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學理科必學的知識點分析
析近幾年的高考化學實驗題,可以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試題均來自課本上的學生演示實驗及課后學生實驗。因此,在老師指導下,將十幾個典型實驗弄清原理,反復拆開重組,相信你定會大有所獲。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高三化學知識點,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三化學理科必學的知識點分析1
(一)燃燒的一般條件
1.溫度達到該可燃物的著火點
2.有強氧化劑如氧氣、氯氣、高錳酸鉀等存在
3.(爆炸物一般自身具備氧化性條件,如硝化甘油、三硝基甲苯、火藥等,只要達到溫度條件,可以在封閉狀態(tài)下急速燃燒而爆炸)
(二)、鎂在哪些氣體中可以燃燒?
1、鎂在空氣或氧氣中燃燒
2、鎂在氯氣中燃燒
3、鎂在氮氣中燃燒
4、鎂在二氧化碳中燃燒
(三)、火焰的顏色及生成物表現(xiàn)的現(xiàn)象
1、氫氣在空氣中燃燒—-淡藍色火焰
2、氫氣在氯氣中燃燒---蒼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霧。
3、甲烷在空氣中燃燒---淡藍色火焰
4、酒精在空氣中燃燒---淡藍色火焰
5、硫在空氣中燃燒---微弱的淡藍色火焰,生成強烈剌激性氣味的氣體。
6、硫在純氧中燃燒---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生成強烈剌激性氣味的氣體
7、硫化氫在空氣中燃燒---淡藍色火焰,生成強烈剌激性氣味的氣體。
8、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藍色火焰
9、磷在空氣中燃燒,白色火焰,有濃厚的白煙
10、乙烯在空氣中燃燒,火焰明亮,有黑煙
11、乙炔在空氣中燃燒,火焰很亮,有濃厚黑煙
12、鎂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耀眼白光
13、鈉在空氣中燃燒,火焰黃色
14、鐵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沒有火焰)生成的四氧化三鐵熔融而滴下。
(四)、焰色反應(實驗操作)
1.鈉或鈉的化合物在無色火焰上灼燒,火焰黃色
2.鉀或鉀的化合物焰色反應為紫色(要隔著藍色鈷玻璃觀察)
高三化學理科必學的知識點分析2
(一)鈉的反應
1.鈉跟氧氣常溫下一般認為生成氧化鈉,加熱(或點燃)生成過氧化鈉.(鈉的保存)
2.鈉跟硫研磨能劇烈反應,甚至爆炸
3.鈉跟水反應(現(xiàn)象?)
4.鈉跟硫酸銅溶液反應(現(xiàn)象?)
5.鈉跟乙醇反應(與跟水的反應比較?)
(有機物中的醇羥基、酚羥基、羧基都跟鈉反應生成氫氣,但劇烈程度不同。)
(二)氧化鈉和過氧化鈉
1.都是固態(tài)物,顏色不同。氧化鈉是白色,過氧化鈉是淡黃色;
2.氧化鈉是典型的堿性氧化物,跟酸、酸性氧化物、水反應都符合堿性氧化物的通性;
3.過氧化鈉不屬于堿性氧化物。(電子式?陰陽離子個數(shù)比?)
過氧化鈉與水反應: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用作供氧劑):※作呼吸面具上述兩個反應均存
在過氧化鈉有漂白作用(強氧化性)
(三)氫氧化鈉的性質(zhì)
1.白色固體,易潮解,溶解放熱,強腐蝕性(使用中注意安全、稱量時應注意?)
2.強堿,具有堿的通性:跟酸中和;跟酸性氧化物反應;跟某些鹽反應生成沉淀;跟銨鹽反應生成氨氣
(實驗中制取氨氣用消石灰)
3.氫氧化鈉跟兩性氧化物(Al2O3)反應;跟兩性氫氧化物[Al(OH)3]反應
4.氫氧化鈉與金屬鋁反應生成氫氣和偏鋁酸鈉.
