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整理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整理對復習和鞏固知識很重要,很多高一學生認為歷史的學習只靠死記硬背,枯燥乏味。這次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整理,供大家閱讀參考。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整理
1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一、 夏商政治形式
1、商的政治特點:(1)商代貴族以血緣為紐帶;(2)實行宗法制;(3)王權與神權緊密結合。
二、西周
1、分封制:
(1)背景:武王伐紂,商朝滅亡。
(2)目的:鞏固統(tǒng)治,擴大統(tǒng)治疆域。
(3)含義: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口分封給同姓子弟,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讓他們建立諸侯國,拱衛(wèi)王室。即“封邦建國”、“以藩屏周”。
(4)權利和義務:
權利:建國、繼續(xù)分封、設置官員、建立武裝、征派賦役等。
義務:隨周天子出征,隨同作戰(zhàn);定期朝覲述職;繳納貢賦等。
(5)特點:層層分封,等級森嚴;具有長期的穩(wěn)定性和延續(xù)性,但也具有一定的分離性和獨立性。
(6)性質:商周時期實現的一種地方行政制度。
(7)作用:鞏固了(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tǒng)治;邊遠地區(qū)得到開發(fā),并擴大了西周的統(tǒng)治區(qū)域;形成對周天子眾星捧月的政治格局;西周成為一個延續(xù)數百年的強國。
(8)衰落:受分封的諸侯國本身就具有相當大的獨立性,諸侯國勢力的強大;西周后期周王室的衰落。
其衰落的根本原因是:生產力的進步和發(fā)展;其衰落的具體表現為:諸侯爭霸等。
2、宗法制:
(1)含義:是用父系血緣關系的親疏來維系政治等級、鞏固國家統(tǒng)治的制度。
(2)目的:為了加強分封制形成的統(tǒng)治秩序,解決貴族之間在權力、財產和土地繼承上的矛盾,西周實行了與分封制互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質的宗法制。
(3)特點:嫡長子繼承制;大小宗相對。
(4)評價:
作用:保證了各級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有利于統(tǒng)治集團內部的穩(wěn)定和團結(即,凝聚宗族、防止紛爭、強化王權、家國合一)。
影響:對中國傳統(tǒng)社會結構產生了重大影響。
3、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1)神權與王權相結合;(2)血緣為紐帶形成的國家政治結構;(3)最高執(zhí)政集團尚未形成權力高度集中。
三、補充與拓展:
1、宗法制與分封制的關系:相輔相成(互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體現就是分封制,在家中、族內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國家就是分封制;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礎,宗法制是分封制實施的法則,宗法制的實施進一步鞏固了分封制。
2、宗法制也是一種宗廟之法。其實質是按照血緣關系在其宗族內分配政治權利,以保持貴族對政治權利的壟斷和財產的分配。
2走向“大一統(tǒng)”的秦漢政治一、帝國的建立,即“六王畢,四海一”
1、秦的統(tǒng)一:過程(略);意義:結束了春秋戰(zhàn)國以來持續(xù)數百年的戰(zhàn)亂,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的秦王朝。
2、軍事上的鞏固:
(1)史實:筑長城、開“直道”,北擊匈奴;開靈渠,平定嶺南;開“五尺道”,開辟西南。
(2)意義:加強了北方的邊防;首次把嶺南、西南歸入中央王朝的政治版圖內。
3、評價(意義):秦朝的軍事、政治措施,不僅加強了對周邊地區(qū)的政治控制,擴大了統(tǒng)治區(qū)域,而且推動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化格局的形成。
二、如何鞏固其帝國統(tǒng)治?
1、地方制度:實行“廢分封,行郡縣”,即“海內為郡縣”
(1)出現:春秋戰(zhàn)國時期;大規(guī)模推行:秦統(tǒng)一之后。
(2)內容:郡、縣、鄉(xiāng)、里;少數民族聚居地的同級地方行政機構稱為“道”。
(3)性質:是中國古代自秦王朝以來長期實行的一種地方行政制度。
(4)特點(與分封制相比):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縣長官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襲。
(5)鞏固:西漢繼續(xù)實行郡縣制,并逐步消除了與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據勢力。
(6)評價:實現了這樣對地方政權的直接有效的控制和管轄;是中央集權形成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重要標志。
2、中央集權制度,即皇帝、百官公卿。
(1)皇帝制度的創(chuàng)立:至高無上。
(2)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
“三公”的職責。丞相:統(tǒng)領百官,協(xié)助皇帝處理朝政。御史大夫:監(jiān)察百官。太尉:負責軍事。九卿:略。
特點:互相配合,彼此牽制,軍政大權操縱在皇帝手中。
(3)朝議制度:
概念:丞相、御史大夫、諸卿討論國家軍政要務的方式。
評價:集思廣益,減少決策的失誤,但秦始皇晚年遭到破壞。
(4)漢承秦制:有所損益。增加了“刺史”和司隸校尉。意義: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對于鞏固政權,防止地方分裂勢力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三、評價:
1、秦漢建立的“大一統(tǒng)”政體為中國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鞏固的定了基本格局。
2、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為歷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斷加強和完善。
四、知識拓展:
1、秦朝雖有太尉一職,但是實際上并沒有設立官員,而是由秦始皇自己親自擔任。三公真正的確立是在西漢
2、秦漢時期:郡守和縣令每年定期是向丞相述職,而不是向皇帝述職。
3、君主專制的兩大基本矛盾:軍權和相權;中央和地方。兩大矛盾的趨勢:皇權不斷加強,相權不斷削弱,直至被廢除;中央的權力越來越集中,地方的權力不斷被削弱。
4、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的本質特征:封建地主階級的專制統(tǒng)治。
5、君主專制的弊端:獨斷性和隨意性,不可避免決策中的重大失誤,且容易導致暴政。因此皇帝的品行在其執(zhí)政過程中至關重要。
6、三公九卿的評價:三公九卿組成的朝廷是秦代中央集權制度的核心,是絕對受制于皇帝并代行皇帝政務的最高權力機關,三公的出現是對世卿世祿制的徹底否定。
3君主專制政體的演進和強化一、 中央官制
1、皇帝制度(法令初一):
(1)基本內涵(基本特征):獨尊、至上、世襲。根本特征:至高無上。本質:君主專制?;蕶嗑哂须S意性和獨斷性,因此皇帝個人的品行和執(zhí)政能力決定了王朝的穩(wěn)定和興衰。
2、相權與君權的矛盾
(1)丞相的職責:
(2)根源:制度本身。
(3)歷代皇帝調整相權的原因:防范宰相擅權,加強統(tǒng)治、提高行政效率;也是彌補這是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4)漢代:中外朝的形成:
