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夢的解析讀書心得體會5篇
《夢的解析》對夢的實質(zhì)、夢的偽裝、夢的工作以及夢的過程和心理等與夢有關的問題做了抽絲剝繭的闡述。
夢的解析讀后感1
莊子說夢,“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這個近乎神來之筆的問題,演繹出無數(shù)化蝶傳說的浪漫,孔子也說夢,那坐奠于兩楹中間的夢景,個中理想得以實現(xiàn)的自信和無緣實現(xiàn)理想的遺憾,究竟哪個多一些?
夢,自古以來都是一個充滿著浪漫和神秘的代表,它也許在歷史長河中并沒有扮演過特別重要的角色,但它卻在不斷地散發(fā)它獨特的光芒,使人們一直都熱衷去了解、探索它。對于夢,我們總是充滿著好奇,希望能夠真正地、全面地去了解其中的奧妙,并使之為現(xiàn)代社會所用。本來的我總是認為夢是不可知的,也是無法給出一個正確無誤的解釋的,甚至認為夢是神對自己的一個暗示或者啟示,但在我拜讀了弗洛伊德所寫的《夢的解析》后,我對于夢有了新的了解和認識。
弗洛伊德在《夢的解析》中給夢做出了這么一個詮釋:夢是一種受抑制的愿望經(jīng)過改裝的達成。也就是說,夢成為了一種人們進行自我安慰的調(diào)節(jié)機制,并被植入了人類的大腦,再經(jīng)過各式各樣的“偽裝”,悄悄地調(diào)節(jié)著人類的心理狀態(tài),使人們不至于崩潰。
弗洛伊德認為夢的作用在于滿足人們意識中或潛意識中的各種愿望,而在這些各種各樣的愿望中,大部分是不為人的理性或者社會道德所接受的,所以要由人的自身對此進行調(diào)節(jié),經(jīng)過一系列的粉飾,將這些愿望轉(zhuǎn)化為不易被察覺的形式,并通過各種復雜的夢境將其釋放出來,而我們的夢正是由于有了這一系列的粉飾,不僅成功偽裝了我們的各種潛意識,而且造成了解讀它的困難。因此,在進行夢的解析時,首要的任務便是破除夢的偽裝,探索人的各種各樣的潛意識。
為了揭開夢的各種偽裝,弗洛伊德從對夢進行檢查著手,他首先談到了幾個比較常見的意象,然后談到夢是如何運作的,也就是如何偽裝自己的,同時也對四種夢進行自我偽裝的方法進行了介紹,即凝縮作用、轉(zhuǎn)移作用、將思想轉(zhuǎn)化為視覺和二度潤飾。當把夢的重重偽裝揭開后,我們就能夠看到夢的真實意義,從而達到解夢的目的。
《夢的解析》在當時并不是一本被人們普遍接受的書,其主要原因在于書中的結論大多是弗洛伊德自己在對精神病患者進行治療時所總結出來的經(jīng)驗,并沒有數(shù)據(jù)的支持,同時人們對于弗洛伊德將個別精神病患者的病例所得出的結論普遍化,并套用在所有人身上的做法表示懷疑。雖然到了今天,人們發(fā)現(xiàn)了《夢的解析》有著它不容忽視的價值,而且弗洛伊德的地位也逐漸地被認可。
我承認這本書在人類心理學中無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夢境是一個伴隨我們長大,但我們卻對它完全不了解的世界,而借由弗洛伊德提出的種.種觀點,我們才更加地了解夢境,也更加地了解自己,弗洛伊德確確實實地為心理學、病理學等各個學科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夢的解析讀后感2
在一位學心理學專業(yè)的同學介紹下,暑假的時候決定讀一下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在這之前自己也在想:人為什么會做夢?夢真的會預言一些事情嗎?……
