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2019:《桃花源記》+《嚴教授和他的蔥油餅》考點匯總
備考2019:《桃花源記》+《嚴教授和他的蔥油餅》考點匯總
教書育人楷模,更好地指導自己的學習,讓自己不斷成長。讓我們一起到學習啦學習吧!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編輯的中考復習備考文章,僅供考生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備考2019:《嚴教授和他的蔥油餅》考點匯總
嚴教授和他的蔥油餅
劉真
亦師亦父的嚴教授去了,他到我夢里來過,淵博嚴格,目光清激,一如從前。
十七年前,我到美國留學。面臨的現(xiàn)實與理想中的美國夢大相徑庭,我像只迷失的土撥鼠一樣惆悵。
所幸,與嚴教授和他的蔥油餅在異鄉(xiāng)不期而遇,讓那段時光變得溫暖、生動、有滋有味。
留學之初,由于學業(yè)繁重,疲于應付,選課時就想偷懶,挑一門“中國文學”,竊以為中文到底是母語,拿個“A”應該不難。
授課老師是位清癯的華人長者,銀灰短發(fā),清澈的目光透著世事洞明的智慧。
他開門見山:“我是嚴光裕,諸位選這門課無非兩種,或是有情懷,或是想輕松拿學分。”到底是老江湖,一句話就說到我心里去了。
“這門課要想拿‘A’,無他,熱情而已!”這簡單的開場白,直到今天仍猶弦在耳。
嚴教授常在課堂上突然提問,題目刁鉆,要求嚴格。我在他門下如履薄冰,不敢稍有懈怠。
后來我才知道,他原是江南水鄉(xiāng)詩禮傳家的公子。我見過他年少時的照片,一個翩翩美少年,長衫芒鞋,目光清澈。他志學之年隨家人移居他鄉(xiāng),后遠渡重洋,教書育人,著文立說,人生經(jīng)歷豐富而曲折。
同窗們公認嚴教授有三絕:一絕,學識淵博,經(jīng)史子集、漢唐名家,莎士比亞、左拉歌德,雜書小說、野叟村言,他都廣泛涉獵,授課時旁征博引,精彩紛呈;二絕,英文功力深厚,書寫精巧優(yōu)雅,口語流利地道;三絕,板書漂亮,規(guī)整遒勁,堪比書上的印刷體。
可在我心中,嚴教授還有第四絕--他親手烙的蔥油餅,且位居四絕榜首。
嚴教授的蔥油餅絲絲縷縷、層層疊疊,威香、鮮香、齒頰留香,令人一見親切、再見傾心,留待以后的如寄浮生里慢慢回味。
初次去嚴教授家吃蔥油餅,緣于一節(jié)電影欣賞課。
中國文學課照例有電影欣賞,記得那次觀看的電影,講述的是幾個少年離開家鄉(xiāng)去城市游歷,在流離中成長的故事。在他們身上,我隱約看見自己的影子,百感交集,突然,我最先被嚴教授問到電影觀感。“他們是要回去的,我也必定要回去的,他們迷惘的青春無處安放我………”離鄉(xiāng)的孤獨、學業(yè)的憂煩、前途的不確定競讓我一時語塞。我頹然坐下,下課后,我想說點什么,嚴教授擺擺手:“晚上去家里吃飯吧。”
滿桌的菜肴,蓋不住蔥油餅的香氣。微黃的外皮泛著油光,薄得透明,可以看見里面鑲嵌的老綠的蔥花。
“我最拿手的就是蔥油餅,”嚴教授說,“當年離開江南后,一家人失了生計,我父親就靠一間蔥油餅鋪子,養(yǎng)活三代人。我十多歲時一放學就到店里幫忙,是家傳的手藝,”或許是因為記起那段艱難卻快樂的時光,他的臉上浮現(xiàn)出孩子般燦爛的笑容。
“蔥油餅也是我最心愛的美食,”我深有共鳴,“小時候物資匱乏,難得吃一頓母親烙的蔥油餅,嘴巴能香好幾天。”
“那就常來吧。”他清澈的目光滿是溫暖。
從此,嚴教授的蔥油餅香味深深印在我的唇齒間、心坎上。慢慢地,我覺得日子并不難熬,反而每一天都生出些歡喜來。
相聚的日子總是倉促,來年夏天,我接到另一所大學的入學通知,必須很快去報到。
“這樣快?”嚴教授很意外。
“是學生簽證的問題,”我像做錯事一樣,囁嚅著,“不得不轉學,沒想到這么緊迫。”
臨行前,嚴教授把結業(yè)成績遞到我手中,一個亮麗的“A”:“你有文學天分,又刻苦,雖不從事這行,也別輕易放棄對中國文學的熱愛。人在海外,這就是你和祖國血脈相連的臍帶。”他清澈的日光中裝滿了殷切的叮囑。
到紐約后,學習、畢業(yè)、找工作、女兒出生,人生大事接踵而至,很長一段時間,和嚴教授只能電郵往來。