原因:卿相的無能;為了抑制丞相的權利。
結果:中朝成為了決策機構,外朝變?yōu)閳?zhí)行機構;丞相權利受到削弱。
中外朝的出現:是君主專制本質的反映。
(5)唐代:三省六部制
出現于隋,完善于唐。
評價:三省分工明確,相互合作又相互制衡,保證了皇權的獨尊(特點);是古代中國政治制度的重大創(chuàng)新。是唐代社會繁盛的政治保障。
(6)宋代:
措施:設副相、樞密使、三司分別分割宰相的行政權、軍權、財政權,確保君權的獨斷地位。
評價:相權進一步削弱,皇權加強;也給宋朝帶來了冗官、冗費問題,是宋朝中期社會危機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監(jiān)察制度:
1、歷代王朝的監(jiān)察制度:
(1)秦朝:中央:御史大夫;地方:監(jiān)御使。
(2)漢朝:中央:御史大夫;地方:刺史。
(3)唐朝:御史臺;(4)宋朝:提點刑獄司。(5)元朝:御史臺。
2、評價:
(1)積極:在監(jiān)督官員規(guī)范執(zhí)政,防止官員的腐敗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局限:實際效能是有限的,無法從根本上監(jiān)督和扼制官員的腐敗行為。監(jiān)察官員并不能代表社會履行職責,而只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
知識拓展:刺史制度的特點:以輕制重(以小制大)。
三、選官制度:
1、世官制(世卿世祿制):
(1)開始于先秦,衰落于春秋戰(zhàn)國。
(2)選官依據:血緣和出身。
(3)世襲。
2、察舉制:
(1)開始于秦朝;完善于西漢;衰落于東漢。
(2)選官依據:品行和才能。(品行中孝、廉是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徑)
(3)方式:自下而上推薦人才的為官的制度。
(4)途徑:征召、舉薦等。
(5)特點:封閉性,民意無從體現。
3、九品中正制:
(1)開始于魏晉,盛行于南北朝,衰落于隋唐。
(2)選官依據:血緣和門第。
(3)特點:世襲,等級森嚴。
4、科舉制:
(1)開始于隋,完善于唐宋,衰落于明清。
(2)依據:文學才能。
(3)評價:
進步性:打破了世家大族對官場的壟斷局面;保證了行政人員的來源;提高了行政效率;形成了重學風氣;體現了公平公正。
弊端:考試的內容和范圍不出儒學經義,尤其是到了明清選拔的多是缺乏進取精神和創(chuàng)造意識的人才。
四、地方行政制度
1、歷代王朝的地方行政制度:
(1)秦漢:郡、縣;西漢中期后是州、郡、縣。
(2)唐代:道、州、縣。
(3)宋代:路、州、縣。
(5)元代:
實行行省制(10個),形成:省、路、府、州、縣。
兩個單列行政區(qū)劃:“腹里”即中書省;宣政院(藏、青、川)。
評價:行省的設置便利了中央對地方的管理,對于加強中央集權,特別是調整好中央和地方的關系具有重要意義。
(6)明代:承宣布使司、府、縣。
(7)清代:省、道、府、縣。
2、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化趨勢:
五、拓展與補充
1、三省六部制:三省的各自職責:中書省(起草政令);門下省(審核);上書省(執(zhí)行)。
2、宋代“二府”:即掌管軍事的樞密院(西府);掌管政務的中書門下(政事堂、東府)。
4專制時代晚期的政治形態(tài)由秦開創(chuàng)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延續(xù)了兩千多年直至清末。秦漢到魏晉為早期,唐宋為中期,明清為晚期。
一、明朝君主專制的強化
1、內閣制度的形成
(1)背景:丞相制度的廢除。
廢除原因:宰相的權利過大,嚴重威脅了皇權的集中。
其結果是皇權加強,鞏固,皇帝獨攬朝綱;皇帝沒有足夠的能力和精力處理朝政,這就為內閣的創(chuàng)立奠定了基礎。
(2)創(chuàng)立:明成祖時期。
(3)評價:內閣始終不是法定機構,且職責不明,雖參與決策,但始終沒有決策權。
2、太監(jiān)參政:導致明朝后期政治黑暗腐敗。
3、廠、衛(wèi)特務機構的設置:是明朝君主專制空前強化的一個標志,也是君主專制衰落的一個重要表現。
二、清朝君主專制的強化
1、軍機處的設立
(1)原因:根本原因是強化皇權;直接原因是用兵西北。
(2)設立:清雍正時期。
(3)特點:人員精干;保密性強;效率高。(小、密、快。)
(4)職能:軍機大臣只是跪受筆錄、傳達旨意(非決策機構),完全成為了皇帝獨裁的工具。
(5)評價:是君主專制達到頂峰的標志。是封建君主專制衰落的表現。
2、密折制:(1)設立:雍正時。(2)評價:這種制度使中央的政治權利更加集中。
3、文字獄:思想文化專制空前強化。
三、清朝的邊疆政策
1、近代版圖的奠定:
2、清代邊疆政策的基本原則
(1)尊重社會習俗和宗教信仰,籠絡上層分子。
(2)大事集權,小事放權,因地制宜管理。
3、主要措施:
(1)理藩院:職能:處理少數民族事務的機構。
(2)改土歸流:
始于元代,開始廢除于明代,大規(guī)模廢除于乾隆時期。
含義:改土知府為流動的官吏的政策。
意義:強化了中央對地方的統(tǒng)治。
4、評價:(清的邊疆政策)有效地加強了中央對邊疆地區(qū)的管轄,有利于中源與邊疆地區(qū)的經濟文化交流,有利于邊疆地區(qū)的進步與發(fā)展。
總結:明清時期君主專制制度的強化使中國社會的發(fā)展受到嚴重的阻礙。嚴重阻礙了中國社會向近代社會的轉型,是造成近代中國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知識拓展
1、理藩院的性質:既是一個宗教管理機構,又是一個地方行政機構。
2、土司制度的一個顯著特點:世襲。
5列強入侵與民族危機一、列強入侵(國門洞開)
1、背景(原因):(1)西方資本主義的發(fā)展。(2)清王朝的衰落。
2、途徑:(1)武力威逼,發(fā)動戰(zhàn)爭。(2)本質意圖:打開并占領市場。(3)方式:商品輸出到資本輸出。
3、過程:
(1)侵華史實:第一次、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日甲午戰(zhàn)爭;八國聯(lián)軍侵華;抗日戰(zhàn)爭等。
注意:每次侵華戰(zhàn)爭的原因各不相同。第一、二次鴉片戰(zhàn)爭的根本原因在于打開中國市場;甲午戰(zhàn)爭的根本原因在于日本為其資本主義發(fā)展尋找出路和市場;八國聯(lián)軍侵華的根本原因是為了鎮(zhèn)壓中國人民的反帝行動。
(2)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
內容:略。
影響:略。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大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
4、影響:嚴重踐踏了中國國家主權。
(1)侵犯了中國人民的生存權。(2)掠奪中國資財,毀滅中國文化遺產。
(3)政治上:破壞了中國的諸多主權完整。(4)經濟上:傾銷商品、掠奪原料,控制中國的經濟命
總之,西方列強的入侵使得一個原本獨立自主的國家逐漸淪為受外國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
二、瓜分狂潮與民族危機
1、瓜分狂潮:
(1)原因:《馬關條約》的簽訂,大大地刺激了列強對中國的爭奪,由此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2)開始:三國干涉還遼。
(3)概況:強占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門戶開放”政策等
(4)結果(影響):中華民族陷入嚴重的民族危機之中。
2、民族危機加深
(1)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2)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
①背景:美國已成為世界工業(yè)強國,但是其軍事力量還不能與其他列強抗衡。
②原因:為了滿足美國工商界進入中國市場的需要。
③實質:是為了緩和列強間的爭奪和消弭中國人民的反抗,由列強在中國建立“國際共管體系”。
④影響:形成了列強共同宰割中國的局面。
3、影響:
(1)中國軍民為維護國家主權而進行一系列的反抗斗爭。
(2)先進的中國人開始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
三、知識拓展與補充
1、南京條約中破壞了哪些中國主權?
