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新課標論文(2)
高中語文新課標論文
高中語文新課標論文篇二
站在教師的立場看,語文教學確是一個知識傳授問題,但是從學生的角度看,語文學習則是一個經(jīng)驗重建問題。結合起來看,語文教與學的關系就包含語文知識與語文經(jīng)驗、知識傳授與經(jīng)驗重建兩個方面,其實教師自身也面臨一個經(jīng)驗重建問題。教要為了學,包括師生與語文知識之間的主客間對象性實踐和師生、生生間的主體間溝通性實踐,要體現(xiàn)出物的對象性變化與人的主體性一體化。這樣看來,語文教學目標就必須從“知本位”轉(zhuǎn)向“人本位”,新課程提出“三維”目標,正概括了語文教學目標的這一轉(zhuǎn)向。
一、從關注“物的世界”轉(zhuǎn)向關注“事的世界”
自然,學生語文經(jīng)驗的重建無法繞開語文知識這個中介。對學生而言,語文知識是一種從未知到能知的學問,一個從先驗存在到經(jīng)驗存在的變化。語文知識作為“物”,必須納入到“事”中,即學生的語文知識探究行動中,才具有價值和意義。做“事”凸顯與他人的共在關系,創(chuàng)造與他人的互動關系,要求學生主動選擇、勇于探索與敢于承擔,體現(xiàn)知行統(tǒng)一。語文知識體系是一個“物”的世界,而語文知識教學是一個“事”的世界。“事”的世界并非教師所預設的確定性內(nèi)容,而意味著不確定性的情境遭遇,需要臨場應變能力。應試語文教學,多深陷于“物”的世界,而遠離了“事”的世界。
二、從關注語文知識授受轉(zhuǎn)向關注學生自我轉(zhuǎn)變
應試語文教學中,教材語文知識成為首要目標,卻不是學生自由思考主動探索的學習對象。這樣,語文知識仍舊可能只是作為一個先在結論,而不是作為學生的語文經(jīng)驗事實得以展現(xiàn)的。一些教師喜歡用自己的分析取代學生的理解。在高三階段安排強化訓練,并在高考前猜題押寶,只考慮學生在考試中順利提取知識得分,不考慮其靈活運用問題。其實,語文知識學習要實現(xiàn)從知的層次向德、智與美的層次過渡與轉(zhuǎn)換,必須謀求學生的自我轉(zhuǎn)變。例如學習《祝?!?,并非為了記住造成祥林嫂的社會根源,而是要讓學生從祥林嫂人生悲劇中覺醒,形成分析人生命運內(nèi)容成因的能力;學習《孔雀東南飛》,也并不限于反對封建家長制與渴望自由愛情,而應讓學生從焦劉婚姻悲劇故事中得到啟迪,生成要善待他人與珍視生命的人生感悟;學習《荷塘月色》,主要不在于把握朱自清筆下的“荷塘月色”如何優(yōu)美,而是要引導學生產(chǎn)生對身邊優(yōu)美意境的審美追求。這樣,語文教學就是佐藤學教授指出的,不僅是形成知識的實踐,還是形成朋友的實踐,與形成自我的實踐。
三、改“以教定學”為“以學定教”,追求教學關系的重新定位
語文教學是教與學的相互引入、彼此交織與共同創(chuàng)新,教師要促成學生大膽運用自己的自由意志。日常語文教學應該包含課前教學設計、課中師生互動與課后教學總結三個部分。學生日常語文學習則有課前自主預習、課中合作探究與課后自我總結與之對應。課前、課中與課后分屬不同的時空境域,是不可逆與不可重復的。三者合流,體現(xiàn)出師生從各自行動到合作行動再到自我超越的遞進過程。然而,應試語文教學不過是課前教學設計的重復,既無對學生學的感受與領會,亦無對學生學的激勵與支援。由于后兩個時間境域中的生趣與機智缺失,出現(xiàn)教師厭教與學生厭學的共同倦怠心理,自然就不足為怪了。
高中語文新課標論文篇三
摘要:對于新課標,我們應有一種理性的認識,既不能把它當作是無數(shù)次無足輕重的課改而無動于裹;也不能盲目崇拜追隨,唯新課標是從。作為教師,要不斷更新觀念,把握時代脈搏,掌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切合教育的地域特點,發(fā)揮自己的個性;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活動。只有這樣,才不會在新課標的大旗下迷失自己,茫然不知所往。
關鍵詞:語文新課標教師權利
近年來,新課標在全國轟轟烈烈地宣講、展開。不同的地區(qū)、城市和農(nóng)村都對新課標寄予了很大的關注。隨著各級機構的推動,新課標已逐漸深入人心。自然,在對新課標的理解和執(zhí)行過程當中,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了不同的傾向。有的是盲從,有的是抗拒,當然,更多的是結合自身進行比較合理的消化。我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和實踐,本著實事求是、因地制宜、以人為本的原則,認為應該用另一種目光來看待,用另一種方式來操作新課標。
一、新課標實施是歷史和時代的必然
