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語感、提高高二語文的素養(yǎng)的技巧
培養(yǎng)語感、提高高二語文的素養(yǎng)的技巧
漢語是世界上最美、最豐富的語言,鼓勵學生讀背一些文質兼美,情文并茂的篇章,是學生積累知識、培養(yǎng)語感的很重要的途徑。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高二語文學習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培養(yǎng)語感、提高高二語文的素養(yǎng)的技巧
一、從優(yōu)秀的篇章中感知、積累、豐富語感。
漢語是世界上最美、最豐富的語言,鼓勵學生讀背一些文質兼美,情文并茂的篇章,是學生積累知識、培養(yǎng)語感的很重要的途徑。
1、聽說結合,感受語言魅力,培養(yǎng)語感。
“聽話是憑借語言、理解說話者所講的意思。聽的言語活動不是機械、被動地接受和簡單重復反映信息,而是積極主動思考,重組語言材料,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和接受信息的過程?!笨梢?,聽是接收信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鑒于此,在語文課堂上,我們舉行了課前美文欣賞活動。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接收優(yōu)美的語言,經(jīng)過大腦的加工后,對聽到的美文進行評價,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我認為在教學中要積極幫助學生端正聽的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多聽、會聽,在聽中積極、感知語感。如此經(jīng)常練習,學生的語感能力就會不斷提高。
2、讀寫結合,培養(yǎng)語感。
閱讀是提高學生人文底蘊、提高語文能力、培養(yǎng)積累語感的有效途徑。多讀、熟讀、讀后深思,能有效地激發(fā)語感。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講的就是誦讀的效果。古時的私塾先生們就很看重誦讀,他們要求學生反復讀,仔細讀,做到熟讀成誦。“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便是對誦讀的評價?,F(xiàn)代心理學研究表明,誦讀中語調、節(jié)奏、語流反復刺激,便在學習者特定的精神上留下“聲音映像”,這種內在的映像遇到外界的刺激,熟悉的語言流便自然而然地從記憶中溢出。
學生在讀中獲得感知之后,還要進一步要求他們展開聯(lián)想與想象,加上自己的理解、看法及獨特的情感體驗進行必要的練筆,來鞏固讀的成果,這樣,良好的語感就會在讀中得到積累,在寫中得到發(fā)展。
3、勤記多背,積累知識,豐富語感。
“語感要憑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去感知?!憋@而易見,生活經(jīng)驗和自身的知識積累是語感的源泉。初中學生由于生活經(jīng)歷不足,實踐經(jīng)驗有限,所以,勤記多背,積累知識,將語言材料內化為自己的言語,將是積累、豐富語感的重要途徑。
二、在語文實踐中領悟、分析,培養(yǎng)語感。
由于語感的培養(yǎng)離不開理性思維的參與,離不開對語言文字的靈敏感覺,離不開學生的悟性。因此,我就積極創(chuàng)設語感情境,讓學生學會分析、琢磨,從而實現(xiàn)對語言的準確領悟。
“悟”是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在思維、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動的參與下對語言材料的及語言組織形式的深層把握,使主體的“神”與客體的“神”融為一體,達到“物我交融”的境界。領悟的最佳方法是“熟讀精思,分析琢磨”。在教學辛棄疾的《西江月》時,我讓學生分析后兩句“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學生很容易就發(fā)現(xiàn)這兩句話與注解的話順序不同。這是為什么?學生討論后得出結論,這是強調作用,表示詞人的驚喜之情,因為他找到了避雨的地方,在山野夜行遇雨而又能找到避雨的地方,這時心情會是何等欣慰?這種樂趣不是身臨其境的人又怎么體會得到?從而體現(xiàn)這首詩的旨意。在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分析,推敲,讓學生獨立思考,用心用情去體驗去感悟,品味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揣摩作者的思路、情感。久之,則詩歌中所蘊含的“玄機”就會通過有血有肉的語言從學生的口中傳出來,這樣學生的語感就會得到進一步鍛煉。