2、馬關條約中哪條對中國的民族工業(yè)發(fā)展不利?
3、辛丑條約中哪條對中國的主權危害最大?
6中國軍民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一、中國軍民的反侵略斗爭
1、三元里人民抗英
(1)原因:英軍入侵;清政府無能;中華民族傳統(tǒng)“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2)地位(意義):是近代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自發(fā)的大規(guī)模抵抗外國侵略的斗爭;表現了中國人民不畏,抵抗外侮的愛國精神。
2、臺灣人民反割臺斗爭
(1)背景:甲午戰(zhàn)敗,臺灣被日本割占。
(2)主要的愛國人士:徐驤、丘逢甲,以及劉永福黑旗軍等。
3、義和團反帝斗爭
(1)原因:根本原因: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狂潮,民族危機嚴重,民族矛盾空前激化??陀^原因:戊戌變法失敗后,清政府無法承擔反帝重任。直接原因:山東人民反洋教斗爭。
(2)結果:失敗。
失敗的原因:中外反動勢力聯(lián)合絞殺。
(3)意義:是中國近代史上反侵略斗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阻止了列強瓜分中國的企圖。
二、愛國官兵的反侵略和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
1、左中堂收復新疆
(1)背景:西方列強進入到帝國主義階段;列強把侵略矛頭指向中國西北和西南內地;俄、英支持中亞浩罕國阿古柏侵占中國新疆,企圖。
(2)經過:通過反侵略斗爭和談判收回了新疆和伊犁地區(qū)。
(3)意義:粉碎了英、俄利用阿古柏侵略新疆的陰謀,一定程度上維護了中國領土完整。在此之后清政府在新疆設省。
2、黃海海戰(zhàn)中的愛國官兵斗爭
(1)愛國官兵:鄧世昌、林永生、劉步蟾、丁汝昌等。
(2)北洋水師覆亡的原因: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李鴻章的避戰(zhàn)保船戰(zhàn)略的失誤等。
三、知識拓展和補充
1、近代中國落后的根源在于在實現傳統(tǒng)社會向近代社會轉型的過程中,缺乏應變的思想意識。
2、近代反抗西方侵略的斗爭失敗的原因:主觀上是清政府的腐朽落后制度;客觀原因是西方列強的制度的先進和軍事上的強大。
3、近代中國民族危機的根源在于西方的侵略。
4、要辯證地看待西方的侵略:既要看到其對中華民族的危害,也同時要看到客觀上對中國的進步作用。
7偉大的抗日戰(zhàn)爭一、侵華日軍的罪行
1、日軍的軍事侵略:
(1)原因:
①根源在于為其壟斷資本主義發(fā)展尋找出路,因此制訂了"亡中",稱霸太平洋”的既定國策。
②1927年,日本東方會議制定了“征服滿蒙”的計劃。
③受1929年經濟危機的影響,日本迫切要求擺脫經濟危機。
④國共對峙,國民政府全力圍剿紅軍,給日本以可乘之機。
2、日本的侵華過程:
(1)局部戰(zhàn)爭:九一八事變、長城會戰(zhàn)、華北事變等。
(2)全面侵華:七七事變、八一三事變等。
(3)結果:中國失去了大片的領土,其原因是:敵強我弱;國民政府的戰(zhàn)略部署及片面的抗戰(zhàn)路線;缺乏國際力量的支持等因素。
3、侵華日軍的罪行:
(1)罪行:屠殺、細菌戰(zhàn)、化學戰(zhàn)、勞工與慰安婦以及野蠻的殖民統(tǒng)治等。
(2)殖民統(tǒng)治:①政治:以華制華。②經濟:野蠻掠奪。③文化教育:奴化教育。
二、關內外的抗日救亡運動
1、抗日救亡運動的興起
(1)背景:九一八事變之后,日本不斷擴大侵略;國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2)表現:中共發(fā)表抗日宣言;東北義勇軍以及中共領導下的抗聯(lián);國民黨愛國將領的抗日行動等。
2、救亡運動的高漲
(1)背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
(2)表現:關外抗日救亡運動;平津“一二九運動”;西安事變等。
注意: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的意義: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zhàn)到和平,由分裂對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三、全民族的抗戰(zhàn)
1、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形成
(1)初步形成到最終形成。西安事變到國民政府公布國共合作的宣言。
(2)性質:由國共合作為基礎并領導的全民族的抗日合作組織。
2、國民黨正面戰(zhàn)場的抗戰(zhàn)
(1)主要戰(zhàn)役:淞滬會戰(zhàn)、太原會戰(zhàn)、徐州會戰(zhàn)、武漢會戰(zhàn)等。
(2)結果:消耗了日軍大量的有生力量,但是未能阻止又是敵人的進攻。到1938年10月,中國的抗日戰(zhàn)爭進入到戰(zhàn)略相持階段。
3、中共敵后戰(zhàn)場的抗戰(zhàn)
(1)洛川會議:內容:制定了全民抗戰(zhàn)路線。
(2)敵后根據地的建立:
(3)陜甘寧邊區(qū)政府的建立:1937年9月成立,成為全國抗日根據地的指揮中樞和總后方。
(4)百團大戰(zhàn):沉重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
(5)少數民族抗日武裝斗爭:蒙古、回民抗日武裝等。
4、國民政府正面戰(zhàn)場繼續(xù)抗戰(zhàn):張自忠犧牲。
四、抗戰(zhàn)的偉大勝利
1、中國戰(zhàn)區(qū)盟軍最高統(tǒng)帥部成立
(1)背景:太平洋戰(zhàn)爭的爆發(fā);世界反法西斯陣營形成;中國是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重要戰(zhàn)場之一。
2、中共七大召開
(1)背景:敵后抗日戰(zhàn)爭發(fā)起局部反攻。(2)時間地點:
(3)目的:為了取得抗戰(zhàn)的最后勝利。
(4)內容:制定了當時的中共的任務;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為中共的指導思想;選舉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央委員會。
(5)意義:為抗戰(zhàn)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礎。
3、抗戰(zhàn)勝利
(1)背景:德國戰(zhàn)敗投降;美蘇發(fā)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蘇聯(lián)對日宣戰(zhàn)并出兵中國東北;美國投放原子彈;中共毛澤東發(fā)表對日寇最后一戰(zhàn)。
(2)日本投降:宣布投降、正式簽署投降書。
4、意義:
(1)是中國近代史上是第一次完全的反侵略的偉大勝利;(2)捍衛(wèi)了民族尊嚴,提高了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3)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4)為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勝利付出了巨大代價,為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
五、知識拓展和補充
1、日本法西斯所犯的罪行:(在東京國際法庭審判日本戰(zhàn)犯的時根據國際法而起訴的罪名)
(1)發(fā)動戰(zhàn)爭罪:日本法西斯分子發(fā)動的一系列的侵略戰(zhàn)爭。
(2)反人道罪:屠殺平民、屠殺戰(zhàn)俘、生化武器、人體試驗等。
2、抗戰(zhàn)勝利的原因
(1)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全民族的抗戰(zhàn)。