弗洛伊德是奧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家和心理學家,也是精神分析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其著作《夢的解析》被譽為精神分析學第一名著,其中敘述了弗洛伊德對于夢的看法以及在進行精神分析的心理輔導時解夢的方法,它從一個其他人沒探索過的領域?qū)θ藗兊男睦?、夢境進行了分析,并構成了一個相對完備的系統(tǒng)。對于這樣一本理論著作,我個人認為只讀一兩遍是不足以領悟到其中更深層次的奧妙的,所以,我所感悟到的也只是冰山一角。
弗洛伊德在《夢的解析》這本書中采用超多的材料來論證其觀點,而其中很大一部分的材料都是他自己的夢。在科學研究中,占據(jù)超多的第一手材料對得出正確的結論是有很大的影響的。并且,在獲取材料的過程中,又是一個艱苦曲折的經(jīng)歷,需要的是耐心和恒心。而對于所獲得的沒有邏輯繁瑣的材料,又要對其進行整理、分析,直至最后歸納得出結論。但是有的時候,結論是很難得出來的。
以前,我總是認為,精神病家自己也很有可能有點精神病??煞从^弗洛伊德卻好像沒有精神病的跡象。但是,能夠肯定的是研究心理的人自身務必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承受著巨大心理壓力的弗洛伊德卻依然總結寫出了這樣一本名著,不得不說他真的很有潛力。
在其著作中,弗洛伊德認為夢是欲望的表達,也就是說,夢是滿足自己內(nèi)心的某種渴望,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你沒有被滿足的渴求。夢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因由的,是由先存在的現(xiàn)象引發(fā)的,“夢是一種被壓抑的、被抑制的愿望經(jīng)過偽裝的滿足?!倍恍┛茖W的解釋認為,夢是人在睡眠時部分的大腦皮層尚未停止活動而引起的表象。夢到底是什么?誰又有一個確定的回答呢?
在當今,人們?nèi)绨l(fā)現(xiàn)梵高的畫的價值一樣,也最后發(fā)現(xiàn)這本書有著它偉大的價值,并且弗洛伊德偉大心理學家的地位逐漸被認可,但是,他的有些觀點還是存在一些疑惑。《夢的解析》其中理論多為弗洛伊德自己在治療一些精神病人時透過感性經(jīng)驗進行的總結,沒有理論數(shù)據(jù)的支持。另一方面,當時的心理學家對于弗洛伊德將個別精神病人的案例所得的結論普遍套用在正常人身上的做法表示不能理解。弗洛伊德認為夢的作用就在于滿足人的愿望,能夠保護睡眠。這樣的說法過于絕對。事實上,在我們的夢里,也不乏一些焦慮的夢,有些夢甚至會影響到人的睡眠,例如噩夢。雖然,弗洛伊德認為人民們的驚醒并非是夢導致的,而是由防御機制造成的,但他仍沒有對于噩夢本身的產(chǎn)生給出合理的解釋。
不管怎樣,瑕不掩瑜,我們?nèi)砸姓J這本書在心理學界中里程碑般的地位。當然,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還是要自己的夢自己努力去圓。
夢的解析讀后感3
“需要一個自殺者來展示一下絕望的分量了。”
1、結局
對于茨威格,我想大家應該并不陌生。因為在初中的時候,我們就學過茨威格的那個《人類群星閃耀時》。如果我沒記錯,課本選錄的是《奪取南極的斗爭》那一篇,講的好像是探險家斯科特的故事。
當時就覺得那個叫斯科特的家伙好可憐,不僅沒成功,到頭來還凍死在那里了——凜冽的寒風,一望無際的病原,吃的油都被凍住,寫遺書的力氣也消散在無盡的冰屑中?,F(xiàn)在想想,那才真是叫做“厚重的絕望感”。
可憐歸可憐,但是當時的我有一個疑問,為什么要專門介紹一個失敗者呢?