新課標是我國基礎教育的又一次課程改革(第八次)。作為一名教師,一名語文教師,是非常盼望語文課程改革的,雖然以往的教改似乎并沒有收到特別明顯的效果。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教師還是那樣教,學生還是那樣學,高中學生還是為了高考。這次的課改,處于世紀之初,被賦予了更多的意義,也被更大程度地關注,這是一件好事。新課標如果不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讓師生能夠切實可行地操作,就可能走老路。不管怎么說,新課標的實施是歷史和時代的要求。
1.課程理論的發(fā)展向教育實踐提出了新的要求
由課程是知識、課程是經(jīng)驗到課程是活動,課程理論在不斷地發(fā)展、豐富,相應的要求在實踐上體現(xiàn)出來。
2.社會發(fā)展對基礎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育的目的,從社會本位上來說,是培養(yǎng)適應社會需求、社會發(fā)展的人才。新課標提出了新世紀的人才標準。
3.世界各國課程改革與發(fā)展潮流的要求
國外,如日本2002年的新課程,美國2000年的課程標準,英國1999年的課程標準,新加坡2001年的課程標準,都提出了新世紀的人才培養(yǎng)方向。其中如“提高國際意識”、“交往,信息技術,共同操作”、“善于獲取信息”、“每所學校辦出自己的特色與標新立異”等都值得我們思考。
4.我國課程改革的繼續(xù)推進
我國的課程改革已進行了七次,新課標是對它的又一次有力的推進?!白兏锸且粋€過程”,在過程中不斷上升、前進,這是課改的價值所在。而且,新的世紀賦予了它更豐富的內(nèi)容,使它得到更多的關注。
二、新課標實施的客觀局限
新課標正全面展開,但是在不同地區(qū)、不同學校、不同學生那里,卻會遇到一些現(xiàn)實的障礙。從而影響它的實施。原因主要有:
1.觀念落后。
2.師資不齊。
3.學生水平不一。
4.硬件落后。
5.評價不配套,只注重結果,不注重過程。
6.素質(zhì)培養(yǎng)成效具有滯后性。
三、新課標實施的理論思考
由于上面所說的種種原因,新課程對于不少地方來說還只是“烏托邦”,就是在教育發(fā)達地區(qū),實施起來也并不能如行云流水。它是一種理想,一個觀念層次的東西。所以,作為基層的教師,能做的應該做的只能是對它的創(chuàng)造性的實施。
1.新課標只是一個參照標準
新課標的編寫組長巢宗祺教授在他的講座中曾提到:“新課標不可能在任何地方、不同層次適用,它只是一個理想化的參照標準?!币虼耍覀儧]有道理對新課標的各項要求盲目地進行斷章取義的肢解。不同的地區(qū),如東部與西部,教育資源、地域特點有很大的差異,學生的成長背景有很大的區(qū)別,不可能用相同的方式、相同的要求。不同的學生層次,優(yōu)生與后進生,也應該“因材施教”。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新課標是我們的教育理想,是我們努力的方向,而具體的實施,應該著眼于現(xiàn)實。
2.關于“賦權于教師”
教育改革中,如果忽視了教師的權力就如無視學生的主體性一樣,將使教改失去活力而僵化。課程實施是課程改革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而課程實施的主要參與者是教師。成都教育學院的嚴先元教授認為,課程改革大致相當于教學改革,教師是連接二者的中間環(huán)節(jié)。有人說:教學改革的過程就是課程改革的過程??梢娊處熢谡n程實施中的重要作用。張華把課程實施的取向分為三種:忠實取向、相互適應取向、課程創(chuàng)生取向。即不同的教師在課程實施時的不同方式。忠實取向認為,“教師這一角色的實質(zhì)是,教師即課程專家所指定的課程變革計劃的忠實執(zhí)行者。教師就是課程的‘消費者’?!毕嗷ミm應取向認為,在課程變革過程中,實踐者對課程做出修改是不可避免的。正如富蘭克林所說:“變革是一個過程,而非一個事件?!毕嗷ミm應取向中的教師是主動的、積極的“消費”者。課程創(chuàng)生取向認為,真正的課程是教師與學生聯(lián)合創(chuàng)造的教育經(jīng)驗。既有的課程計劃只是供經(jīng)驗創(chuàng)生過程選擇的工具而已。三種取向都有存在價值,有其優(yōu)劣,這里不加評說。其實,三種取向都展現(xiàn)了教師權力的增加過程?,F(xiàn)實生活中,教師連第二種取向都還不能做到。教師是教學層次的課程實施者,在他前面,觀念層次、社會層次、學校層次,特別是社會和學校,賦予的自主權太少。毫無疑問,這極大地抹殺了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沒有了教師觀念和行為上的進步,教育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
猜你感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