(2)世界反法西斯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相互配合和支持。
(3)國際友人、愛國華僑的大力支持等。
3、抗日戰(zhàn)爭分為三個階段:戰(zhàn)略防御、相持、反攻。
4、如何看待抗戰(zhàn)初期的國民政府的抗戰(zhàn)?
(1)意義:打破了日軍速戰(zhàn)速決的三個月亡中戰(zhàn)略部署和計劃;消滅了敵人的有生力量,為中國持久的抗戰(zhàn)贏得了充分的時間;中國軍民的奮勇抗戰(zhàn)改變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的看法,為后來爭取國際援助準備了條件。
(2)失利的原因:客觀上日本軍事實力的強大和準備充分,缺乏國際的必要支援;主觀上戰(zhàn)略部署,及其片面抗戰(zhàn)路線等。
8太平天國運動一、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
1、金田起義:
(1)背景:階級矛盾日益尖銳。列強的侵略加劇了災難。
(2)洪秀全的組織宣傳:
創(chuàng)建拜上帝會并進行思想宣傳等
(3)起義:1851年初。
永安封王意義:奠定了太平天國政權的初步基礎。
2、定都天京(鼎盛)
(1)意義:建立了與清王朝對峙的革命政權。
(2)鼎盛:定都天京后,相繼進行了北伐、西征、東征等軍事行動。這是太平天國運動鼎盛的標志。
二、政權建設
1、前期《天朝田畝制度》
(1)目的:定都天京后,為了鞏固政權。
(2)內容:
①生產資料分配形式:廢除封建地主階級的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齡平均分配土地。
②產品分配形式:每戶留足口糧,其余歸圣庫。
③目的等方面:建立一個絕對平均的理想社會。
(3)評價:
①進步性:突出反映了農民階級要求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農民反封建斗爭的思想結晶。
②空想性:絕對平分土地不切合實際;絕對平分一切財富,追求人人平等的思想觀念,是農民階級的平均主義空想。
③未能真正實行。
2、后期《資政新篇》
(1)目的:為了振興太平天國。
(2)內容:政治上。經濟上。社會事業(yè)上。
(3)評價:
①意義:是先進的中國人最早提出的帶有資本主義色彩的一個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當時先進中國人向西方尋求真理和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②未能實行:
三、轉折與失敗(天京事變到天京陷落)
1、轉折:天京事變
(1)原因:根源在于農民階級的局限性。
(2)過程略。
(3)影響:
①清政府得到了喘息的機會;②是太平天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2、失敗:
(1)標志:天京陷落。
(2)原因:
①主觀:農民階級的局限性。
②客觀:中外反動勢力聯(lián)合絞殺。③根本原因是:農民階級局限性。
四、評價
1、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
2、教訓:農民階級不能承擔起領導民主革命的重任。
五、知識拓展和補充
1、農民階級的局限性:
(1)、經濟:狹隘、自私、保守和分散性。
(2)、政治:不可能提出切實可行的革命綱領。其綱領或口號有致命的缺陷。
(3)、思想:沒有科學理論指導,多用封建迷信思想組織宣傳。
(4)、組織:很難形成統(tǒng)一堅強的領導核心。(5)、時代局限:
(封閉保守、缺乏合作;追求平均、缺乏進取;與世無爭、滿足現狀;多子多福、求穩(wěn)怕亂;重經驗,輕理論等。)
9辛亥革命一、辛亥革命(武昌起義)
1、背景:
(1)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華民族危機空前嚴重。
(2)清政府的“新政”、“預備立憲”,為資產階級革命準備了一些條件。
(3)組織上:興中會等資產階級革命團體紛紛建立。同盟會的成立,標志資產階級革命進入到一個新階段。
(3)實踐上:同盟會成立后,發(fā)動了一系列的武裝起義,加速了革命的進程。
(4)契機:四川保路運動的興起。
2、起義(過程):略
3、結果(影響):
(1)各省紛紛獨立。(2)清政府統(tǒng)治土崩瓦解。
二、中華民民國成立。
1、時間、地點、國旗、紀元。
2、性質:是一個以革命派為主體的政府。
3、鞏固政權的措施:
(1)政治上:頒布《臨時約法》
①目的:根本是維護民主共和;直接是限制袁世凱專權。
②內容:國家主權、人民的基本權利;政治體制的原則(三權分立);政體形式是內閣制。
③評價:
性質是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憲法。
意義:法律上宣告君主專制制度的滅亡和民主共和政體的建立,是近代中國民主化進程的里程碑。
(2)經濟上:頒布保護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法令或措施。
(3)社會風俗:頒布了一系列的移風易俗的法令。
(4)外交上:《告各友邦書》等。
三、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
1、清政府覆亡與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
2、歷史功績:
(1)性質:是近代中國第一次完全意義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革命。
(2)意義:
①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統(tǒng)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沉重打擊了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tǒng)治。
②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權利,提高了人民參政議政的意識。
③辛亥革命是中國社會近代化進程中顯著地里程碑。
四、知識拓展與補充
1、同盟會的成立標志著資產階級革命進入到一個新階段:
(1)有了一個全國性的統(tǒng)一的政黨。(2)有了一個統(tǒng)一的革命綱領和奮斗目標。
2、清政府的覆亡主要是三股勢力共同努力的結果:資產階級革命派;資產階級立憲派;袁世凱北洋軍等。
3、袁世凱能夠就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的原因:
(1)袁世凱自身的實力、政治野心和心計。
(2)帝國主義的支持。
(3)資產階級革命派的軟弱性和妥協(xié)性等。
10新民主主義革命一、五四運動和中共成立
1、開端:五四運動
(1)背景:
①根本原因:北洋軍閥的黑暗統(tǒng)治。②直接原因:巴黎和會中中國代表的正當要求被拒絕。
(2)過程:略,注意其口號。
(3)評價:
①結果:對內:釋放了被捕的學生;罷免了派賣國賊的職務。對外:中國代表拒絕在合約上簽字。
②性質:是廣大人民群眾直接參與的、毫不妥協(xié)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
③意義: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④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基礎。
2、中共成立
(1)背景:
①中國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fā)展,為中共的成立創(chuàng)造了條件。
②十月革命的影響,為中國的革命指明了新的方向。
③共產國際的幫助和指導等。
(2)成立:略。黨的名稱、黨的任務、黨的中心任務等。
(3)評價:
①中共成立是近代社會進步和革命發(fā)展的客觀要求。
②中共為中華民族的解放和實現富強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
