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三數(shù)學知識點總結(jié)
在人類歷史發(fā)展和社會生活中,數(shù)學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也是學習和研究現(xiàn)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最新高三數(shù)學知識點總結(jié),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
最新高三數(shù)學知識點總結(jié)
1、圓柱體:
表面積:2πRr+2πRh體積:πR2h(R為圓柱體上下底圓半徑,h為圓柱體高)
2、圓錐體:
表面積:πR2+πR[(h2+R2)的平方根]體積:πR2h/3(r為圓錐體低圓半徑,h為其高,
3、正方體
a-邊長,S=6a2,V=a3
4、長方體
a-長,b-寬,c-高S=2(ab+ac+bc)V=abc
5、棱柱
S-底面積h-高V=Sh
6、棱錐
S-底面積h-高V=Sh/3
7、棱臺
S1和S2-上、下底面積h-高V=h[S1+S2+(S1S2)^1/2]/3
8、擬柱體
S1-上底面積,S2-下底面積,S0-中截面積
h-高,V=h(S1+S2+4S0)/6
9、圓柱
r-底半徑,h-高,C—底面周長
S底—底面積,S側(cè)—側(cè)面積,S表—表面積C=2πr
S底=πr2,S側(cè)=Ch,S表=Ch+2S底,V=S底h=πr2h
10、空心圓柱
R-外圓半徑,r-內(nèi)圓半徑h-高V=πh(R^2-r^2)
11、直圓錐
r-底半徑h-高V=πr^2h/3
12、圓臺
r-上底半徑,R-下底半徑,h-高V=πh(R2+Rr+r2)/3
13、球
r-半徑d-直徑V=4/3πr^3=πd^3/6
14、球缺
h-球缺高,r-球半徑,a-球缺底半徑V=πh(3a2+h2)/6=πh2(3r-h)/3
首先,我覺得上課一定不能開小差啊,然后把握住基礎,然后在這個基礎上做題,然后慢慢提高,做點錯題集,然后每次考試前看一看啊,抓住自己易錯的和粗心的地方
高中的數(shù)學較初中來說有很大的不同,剛開始的時候不適應是很正常的??傮w來說,最基本的就是把書上的例題完全搞明白,并且把老師講的東西吃透。其次就是做題,可以在老師留的作業(yè)以外加一些題作,這樣可以提高熟練度
多做題是最關鍵,不能偷懶,做了要進行歸類,總結(jié),就是也不能盲目的做題,老師一般會總結(jié)的,就要好好記住。
課前預習,課后總結(jié),自己在老師之前就總結(jié)。還是多做題,但是要注意將題型分類,注意掌握方法。自己多花點時間思考,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
要更好的學習,首先你要有興趣,做練習不能盲目,有針對分類型做,多看課本,學數(shù)學重在理解力和熟練度,許多公式定理學會推導就能記牢
不能只學習基礎知識,要善于多做綜合題型,從整體上把握知識點的運用,同時整理錯題,找出自己學得不好的地方,加以重點鞏固。
高中數(shù)學與初中數(shù)學明顯的不同是知識內(nèi)容的“量”急劇增加,輔助練習、消化的課時相應減少。另外,初、高中的數(shù)學語言有顯著的區(qū)別,初中數(shù)學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語言方式進行表達,而高中數(shù)學特別是高一數(shù)學一下子就觸及到了集合語言、邏輯運算語言以及以后要學習到的函數(shù)語言、空間立體幾何等,其抽象性使學生對許多數(shù)學概念難以理解。
高中數(shù)學思維方法與初中階段大不相同。初中階段,很多老師為學生將各種題建立了統(tǒng)一的思維模式,確定了各自的解題思路。如解分式方程分幾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等。而高中數(shù)學在思維形式上產(chǎn)生了很大的變化,如語言的抽象化對思維提出了更高要求。
初中生在學習上的依賴心理是很明顯的。第一,為提高分數(shù),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將各種題型都一一羅列,學生依賴于教師為其提供套用的“模子”;第二,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回家后輔導也是常事。升入高中后,教師的教學方法變了,套用的“模子”沒有了,家長輔導的能力也跟不上了,由“參與學習”轉(zhuǎn)入“督促學習”。有些同學還把初中階段為應付考試而臨陣磨槍的壞習慣也移植到高中階段的學習中來,以為只要自己在臨考前加把勁,就能取得好成績。有了這些不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這些學生在高中學習基礎知識時,往往不肯用功,簡單地認為只要等到高考前發(fā)奮一兩個月,就一樣會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的。