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教版高一下冊語文第四單元綜合試題及答案(2)
粵教版高一下冊語文第四單元綜合試題及答案
四、本大題為選考內(nèi)容的兩組試題。每組試題3小題,共15分。
選考內(nèi)容的兩組試題分別為“文學類文本閱讀”試題組和“實用類文本閱讀”試題組,考生任選一組作答。
(一)文學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題。
滿架秋風扁豆花
孫鳳山
秋風不好惹。稍一撩撥,就能卷起鄉(xiāng)愁,橫飛蕭殺,抑或連接秋收的景象。此刻,秋風吹拂的不僅是我的思緒,更是那滿架的扁豆和扁豆花里的故鄉(xiāng)。
農(nóng)人總是閑不得房前屋后的空地,一點一滴的栽種技藝世代傳承。我是種過扁豆的,就在門口的矮墻邊。它從三出復葉長起,側(cè)生斜菱狀小葉,后來纏繞著往上攀援,直至總狀花序腋生,終修成正果:扁鐮刀形或半橢圓形,淡莧白色或淡黃色。一年年吃它的鮮嫩,一回回嘗它的甘甜,才知道它所含的蛋白質(zhì)多于白菜、番茄、柿子椒、黃瓜等,稱得上是蔬菜中的“肉類”。扁豆不僅鮮嫩可口,營養(yǎng)價值高,而且還能入藥,主治脾胃虛弱、泄瀉、嘔吐、暑濕內(nèi)蘊、脘腹脹痛等。難怪清詩人黃樹谷這樣《詠扁豆羹》:“短墻堪種豆,枯樹惜沿藤。連朝憧仆善,采摘報盈筐。”
穿過秋風的,是扁豆一種未經(jīng)雕琢的新鮮;秋風打結(jié)的,是扁豆一生的清新和淡雅。“一庭春雨瓢兒菜,滿架秋風扁豆花。”鄭板橋流落時的這副對聯(lián),居然把失意拋棄得無影無蹤,把農(nóng)家風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秋風吹來,扁豆花開,姹紫嫣紅,匍匐一片。盡管如此,人們不會感到妖嬈艷麗,即便是那粉紅色,也仿佛是沉浸在悠遠歲月里的那種積淀的美麗,掩蓋不住些許的惆悵。扁豆不求空曠沃野,好像永遠跟房前屋后和矮墻籬笆結(jié)了緣。扁豆一生追求攀援向上,哪怕是一架朽木,它也拾級而上,勇攀高峰,探望一片片的云蒸霞蔚,把生命定格在探求的空間里。扁豆眷念家園,更青睞故人。房前屋后的扁豆象征著家園的溫馨,恪守著季節(jié)的輪回,于是便生了懷念,長了鄉(xiāng)愁。心靈的自由放逐久了,難免要尋覓歸宿。扁豆之于我,恰如風箏的引線,牽動我的鄉(xiāng)愁,總能給生活平添幾多溫暖。
清朝學者查學禮這樣寫過扁豆:“碧水迢迢漾淺沙,幾叢修竹野人家。最憐秋滿疏籬外,帶雨斜開扁豆花。”后人有的從中讀出凄涼、有的讀出寥落、有的讀出歡喜,我卻讀出它的功用:一架扁豆,不畏貧瘠,甘于寂寞,飽人口福,澤被人間。當然,扁豆也有個性,人們食用不當它也會讓人中毒。這與它含有的兩素——皂素和紅細胞凝集素——有關,只有加熱到100℃并持續(xù)一段時間后,兩素才能被瓦解。這倒恰如人生一場,理應壯志酬懷,有益于人民和社會,倘若沒有把握正確走向,便會誤入歧途,甚至毀于一旦。因此,記取秋風和秋風吹拂的扁豆花,時時呼喚美好,未必不是一件幸事。“庭下秋風草欲平,年饑種豆綠成萌,白花青蔓高于屋,夜夜寒蟲金石聲。”盡管扁豆在甘甜中夾雜著些 許苦澀,在溫暖中捎帶著些許蕭殺,但那份遠離喧囂浮躁的鮮活、遠離功名利祿的清新卻是掩蓋不住的,一如花開向外的美。
“民以食為天,食以綠為優(yōu)。”扁豆是蔬菜中的佼佼者。嘗起扁豆,我就嘗起隨秋風一路的日子;想起扁豆花,我就想起一架秋風的往事。一架扁豆不復存在了,我們只 有勇敢地往前走。
16.作為本文的主體部分的中間三段,各主要寫了哪方面的內(nèi)容?(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二段:主要寫扁豆的生長、形狀、營養(yǎng)價值和藥用價值。第三段:寫扁豆的美麗、一生追求攀援向上的精神和眷戀家園、象征家園溫馨和鄉(xiāng)愁的情懷。第四段:總括扁豆的功用和個性。
17.文中多處引用詩句,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能使文章更加生動形象,文學內(nèi)涵更加深厚,同時也更具有說服力。