③中國革命面貌此次煥然一新。
(4)民主綱領的制定(中共二大):
①內容:最高綱領;最低綱領,即打倒軍閥,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統(tǒng)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
②意義:是中國近代以來第一個徹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綱領。
二、國民革命(國共合作)
1、國共合作的背景:
(1)中共:中共領導的工人運動遭到北洋軍閥和帝國主義的殘酷鎮(zhèn)壓,認識到建立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必要性。
(2)孫中山在歷次的維護民主共和的斗爭中的失敗,以及受十月革命和五四運動的影響,感受到人民群眾力量的強大。接受中共和共產國際的建議。
(3)共產國際的幫助和指導。
2、國共合作的實現:
(1)標志:國民黨一大召開。(2)合作的方式:黨內合作。
(3)意義: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正式成立;國民革命運動由此興起。
3、國共合作的評價:
(1)性質:是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
(2)意義:動搖了北洋軍閥的統(tǒng)治基礎,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
4、國民革命失敗的原因:
(1)主觀上:中共的年輕幼稚,中共的右傾錯誤等。
(2)客觀上:國民黨右派背叛革命。
三、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開辟
1、背景:國民大革命的失敗。
2、中立領導中國革命:
(1)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2)八七會議:內容是開展土地革命、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決定發(fā)動秋收起義等。
(3)秋收起義:開始創(chuàng)建農村革命根據地。
3、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
4、長征:
(1)原因:第五次反圍剿失利。
(2)轉折:遵義會議:
①內容:結束了王明左傾錯誤在中央的統(tǒng)治;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主張;事實上確立了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正確領導。
②意義:是中共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標志。
(3)長征的意義:戰(zhàn)略轉移完成;鍛煉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也為中國革命留下來寶貴的精神遺產。
四、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
1、國共第二次戰(zhàn)爭:
(1)背景:抗戰(zhàn)勝利后,蔣介石國民政府堅持內戰(zhàn)獨裁,維護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統(tǒng)治,發(fā)動內戰(zhàn)。
(2)過程:略。
(3)解放區(qū)的土改:意義是廢除了解放區(qū)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區(qū)一億多的農民分到了土地,極大地調動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
2、意義:略。
五、知識拓展與補充
1、新舊民主革命的異同
(1)同:革命的性質和目標一致。
(2)異:①領導階級不同;②指導思想不同;③最終的奮斗目標不同等。
2、二大制定的中共綱領的依據:一個是教條,一個是國情。
11新中國初期的政治建設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1、新政權的成立的背景:
(1)背景: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發(fā)展,建立新政權迫切需要。
(2)黨的工作重心轉移:七屆二中全會:
①主要內容:中共的工作重心轉移;全國勝利后,中共的基本政策以及總任務等。
②意義:解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轉變的重大問題。
2、新政權的籌建
(1)新政協(xié)會議:
主要內容:國名、國旗、國歌;《共同綱領》、《新政協(xié)組織法》、《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
3、成立:時間、國家性質、中央政府等。
4、意義:略。
二、開創(chuàng)政治建設新階段
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1)地方人代會的建立:意義:為全國人代會的成立奠定了法律基礎和組織基礎。
(2)建立: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會召開。
①內容:《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其具體內容是:規(guī)定了新中國的國家性質和根本政治制度;國家主權、公民的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確立了向社會主義過渡得得方向和途徑。
評價:體現出兩大基本原則:人民民主和社會主義;性質是第一部社會主義性質的憲法,開創(chuàng)了中國人民民主的全新階段。
②意義:標志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起來。
2、中共領導下的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xié)商制度
(1)背景:第一屆全國人大的召開,政協(xié)會議代行全國人大職權任務結束。
(2)確立:1954年12月,政協(xié)二次會議通過。
(3)發(fā)展:1956年后,中共提出與民主黨派實行“長期共存,互相監(jiān)督”的方針,標志著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進入到一個新階段。
三、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確立
1、原因:
(1)歷史原因:大雜居,小聚居。
(2)現實原因:保證祖國的統(tǒng)一、民族的團結;保證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和共同發(fā)展。
2、正式確立:《五四憲法》規(guī)定在民族自治區(qū)劃為自治區(qū)、自治州、自治縣等。
3、概況:五個自治區(qū)。
4、意義:實現了少數民族當家作主的愿望,保證了祖國的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促進了民族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
四、知識拓展與補充
1、新中國初期的三大政治制度:人大、政協(xié)、民族區(qū)域自治等。
2、八個民主黨派:致公黨、農工黨、民盟、民進、民建、九三、臺盟、民革等。
12政治建設的曲折及其歷史性轉折一、民主政治建設的重大挫折
1、背景:
(1)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建立
(2)八大的有益探索