還有一部分同學上課不能專心聽課,對要點沒聽到或聽不全,課后又不能及時鞏固、總結(jié)、復習,只是趕做作業(yè),亂套題型,對概念、定理一知半解,機械模仿,死記硬背。還有些同學晚上課外補習過多,影響休息,白天無精打采,導致上課很難集中精力聽講,往往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高中學生不僅僅是學,還必須“會學”,要講究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才能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才能提高學習成績。對此,筆者認為,首先要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將經(jīng)常運用的方法變成習慣。什么是良好的習慣呢?包括制定計劃、課前自學、專心上課、及時復習、獨立作業(yè)、解決疑難、系統(tǒng)小結(jié)和課外學習幾個方面。其次,在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中要循序漸進,防止急躁。有的同學貪多求快,囫圇吞棗,有的同學想靠幾天“沖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點成績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這些情緒都不利于數(shù)學學習成績的真正提高。最后,要注意學科特點,尋找學習方法。通過數(shù)學學習,有效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每個數(shù)學任課老師肩負的重任。
高三數(shù)學教學心得
當前高一數(shù)學教學方面存在著一些認識上的誤區(qū),主要表現(xiàn)在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方法上沒有擺脫初中階段對數(shù)學學習的認識,學生普遍學習興趣不高。由此提出了幾點看法和做法。
作為一名數(shù)學教師,在高一年級的一年教學過程中,通過不斷的學習和鉆研教育教學方法,以及與廣大同學的接觸交流,了解到許多學生甚至教師在教學中存在不少認識上的誤區(qū),主要有以下幾項體會。
第一、高一年級的學習階段標志著學生學習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在學習的方法上,學習的認識上,學習的深度上與初中階段的數(shù)學學習完全不同,但是從學生的`角度講,普遍學習興趣不高。學生自認為初中數(shù)學成績不錯,沒有必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也可以輕松地完成數(shù)學課程學習,上課也好,作業(yè)也好,時常不認真對待,馬虎應付,主動性差。真實的情況是,高中數(shù)學學習不僅僅是把初中知識再加熱,而是從一個更新的角度的學習,把僅僅停留在模仿階段的學生的知識,從理解聯(lián)系的角度更新詮釋,進而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進行探究性的學習,使學生脫離機械記憶的層面,開始學會在邏輯思考的前提下用聯(lián)系的觀點來看問題。
第二、對學生來講,初中的數(shù)學學習的機械記憶方法,存在著學習的慣性,依然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方法。到了高一階段,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仍然停留在單純的機械記憶的層次上,難以適應高中的數(shù)學學習,很多學生對我講,平時花費了相當多的時間背,記數(shù)學知識,可考試成績還是不見長進,不知道為什么?顯得很苦惱,學習的興致一天天被消磨掉了。
因此,我深刻體會到,高中數(shù)學教師除了把數(shù)學知識傳授給學生以外,更加重要的責任是逐漸誘導改變學生的學習習慣,使其自覺或不自覺走到高中數(shù)學教學所要求的軌道上來。
通過教學實踐,我個人認為:
第一、高一數(shù)學教學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邏輯思維能力和情感態(tài)度為教學目標,為高二時期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第二、拓展課堂教學內(nèi)容,增加課外知識加強相關的知識模塊教學。
最新高三數(shù)學知識點總結(jié)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