后來,直到系統(tǒng)地看了看茨威格的小說,才明白為什么茨威格要這么寫。茨威格,怎么說呢,用游戲界常用的話,可以算得上是一個be(badend壞結局)熱愛者了??v觀茨威格的小說,無論是早年《同情的罪》(講的是一個傲嬌女倒貼的故事),《家庭教師》(一個傷心的故事)還是《蠱》(好像又譯作《熱帶癲狂病患者》),亦或是大家都熟悉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好像一開始就說,我們的孩子死了……),等等,似乎很少有讓大家都高興的he(happyend好結局)。相反的,他給我們展示的,都是一些慘敗的,悲劇性的,最后甚至是有點瘋狂的(“大家一起去死吧”一類難聽的話,等等)結局。
當然了,如果只用好和壞來界定,似乎又有點太膚淺了。其實,除了好結局和壞結局以外,還有另一種所謂的te(trueend真結局),即,將劇情中的一些隱藏內(nèi)容揭露出來的情節(jié)。
在真結局里,作者通過某種手段:要么是追加一些新內(nèi)容,要么是在之前一些小細節(jié)上牽強附會,等等。將好人變成了壞人,壞人變成了好人,美好成為了騙局,而悲慘和黑暗才是永恒的真實,一類的東西。似乎為了刻意徹底顛倒我們之前的認知,而追求某種讓人大跌眼鏡的效果。
另外,似乎正面變成負面,總是要比負面變?yōu)檎娓袥_擊力。
因此,人們總是開玩笑說,壞結局再壞上一百倍,就是所謂的真結局了。真結局總是給我們揭露出什么東西,但是,揭露出來的秘密,并不會讓我們恍然大悟。因為這個揭露的過程本身,并不像偵探小說那樣,有某種嚴密的邏輯過程,追求某種信服感;這種揭秘追求的其實是某種顛覆性,解構性,破壞性。
綜上,使得這些真結局,更多的是讓我們感覺到心痛,不安,甚至是絕望。
那么從嚴格上來講,茨威格小說,更有某種“真結局”的傾向——干說無用,下面就以《一個女人的二十四小時》為例,用游戲里的手法,來詳細解釋一下幾個結局的區(qū)別:
如果整個故事,在女主角送走男青年之后就結束的話,那么,整個故事就變成了:一個中年婦女,懷著一顆母親般的同情心腸,用自己無私的愛使一位浪子回頭的故事。很顯然,這是一個好結局,而這個故事,也是個有教育意義的好故事。
而如果女主角選擇跟男青年私奔(茨威格并沒有這么寫,我們只是設想一下),那么這個故事就變成了,一個中年婦女在挽救以為浪蕩子的過程中,重新點燃了自己早已熄滅的愛情之火,梅開二度。雖然二者的年齡和身份差距,總有點不倫之戀的味道,但是,只要愛情的愿望得以達成,還算是一個不錯的結局。
然后,茨威格在這兩者的基礎上,加上了一個真結局:女主角發(fā)現(xiàn),自己其實被那個男青年欺騙了,男青年到頭來還是拿著錢去爛賭,而女主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勞。于是,所有的一切無非都是泡沫幻影——無論是女主苦口婆心的勸導,還是男青年在教堂里虔誠的起誓(這里插一句:越是長大,就越是發(fā)現(xiàn),類似于“我以后一定會……”一類的話,78。99%都是騙人的),所有的一切,都化作虛無,唯有賭博的熱情永垂不朽。
于是,小說不再是一個普通的教育小說,也不再是情節(jié)爛俗,略帶俄狄浦斯情節(jié)的愛情小說。對美好表象的揭露,深層精神的揭露,這就是最典型的茨威格風格。
當然了,茨威格畢竟是大師,設立真結局的目的,并不一單單是為了“震你一下”。情節(jié)的合理性,深層的意蘊,也是需要考慮在內(nèi)的。小說中很明顯地說明了,女主角,一個喪偶的中年女性,對那位嗜賭如命的男青年抱有明顯的愛意,而且還發(fā)生了關系。我們不禁會想,既然男青年的種.種行為,不過是滿足自己賭博熱情的掩飾,那女主角的行為又算什么呢?
