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丁香五月婷婷,丁香五月婷婷网,欧美激情网站,日本护士xxxx,禁止18岁天天操夜夜操,18岁禁止1000免费,国产福利无码一区色费

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高中學習方法 > 高二學習方法 > 高二歷史 >

高二歷史啟蒙運動達標測試卷

時間: 於寶21274 分享

  中國近代改革運動潮流興起,涌出了無數的愛國革命斗士的激烈參與,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高二歷史啟蒙運動達標測試卷,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好好學習并掌握這部分知識,趕快學習起來吧。

  高二歷史啟蒙運動達標測試卷

  【課堂達標】

  1.馬克思說,啟蒙思想家“已經用人的眼光來觀察國家,并且從理性和經驗中而不是從神學中引申出國家的自然規(guī)律”。其中“理性”是指(  )

  A.獨立的 思考與自主的精神

  B.君主的權力與黨派的信仰

  C.國家的意志與精神的寄托

  D.權威的判斷與歷史的傳統(tǒng)

  解析:選A。理性就是人性中的正確、合理的部分。理性在文藝復興運動中就已經萌芽,在啟蒙運動中得到廣泛的提倡。凡是自由、平等、人權、民主、法治等主張都屬于當時提倡的理性。

  2.提出“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要防止濫用權力,就必須以權力約束權力”的啟蒙思想家是(  )

  A.孟德斯鳩       B.伏爾泰

  C.盧梭 D.狄德羅

  解析 :選A。題干的材料所體現的核心思想是實現權力的制約與平衡,孟德斯鳩三權分立的思想最明顯地體現了這一點。

  3.下圖是18世紀法國等級制度示意圖。近代啟蒙思想家盧梭沖擊該制度的主張有(  )

 ?、偃龣喾至W說 ②社會契約學說?、廴嗣裰鳈鄬W說 ④主張法律上的平等和事實上的 經濟平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選D。社會契約學說、人民主權學說都是盧梭反對封建專制和等級制度的學說;同時,盧梭主張建立大體平均的小私有者社會,實現法律上的平等和事實上的經濟平等;三權分立學說是孟德斯鳩的主張。

  4.一位法國思想家說:“《圣經》上聲稱,婦女觸犯上帝遭到懲罰,所以分娩時必遭痛苦。但是,母豬生崽的時候也無一個不痛,不知道它們?yōu)楹问乱驳米锪松系勰?”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主張是(  )

  A.虔誠信仰上帝

  B.反對盲目信仰

  C.實行三權分立

  D.要求婦女解放

  解析:選B。解答本題首先要對材料進行分析,其次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澳肛i生崽的時候也無一個不痛,不知道它們?yōu)楹问乱驳米锪松系勰亍?,這位思想家用典型的事例反駁了《圣經 》,從中可以看出他的主張是反對盲目信仰。

  5.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1: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易的一條經驗。有權力的人的使用權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方才休止。因此,要防止濫用權力,就必須以權力約束權力。

  —— 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材料2:伏爾泰在給他的一個反對者的信中寫道:“我不同意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我愿誓死捍衛(wèi)你說話的權利?!?/p>

  材料3:啟蒙思想家狄德羅曾說過:“沒有一個人從自然得到了支配別人的權利。自由是天賜的東西,每一個同類的個體,都有享受自由的權利?!?/p>

  請回答:

  (1)根據材料1,孟德斯鳩提出的著名國家學說是什么?這一學說的核心是什么?

  (2)材料2、3中兩位著名思想家的相同主張是什么?

  (3)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啟蒙運動對歷史發(fā)展產生的重大影響。

  解析:解答本題要結合教材中三人的觀點來理解材料,然后加以歸納總結。

  答案:(1) 三權分立學說。其核心是權力的“制約與平衡”。

  (2)“天賦人權”,人人都享有自由的權利。

  (3)是歐洲歷史上又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 動,不僅為資產階級革命做了輿論準備,而且為人類社會創(chuàng)造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課后練習】

  一、選擇題

  1.啟蒙思想家們用“人權”反對“王權”,用“人道”對抗“神道”,用“人類理性”否定宗教愚昧,用“自由”“平等”代替封建等級專制,這主要是為了(  )

  A.擺脫教會的思想控制

  B.證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合理性

  C.清除近代自然科學發(fā)展的思想障礙

  D.喚起人們的反封建意識

  解析:選D。材料中啟蒙思想家的活動,旨在進行思想啟蒙,進行反封建斗爭,即喚起人們的反封建意識。

  2.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為近代歐洲的發(fā)展奠定了思想基礎,對二者的共同點表述正確的是 (  )

  A. 反對宗教神權,強調三權分立

  B.反對封建制度,倡導人民主權

  C.反對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

  D.反對君主專制,主張君主立憲

  解析:選C。

  3.大型電視政論片《大國崛起》中有這樣一段解說詞:“在啟蒙運動聲勢最盛的這個國度,思想最終演變成行動?!薄斑@個國度”是指(  )

