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冊復習提綱
其實學好初中物理并不難,只要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并堅定信心,就肯定能學好,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冊復習提綱,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冊復習提綱
一、長度的測量
1、長度的測量:長度的測量是最基本的測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2、長度的單位及換算
長度的國際單位是米(m),常用的單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
納米(nm)換算: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um;1um=103
nm長度的單位換算時,小單位變大單位用乘,大單位換小單位用除3、正確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觀察零刻度線、量程、分度值(2)使用時要注意
①尺子要沿著所測長度放,尺邊對齊被測對象,必須放正重合,不能歪斜。②不利用磨損的零刻度線,如因零刻線磨損而取另一整刻度線為零刻線的,切莫忘記最后讀數(shù)中減掉所取代零刻線的刻度值。③厚尺子要垂直放置④讀數(shù)時,視線應與尺面垂直
4、正確記錄測量值:測量結果由數(shù)字和單位組成。
(1)只寫數(shù)字而無單位的記錄無意義;(2)讀數(shù)時,要估讀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5、誤差
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誤差不能避免,能盡量減小,錯誤能夠避免是不該發(fā)生的
減小誤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另外,選用精密儀器,改進測量方法也可以減小誤差6、特殊方法測量
(1)累積法:如測細金屬絲直徑或測張紙的厚度等;(2)卡尺法;(3)代替法
二、簡單的運動
1、機械運動:物體位置的變化叫機械運動
一切物體都在運動,絕對不動的物體是沒有的,這就是說運動是絕對的,我們平常說的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于另一個物體(參照物)而言的,所以,對運動的描述是相對的2、參照物:研究機械運動時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
(1)參照物并不都是相對地面靜止不動的物體,只是選哪個物體為參照物,我們就假定物體不動(2)參照物可任意選取,但選取的參照物不同,對同一物體的運動情況的描述可能不同
3、相對靜止:兩個以同樣快慢、向同一方向運動的物體,或它們之間的位置不變,則這兩個物體相對靜止。
4、勻速直線運動:快慢不變、經(jīng)過的路線是直線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勻速直線運動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5、速度
(1)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2)在勻速直線動動中,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3)速度公式:v=S/t
(4)速度的單位:國際單位:m/s;常用單位:km/h;1m/s=3.6km/h
6、平均速度:做變速運動的物體通過某段路程跟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之比,叫物體在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求平速度必須指明是在哪段路程或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7、測平均速度:
原理:v=s/t;測理工具:刻度尺、停表(或其它計時器)
三、聲現(xiàn)象
1、聲音的發(fā)生
一切正在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fā)聲也就停止。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動都會發(fā)出聲音。2、聲音的傳播: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真空不能傳聲
(1)聲音要靠一切氣體、液體、固體作媒介傳播出去,這些作為傳播媒介的物質(zhì)稱為介質(zhì)。登上月球的宇航員即使面對面交談,也需要靠無線電波,那就是因為月球上沒有空氣,真空不能傳聲。(2)聲音在不同介質(zhì)中傳播速度不同3、回聲
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人再次聽到的聲音叫回聲
(1)區(qū)別回聲與原聲的條件:回聲到達人的耳朵比原聲晚0.1秒以上;或者聲源與障礙物的距離不小于17m。(2)低于0.1秒時,則反射回來的聲間只能使原聲加強。(3)利用回聲可測海深或發(fā)聲體距障礙物有多遠。
4、音調(diào):聲音的高低叫音調(diào),它是由發(fā)聲體振動頻率決定的,頻率越大,音調(diào)越高。
5、響度:音的大小叫響度,響度跟發(fā)聲體振動的振幅大小有關,還跟聲源到人耳的距離遠近有關
6、音色:不同發(fā)聲體所發(fā)出的聲音的品質(zhì)叫音色7、噪聲及來源
從物理角度看,噪聲是指發(fā)聲體做無規(guī)則地雜亂無章振動時發(fā)出的聲音。從環(huán)保角度看,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都屬于噪聲。樂音是指發(fā)聲體做規(guī)則振動時發(fā)出的聲音。從環(huán)保角度看,悅耳動聽的聲音就叫做樂音。8、聲間等級的劃分