①內容:正確分析國內的形勢和主要矛盾的變化,提出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加強國內各民族的團結;重申中共與各民主黨派的“長期共存,互相監(jiān)督”,健全法制,使黨和政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強調堅持民主集中制,發(fā)揚黨內民主,反對個人崇拜。
②評價:是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一個良好的開端。
2、重大挫折:1966-1976。
(1)原因:毛澤東對國內外形勢的錯誤判斷。
(2)導火索:姚文元《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
(3)標志:中共的《五一六通知》,中共八屆十一中全會通過的《__》。
(4):1968年9月,各地造反派奪取各級黨政領導權,建立新的權力機關——革命委員會。評價這是國家政治體制的大倒退。
(5)影響:民主法治遭到嚴重踐踏,全國陷入嚴重的政治危機和社會危機之中。具體表現:
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遭到嚴重破壞。②中共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遭到摧殘。
二、歷史的偉大轉折
1、背景:
(1)1966-1976結束。
(2)中共和國家的工作徘徊。
2、標志: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
(1)內容:實現了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的撥亂反正。
①思想上: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②政治上:停止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把全黨和全國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
③組織上:形成以鄧小平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領導集體。
④經濟上:做出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
3、評價:偉大的轉折。
開創(chuàng)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道路。中國從此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國家政治建設從此進入到一個新時代。
三、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1、背景:改革開放后。
2、史實:
(1)1980年,鄧小平《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體現出中共對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初步設想。
(2)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修訂,成為歷史新時期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3)1997年,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歷史任務。
(4)1999年,全國人大九屆二次會議,把“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寫進了憲法,與此同時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也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框架基本形成。
13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及其實踐一、一國兩制的構想
1、早期方針:武力統(tǒng)一到和平統(tǒng)一、三通;倡導國共第三次合作等。
2、提出:
(1)20世紀80年代初,鄧小平提出。
(2)1984年六屆人大二次會議正是通過。
3、意義:是從維護祖國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出發(fā),在尊重歷史和現實的基礎上提出的一向大膽的、創(chuàng)造性的戰(zhàn)略構想。
二、港澳的回歸
1、條件:時機成熟。
(1)一國兩制共享的提出。
(2)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快速發(fā)展。
2、港澳回歸(略)
(1)香港回歸:(2)澳門回歸:
3、意義:
(1)標志著:中國國土上徹底結束了外國列強的占領。
(2)開創(chuàng)了港澳與祖國內地共同發(fā)展的新紀元。
(3)標志著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上邁出了重要一步,包圍國際社會以和平統(tǒng)一方式解決國家間的歷史遺留問題提供了新的范例。
三、海峽兩岸關系的進展
1、緩和:1979年實現了兩岸正式的停火。1980年三通放松。
2、進展:1992年達成“九二共識”。199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推動了兩岸的經濟交流與合作。1995年江澤民發(fā)表重要講話《為促進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的完成而繼續(xù)奮斗》,是解決臺灣問題的綱領性文件。
3、展望:
(1)有利形勢: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的指導。兩岸的經濟交流日益廣泛并蓬勃發(fā)展。
(2)不利形勢:島內勢力;外國反華勢力等。
(3)解決原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平統(tǒng)一方針。
14新中國初期的外交一、新中國初期的外交
1、背景:
(1)國際:美蘇兩大陣營的冷戰(zhàn)對峙。世界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
(2)國內:政權鞏固、經濟恢復、建設等。
注意:兩大陣營的對立是當時國際關系最突出的特點。
2、原則:獨立自主和平外交。
3、方針:
(1)另起爐灶:
內容:不承認到新建立。意義:改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體現出獨立自主的原則。
(2)一邊倒:
內容是站在社會主義陣營,意義有利于捍衛(wèi)革命成果、國家主權等。
(3)打掃屋子再請客:先清除,再建立。
4、外交活動:
(1)中蘇友好交往史實:
(2)意義:對于加強和鞏固中蘇兩國的友誼和合作,保障新中國的國防安全與維護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義。
二、外交思想的成熟(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1、背景:
(1)50年代,國際緊張局勢趨于緩和。史實?
(2)國內建設的需要。那些需要?
2、提出:
(1)首次提出:1953年,標志?
(2)成熟完善:標志1954年。
3、內容: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相處等。
4、意義:
(1)影響深遠,是新中國外交思想的成熟的標志。
(2)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準則。
三、走向國際舞臺(主要成就):
1、日內瓦國際會議:
(1)內容:朝鮮半島、印度支那問題。
(2)中國以什么身份參加的?以五大國身份參加的。
(3)結果:朝鮮半島的問題沒有達成協(xié)議,但簽署了《關于恢復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內瓦協(xié)議》
