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錄讀后感范文5篇
馬克.奧勒留作為古羅馬的皇帝,他關(guān)心百姓,普建慈善機構(gòu),甚至出售私人珠寶用于賑災(zāi)。但他真正的歷史性成就,在于他醉心的哲學(xué),在于這部《沉思錄》。
沉思錄讀后感1
讀《沉思錄》時,總感覺它不是有某種體裁的書籍,而更像是作者在戲言自語,一開始覺得很乏味,可是在讀完第一章時卻發(fā)現(xiàn):這都是我們明白的道理,可我們卻沒有遵循,這本書正是告訴我怎么樣實踐它。
從這本書中,我發(fā)現(xiàn)了我作為一個青少年,一個朝氣蓬勃的青少年所應(yīng)該做的、不該做的、該忍耐的、該發(fā)泄出來的……我從中懂得了:人與人要相互體諒,不要因為一點小事鬧翻;我們要遠離奢華的生活,因為我們不賺錢,花的都是父母的錢;我們要學(xué)會忍耐,學(xué)會避讓,因為憤怒就是在摧殘自己……像這樣的道理,這本書解釋了很多,我想,如果我們想做好這些,就一定可以做好,雖然有些有點難,但是難做不等于不能完成,我們只有具備了這些品質(zhì)才能更進一步,才能再次升華。
《沉思錄》這本書在幫助我前行,引領(lǐng)我探索人生的意義,找到自我的價值,雖然我們難以改變周圍的世界,可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
沉思錄讀后感2
人與人之間都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他們之所以能把握好自己的位置,就因為他們分得清楚這兩種概念——“理性化與情緒化”。在日常生活當(dāng)中,這兩種概念都是必備的,因為,人之常情難免會有一些小情緒或者是過于理性化地行事。但是,這兩種概念只能以二選一。
情緒化:人之常情之中是會有一些情緒的。比如說,你和另外一個人在有矛盾的時候,你的心其實是十分不服的,因此,你罵出了一些難聽的臟話,大聲吼叫,而不像理性行事的人清楚、沉穩(wěn)地向?qū)Ψ秸f出你想表達的東西,同時也會帶一些大一點的聲音。換而言之,從另外的一種角度來看,情緒化,是一種思維不清晰,腦子混亂的癥狀,盡量讓自己平靜下來,沒有一個清醒的頭腦與理性的概念,有再大的怒氣也都比不過有理性思想而說話的人。情緒化也有另一種概念,我舉一個例子給大家證明:就像劉備錯伐吳的例子,在那時,關(guān)羽命喪吳國,畢竟是在當(dāng)年幫助劉備脫離心理困境的知己——關(guān)羽,被自己的敵人殺死了,當(dāng)然總有一股怒氣沖上心頭。這時,劉備猶豫了,因為在左有諸葛亮曰:北伐征魏,殺去漢室之愁;而在右有張飛言:東征伐吳,早忘桃園之誓。而在這次,劉備做出了錯誤的選擇——東征伐吳。就因為他太急于復(fù)仇了,太情緒化了,而諸葛亮給出的建議是理性的,先聯(lián)合吳伐魏,到時候一舉殲滅吳國,這不是比這樣意氣用事有效多了嗎?
理性化:理性化行事的人是比情緒化意氣用事的人好多了,為什么我這樣說呢?因為,人的腦子里要是一有理性,就說明了你的頭腦清醒一些,說出的話也就有條理一些,比如說辯論賽,你拿出一些論據(jù)就有可能說服別人。但是,需要說出來的是,人要是太理性化了必定會物極必反,因為太理性化的話,別人就會厭倦,因此,人要做隨機應(yīng)變的人,這樣才能做更好的自己。
沉思錄讀后感3
“君子贈人以言,庶人贈人以財?!薄冻了间洝肪褪且粋€君子——奧勒留,思想?yún)R聚成語言的集錦。書中匯集了社會和個人倫理,精神信仰,理智的誠實,平衡的中道,溫和的堅定,此世的超越精神等。一切都看似矛盾的思維內(nèi)容,卻在奧勒留的筆下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在他的著作中獲得一份寧靜和諧。
習(xí)慣是一條巨纜,我們每天編結(jié)其中一根線,到最后我們最終無法弄斷它。因為有了習(xí)慣,我們才不會被一陣什么風(fēng)吹跑。或許,《沉思錄》中每一句話就是一根線,擰在一起,就成就了無數(shù)人思考的習(xí)慣。也許正因為如此,《沉思錄》成了無數(shù)人的枕邊書,直至我們敬愛的溫總理。
奧勒留說不僅把自己視為一個羅馬公民,也把自己視為一個世界公民。他的哲學(xué)思想與其說是尊重人,看重人,不如說是尊崇人的理性和責(zé)任。《沉思錄》與其說一本著作,不如說更像是靈魂的低語。
閱讀《沉思錄》,我不知道從何時開始閱讀的,也不知何時結(jié)束了這本書的閱讀,因為一直在枕邊,只是今天閑暇時無意中發(fā)現(xiàn)每一頁上已經(jīng)都標有記號,由此證明我都已讀過,但絕對不是每頁都只讀一次。讀這本書,可以隨時拿起,隨時放下,一次能讀多少就讀多少,不必一次讀完,也不必按順序讀。因為人的思維本來就是散漫的,對于生活在喧囂城市中的我們,最重要的是我們一天中能有多少時間能讓自己深入思考,能讓自己從繁忙中抽出屬于自己的寧靜?!冻了间洝肪陀羞@樣一種魅力,它能幫助讀者進行一種精神和德性的訓(xùn)練,閱讀時能感受到一種從純凈心靈中汩汩流出的美。
