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必修五基礎知識點分析
因為高二開始努力,所以前面的知識肯定有一定的欠缺,這就要求自己要制定一定的計劃,更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相信付出的汗水不會白白流淌的,收獲總是自己的。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高二語文必修五基礎知識點分析,希望能幫助到你!
高二語文必修五基礎知識點分析1
1.開柙出虎:原指負責看管的人未盡責任。后多比喻放縱壞人。
2.虎兕出柙:虎、兕從木籠中逃出。比喻惡人逃脫,主管者應負責任。
3.既來之,則安之:原意是既然把他們招撫來,就要把他們安頓下來。后指既然來了,就要在這里安下必來。
4.分崩離析:崩塌解體,四分五裂。形容國家或集團分裂瓦解。
5.禍起蕭墻:指禍亂發(fā)生在家里。比喻內部發(fā)生禍亂。
6.五十步笑百步:作戰(zhàn)時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譏笑后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別人有同樣的缺點錯誤,只是程度上輕一些,卻毫無自知之明地去譏笑別人。
7.餓殍(piǎo)遍野:餓死的人到處都是。
8.豁然開朗:從黑暗狹窄變得寬敞明亮。比喻突然領悟了一個道理。
9.淺嘗輒止:略微嘗試一下就停下來。指不深入鉆研。
10.卓有成效:有突出的成績和效果。
11.堅忍不拔:形容在艱苦困難的情況下意志堅定,毫不動搖。
12.永垂不朽:指光輝的事跡和偉大的精神永遠流傳,不會磨滅。
13.駭人聽聞: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害怕。
14.義憤填膺(yīnɡ):發(fā)于正義的憤懣充滿胸中。
15.安之若素:安然相處,和往常一樣,不覺得有什么不合適。
16.心急如焚:心里急得象著了火一樣。形容非常著急。
17.息息相關:呼吸也相互關聯(lián)。形容彼此的關系非常密切。
18.無濟于事:對事情沒有什么幫助或益處。比喻不解決問題。
19.搖搖欲墜:形容十分危險,很快就要掉下來,或不穩(wěn)固,很快就要垮臺。
20.不言而喻:不用說話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顯。
21.大放厥(jué)詞:原指鋪張詞藻或暢所欲言?,F(xiàn)用來指大發(fā)議論。
22.語焉不詳:指雖然提到了,但說得不詳細。
23.一帆風順:船掛著滿帆順風行駛。比喻非常順利,沒有任何阻礙。
24.不可思議:①佛家語。指思維和言語所不能達到的微妙境界。道教也借用此語。②形容事物無法想象或難以理解。
25.筋疲力盡:形容非常疲乏,一點力氣也沒有了。
26.恫瘝(ɡuān)在抱: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里。
27.無憂無慮:沒有一點憂愁和顧慮。
28.遮天蔽日:遮蔽天空和太陽。形容事物體積龐大、數(shù)量眾多或氣勢盛大。
29.白頭偕老:夫妻相親相愛,一直到老。
30.惻(cè)隱之心:形容對人寄予同情。
31.忐忑(tǎntè)不安:心神極為不安。
32.興高采烈: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詞犀利。后多形容興致高,精神飽滿。
33.慢條斯理:原指說話做事有條有理,不慌不忙?,F(xiàn)也形容說話做事慢騰騰,不慌不忙。
34.提心吊膽:形容十分擔心或害怕。
35.奮不顧身:奮勇向前,不考慮個人安危。
36.物華天寶:指各種珍美的寶物。
37.人杰地靈: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過,其地也就成了名勝之區(qū)。
38.高朋滿座:形容賓客很多。
39.命途多舛(chuǎn):形容在人生道路上歷經坎坷,屢遭磨難。
40.馮唐易老:漢馮唐身歷三朝,至武帝時,舉為賢良,但唐已九十馀歲,不能再做官了。
41.畫棟珠簾:形容房屋裝備的華麗。
42.李廣難封:漢名將李廣部下因軍功而封侯的人很多,而李廣本人抗擊匈奴,戰(zhàn)功顯赫,卻不見封侯。后以“李廣未封”、“李廣不侯”、“李廣難封”慨嘆功高不爵,命運乖舛。
43.老當益壯:年紀雖老而志氣更旺盛,干勁更足。
44.東隅已逝:早年的時光消逝,如果珍惜時光,發(fā)憤圖強,晚年并不晚。
45.各抒己見:各人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46.艱苦卓絕:堅忍刻苦的精神超過尋常。
47.充耳不聞:塞住耳朵不聽。形容有意不聽別人的意見。
48.置之不理:放在一邊,不理不睬。
49.虛無縹緲:形容空虛渺茫。
50.袖手旁觀:把手籠在袖子里,在一旁觀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過問,也不協(xié)助別人。
51.自得其樂:自己能從中得到樂趣。
52.不屑一顧:認為不值得一看。形容極端輕視。
53.揚眉吐氣:揚起眉頭,吐出怨氣。形容擺脫了長期受壓狀態(tài)后高興痛快的樣子。
54.迎刃而解:原意是說,劈竹子時,頭上幾節(jié)一破開,下面的順著刀口自己就裂開了。比喻處理事情、解決問題很順利。
55.兢兢業(yè)業(yè):形容做事謹慎、勤懇。
56.天倫之樂:泛指家庭的樂趣。
57.耳熟能詳:指聽得多了,能夠說得很清楚、很詳細。
58.庸人自擾:指本來沒有事,自己瞎著急或自找麻煩。
59.來龍去脈:本指山脈的走勢和去向?,F(xiàn)比喻一件事的前因后果。
60.雷霆萬鈞:形容威力極大,無法阻擋。
高二語文必修五基礎知識點分析2
一、通假字
①外連衡而斗諸侯/約從離衡(衡,通"橫")
②孝公既沒(沒,通"歿",死亡)