直到七年前,我和妻子從紐約去看嚴教授,他的頭發(fā)已經(jīng)全白,目光依舊清激。見到我們,他喜悅得像個孩子,他問我的近況,問孩子可好。殷切地叮囑千萬不要放松孩子的中文教育,我告訴他,女兒在家里全用中文對話,且認識幾千個漢字,他顯得很欣慰。
他一定要親自下廚烙蔥油餅。和面時,妻子湊過去請教,說嘗試過許多次,烙出來的蔥油餅總差點味,不知訣竅何在。他頗自得地笑起來,耐心向她傳授烙餅的竅門,怎樣制作油面,怎樣三翻六轉,指畫口授,不厭其詳。眼前場景,讓我恍惚又回到中國文學課堂上,那清癯而淵博的長者,對他的學生真誠地說:“無他,熱情而已!”
他是一個充滿熱情的人,對蔥油餅如是,對學問如是,對門人弟子如是,對祖國故里亦如是。
2013年,從祖國北京傳來消息,提出“讓居民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xiāng)愁”的理念,翌日,它就變成嚴教授的電郵簽名檔。耄耋之年的他閱盡滄桑,卻對這句話情有獨鐘,其中一定有些什么深深觸動他的靈魂。
來年,那個上午,狂風裹挾著冷冷的雨珠子敲打窗欞,亂人心魄。忽然接到師母來電,說嚴教授于七天前仙逝,遵奉遺囑,未驚動親友,骨灰撒入太平洋,一切妥帖,不必掛念。
放下電話,我呆坐半晌,悲從中來,淚濕衣襟。
往事像電影一般,舒緩而沉重地從心底浮現(xiàn),那個目光清澈的翩翩少年,從唐詩里的江南走來,走進錦瑟青春,走進經(jīng)史子集,走進美國的校園,走進莎翁的宇宙,走進白發(fā)如雪,走進深不可測的太平洋。
前塵種種,清晰如昨,好像從未離開過。
(1)文中寫到蔥油餅具體做法的時間和事件是
A.十七年前,電影欣賞課后去嚴教授家
B.七年前,我和妻子從組約去看嚴教授
C.十六年前,我因為轉學與嚴教授告別
D.2013年,我從北京去紐約看望嚴教授
(2)嚴教授課堂上提問刁鉆,這與他的熱情并非格格不入。請對此簡要分析。
(3)嚴教授清澈的目光有豐富的內(nèi)涵。下列選項中,文章未直接表現(xiàn)的一項是
A.世事洞明的智慧
B.仁厚慈愛的溫暖
C.鄭重殷切的叮囑
D.閱盡滄桑的回味
(4)蔥油餅再美味,畢竟是家常食品,在“我”心中卻“位居四絕榜首”;一部刻印粗拙的《山海經(jīng)》,在魯迅筆下卻是“最為心愛的寶書”;同樣,《社戲》中那夜的豆和戲好得“實在再沒有”了………一定有某種原因讓這餅、這書、這豆、這戲變得如此特別。
請先提煉其共同原因,再以本文和《阿長與<山海經(jīng)>》為例闡述。
習題答案
解析:
本題考查記敘文綜合閱讀。《嚴教授和他的蔥油餅》是一篇記事懷人的文章,作者回憶自己到美國留學的經(jīng)歷,為了輕松選擇嚴教授的中國文學課,卻被告知要學好需要熱情。在作者心中,嚴先生有“四絕”,他親手烙的蔥油餅位居四絕榜首。后來嚴先生邀請作者到家吃飯,品嘗了蔥油餅。轉眼作者和嚴先生分離,只能郵件聯(lián)系。在作者心中,他是一個充滿熱情的人,對蔥油餅如是,對學問如是,對門人弟子如是,對祖國故里亦如是。
(1)本題考查文章細節(jié)理解。
ACD.不符合原文;
B.正確,文中提到具體做法的內(nèi)容是:“和面時,妻子湊過去請教,說嘗試過許多次,烙出來的蔥油餅總差點味,不知訣竅何在。他頗自得地笑起來,耐心向她傳授烙餅的竅門,怎樣制作油面,怎樣三翻六轉,指畫口授,不厭其詳。”具體時間點出現(xiàn)在上一段:“直到七年前,我和妻子從紐約去看嚴教授。”
故選:B。
(2)本題考查文章內(nèi)容理解。嚴教授課堂上提問刁鉆,這與他的熱情并非格格不入,而是從側面表現(xiàn)了他的熱情。他是一個充滿熱情的人,對蔥油餅如是,對學問如是,對門人弟子如是,對祖國故里亦如是。嚴教授提問刁鉆,為我轉變學習態(tài)度、獲得“A“做鋪墊,表現(xiàn)了他對門人弟子的熱情;這也展示了他學問淵博,與他的“三絕”呼應,表現(xiàn)了他對中國文學、對學問的熱情;這為后文的兩次叮囑、更改電郵簽名做鋪墊,表現(xiàn)了他對祖國故里的熱情。
(3)本題考查人物形象理解。
ABC.正確,第一次提到嚴教授的目光在第五段:“清澈的目光透看世事洞明的智慧。”第二次提到嚴教授的目光在第十八段:“他清澈的目光滿是溫暖。”第三次提到嚴教授的目光在第二十三段:“他清澈的目光中裝滿了殷切的叮囑”;