在結尾,親切的茨威格也許是怕我們想的太少,明確地表明,既然男青年用虛偽的騙局隱瞞了自己的賭博欲望,那么女主角也同樣的,在同情和關切的接口下,隱藏的是自己無盡的情欲。也許這么說有點過分了,相比女主角的動機一定是好的吧?但是,其行為摻雜了情欲動機這個事實,是絕對無法回避的。
所以,茨威格讓女主對自己的行為感到了無盡的痛苦和自責。在她傷心欲絕回到家里的時候,兒子親切地擁抱她,而她則認為“自己是如此的污穢不堪,以至于沒有資格接受家人對她的愛意”。按道理來說,女主角已經(jīng)喪偶多年,無所謂忠貞與否(但就外國環(huán)境而言),而且風流韻事什么的,在當時的歐洲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女主角卻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自責。也許她所自責的,并非是欲望本身,而是把欲望掩蓋在冠冕堂皇理由之下,一種無意識的虛偽的行為。
主旨因此變?yōu)椋骸耙磺薪钥墒翘摷?,唯有欲望永恒真實?mdash;—一個很有心理分析意味的命題。
茨威格本人和弗洛伊德關系很好,而且也是一個正統(tǒng)的精神分析學信徒。而這,似乎也是茨威格熱衷于沉重“真結局”的原因。
心理分析學最重要的概念,便是意識和潛意識。其實,這兩個概念,在我看來,是“外在”和“內(nèi)心”,這對矛盾對立發(fā)展而來的。人類為了生存和發(fā)展,尤其是在如今的社會里,表里不一,或者換一種好聽的說法,克制,是一種必備的生存技能。這個世界資源有限,而人口有日益增加,因此并不是所有人的愿望都能夠得到滿足,所以,壓抑和忍耐,已經(jīng)和呼吸心跳一樣,逐漸地成為了不自覺的行為。
一個人真正的愿望究竟是什么呢?我們只能從外在的效果來判斷,卻永遠都無從得知其真實的想法。而想法和行為之間的關系,取決于我們每個人頭腦里自己的編碼系統(tǒng)(例如,弗洛伊德認為,同樣的強迫行為,同樣的夢境意象,我們雖然可以總結出某種大的共同點,但是具體的內(nèi)容,是因個體而異的,它們和個人的經(jīng)驗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因此,當某一天,這個編碼系統(tǒng)被,真相大白的時候,我們總會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答案。
(舉一個伊藤潤二的恐怖漫畫為例:鎮(zhèn)上住著一個年輕人,每天都給人分發(fā)自己制作的人偶,說是傳遞給大家幸福和快樂。而實際上,這些人偶都是他父親的形象。他的父親生前受過某種詛咒,靈魂不能安息,因此年輕人只能通過這種方式,將詛咒分散給鎮(zhèn)上的所有人。這也就是為什么,那些人偶的樣子令人感到如此不安,毛骨悚然。用日語講,就是:不気味の人形)
所以說,并非是茨威格本人故意要追求一種顛覆性的“真結局”。其實,真正的“真結局”大師,應該是歐亨利。之所以茨威格的小說,有某種“真結局”的感覺,更多是因為,他首先已經(jīng)認定,要深入人的心理深處去寫作。而當我們透過表面,掀開一層層遮蓋的帷幕,自然會發(fā)現(xiàn)一些,出乎我們意料的東西了。
就像茨威格《同情的罪》里寫的,我們都像主人公一樣,以為一切都被隱藏了,一切都被遺忘了,甚至已經(jīng)流入我們潛意識的幽幽忘川之中,被時間的塵埃所覆蓋了。但是,那位知曉我們一切罪孽的倔強醫(yī)生,卻牽著他的盲妻子,突然出現(xiàn)在了面前。這是一種不安感,我們感到悲傷,感到一切被顛倒,感到,自己應該立刻逃離這里。
另外,既然提到了歐亨利,有人可能會問,歐亨利的小說,雖然也帶有所謂的“真結局”傾向,但并不是所有的結局都是悲慘的呀?但是茨威格的小說,結局為什么都那么壞呢?其實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用弗洛伊德的一句話來解釋:
“每個母親都知道,孩子之間的游戲雖然快樂,但卻無一不是在哭泣和紛爭中結束?!?/p>
——《夢的解析》
夢的解析讀后感4
