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學習方法要求與技巧
古詩文學習的重要性和初中語文應試要求解析對中學語文來說很重要。相信不少同學和家長對國學熱有一定的基本認知,同時也對古詩文文言文部分在語文學習中的重要性有更為清晰的概念。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初中語文學習方法要求與技巧,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1、文言文學習要求與技巧
1.1 能記誦規(guī)定范圍內(nèi)的文言詩文。
1.2 掌握重要的文學和文化常識。
1.3 能在具體語境中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
1.4 能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言句子。
1.5 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1.6 能概括文章的中心。
1.7 能理解和把握詩詞的基本內(nèi)容和作者的感情傾向。
方法:
1、每個學期結(jié)束之后,把所有要求背誦的古詩文全都整理或抄寫在一個本子上。抄寫的過程,也是一個加深印象的復習過程。
2、文言文字詞積累,中考要求的一百五十個實詞,六個虛詞務必熟記。同時注重提升一些翻譯技巧
留:專有名詞,如國號、地名、人名等,可照錄不翻譯
刪:刪去不需要翻譯的詞,例如發(fā)音詞,湊音節(jié)所用的助詞之類
補:翻譯時增補出原文中省略的成分
換:翻譯時把古語用詞換成現(xiàn)代詞匯
調(diào):翻譯時,定語后置、賓語前置、介賓結(jié)構(gòu)后置等詞序需要調(diào)整
選:選用恰當?shù)脑~義翻譯
譯:譯出實詞、虛詞、活用的詞和通假字
意: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等意義,直譯會不明白,應用意譯
縮: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為突出強調(diào),故意用了繁筆,翻譯時可縮譯
擴:將文言文中的單音詞擴為同義的雙音詞或多音詞;對一些言簡意賅的句子內(nèi)容進行拓展以表達更為清晰
(具體翻譯技巧的運用會在相關課程中涉及)
3、翻譯題過后另一個重要題型就是理解題。整篇文言文的主要內(nèi)容和中心思想的理解和貫通是建立在能翻譯全文的基礎上的。
古詩詞跟文言文不太一樣的地方在于它本身的主旨會更深刻一些;因此,平時注重國學的沉淀,有一定的國學常識與文化底蘊的積累,在應試時能更好的掌握古詩詞的內(nèi)容和情感。
2、現(xiàn)代文學習要求與技巧
2.1 能在具體語境中理解詞語的含義和用法。
2.2 能把握句子在文中的含義,提取并解釋重要的信息。
2.3 能概括文章的要點和主旨。
2.4 能分析句子和段落的作用。
2.5 能識別和運用修辭方法,理解其表達效果。
2.6 能梳理文章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結(jié)構(gòu)。
2.7 能對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常見寫作手法及語言表現(xiàn)力,
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見解。
2.8 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作相應的拓展。
方法:
1、觀念轉(zhuǎn)變:很多同學會認為每次做閱讀理解都是在做新題,但這種感覺是錯誤的,在做完題之后沒有進行總結(jié)歸納,也就無法找到閱讀理解題的竅門所在。在中考當中,閱讀題型和答題模板是相對固定的。(閱讀理解題答題模板會在寒假語文課程中涉及)
2、答題:首先不能急著落筆,充分地審題之后,要對每道題大致要答到哪幾個點有初步的意識,在文中尋找線索和題干;線索和題干梳理完畢后,需要組織好語言,孰先孰后,理清各答題點的重要性先后順序,方才落筆答題。
3、綜合運用能力
3.1 能根據(jù)一定的生活情境,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解決問題。
3.2 能根據(jù)要求,完成讀寫任務。
解析:
綜合運用部分,其實就是通過一個現(xiàn)實生活情境來測試語文運用能力;比如說:按照一定的句式來給一個活動寫宣傳語或者是去邀請一個嘉賓參與。
4、寫作能力要求與技巧
初中作文三大核心標準:中心材料、思路結(jié)構(gòu)、語言表達
4.1 能記敘生活中的人、事、物。
4.2 能說明生活中的事物和事理。
4.3 能對社會現(xiàn)象表達自己的感受、認識和見解。
4.4 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600 字左右的文章。
4.5 文章應符合題意,中心明確,內(nèi)容充實,感情真摯,結(jié)構(gòu)完整,條理清楚,表達通順、連貫。
4.6 字跡清楚,書寫規(guī)范,文面整潔。
方法:
1、初中三年三個階段依次完成(見上圖),注重平時積累,不可操之過急。
2、初一:初步搭建寫作的框架思路;初二: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提升,例如優(yōu)化語言組織和使用,熟練運用一些寫作手法和人物描寫、環(huán)境描寫。
3、初二階段需準確把握中心材料。相對初一階段的寫作是表達一種感情,到了初二就需要去關注更深層次的思想和理念。
4、初三是一個強化綜合運用的過程;即把初一初二階段所學過的技巧融會貫通;在這個階段,國學涵養(yǎng)和積累的優(yōu)勢就會顯現(xiàn)出來,古風化的語言會成為寫作很重要的亮點和加分項。
相關文章:
初中語文學習方法要求與技巧
上一篇:語文學習方法詳細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