(4)該協(xié)議的意義:從而結束了法國在印度支那地區(qū)長達八年的殖民戰(zhàn)爭,進一步緩和了亞洲和世界的緊張局勢。
2、萬隆會議:
(1)背景:1955年,亞非民族解放運動不斷高漲的形勢下。
(2)時間:1955年。地點:印尼的萬隆。
(3)主要參加國:亞非新獨立的國家。
(4)性質:第一次沒有殖民主義國家參加的亞非國際會議。
(5)主要內容:共同關心的國際問題和亞非國家發(fā)展問題。
(6)中國代表團長周恩來提出了“求同存異”方針。意義: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
(7)本次會議的重大意義是什么:萬隆精神(亞非人民團結一致,反對殖民主義,爭取和維護民族獨立,增進各國人民間友好合作的精神。)
15外交關系的突破一、重返聯(lián)合國
1、背景:
(1)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一直由臺灣中華民國政府所占據。
(2)新中國政府一直為恢復合法席位而斗爭。
(3)20世紀70年代,廣大發(fā)展中國家日益成為國際事務當中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
(4)美國長期的孤立政策逐漸破產。
(5)中國的國際地位逐漸提高。
2、恢復:
(1)時間、標志:1972年10月第二十六屆聯(lián)大通過。
3、意義:這是中國外交的一個重大勝利,中國作為聯(lián)合國常任理事國之一,在國際事務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二、關鍵:中美關系的緩和
1、背景:
(1)中國:國際地位不斷提高。中蘇關系惡化,中國也面臨著新的戰(zhàn)略選擇。
(2)美蘇爭霸中,美國處于守勢。
(3)改善兩國關系符合兩國的共同利益,成為雙方的共同要求。
2、實現過程:
(1)乒乓外交——基辛格訪華——尼克松訪華。
(2)標志:1972年2月,尼克松訪華,并與中國在上海共同發(fā)表了《中美聯(lián)合公報》。
3、意義:結束了兩國對抗,開始走向正?;?。
4、正式建交(發(fā)展):1979年1月。正式建交。意義是兩國實現了正?;?/p>
三、中日邦交正?;?/p>
1、前提:中美關系正常化。對日本朝野巨大震動。
2、實現過程:
(1)《中日聯(lián)合聲明》。(2)正式建交:1973年,兩國互派大使。
3、意義:結束了兩國長期敵對的歷史,打開了兩國睦鄰友好的新篇章,這對兩國關系的發(fā)展和亞洲與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意義。
16新時期的外交政策與成就一、新時期外交的政策的調整
1、背景:
(1)國際:國際秩序中多極化趨勢出現西歐和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壯大,沖擊兩極格局
(2)國內:改革開放的需要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工作重點轉移。需要長期和平的穩(wěn)定環(huán)境
(3)決策因素:鄧小平提出新論斷認識到和平與發(fā)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預測世界格局的多極化。
2、內容:
(1)對戰(zhàn)爭與和平問題看法的改變:1985年,鄧小平明確提出和平與發(fā)展是當今世界兩大主題的論斷。
(2)新時期獨立自主外交原則具體表現為:不結盟政策。
3、影響:
(1)為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了安定的國際環(huán)境;
(2)促進了第三世界的發(fā)展壯大,成為提高中國國際地位、維護世界和平不可忽視的力量;
(3)促進了同中國建交的熱潮。
二、活躍的多邊外交
1、背景:
(1)國內:新時期外交政策的調整;綜合國力的提高。
(2)國際:形勢的變化。(和平與發(fā)展、多極化趨勢的加強)
2、目的:維護《聯(lián)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維護世界和平與發(fā)展中發(fā)揮大國積極的作用。
3、主要活動史實:
(1)全面參與聯(lián)合國事務:教科文組織;知識產權、裁軍、恢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代表權。參與人權組織、原子能機構組織;積極參與聯(lián)合國為何行動等。
(2)2000年9月,倡導五大理事國首腦第一次舉行會晤。
三、推進新型合作組織
1、積極參與亞太經合組織。2001年10月,中國上海成功主辦了亞太經合組織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會議的主題是“新世紀、新挑戰(zhàn):參與、合作,促進共同繁榮”。
2、上海合作組織成立
(1)背景:面臨共同問題:邊境、民族分裂分子的分裂活動、邊境貿易、邊境資源的開發(fā)……
(2)合作領域:政治、安全、外交、經貿、文化等方面全面互利合作.
(3)主要活動:
最初,“上海五國”是一個討論和解決邊境地區(qū)加強軍事信任與裁軍的元首會晤機制。
(4)意義:上海合作組織的發(fā)展進程是當代國際關系中的一次重要外交實踐,他豐富了
由中俄兩國創(chuàng)始的以結伴而不結盟為核心的新型國家關系,它提供了以大小國家共同倡導、安全先行、互利協(xié)作為特征的新型區(qū)域合作模式,對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7民主政治的搖籃古代希臘一、 蔚藍色的希臘(希臘的地理自然條件)
1、地理位置:三洲要沖。影響:有利于吸取亞非文明。
2、三面環(huán)海:影響:有利于海外貿易,海外殖民活動等。(寬松自由、平等互利、探索進取等精神)
3、氣候:地中海式氣候。經濟作物發(fā)達。
4、地形:多山,平原少。
影響:經濟上:不利于農耕。政治上:城邦林立。
小結:地理自然環(huán)境為古希臘的民主政治的產生奠定了自然條件。
二、充滿活力的城市國家(城邦的影響)
1、城邦的含義:即城市國家,以一個城市為中心,包括周圍一些村落。
2、城邦的特征:
(1)政治上(基本特征):小國寡民,獨立自治等。
(2)經濟上:商品經濟發(fā)達。
(3)文化上:思想文化異常繁榮。
3、城邦的影響:
(1)激發(fā)了公民的積極性。(公民積極性包括:參與城邦的公共事務、保衛(wèi)城邦、建設家園等。)
(2)成為聯(lián)系各城邦關系的紐帶。(聯(lián)系包括:相同的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共同的遵守和信仰阿波羅神廟的神諭、共同參加奧林匹亞競技會等)
(3)創(chuàng)造出異常繁榮的思想文化。(主要表現在:哲學、自然科學、歷史學、戲劇、文學、雕、建筑、醫(yī)學、競技活動等。)
小結:城邦為古希臘的民主政治奠定了社會環(huán)境。
三、珍惜自由的希臘公民(怎樣才會成為合格的古希臘公民)
1、公民的含義:希臘社會的主體階層,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
2、條件:祖籍本邦、擁有一定財產、自備武器作戰(zhàn)、成年男性等。
3、權利及義務:
(1)權利:有權參與城邦的公共事務、城邦行政與司法事務等。
(2)義務:保衛(wèi)城邦、建設家園等。
4、如何成為合格的公民(公民的基本要求)
(1)重視公民的參政素質的培養(yǎng)。
包括:書寫、修辭、演講、音樂和體育等方面的系統(tǒng)訓練。
方式:公共教育、家庭私人教育等。
目的:培養(yǎng)一個合格的公民。
(2)珍視自由、平等;蔑視權威、個性張揚等。
(3)強烈的集體榮譽感。
原因:公民在城邦中可以獲得尊嚴、榮譽和精神寄托等。
小結:公民是古希臘民主政治的主體和重要保障。
四、知識拓展:
1、地理自然條件不是古希臘民主政治的產生的決定性因素,發(fā)達的商品經濟才是其根本因素。
2、現代公民意識:核心:參與意識監(jiān)督意識責任意識法律意識(規(guī)則意識)等。
拓展:平等意識,獨立人格公共精神自主、理性。