②提起下文所要寫的內(nèi)容,增強文章的感染力,從而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18.文章的結(jié)尾說“一架扁豆不復存在了,我們只有勇敢地往前走”,這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懷?試作探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說明作者不只沉浸在對往事的回憶中,而是像扁豆一樣勇往直前,展現(xiàn)了作者對未來的無限信心和憧憬,并且永不停步,一路不停追求的勇氣。②這一句話也表達了作者淡淡的憂傷之情,里面有對往事的留戀,也有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但是我們還是得往前看,也許一旦跨過往事,人生就會輕松很多。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題。
孔尚任
只因為有了一個孔子,二十多個世紀里,彈丸之地的曲阜,竟能持續(xù)地成為偌大中國的精神“圣地”。按說,作為孔子的正宗后裔的孔尚任,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應該是他的“本職工作”。但是,不知怎么地,這個正宗的儒生卻也喜歡山水,而且有時還喜歡得有點癡迷。與曲阜對峙著的石門山,就是他最為癡迷的去處。
我曾想,在他應童子試入學成為童生、大張旗鼓地讀經(jīng)的青少年時代,肯定游過石門山,并從中觸到了學問中沒有的愉悅,一種自有人類以來就有的、被大自然 根植于人性中的愉悅。
但是,畢竟山的近旁就是熱得發(fā)燙的曲阜城,就是可以接近皇帝的名利場。對于中國的儒生士子們,它或許比清冷的石門山有著更加攝魂的力。1684年,孔尚任“仰天大笑”出石門,由曲阜而京城,混得了個國子監(jiān)博士的頭銜。
但石門山,終究成了孔尚任最后的歸宿。也許他到底也沒有弄明白皇帝為什么要冷落自己。毫無疑問,敏銳的康熙感到了孔尚任身上那股“皇恩”無法控制的生命的愉悅,一種虎嘯深山、鷹擊長空、魚游湖海的愉悅。
要成就功名,就得作媚態(tài),做鸚鵡,痛苦是難免的了;要保持生命自然無拘的狀態(tài)和人格的獨立,就絕難成就功名,苦惱也是難免的了。中國的士子就處在這種要么降志要么辱身或者降志又要辱身的境地。而當心被痛苦與苦惱交相折磨的時候,心便像河流一樣汩汩流動了,流動著自己的思考,滾動著自己的情感,流動著對大自然的向往與渴望,流動著人性的回歸,也流動著反叛與抗爭。在這汩汩地流動中,痛苦著的心靈就滿溢著生命的愉悅了。誰能說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心里只剩痛苦而不是流動著巨大的生命的愉悅呢?
穿過歷史,我趟過京城與石門之間的那條孔尚任新鮮如昨的心河。
能和石門心性相契,那是一定有著和名利場的京都、甚至和傳統(tǒng)儒學名教相反的品性的。其父孔貞璠,明朝舉人,曾經(jīng)抗清,博學多才,崇尚氣節(jié),進入清朝以養(yǎng)親不仕。他能不在兒子身上留下痕跡嗎?而和不仕于大清王朝的明朝遺士的接交,更可以看出孔尚任獨立拔俗的品格。當掌著生殺予奪大權的清帝,威逼利誘都不能使這些遺士與大清為伍的時候,一個文弱的書生卻成了他們的好朋友,他認同了“向人難折病時腰”的氣節(jié),而淡忘了浩蕩的皇恩。
真正使壓抑、郁積的心性得以舒展的,還是沉浸于《桃花扇》的創(chuàng)作中。非扭曲性靈不能混跡于官場的痛苦,“賢者恒無以自存,不賢者志滿氣得”(韓愈《與崔群書》)的苦惱,都化作劇中人物的悲歡離合。痛苦在筆端化作瀑布,化作醇酒,澆自己的塊壘,也澆天下人的塊壘,幸福的快意便在心頭漫溢了。1699年6月,“十五年拙宦”,碌碌無成的孔尚任,經(jīng)過十余年的慘淡經(jīng)營,三易其稿,終于完成了傳世之作《桃花扇》。這部長篇歷史劇從明朝的滅亡,燭照出一個腐朽的制度和一群腐敗的官僚,也塑造出一個忠于愛情,重于氣節(jié)而又才貌雙全、勝過須眉的秦淮名妓的光彩形象,加之少有的悲劇結(jié)尾和極高的藝術價值,使其立刻轟動朝野,市井街談巷議,百官爭相傳抄,演出“歲無虛日”。
這不能不引起對知識分子深存戒備之心的封建統(tǒng)治者的警覺。數(shù)月之后,孔尚任便被莫名其妙地永遠罷官了。
皇帝與山水,都與中國知識者結(jié)下了難解之緣,并在他們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造成了他們雙重的性格和矛盾的人生。所幸的是中國知識者與山水的緣分要原始得多深刻得多,不管皇帝的影響再漫長,再暴烈,也不能從根本上動搖山水在中國知識者靈魂深處引起的共鳴,只要不能將他們?nèi)繗⒈M,就無法使他們?nèi)孔兂筛┦踪N耳的奴仆。因為人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從他誕生那天起,就帶著大自然的胎記,自在,尊嚴,思索,創(chuàng)造,平等。而知識者,又是人類文明的先鋒和人類中最敏感者。