③合從締交/約從離衡/于是從散約敗(從,通"縱",指戰(zhàn)國時期六國聯(lián)合共同對付秦國的策略,稱為"合縱")
④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疲憊)
⑤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通"呵",喝問)
⑥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崛起)
⑦贏糧而景從(景,通"影",像影子一樣)
⑧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⑨非抗于九國之師也(抗,通"亢",高)
⑩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動)
二、古今異義
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于是,在這種情況下;西河:黃河以西。)
②于是六國之士,有寧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在這時)
③山東豪俊遂并起(山東:崤山以東,即東方諸國。今指山東省。)三、一詞多義
1.固
①據崤函之固(險固,堅固,特指地勢險要,城郭堅固,形容詞用作名詞)
②君臣固守以窺周室(牢固,頑強,形容詞)
③然后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固守的據點,屏障,名詞)
2.因
①因遺策(沿襲,動詞)
②因利乘便(趁著,介詞)
③因河為池(憑借,依據,介詞)
3.亡
①秦無亡矢遺鏃之費(丟失,損失,動詞)
②追亡逐北(逃亡,動詞;此用作名詞,指逃亡的軍隊)
③吞二周而亡諸侯(滅亡,動詞;這里是使動用法,使……滅亡)
4.制
①吳起……趙奢之倫制其兵(統(tǒng)率,動詞)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動詞)
③履而制六合(統(tǒng)治、控制,動詞)
5.兵
①……趙奢之倫制其兵/行軍用兵之道(軍隊,名詞)
②收天下之兵/信臣信精卒陳利兵而誰何/斬木為兵(兵器,名詞)
6.策
①蒙故業(yè),因遺策(策略、計策,名詞)
②振長策而御宇內(馬鞭子,名詞)
7.致
①以致天下之士(招引、招納,動詞)
②致萬乘之勢(達到、獲得,動詞)
8.之
①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的,結構助詞)
②……趙奢之倫制其兵(這,指示代詞)
③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詞)
④聚之咸陽(代"天下之兵",代詞)
9.及
①非及向時之士(比得上,動詞)
②及至秦始皇(到,等到,介詞)
10.北
①乃使蒙恬非筑長城而守藩籬(在北方,方位名詞作狀語)
②追亡逐北(敗北的軍隊,動詞作名詞)
11.度
①內立法度(制度,名詞)
②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量長短)
12.遺
①因遺策(遺留下來,動詞)
②秦無亡矢遺鏃之費(遺失,丟失,動詞)
13.愛
①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吝惜,動詞)
②寬厚而愛人(愛護,尊重,動詞。)
高二語文必修五基礎知識點分析3
簡介:
《促織》是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創(chuàng)作的文言短篇小說。《聊齋志異》,清代短篇文言小說集,是蒲松齡的代表作,在他40歲左右時基本完成,此后不斷有所增補和修改?!傲凝S”是他的書齋名,“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指奇異的故事,指在聊齋中記述奇異的故事。
背景:
《促織》是按事物發(fā)展的自然順序記敘的,情節(jié)曲折多變,故事完整。本篇小說從總體看是按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四部分記敘的。
字詞:
1.宣德:明宣宗年號(1426-1435)。
2.尚:崇尚,愛好。
3.西:這里指陜西。
4.華陰令:華陰縣縣官。
5.才:(有)才能。這里指勇敢善斗。
6.責:責令。
7.里正:里長。
8.游俠兒:這里指游手好閑、不務正業(yè)的年輕人。
9.昂其直:抬高它的價錢。直,通“值”。
10.居為奇貨:儲存起來,當作稀奇的貨物(等待高價)。居,積、儲存。
11.里胥:管理鄉(xiāng)里事物的公差。
12.科斂丁口:向百姓征稅攤派費用??茢?,攤派、聚斂??疲蹟?。丁口,老百姓。丁,成年男子。
13.操童子業(yè):意思是正在讀書,準備應考。操……業(yè),從事……行業(yè)。童子,童生??婆e時代還沒考取秀才的讀書人,不論年紀大小,都稱為“童生”。
14.售:原意是賣賣物出手,這里指考取。
15.迂訥:拘謹而又不善于說話。
16.累盡:牽累而耗盡。累,牽連,妨礙。
17.裨益:補益。
18.款:款式,規(guī)格。
19.宰嚴限追比:縣令嚴定期限,催促繳納。追比,舊時地方官吏嚴逼人民,限期交稅、交差、逾期受杖責,叫“追比”。
20.流離:淋漓。
21.能以神卜:能夠憑借神力占卜。
22.紅女白婆:紅妝的少女、白發(fā)的老婆婆。
23.爇香:點燃香。
24.翕辟:翕,合。辟,開。
25.竦立:恭敬地站著。
26.無毫發(fā)爽:沒有絲毫差錯。
27.食頃:吃一頓飯的工夫。
28.蘭若:寺廟,即梵語“阿蘭若”。
29.青麻頭:和下文的“蝴蝶”、“螳螂”、“油利垯”、“青絲額”,都是上品蟋蟀的名字。
30.有古陵蔚起:有古墳高起。蔚,草木茂盛的樣子,引申為高大的樣子。
高二語文必修五基礎知識點分析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