5.腐蝕玻璃、陶瓷等硅酸鹽制品,特別是熔融態(tài)的氫氧化鈉強腐蝕性。(保存中注意避免在有玻璃塞、玻璃活塞的容器中時間過長;熔化氫氧化鈉的容器選擇等)
7.氫氧化鈉跟氯氣等非金屬單質(zhì)反應(用NaOH溶液吸收殘余氯氣);實驗室制得的溴苯有紅褐色(溶有溴單質(zhì)),可用氫氧化鈉除去。
8.氫氧化鈉跟苯酚(酚羥基)反應(用于苯酚與苯等有機物的分離)(醇羥基沒有酸性,不與氫氧化鈉反應)
9.酯的堿性水解;油脂的皂化反應(制肥皂)
根據(jù)生成沉淀的現(xiàn)象作判斷幾例:
①、加氫氧化鈉生成白色沉淀,繼續(xù)加氫氧化鈉沉淀不消失—可能是鎂鹽
②、加氫氧化鈉生成白色沉淀,繼續(xù)加,白色沉淀逐漸消失—常見為鋁鹽
③、加氫氧化鈉生成白色沉淀,沉淀迅速變灰綠色,最后變成紅褐色—亞鐵鹽
④、加鹽酸(或硫酸)生成白色沉淀,繼續(xù)加,沉淀逐漸消失—偏鋁酸鈉
⑤、加鹽酸,生成白色沉淀,繼續(xù)加,沉淀不消失—可能是硝酸銀或硅酸鈉或苯酚鈉
⑥、加氨水生成白色沉淀氫氧化銀(或黑褐色沉淀—氧化銀)繼續(xù)加,沉淀消失—硝酸銀(制銀氨溶液)
⑦、加氫氧化鈉生成紅褐色沉淀—鐵鹽;生成藍色沉淀—銅鹽
⑧、石灰水中通入氣體,能生成沉淀,繼續(xù)通時沉淀逐漸消失,氣體可能是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
⑨、通二氧化碳能生成白色沉淀,繼續(xù)通,沉淀能逐漸消失的溶液:石灰水,漂白粉溶液,氫氧化鋇溶液;繼續(xù)通二氧化碳時沉淀不消失的有硅酸鈉溶液,苯酚鈉溶液,飽和碳酸鈉溶液。
(四)、既跟酸反應又跟堿反應的物質(zhì)小結(jié)
1.金屬鋁
2.兩性氧化物(氧化鋁)
3.兩性氫氧化物(氫氧化鋁)
4.弱酸的酸式鹽(如NaHCO3)
5.弱酸弱堿鹽(如(NH4)2S;NH4HCO3等)
6.氨基酸、蛋白質(zhì)
高三化學理科必學的知識點分析3
一、高中化學實驗操作中的七原則
掌握下列七個有關(guān)操作順序的原則,就可以正確解答"實驗程序判斷題"。
1."從下往上"原則。以Cl2實驗室制法為例,裝配發(fā)生裝置順序是:放好鐵架臺→擺好酒精燈→根據(jù)酒精燈位置固定好鐵圈→石棉網(wǎng)→固定好圓底燒瓶。
2."從左到右"原則。裝配復雜裝置應遵循從左到右順序。如上裝置裝配順序為:發(fā)生裝置→集氣瓶→燒杯。
3.先"塞"后"定"原則。帶導管的塞子在燒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燒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緊或因用力過猛而損壞儀器。
4."固體先放"原則。上例中,燒瓶內(nèi)試劑MnO2應在燒瓶固定前裝入,以免固體放入時損壞燒瓶??傊腆w試劑應在固定前加入相應容器中。
5."液體后加"原則。液體藥品在燒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濃鹽酸應在燒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緩慢加入。
6.先驗氣密性(裝入藥口前進行)原則。
7.后點酒精燈(所有裝置裝完后再點酒精燈)原則。
二、高中化學實驗中溫度計的使用分哪三種情況?哪些實驗需要溫度計?