  A.英國 B.法國

  C.德國 D.美國

  解析:選B。本題考查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由材料中說的“在啟蒙運動聲勢最盛的國度”可知該國指的是法國。

  4.17、18世紀,啟蒙思想家們呼喚用理性的陽光驅散現實的黑暗,努力構建一個民主和科學的美好時光。

  下列著作屬于啟蒙思想家康德的代表作的是(  )

  解析:選D。本題考查學生靈活運用基礎知識的能力。A、B、C、D四項作者分別是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康德。

  5.近代西方有一思想家主張:“要尋求一種結合的形式,使它能夠以全部共同的力量來防御和保護每個結合者的人身和財富;而同時又使每一個與全體相聯合的個人只不過是在服從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樣地自由?!边@一主張屬于(  )

  A.三權分立說 B.天賦人權說

  C.人民主權說 D.社會契約論

  解析:選D。考查學生分析材料歸納概括的能力。材料的大意是有一種力量可以把個人與全體相聯系的統(tǒng)治方式,與盧梭的社會契約論觀點相似。

  6.雨果在《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說》中說:“他的搖籃可以看做偉大朝代的最后一縷寶光,他的靈柩是那個地獄般的世界的第一絲微亮?!边@是因為伏爾泰(  )

  A.反對 天主教會,倡導三權分立

  B.反對君主專制,倡導民主共和

  C.處于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準備時期

  D.反對羅馬教皇,提倡依法治國

  解析:選C。本題考查材料解析能力。從材料中“偉大朝代的最后一縷寶光”,“地獄般的世界的第一絲微亮”等信息可知,伏爾泰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因為他正處在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準備時期,故選C項。A、B、D三項都不是伏爾泰的主張。

  7. 18世紀的法國,越來越多的人不再盲從統(tǒng)治者的說教,學會用自已的頭腦思考問題。與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相比,他們的思考更側重于 (  )

  A.由神和自然轉向人類

  B.與上帝直接對話

  C.追求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

  D.批判神權統(tǒng)治

  解析:選C。18世紀的法國,啟蒙運動形成高潮,思想家崇尚“理性”,用自己的頭腦思考問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啟蒙運動時期的人們追求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

  8.“誰不知道,教會領導下的歐洲,一切學問和知識也都發(fā)達!因為 誰是最淵博的哲學家、最流行的演說家、最偉大的文學家,還不是那班人說了算!”“那班人”是指(  )

  A.中世紀的天主教會

  B.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者

  C.啟蒙運動時期的思想家

  D.宗教改革時期的新教教士

  解析:選A?!敖虝I導下的歐洲”應該是指中世紀的歐洲,當時天主教會是歐洲的精神領袖,所以“那班人”應該是指天主教會。

  二、非選擇題

  9.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1:至于神,我們既然無法真切地感受他們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們到底長什么樣子,有許多東西是我們認識不了的。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

  ——普羅泰格拉

  材料2:下面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

  材料3:靈魂得救只須靠個人虔誠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會的繁瑣儀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給人的禮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為,全憑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會或行善,更不靠贖 罪券 。——《路德選集》

  材料4:如果立法權和行政權集中在同一個人或同一個機關之手,自由便不復存在了;因為人們將會害怕這個國王或議會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執(zhí)行這些法律。如果司法權不同立法權和行政權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權和立法權合二為一,則將對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專斷的權力,因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權同行政權合二為一,法官便有壓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請回答:

  (1)依據材料1,概括 普羅泰格拉的主要觀點。

  (2)材料2、3所反映的思想有何相似之處?指出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的關系,并簡要說明。

  (3)依據材料4,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啟蒙運動是如何進一步發(fā)展人文主義思想的。

  (4)綜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歷史發(fā)展階段人文主義思想的發(fā)展特征。

  解析:第(1)問要依據材料1概括普羅泰格拉的主要觀點。第(2)問要圍繞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所體現的人文主義作答。第(3)問啟蒙運動對人文主義的發(fā)展應從宣揚理性主義方面分析。第(4)問應注意歸納人文主義思想的發(fā)展。

  答案:(1)懷疑神;肯定人。

  (2)相似之處:都體現了人文主義(或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都抨擊教會。關系:后者是對前者的繼承與發(fā)展。說明:文藝復興運動宣傳人文主義,沖擊了神學的統(tǒng)治;宗教改革運動進一步宣傳了人文主義,動搖了羅馬教會的統(tǒng)治地位。

  (3)反對專制制度,提倡三權分立(或分權),宣揚理性主義;提出“天賦人權”。

  (4)起源(或萌芽)階段:強調人的價值。復興(或發(fā)展)階段:主張發(fā)展個性。成熟(或明確)階段:構建理想社會。


相關文章:

1.2017-2018高二歷史模擬試題(含知識匯總)

2.啟蒙運動產生的原因和歷史背景

3.高二歷史學習方法

4.高二復習歷史必修3知識點大匯總

5.人教版高二歷史必修3第二單元測試試題及答案(2)

233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