三、對積累的語文素材吸收、加工、運用,培養(yǎng)語感。
這是培養(yǎng)語感的高級層次。積累如吸氣,運用如吐氣,只有吸夠了氣,才能吐出氣。因此它的完成需要引導學生通過積累的知識來獲得,除此教師必須引導他們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幫助他們展開合理的想象和聯(lián)想,借助思維和審視能力,對語言材料進行品評、鑒賞,能夠愜意地抒發(fā)自己的內心世界情感。這需要學生與文本對話,需要學生與作者在生活體驗上溝通,需要學生與作者在心靈情感上的共鳴。這樣學生不僅能充分領會語言文字的字面意義,還會領會語言文字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才能抒發(fā)讀完文本后的獨特的情感體驗。
積累拓展語文學習的一片天空
首先,積累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就拿我們平時的學習來講,高中語文讀本每冊都提供了大約一百篇作品,涉及多種體裁,古今中外,無所不有,同學們學習的同時就是在進行著積累。茶余飯后,與人閑談,有意或無意間又何嘗不是在積累。俗話說的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講的正是這個道理。當今,我們獲取信息的途徑越來越多,報紙書刊、廣播電視、互聯(lián)網(wǎng)絡,這些無不為我們打開一片廣闊的天地。處處留心皆學問,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語文的外延就有多大。因此,時時、處處注意身邊發(fā)生的一切,便可獲得無比豐富的積累。
其次,積累的內容應是豐富多彩的。
?、俜e累寫作素材
寫作時使用的材料都來源于生活,同學們如果能夠注意觀察生活,體驗生活,便可積累到許許多多鮮活生動的素材。因此,可以隨時隨地地多觀察,多記日記,多寫生活感悟,這樣對寫作素材的積累,對寫作水平的提高會大有裨益。
?、诜e累古代詩文
高中階段,同學們接觸了大量的古詩文。通過課本、讀本,通過課外通讀的篇目,通過唐詩、宋詞的鑒賞,積累了許多古代詩文,這些點滴積累不僅能夠打牢自己的語文基本功,而且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
?、鄯e累思想認識
同學們在觀察生活、體驗生活的時候,應當學會思考,學會透過現(xiàn)象分析事物的本質,從而提高自己的思想認識水平。只有這樣,在看問題時,才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不人云亦云,我們的作文才能立意新穎,具有自己獨特的個性特征。
第三,積累的途徑是靈活多樣的。
?、購V泛閱讀,博覽群書
多讀書,讀好書,是同學們寫好作文的基礎,也是進行積累的行之有效的途徑之一。我常常充分利用每周的閱讀課時間,充分發(fā)揮語文讀本或《語文報》、《讀者》、《雜文選刊》等有價值的書刊的作用,在同學們中廣泛開展讀書競賽活動。另外,班級還集中購買了中外名著八十多種,達到人均一冊,定期交換閱讀,并不定期的開展讀書心得交流,互通讀書感受,極大地調動了同學們閱讀的積極性。在去年舉行的南陽市小作家杯作文競賽中,有多名同學獲得獎勵,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閱讀積累所帶來的益處。
?、诖ζ肺叮I悟
只有閱讀上的量的積累是遠遠不夠的,還應重視體味。體味作品的語言,體味人物的感情,進而加深對作品的深入理解。這一過程應當是建立在閱讀基礎之上的,比如同學們讀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就應當盡可能地感悟詩歌喚起的美好感覺,感悟詩人的思想情感。讀余秋雨的《莫高窟》,也應如此這般地感悟文字之外的意味,這是情感積累的過程,中間有一個由此及彼的遷移過程??傊?,感悟、品味的積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逐步培養(yǎng)。
③靈活變通,學以致用
積累的終級目標是運用,運用是對積累的整理與檢驗。運用方式可以是直接引用,如在作文中直接引用格言警句、名人名言;可以是靈活變通引用,借助材料的相關性、相似性,加以融會貫通,變?yōu)榧河谩H鐚W習了《勾踐滅吳》,理解了臥薪嘗膽的故事,便可以化用到自己的作文中,用以論證自己所要論述的相關論點。
總而言之,積累之于語文學習有著不容低估的重要性,它可以擴大同學們的知識面,提供寫作的素材,豐富自己的思想認識,提高個人文化素養(yǎng)。正如《勸學》中所學的積累小流匯成江海,積累跬步到達千里。就讓我們在積累中學習,在學習中積累,去拓展語文學習的一片廣闊的天空吧。
培養(yǎng)語感、提高高二語文的素養(yǎng)的技巧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