夢的解析》被視為精神分析學說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三大理論支柱之一,是了解精神分析學說和潛意識理論的必讀書。該書的作者弗洛伊德是奧地利精神病醫(yī)師、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提出了“潛意識”“自我” “本我” “超我” “俄狄浦斯情結” 和“力比多” 等重要概念,其深刻影響不限于心理學史,且遍及哲學、美學、文學和流行文化等領域?!秹舻慕馕觥烽_創(chuàng)了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 理論,被作者本人描述為“理解潛意識心理過程” 的捷徑。該書引入了本我概念,描述了弗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是用于解析夢,引申到心理學,解讀人們的潛意識在夢中的表象。
在弗洛伊德之前,精神病領域相對來說還是一片處女地,而弗洛伊德的出現(xiàn)是該學界歷史上里程碑式的轉(zhuǎn)折,他是心理學界一位不折不扣的偉人。弗洛伊德首先回顧了此前關于分析夢的科學著作,然后他記述了許多夢來闡明他的理論。弗洛伊德進行分析的材料許多來自文學作品,該書更多的是一次文學分析的自覺嘗試。書中作者聲稱他發(fā)現(xiàn)了三大真理:夢是無意識欲望和兒時欲望的偽裝的滿足;俄狄浦斯情結是人類普通的心理情結;兒童是有性愛意識和動機的。
在該書中,弗洛伊德認為夢是欲望的表達,也就是說,夢是用來滿足自己內(nèi)心中某種未能在現(xiàn)實生活中被滿足的渴望。夢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因由的,是由先存在的現(xiàn)象引發(fā)的,夢是一種被壓抑的、被抑制的愿望經(jīng)過偽裝的滿足。而一些科學家的解釋認為,夢是人在睡眠是部分的大腦皮層尚未停止活動而引起的表象。夢究竟是什么?沒有確切的答復。為了驗證自己理論的正確性,弗洛伊德在《夢的解析》這本書中采用大量的材料來論證其觀點,而其中很大一部分的材料都是他自己的夢。
精辟理性的病理分析不僅為了解正常人的潛意識活動打開了一條通道,更重要的是為精神病患者奉上了一把開啟心扉的鑰匙。該書可能并不像一些暢銷書那樣可以痛快淋漓去讀,它需要品茗,因為極富營養(yǎng)。
夢的解析讀后感5
弗洛伊德在心理學的地位至今不容置疑,盡管他的許多理論被現(xiàn)代所拋棄,但這也無法否認他在心理學科所作出的貢獻。
夢的解析是我讀的第一本弗洛伊德的書,作為一本真正的科普讀物,夢的解析對于心理學入門水平還未達到的我來說確實有些艱難晦澀,甚至中途放棄了好幾次,但是這并不影響這本書的價值。
夢的解析是從夢的本質(zhì)入手,主要說明夢是愿望的滿足,而愿望是出自于童年時期的記憶,并由此進入潛意識的存在。夢分為顯夢與隱夢(夢念),形成夢的因素主要有四種形式:凝縮作用、移植作用、象征作用及潤飾作用,并列舉夢例加以說明。其中有幾種特殊夢例需要單列舉,luo體夢源自于兒童時期的記憶,代表對原始的追求與沖動是一種精神解放;親人死亡的夢分為兩類,一類是顯夢的一種,不飽含死亡本意,另一類是夢到親人真的死去表示悲傷,這類夢者大多在童年期曾有過希望他們死去的愿望,其中代表感情為姐弟爭寵,以及l(fā)uan倫,這并不是真正意義的luan倫,而是兒童初次對異性的好奇及占有的心態(tài);考試夢,考試夢實際上是對自我的安慰與自責也與xing成熟有關。
其中我對弗洛伊德對哈姆雷特的一小段分析很感興趣,這段分析也說明了一千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弗洛伊德筆下的哈姆雷特是個敢作敢為但深受壓抑從而導致行為猶豫不決的人,而恰巧在同時我看的一本小說生命不能承受之輕中對弗洛伊德夢的解析也略帶一筆,由此可見一代名作的影響力是極其深遠的。
在夢過程的心理學中,也大致了解了意識,前意識,潛意識的關系。心理現(xiàn)象分為意識和無意識,無意識又稱潛意識,潛意識分為可回溯部分即前意識和不可回溯部分,前意識不可進入意識,而潛意識中的前意識通過稽查可以進入意識。在百度上有一句最可理解的話,前意識是你夢到的,前意識是你現(xiàn)在想的,潛意識是被前意識壓抑的?;靖愣@幾個概念關系后,對于本章閱讀便基本沒有障礙了。
總的來說,雖然夢的解析是一本閱讀晦澀的書,但是其學術價值要高于娛樂價值,用知乎的話來說,不學心理學的沒必要讀,學心理學的自然知道價值在哪兒。所謂外行看熱鬧,我讀夢的解析一書也是為了拓展知識,對自身及夢進行更廣泛的了解。因此,對于本書感覺平平,屬于很少或不會再次閱讀一類。
相關文章:
2020年夢的解析讀書心得體會5篇
上一篇:2020年夢的解析讀書筆記5篇
下一篇:萬歷十五年讀后感范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