D.無中生有,“閱盡滄桑的回味”與原文不符。
故選:D。
(4)本題考查學生的概述、闡述分析能力。因為這些物品都表達了在特定的情境下特殊的情意。本文中,蔥油餅是“我”小時候物質匱乏時“最心愛的美食”;在“我”留學之初迷惘、孤獨時,嚴教授的蔥油餅讓“我”感受到父親般的溫暖;同時,蔥油餅還寄托了同為海外游子的“我”和嚴教授對親人、對故土的眷念?!栋㈤L與<山海經(jīng)>》中,《山海經(jīng)》是在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時,由粗鄙、沒文化、連書名都說不清的保姆長媽媽為“我”買來的,這本書飽含了長媽媽對“我”質樸的關懷。
答案:
(1)B
(2)嚴教授提問刁鉆,為我獲得“A“做鋪墊,表現(xiàn)了他對門人弟子的熱情;這也展示了他學問淵博,與他的“三絕”呼應,表現(xiàn)了他對中國文學、對學問的熱情;這為后文的兩次叮囑、更改電郵簽名做鋪墊,表現(xiàn)了他對祖國故里的熱情。
(3)D
(4)因為這些物品都表達了在特定的情境下特殊的情意。蔥油餅是“我”小時候物質匱乏時“最心愛的美食”,寄托了同為海外游子的“我”和嚴教授對親人、對故土的眷念?!渡胶=?jīng)》是在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時,長媽媽為“我”買來的,這本書飽含了長媽媽對“我”質樸的關懷。
備考2019:《桃花源記》考點匯總
桃花源記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為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1)本文的作者是▁▁(人名),▁▁(朝代)詩人。
(2)解釋下列加粗的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①桑竹之屬
?、谮淠敖煌?/p>
?、郾阋€家
?、鼙惴鱿蚵?/p>
(3)作者用簡練的文字寫出了桃花林絕美的景色,請分析這處景物描寫的作用。
(4)世外桃源歷來被認為是美好社會的象征,請結合文章內(nèi)容談談,你認為桃花源的美好體現(xiàn)在哪里。(答出兩點即可)
(5)作者生活在東晉末年,當時社會政治黑暗,戰(zhàn)亂頻繁,民不聊生。請結合時代背景,談談作者為什么要虛構這樣一個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
習題答案
解析:
(1)本題考查文學常識,重在平時的積累與識記。《桃花源記》的作者是東晉時期的陶淵明。
(2)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古代職官常識等??忌鶕?jù)課內(nèi)的積累并結合語境,認真分析,確認詞義。
?、倬湟鉃椋荷渲窳种?。屬:類;
?、诰湟鉃椋禾镩g小路交錯相通。交通:交錯相通;
?、劬湟鉃椋喝藗兙桶褲O人請到自己家里。要:通“邀”,邀請;
?、芫湟鉃椋壕脱刂惹暗穆坊厝?。扶:沿,順著。
(3)本題考查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一般從內(nèi)容和結構兩個角度分析。文章寫桃花林與其它地方的景色不一樣,從內(nèi)容上看,是為了突出景色的美麗,渲染一種神秘的氣氛,從結構上看,也是為下文發(fā)現(xiàn)桃花源作鋪墊。
(4)本題考查篩選并概括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作答時圍繞“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人們生活,社會風尚”回答。
(5)本題考查分析作者的寫作目的。題目中已經(jīng)給出了提示,告知了當時的時代背景,“東晉末年,當時社會政治黑暗,戰(zhàn)亂頻繁,民不聊生”,因為社會的現(xiàn)實讓人不滿,作者只能借助于文學作品來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因此作者的寫作目的是:借助虛構的桃花源,表達自己對黑暗社會的不滿,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也體現(xiàn)了廣大人民的意愿。
