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習幾個重點專題:高考最后40天如何沖刺歷史?
臨近高考的最后20天,考生必須要做的是尋找貫穿歷史知識的主線,像串糖葫蘆一樣,把零亂的知識點串在一起。拿出考試大綱,逐條檢查自己對基本歷史知識的認知和識記程度。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編輯的歷史學習方法文章,僅供考生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考歷史沖刺:尋找歷史知識主線
復習幾個重點專題
重點選擇幾個專題,如奧運專題、三農問題、東北問題、和諧社會、民生問題,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70周年、長征勝利70周年等。如奧運專題的復習,從我們歷史科的角度講,又可以從下列兩大方面入手。一方面,整理北京的歷史,如中國古代四次遷都于北京、北京見證了近代中國的屈辱、北京記錄了近代中華民族的自強不息和社會進步等相關歷史事件。另一方面,圍繞“人文奧運、綠色奧運、科技奧運”的主題,選擇與之相關的重點歷史知識進行復習。如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史的內容、建國后我國所取得的科技成就、17世紀以來近代自然科學的興起和發(fā)展、世界史中的三次科技革命等。
看做過的好題錯題
平時的考試題或練習題,一般都是教師精心選擇的應考題,通過分析這些好題或錯題,進一步記憶題中的重要知識點、體會題中所蘊涵的歷史理論、溫習思維和解題的過程。
另外,還應該了解命題原則和命題趨勢。
命題原則:
1、學科知識:重視基礎知識,但更偏重考查對基礎知識理解的程度;
2、學科能力:突出學科能力,但更注重考查利用學科基本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水平;
3、創(chuàng)新精神:鼓勵創(chuàng)新,但更關注綜合意識的形成和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
4、命題立意:能力立意和問題立意并重;
5、歷史學科特點:遵循歷史與現實、史論與史實相結合的原則,強調“以史為鑒”的教育思想,要求用歷史學科術語闡述和論證學科問題;
2007年高考歷史試題命題趨勢展望:
1、命題趨向。
(1)基礎性,注重考查學科基礎主干知識。不追求歷史知識的覆蓋面。
(2)綜合性,以考查學科內綜合為主,學科間綜合為輔。比例約為:學科內占80%,學科間占20%。
(3)現實性(或稱時代性),關注現實中的熱點問題,考試為現實立意。
(4)人文性,吸收新課標理念??疾榍楦?、態(tài)度、價值觀,增加古代詩歌、民族文化、人的價值等內容。
(5)地域性,分省命題,必須體現出地域性。區(qū)域性是今后分省命題后的重要特色。
2、理論導向
(1)生產力是歷史發(fā)展的終極動力。要強調:a.人類社會的歷史首先是物質生產史,是政治文明史的基礎;b.生產力是歷史發(fā)展的終極動力,階級斗爭是歷史發(fā)展的動力之一,不是終極動力;c.生產力標準是評價歷史的根本標準。
(2)文明演進是歷史發(fā)展的總綱。強調:a.人類幾千年的歷史首先是一部文明演進史,文明演進發(fā)展的總綱。中學教材脈絡清晰,都以生產工具的進步為顯性的標志。而工業(yè)文明時代,主要看科學技術。b.文明每向前邁進一步,都要付出重大代價,付出不可避免。與取得的成就相比,代價是次要的。
(3)現代化是近代現代歷史發(fā)展的主線。a.工業(yè)化的內涵;b.城市化;c.科技化;d.環(huán)保華;e.信息化;f.現代化中的三種類型;g.整體世界的形成和發(fā)展是現代化進程的橫向表現。
3、內容定向
I、歷史學科內專題(參照新課標)
II、與重大現實問題相聯(lián)系并形成跨學科的“熱點”專題
4、題型方向(可以研讀2006年高考歷史試題)
(1)選擇題會更多地呈現新材料、新情景。
(2)材料題中的材料不再單純印證教材的觀點。
(3)問答題的切入角度可能與教材完全不一樣。
高考沖刺:07高考最后40天如何沖刺歷史
歷史 重讀教材夯實基礎
綜合近幾年全國高考文科綜合試卷來看,歷史學科的命題基本保持了這樣的特點:突出考查歷史學科的基礎知識和主干知識、突出考查學生運用歷史基礎知識的基本技能。《200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大綱》(文科)也強調:高考應始終貫徹在考查知識的同時注重對能力考查的原則。這樣,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毫無疑問地成為高考復習關注的焦點。因此,即使在沖刺階段,歷史的復習也仍應緊緊依托教材、抓住主干知識、夯實基礎知識。
關于專題復習,筆者的做法是:教師首先精心劃分、編寫專題,每一個專題至少應由三部分組成:
一、主干知識重組
主要以填空題的形式出現,由學生完成,旨在幫助學生以專題的形式復習基礎知識。它的特點是避免單純看書的盲目性,有利于教師督促學生復習,有利于建立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可操作性強。
二、規(guī)律知識總結
總結主要是講解重點難點知識,根據學生對該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教師決定親自講解還是引導學生自學,旨在幫助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總結其特點,培養(yǎng)學生分析、歸納、概括等方面的能力。它的特點是史論結合、論從史出,避免單純講解的抽象性,有利于學生理解知識、鞏固知識。
三、相關習題鞏固
主要是練習題,旨在了解學生對相關知識點復習的情況。具體做法是先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做完,然后教師逐一批改,最后教師進行針對性講解。其特點是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并進行有效的講解,做到有的放矢,學生亦可查漏補缺。
在進行專題復習的同時,也應積極進行文綜的模擬考試練習,盡早讓學生了解文綜考試卷中政、史、地三科的基本布局、題型結構、分值安排等,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
在第二輪復習完后,除了繼續(xù)進行文綜的模擬考試練習(最好包括近幾年的高考題及北京六城區(qū)的模擬題),也應適當對本年度的社會熱點、史學動態(tài)、新課標等加以關注,因為“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著名史學家克羅齊語)。同時,筆者認為在最后階段仍然應該繼續(xù)加強對教材基礎知識的復習,主要做法有:首先,應重讀所有教材,尤其是課文的圖表、楷體字、注釋部分、教學大綱以外但考試大綱要求掌握的內容(如均田制)等;其次,應重溫第一輪復習時的知識結構。知識結構把大量分散的、相對孤立的歷史事實、歷史概念納入完整的學科體系之中,反映了歷史事實和歷史概念之間的普遍聯(lián)系性,揭示了歷史發(fā)展的基本線索和客觀規(guī)律,所以,掌握知識結構便成為考生深刻領會教材內容、把握知識內在聯(lián)系和提高思維能力的前提和捷徑。在此過程中,對于歷史發(fā)展的階段特征、規(guī)律、起止時間等應尤其注意;最后,應重做高三已考過的試題,尤其是最后三次的模擬卷,做后應和當時所做答案、參考答案對比,尋找差距,及時彌補,并注意答題技巧、答題能力的培養(yǎng)??傊詈蟮膹土曇阎攸c放在系統(tǒng)掌握課程內容的內在聯(lián)系上,放在掌握分析問題的方法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