我們都是自己靈魂的主宰,生活的目的不同,掌舵的方式也不同。但是,我們都追求乘風(fēng)破浪的力量,也尋求喧囂中寧靜的港灣。《沉思錄》是對我們看不透的生活的梳理,奧勒留給予我們整理生命的方式。
沉思錄讀后感4
這是一本用靈魂寫成的書。人可以通過雙眼看世界,但是有個死角就是自己,所以看清自己、與自己對話從來就不是用眼睛能夠做到的,唯有用心靈去審視過去,去反省過往。而反省自己,與自己對話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絕對真誠、平和的心態(tài),需要超凡、決絕的勇氣。
在這本《沉思錄》里,作者好似一個異常嚴峻而又平和的人站在鏡子前面,告誡鏡子里頭的自己,書中“你……”的句式就是最好的明證。這不是簡單的內(nèi)心獨白和情緒傾訴,這是自己與自己的交談,這是解剖靈魂對自己進行告誡。
這部黃金之書以莊嚴不屈的精神負起做人的重荷,直接幫助人們?nèi)ミ^更加美好的生活。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同類友好,都要做出有益社會的行為。
如書中有一篇是這樣說的:“有一種人,一旦做了好事,就當(dāng)作是對別人天大的恩惠及在他的賬簿上。還有一種人雖不至于如此,可在心里人就把別人當(dāng)做受惠者,覺得人家欠他的情。第三種人呢,似乎從來沒有意識到自己做了好事。這樣的人就像一架葡萄藤結(jié)出的葡萄,并不因為自己的果實要求什么報酬?!?/p>
奧勒留要求人要按照本性生活,做一個真正、高尚、有道德的人。特別強調(diào)的是:德行是不要求報酬的,是不希望別人指導(dǎo)的,不僅要使行為高貴,而且要使動機純正,要放棄一切無用和瑣屑的思想。
沉思錄讀后感5
古羅馬思想家愛比克泰德在他的《沉思錄》中寫道:“與人交往要小心。對你在與誰交往這件事,要留心在意。”他之所以強調(diào)與人交往要小心、慎重甚至要有所警惕,我理解主要有以下三層含意。
一是交友要慎重,人與人之間會相互影響。他說:“人類善于模仿他人。我們會不知不覺地接受他人的興趣、觀點、價值觀以及思維習(xí)慣。你與他人交往時,會出現(xiàn)兩種情況,且總有一種會發(fā)生。或者你變得像你的同伴一樣,或者你讓他們改變思想觀念,與你一樣。就像一塊未燃燒的煤接觸到一塊正在燃燒的煤,或者前者使后者熄滅,或者后者點燃前者?!?/p>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友不慎,遇人不淑,是年輕人常常遇到的杯具。我的主張是:讓有影響的人影響你,這是交友之道;讓你去影響有影響的人,這是成功之道。
二是交友要選擇,絕不能隨波逐流。他說:“不要因為有些人對你友善,你就應(yīng)該與他們在一起消磨時光;也不要因為他們找到你,對你或你的事感興趣,你就應(yīng)該與他們交往。讓誰當(dāng)你的朋友、同事或鄰人,一定要經(jīng)過選擇。所有這些人對你的命運都會產(chǎn)生影響。世上到處都是令人愉悅的、有才能的人,關(guān)鍵在于,只結(jié)交那些能夠提升你,能激發(fā)你身上最大優(yōu)點的人?!边@就是說,你與什么人交往,你就會變成什么樣的人。對待孩子,做父母的不要過于在意其學(xué)習(xí)考試成績,但一定要關(guān)注其與什么人交往,經(jīng)常在一起玩耍的好朋友是誰。
《左傳》曰:“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高貴而有理想的人,是不會隨隨便便交朋友的。我認為,有些人越是想結(jié)識你,越表明他們根本不值得你去結(jié)交。只有那些不想結(jié)識你的人,才值得你去用心結(jié)交。交友不如己,不如不交,千萬不要以為這是攀高枝的勢利。
三是交友要警惕,對同事有保持戒心的必要。中外歷史表明,越是了解你的人,越是你身邊的人,關(guān)鍵時刻越容易背叛甚至出賣你。世上沒有永恒的敵人,也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拉布呂耶爾說:“跟敵人相處,應(yīng)該時刻想著有朝一日敵人會成為朋友;跟朋友相處,應(yīng)該時刻想著有朝一日朋友會成為敵人。”圭恰爾迪尼說得更偏激:“只要你不輕信任何事,不輕信任何人,你就不會犯錯誤?!?/p>
我以為,我們與人交往不能懷疑一切,草木皆兵,那樣會活得很累很累,但保持警覺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人說距離產(chǎn)生美,與人交往特別是與下屬交往,保持適當(dāng)?shù)木嚯x,有助于樹立你的權(quán)威,保持你的神秘,展示你的魅力。兩個人好得穿一條褲子,無事不談,無話不說,最終你將咽下自己釀成的苦酒。
相關(guān)文章:
1.沉思錄讀書心得
沉思錄讀后感范文5篇
上一篇:寫在人生邊上讀書心得300字
下一篇:沉思錄讀后感范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