人們用分貝來劃分聲音的等級,30dB—40dB是較理想的安靜環(huán)境,超過50dB就會影響睡眠,70dB以上會干擾談話,影響工作效率,長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聲環(huán)境中,會影響聽力。9、噪聲減弱的途徑:可以在聲源處、傳播過程中和人耳處減弱
四、熱現(xiàn)象
1、溫度: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
2、攝氏溫度: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guī)定為0度,把1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規(guī)定為100度。3、溫度計
(1)原理: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制成的
(2)構造:玻璃殼、毛細管、玻璃泡、刻度及液體
(3)使用:使用溫度計以前,要注意觀察量程和認清分度值使用溫度計做到以下三點:
①溫度計與待測物體充分接觸,不能夠碰到容器的底部和側壁。②待示數(shù)穩(wěn)定后再讀數(shù)。
③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液面上表面相平,溫度計仍與待測物體緊密接觸。4、體溫計,實驗溫度計,寒暑表的主要區(qū)別
體溫計:玻璃泡上方有縮口,量程:35—42℃,分度值:0.1℃;使用方法:①離開人體讀數(shù),②用前需甩實驗溫度計:量程:—20—100℃;分度值:1℃;使用方法:不能離開被測物讀數(shù),也不能甩。寒暑表:量程:—30—50℃;分度值:1℃;使用方法:同上。
5、熔化和凝固:物質(zhì)從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叫熔化,熔化要吸熱;物質(zhì)從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叫凝固,凝固要放熱6、熔點和凝固點
(1)固體分晶體和非晶體兩類
(2)熔點:晶體都有一定的熔化溫度,叫熔點;凝固點:晶體者有一定的凝固溫度,叫凝固點;同一種物質(zhì)的凝固點跟它的熔點相同。
(3)晶體熔化的條件:①溫度達到熔點②繼續(xù)吸收熱量。(4)晶體熔化的特點:①溫度不變②繼續(xù)吸收熱量。
7、物質(zhì)從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叫汽化,汽化有兩種不同的方式:蒸發(fā)和沸騰,這兩種方式都要吸熱。8、蒸發(fā)現(xiàn)象
(1)定義:蒸發(fā)是液體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fā)生的,并且只在液體表面發(fā)生的緩慢的汽化現(xiàn)象。(2)影響蒸發(fā)快慢的因素:液體溫度高低;液體表面積大小;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3)作用:蒸發(fā)吸熱(吸外界或自身的熱量),具有制冷作用。9、沸騰現(xiàn)象
(1)定義:沸騰是在液體內(nèi)部和表面同時進行的劇烈的汽化現(xiàn)象。(2)液體沸騰的條件:①溫度達到沸點②繼續(xù)吸收熱量。(3)液體沸騰的特點:①溫度不變②繼續(xù)吸收熱量。
(4)沸點與氣壓的關系: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減小時降低,氣壓增大時升高
10、液化:定義:物質(zhì)從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叫液化。方法:(1)降低溫度;(2)壓縮體積。好處:體積縮小便于運輸。作用:液化放熱(生活中的“白氣”、霧、露、水管“冒汗”、液氫、液氧、液化石油氣等屬于液化現(xiàn)象)
11、升化和凝化現(xiàn)象
(1)物質(zhì)從固態(tài)直接變成氣態(tài)叫升華,從氣態(tài)直接變成固態(tài)叫凝華(2)日常生活中的升華和凝華現(xiàn)象(冰凍的濕衣服變干、碘、冰雕變小、“干冰”的舞臺效應屬于升華;冬天看到霜、雪、冰晶、冰花、窗花、霧凇等屬于凝華)11、升華吸熱,凝華放熱
五、光的反射
1、光源:能夠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分類:自然光源,如太陽、螢火蟲;人造光源,如篝火、蠟燭、油燈、電燈。月亮本身不會發(fā)光,它不是光源。
2、光在均勻介質(zhì)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大氣層是不均勻的,當光從大氣層外射到地面時,光線發(fā)生了彎折
3、光速:光在不同物質(zhì)中傳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C=3×108
m/s,在空氣中的速度接近于這個速度,水中的速度為3/4C,玻璃中為2/3C
4、光直線傳播的應用:可解釋許多光學現(xiàn)象:激光準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皮影戲”、“立竿見影”等
5、光線:表示光傳播方向的直線,即沿光的傳播路線畫一直線,并在直線上畫上箭頭表示光的傳播方向(光線是假想的,實際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光從一種介質(zhì)射向另一種介質(zhì)的交界面時,一部分光返回原來介質(zhì)中,使光的傳播方向發(fā)生了改變,這種現(xiàn)象稱為光的反射。
7、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三線共面);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法線居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兩角相等)理解:
(1)由入射光線決定反射光線,敘述時要“反”字當頭