1.測反應混合物的溫度:這種類型的實驗需要測出反應混合物的準確溫度,因此,應將溫度計插入混合物中間。
①測物質(zhì)溶解度。②實驗室制乙烯。
2.測蒸氣的溫度:這種類型的實驗,多用于測量物質(zhì)的沸點,由于液體在沸騰時,液體和蒸氣的溫度相同,所以只要測蒸氣的溫度。①實驗室蒸餾石油。②測定乙醇的沸點。
3.測水浴溫度:這種類型的實驗,往往只要使反應物的溫度保持相對穩(wěn)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熱,溫度計則插入水浴中。①溫度對反應速率影響的反應。②苯的硝化反應。
三、常見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實驗有哪些
需要塞入少量棉花的實驗:
熱KMnO4制氧氣
制乙炔和收集NH3
其作用分別是:防止KMnO4粉末進入導管;防止實驗中產(chǎn)生的泡沫涌入導管;防止氨氣與空氣對流,以縮短收集NH3的時間。
四、常見物質(zhì)分離提純的10種方法
1.結(jié)晶和重結(jié)晶:利用物質(zhì)在溶液中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大,如NaCl,KNO3。
2.蒸餾冷卻法:在沸點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餾。
3.過濾法:溶與不溶。
4.升華法:SiO2(I2)。
5.萃取法:如用CCl4來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過量的NaOH溶液里過濾分離。
7.增加法:把雜質(zhì)轉(zhuǎn)化成所需要的物質(zhì):CO2(CO):通過熱的CuO;CO2(SO2):通過NaHCO3溶液。
8.吸收法:用做除去混合氣體中的氣體雜質(zhì),氣體雜質(zhì)必須被藥品吸收:N2(O2):將混合氣體通過銅網(wǎng)吸收O2。
9.轉(zhuǎn)化法:兩種物質(zhì)難以直接分離,加藥品變得容易分離,然后再還原回去:Al(OH)3,F(xiàn)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過濾,除去Fe(OH)3,再加酸讓NaAlO2轉(zhuǎn)化成A1(OH)3。
10.紙上層析(不作要求)
五、常用的去除雜質(zhì)的方法10種
1.雜質(zhì)轉(zhuǎn)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氫氧化鈉,使苯酚轉(zhuǎn)化為酚鈉,利用酚鈉易溶于水,使之與苯分開。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熱的方法。
2.吸收洗滌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氫和水,可使混合氣體先通過飽和碳酸氫鈉的溶液后,再通過濃硫酸。
3.沉淀過濾法:欲除去硫酸亞鐵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銅,加入過量鐵粉,待充分反應后,過濾除去不溶物,達到目的。
4.加熱升華法: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可采用此法。
5.溶劑萃取法: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采用此法。
6.溶液結(jié)晶法(結(jié)晶和重結(jié)晶):欲除去硝酸鈉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鈉,可利用二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溫度,使硝酸鈉結(jié)晶析出,得到硝酸鈉純晶。
7.分餾蒸餾法:欲除去乙醚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用多次蒸餾的方法。
8.分液法:欲將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體混合物分離,可采用此法,如將苯和水分離。
9.滲析法:欲除去膠體中的離子,可采用此法。如除去氫氧化鐵膠體中的氯離子。
10.綜合法:欲除去某物質(zhì)中的雜質(zhì),可采用以上各種方法或多種方法綜合運用。
六、化學實驗基本操作中的"不"15例
1.實驗室里的藥品,不能用手接觸;不要鼻子湊到容器口去聞氣體的氣味,更不能嘗結(jié)晶的味道。
2.做完實驗,用剩的藥品不得拋棄,也不要放回原瓶(活潑金屬鈉、鉀等例外)。
3.取用液體藥品時,把瓶塞打開不要正放在桌面上;瓶上的標簽應向著手心,不應向下;放回原處時標簽不應向里。
4.如果皮膚上不慎灑上濃H2SO4,不得先用水洗,應根據(jù)情況迅速用布擦去,再用水沖洗;若眼睛里濺進了酸或堿,切不可用手揉眼,應及時想辦法處理。
5.稱量藥品時,不能把稱量物直接放在托盤上;也不能把稱量物放在右盤上;加法碼時不要用手去拿。
6.用滴管添加液體時,不要把滴管伸入量筒(試管)或接觸筒壁(試管壁)。
7.向酒精燈里添加酒精時,不得超過酒精燈容積的2/3,也不得少于容積的1/3。
8.不得用燃著的酒精燈去對點另一只酒精燈;熄滅時不得用嘴去吹。
9.給物質(zhì)加熱時不得用酒精燈的內(nèi)焰和焰心。
10.給試管加熱時,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切不可使試管口對著自己或旁人;液體的體積一般不要超過試管容積的1/3。
11.給燒瓶加熱時不要忘了墊上石棉網(wǎng)。
12.用坩堝或蒸發(fā)皿加熱完后,不要直接用手拿回,應用坩堝鉗夾取。
13.使用玻璃容器加熱時,不要使玻璃容器的底部跟燈芯接觸,以免容器破裂。燒得很熱的玻璃容器,不要用冷水沖洗或放在桌面上,以免破裂。
14.過濾液體時,漏斗里的液體的液面不要高于濾紙的邊緣,以免雜質(zhì)進入濾液。
15.在燒瓶口塞橡皮塞時,切不可把燒瓶放在桌上再使勁塞進塞子,以免壓破燒瓶。
高三化學理科必學的知識點分析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