曾經(jīng)印遍孔尚任足跡的石門山,而今在它的最高處雕刻著一個巨大的“歸”字,向著游人迎面而來,猶如一聲深情而悠長的呼喚。
19.“穿過歷史,我趟過京城與石門之間的那條孔尚任新鮮如昨的心河。”請賞析這句話。(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內(nèi)容上,本句的意思是說,以京城為代表的名利場和以石門山為代表的性靈之地之間,孔尚任的選擇是有其歷史原因的。②結(jié)構(gòu)上,承上啟下,由此作者從歷史的角度去探尋孔尚任的精神內(nèi)核。③藝術上,用比喻借代等修辭手法,形象地表明了孔尚任這種內(nèi)在的愉悅有其歷史原因。
20.請根據(jù)文章的內(nèi)容,概括孔尚任受冷遇的原因。(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受父親崇尚氣節(jié)的影響;②認同了明遺老的氣節(jié)而淡忘了浩蕩的皇恩;③創(chuàng)作《桃花扇》引起了統(tǒng)治者的警覺;④孔尚任身上有股“皇恩”無法控制的生命的愉悅。
21.聯(lián)系全文思考:作者在文中用大量的篇幅來描寫“石門山”,這是為什么?(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關聯(lián)作用。“石門山”與孔的生活密切相關,他生于斯并歸于斯。②線索作用。這是全文的線索,通過“石門山”把材料組織在一起。③對比作用。“石門山”的愉悅自由與官場的黑暗形成對比,從而提示孔最終歸隱的原因。④象征意味。“石門山”本身代表的就是一個潔凈之地,是人性自由的象征。
五、本大題2小題,共12分。
22.(2011年高考福建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視人之國若視其①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墨子•兼愛中》)
【注】 ①其:反 身代詞,指自己。
簡要分析上述兩段文字含義的異同及所體現(xiàn)的儒、墨兩家思想的異同,并聯(lián)系現(xiàn)實談談你的看法。20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這兩段文字都體現(xiàn)了“愛”的思想,但儒家倡導的是有等級的仁愛,“以及”表明的是推己及人,先后有別;墨家主張的是無差別的兼愛,“若視”表明的是一視同仁,愛無等差。儒墨兩家在當時雖屬不同流派,在觀點上有許多相異之處,但他們卻不約而同地提出了類似的主張,那就是“愛”的思想。雖然它們之間有著些許的不同 ,但是,它們所體現(xiàn)出來的人的最基本的思想是一樣的,可見,無論什么派別,什么時代,愛是永恒的,不變的。當今社會,我們提倡構(gòu)建和諧社會,主張以人為本,其基礎應當建立在“愛”的基礎之上。同時,“愛”也是幸福之源,愛和被愛同樣是幸福的,沒有愛的人將與幸福無緣。
23.根據(jù)下面文段中的意思,請分別對下面三個小問題所說的含義進行一句話闡釋。(6分)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并常用來教育學生的一句名言是:“假使你有兩塊面包,你得用一塊去換一朵水仙花。”這句話是伊斯蘭教的創(chuàng)始人穆罕默德說的。這句名言的含義相信你一定很清楚。這里的“水仙花”是一種隱喻,它所指的是“心靈和精神追求”。
?、倥e陶行知的含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兩塊面包的含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叟e穆罕默德的含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心靈和精神追求有重大的教育意義。②一定的物質(zhì)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前提。③人需要一種精神寄托。
六、本大題共1小題,60分。
24.以“生活需要微笑”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角度自選,立意自定,文體自選,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看了"粵教版高一下冊語文第四單元綜合試題及答案"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