(2)發(fā)生反射的條件:兩種介質(zhì)的交界處;發(fā)生處:入射點;結果:返回原介質(zhì)中(3)反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減小而減小,當入射角為零時,反射角也變?yōu)榱愣?/p>
8、兩種反射現(xiàn)象
(1)鏡面反射:平行光線經(jīng)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線
(2)漫反射:平行光經(jīng)界面反射后向各個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個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線注意:無論是鏡面反射,還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9、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10、平面鏡對光的作用:(1)成像(2)改變光的傳播方向
11、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1)成的像是正立的虛像(2)像和物的大小(3)像和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像和物到鏡的距離相等理解: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是以鏡面為軸的對稱圖形
12、實像與虛像的區(qū)別
實像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當然也能用眼看到。虛像不是由實際光線會聚成的,而是實際光線反向延長線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學好初中物理的小技巧
1.熟悉概念公式
課本必須熟悉,知識點必須記得清楚,至少達到課本中的插圖在頭腦中有清晰的印象,不必要記得在第幾頁,但至少知道在左頁還是右頁,它是講關于什么的知識點的,演示的是什么現(xiàn)象,得到的是什么結論,并能進行相關擴展領會。
2.上課認真聽講
天才不是天生的。無論是新課、實驗課,還是習題課、復習課,每一個“考試狀元”都能充分利用初中物理課堂時間,聚精會神聽講,緊跟老師思路,積極思考,不時勾畫出重點,標注仍不清楚的問題,下課及時與老師請教,這樣的學習才是高效的。
3.重視畫圖和識圖
在初中物理課程里,同學們會學到力的圖示、簡單的機械圖、電路圖和光路圖。一類是屬于作圖類型題,例如,作光路圖等,要力求符號標準、線條清晰、尺規(guī)作圖。另一類屬于識圖,例如,識別機械運動部分的v-t圖象、s-t圖象,以及物態(tài)變化部分的晶體和非晶體熔化和凝固圖象等,要記住講過的最基本圖象,明確圖象中各部分所代表的物理含義。
4.重視觀察和實驗
在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我們還應該重視實驗,注意把所學的科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生產(chǎn)中的現(xiàn)象結合起來,其中也包含與科學實驗現(xiàn)象的結合,因為大量的科學規(guī)律是在實驗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作為一個剛開始學習物理的初中學生,要認真觀察教師的演示實驗,并獨立完成學生的動手操作實驗。
5.多做練習題
要想學習好物理科目,一定要多多做練習,把書本上學到的概念和公式,應用到實際做題中,如果做題時能夠得心應手,方能說明掌握了知識點。準備一個錯題本,把自己錯的題一個個記下來,然后時常復習加深印象,這樣才能避免犯同樣的錯誤。
物理學習方法與策略
1.課前預習,課后才不吃力
通過經(jīng)驗來看,預習的效果要明顯比沒有預習的效果要好。進入初中以后,剛開始學習的聲學會比較簡單,但之后的版塊難度會越來越大,尤其是到了固態(tài)變化這一章。因為知識點比較抽象,純屬概念性的知識,需要學生去記憶和背誦。到了學電學的時候就會有更多的孩子被難住,較之前的知識點,這個版塊更加抽象,很多孩子已經(jīng)不知所云,所以更需要課前預習,這樣至少不會讓學生感覺太吃力。如果沒有預習的話,孩子們可能會感覺非常痛苦,甚至會考試不及格。
2.堅持做筆記
要想學好物理一定要堅持做筆記。上課以聽講為主,還要有一個筆記本,有些東西要記下來。知識結構,好的解題方法,好的例題,聽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記下來。課后還要整理筆記,一方面是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還要對筆記作好補充。筆記本不只是記上課老師講的,還要作一些讀書摘記,自己在作業(yè)中發(fā)現(xiàn)的好題、好的解法也要記在筆記本上,就是同學們常說的“好題本”。
3.要自己歸納重點
很多學生只是一味地死板的學習,做完一道題,正確的就不管了,錯誤的看一眼也不去細細思考,他們不善于思考、總結、歸納自己的錯誤,不善于將不同的題型進行歸納分類,更不善于歸納整理自己存在缺陷的學習方法,這樣很大程度阻礙了他們物理的學習發(fā)展。所以要想學好物理,一定要自己整合知識點。
4.學好物理實驗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科學。物理的規(guī)律、原理都是通過物理實驗現(xiàn)象或數(shù)據(jù)分析,總結或推理出來的。我們教材中就有大量的物理實驗要求同學們?nèi)プ觯ヌ骄?。只有同學們敢于實驗,敢于實踐,敢于動手,才能把物理真正學好。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冊復習提綱相關文章: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冊復習提綱





上一篇:川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復習提綱
下一篇:初三上學期地理提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