答案:
(1)陶淵明 東晉(1分)
(2)類; 交錯相通; 通“邀”,邀請; 沿,順著(2分)
(3)渲染神秘而美麗的氣氛,暗示將會出現(xiàn)奇境,這下文寫漁人進入桃花源并發(fā)現(xiàn)桃花源的美好做鋪墊。(2分)
(4)“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社會環(huán)境好,老少生活愉悅。
(5)作者虛構的桃花源,是表達自己對黑暗社會的不滿,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也體現(xiàn)了廣大人民的意愿。(3分)
譯文:
東晉太元年間,有個武陵人靠捕魚為生。(一次漁人)沿著小溪劃船,往前行,忘記了路程多遠。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兩岸幾百步以內(nèi),中間沒有別的樹木,花和草鮮嫩美麗,地上的落花繁多。漁人對此感到非常驚異。(漁人)又向前劃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盡頭。
桃花林在溪水發(fā)源的地方?jīng)]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邊有個小洞,隱隱約約好像有光亮。漁人就舍棄船上岸,從小洞口進入。起初洞口很狹窄,僅能容一個人通過。漁人又向前走了幾十步,一下子變得開闊敞亮了。只見土地平坦寬闊,房屋整整齊齊,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樹竹林之類。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能互相聽到雞鳴狗叫的聲音。村里面,來來往往的行人,耕種勞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著裝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興興,自得其樂。
(桃花源的人)一見漁人,竟然大為驚奇,問他是從哪里兒來的。(漁人)細致詳盡地回答了他們,人們就把漁人請到自己家里,擺酒殺雞做飯款待他。村里人聽說來了這么一個客人,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zhàn)亂,率領妻子兒女和同鄉(xiāng)人來到這個與外界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絕了。他們問(漁人)現(xiàn)在是什么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漢朝,更不必說魏朝和晉朝了。這個漁人一一的給(桃花源中的人)詳細地訴說他知道的事情,(他們)聽了都很驚嘆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請漁人到他們家里,都拿出酒菜飯食來款待他。漁人居住了幾天,告辭離開。這里面的人告訴他說:“(這里的情況)不值得對外界的人說啊!”
(漁人)出來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著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處處標上記號。漁人到了武陵郡,便去拜見太守,把這些情況作了稟報。太守立即派人隨同他前往,尋找先前所做的記號,結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通向桃花源的路了。
南陽有個劉子驥,是位清高的隱士,聽到這個消息,興致勃勃地打算前往桃花源。沒有實現(xiàn),不久就病死了。以后就不再有探訪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