湫酝凰貥擞浄?
④實驗思路:S是蛋白質(zhì)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質(zhì)中幾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別標記DNA和蛋白質(zhì),直接單獨去觀察它們的作用.
?、輰嶒炦^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體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體的DNA;原料:細菌的化學成分)→組裝→釋放.
?、迣嶒灲Y(jié)論:DNA是遺傳物質(zhì).
【解答】解:(1)圖1表示噬菌體侵染細菌的過程,噬菌體利用大腸桿菌(寄主細胞)體內(nèi)物質(zhì)來合成自身組成成分,進行大量繁殖.
(2)用32P標記噬菌體的DNA所體現(xiàn)的實驗技術方法是同位素標記法.DNA含有P元素,不含有S元素,因此用32P而不用35S標記噬菌體的DNA.
(3)離心的目的是讓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較輕噬菌體顆粒,而離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腸桿菌.經(jīng)檢測(如果保溫時間短),32P標記噬菌體的DNA進入到大腸桿菌中,因此沉淀物的放射性大于上清液的放射性.
(4)35S標記的蛋白質(zhì),如果用35S標記噬菌體,噬菌體在侵染時大腸桿菌時蛋白質(zhì)外殼留在外面,其它步驟不變,則上清液的放射性較強.
故答案為:
(1)大腸桿菌(寄主細胞)
(2)同位素標記法 DNA含有P元素,不含有S元素
(3)大于
(4)上清液
【點評】本題考查了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的能力;熟練掌握該實驗的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驟,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并能將這些實驗涉及的方法和技能進行綜合運用.
45.如圖1表示綠色植物葉肉細胞部分結(jié)構(gòu)中的某些生命活動過程,①~⑦代表各種物質(zhì),甲、乙代表兩種細胞器.圖2表示該植物葉片CO2釋放量隨光照強度變化的曲線,S代表有機物量.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甲、乙兩種細胞器的膜面積都很大,其中乙增加膜面積主要是通過內(nèi)膜向內(nèi)腔折疊形成嵴.
(2)若該綠色植物長時間處于黑暗狀態(tài)中,則圖1中“⑥→⑤→⑥”的循環(huán)能否進行?不能,原因是缺少光反應提供的ATP和[H].
(3)若已知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分別為22℃和28℃,圖2為CO2濃度一定,環(huán)境溫度為22℃時不同光照條件下測得的該植物的光合作用強度.
①圖2中A點時,圖1中能產(chǎn)生ATP的細胞器有乙(線粒體);當光照強度處于圖2中B~D間,光合作用有機物的凈積累量為S2.
?、诋敼庹諒姸忍幱趫D2中的D點時,圖1中“物質(zhì)⑦”擴散到乙參與的生理過程是氧呼吸第三階段,D點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強度繼續(xù)上升的環(huán)境因素是二氧化碳濃度.
?、壅堅趫D2中繪出環(huán)境溫度為30℃時光合作用強度隨光照強度變化的曲線.(要求在曲線上標明與圖中A、B、C三點對應的a、b、c三個點. .
【考點】光反應、暗反應過程的能量變化和物質(zhì)變化.
【專題】圖文信息類簡答題;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
【分析】據(jù)圖分析:圖1中:甲為葉綠體,乙為線粒體.①是水、②是[H]、③是ATP、④是ADP和Pi、⑤是三碳化合物、⑥是五碳化合物、⑦氧氣.
圖2中:表示該植物葉片CO2釋放量隨光照強度變化的曲線,S代表有機物量,其中呼吸作用的消耗的有機物的量為S1+S3.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的量為S2+S3.
【解答】解:(1)圖1中,甲為葉綠體,乙為線粒體,葉綠體是通過大量的基粒(或類囊體)來增加膜面積,線粒體是通過內(nèi)膜向內(nèi)凹陷成嵴來增加膜面積.
(2)分析題圖1可知,“⑥→⑤→⑥”是暗反應階段,該綠色植物長時間處于黑暗狀態(tài)中不能產(chǎn)生還原氫和ATP,暗反應也不能進行.
(3)①分析題圖2可知,A點光照強度是0,不能進行光合作用,產(chǎn)生ATP的細胞器是線粒體(圖1中的乙),二氧化碳的釋放量可以表示凈光合作用,所以圖2中,光照強度處于圖2中B-D間,光合作用有機物的凈積累量為S2.
?、诜治鰣D2的曲線可知,D點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圖1中物質(zhì)⑦氧氣,其擴散到線粒體中處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階段,D點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強度繼續(xù)上升的環(huán)境因素是二氧化碳濃度.
③由題意可知,光合作用的最適宜溫度是25℃,環(huán)境溫度為30℃時光合作用強度比25℃時低.具體圖象見答案.
故答案為:
(1)內(nèi)膜向內(nèi)腔折疊形成嵴
(2)不能 缺少光反應提供的ATP和[H]
(3)①乙(線粒體) S2
?、谟醒鹾粑谌A段 二氧化碳濃度
?、廴鐖D
【點評】本題考查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相關知識,意在考察考生對圖形的提取信息分析能力,理解所學知識點,把握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綜合運用解決問題的能力
看了高一生物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