3、古代希臘與中國西周比較
居民構成 國家類型 政治體制 國家特征 經濟方式 平民地位
古希臘 貴族、平民、奴隸 城邦 民主制 小國寡民 農耕為主 公民
中國西周 貴族、平民、奴隸 周、諸侯國 君主與貴族聯(lián)合專制 大帝國 商品經濟 臣民
18卓爾不群的雅典一、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
1、背景:
(1)平貴矛盾突出。(表現在:富有的工商業(yè)者與貴族、平民與貴族之間的矛盾)
(2)梭倫當選為執(zhí)政官。
2、奠基:索倫改革
(1)內容:
經濟上:頒布解負令;鼓勵發(fā)展工商業(yè)等。
政治上:按每年的收入多少把雅典公民劃分為四個等級,規(guī)定不同等級享有的政治權利;規(guī)定四百人會議作為公民大會的常設機構;設立最高法院——陪審法庭。
(2)原則:中立。
(3)評價:
積極:開啟了雅典民主政治的進程;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廣大平民和工商業(yè)者的權利,貴族勢力受到一定的限制。
局限性:但是并沒有從根本上化解社會矛盾。
3、確立:克里斯提尼改革
(1)內容:(政治上)
劃分十個行政區(qū)取代原來的四個血緣部落;五百人會議取代“四百人會議”,并對所有人開放;確定了抽簽和輪值原則;組成十將軍委員會;陶片放逐法等。
(2)評價:(意義、影響)
打破了部落貴族勢力對政權的的控制,雅典國家正最終形成;標志著雅典民主制度的正式確立。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黃金時代”(伯里克利改革)
1、背景:
(1)進入古典時代。(希波戰(zhàn)爭的勝利)
(2)雇工貧農地位提高、工商業(yè)民主派活躍等。
(3)民主派領袖伯里克利連任首席將軍。
2、內容:擴大民主制
(1)擴大公民參政范圍:除十將軍外,所有官職向所有的公民開放,并都已抽簽方式產生。每個公民都有發(fā)言權和表決權等。
(2)擁有三大民主政治機構:公民大會、五百人會議、陪審法庭等作為常設機構。
(3)制定津貼制度。目的是鼓勵公民參與公共事務,是民主政治的一個保障。
3、評價:貴族的政治權力被削弱,奴隸制民主政治發(fā)展到頂峰。
三、雅典民主政治的得與失
1、失:
(1)范圍:對廣大奴隸專政的基礎上,奴隸、婦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之外。
(2)性質: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適用小國寡民的城邦。
(3)方式:抽簽選舉和輪流坐莊,可能導致國家權力濫用和誤用。
(4)后果:淪為個人爭奪權利的工具;“成也民主,敗也民主”。
2、得:它是偉大文明的催化劑
(1)開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為后來歐美資產階級民主提供了思想基礎。
(2)促成了雅典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高度繁盛。
四、知識拓展
1、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內容:
(1)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全體公民,民主政治的主要機構是公民大會、五百人會議和陪審團。
(2)公民大會是國家最高的權力機關。內政、外交、戰(zhàn)爭、和平、重要官員任免等一切國家大事,都由公民大會討論決定。
(3)國家最高常設行政機關是五百人會議,負責處理日常政務,召集公民大會。
(4)陪審法庭是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與監(jiān)察機關,對公民大會的決議擁有最終審核權。
(5)國家一切官職,向各等級公民開放,國家官員由選舉產生,各級公職人員實行“公職津貼制”。
2、為什么說伯里克利時代的民主政治發(fā)展到頂峰?
答案提示:公民已經不受財產的限制而享有比較充分的民主權利,其民主的廣泛性和深入性在那個時代是獨樹一幟的。
19羅馬人的法律一、從習慣法到成文法
1、羅馬及其羅馬法
2、習慣法
(1)含義:所謂的習慣法就是未經政府明確承認而被一般人接受默認為社會生活中相互關系的法律方式。
(2)特點:具有很大的伸縮性和不確定性
(3)影響:貴族壟斷立法權并隨意曲解法律以欺壓民眾。
3、背景:平民與貴族的斗爭。
4、目的:限制貴族勢力,維護廣大平民的權益。
5、成文法:《十二銅表法》
(1)時間:BC449年。
(2)內容:法律的訴訟程序、債務、家庭關系、財產繼承、宗教以及犯罪和刑罰等方面。
(5)評價:
積極:限制了貴族的專橫,打破了他們對法律意識的壟斷,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廣大平民的利益。是古羅馬成文法發(fā)展的起點。
局限:還保留了一些古老習俗,保留了某些維護貴族特權的不合理的法規(guī)。本質上是維護貴族利益。
二、從公民法到萬民法
1、公民法:
(1)概念:從羅馬共和國建立到公元前3世紀中葉,羅馬產生的法律統(tǒng)稱為公民法。
(2)特點:
適用范圍:羅馬境內的公民。
主要內容:側重國家事務和法律程序等方面,而涉及個人財產關系等問題的私法規(guī)范則不夠完善。
操作:程序繁瑣、缺乏靈活、變通。
(3)意義:平民的政治地位、經濟地位、社會地位空前提高;極大地提高了他們的愛國熱情與參政的積極性。
2、萬民法
(1)背景:羅馬共和國變成了羅馬帝國。原有的公民法已不再適應新的形勢了。
(2)概念:在古羅馬對外擴張的過程中,逐漸形成普遍適用于羅馬境內各族人民的法律,即“萬民法”。即羅馬境內的國際法。
(3)特點:
適用范圍:羅馬帝國境內的所有各族人民。
主要內容:注重調解貿易以及財產等經濟和民事糾紛。
操作:簡潔靈活、實用有效。
(4)意義:較好的理順了各種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從而鞏固了羅馬政權,促進了社會穩(wěn)定和帝國境內各民族的共同發(fā)展。
三、西塞羅與自然法精神
1、概念:不是具體的法律條文,而是一種法律觀念(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2、提出者:西塞羅(自然法之父)
3、意義:是整個法律科學的思想基礎和各種具體法規(guī)的指導原則,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為權力。標志著羅馬法學的高度成熟。
四、羅馬法的作用與影響
1、積極:
(1)既是調動羅馬公民愛國與參政的積極性,也是古羅馬政權鞏固、社會穩(wěn)定、帝國境內各民族共同發(fā)展的法律保障。
(2)羅馬法又直接成為近代資產階級法學的淵源和近現代法律的先驅。
(3)羅馬法中所蘊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觀念,具有超越時間、地域和民族的永恒價值。
2、局限:(1)維護貴族利益;(2)也是其帝國走向衰亡的原因。
20英國代議制的確立和完善一、英國代議制的確立
1、背景:
(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歷程:
原因:根本原因:英國斯圖亞特王朝封建專制統(tǒng)治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直接原因:議會限制王權的斗爭。
時間:1640年。
克倫威爾的獨裁統(tǒng)治——亞特王朝的復辟——1688年。
2、確立:
(1)基本確立:《權利法案》
目的:限制王權、擴大議會權力。
內容:國王無權廢止法律;不得侵犯議會的征稅權;不經議會同意,國王不得組織常備軍;國王不得干涉議會的言論自由;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必須定期召開議會等。
3、最終確立:《王位繼承法》
4、結果:實際權力轉移到議會手中,確定了議會權力高于王權,司法權獨立于王權的原則,奠定君主立憲制的基礎。
補充:議會至上的實質是法律至上。
二、代議制的發(fā)展——責任內閣制的形成
1、內閣制的演變
光榮革命前是國王的咨詢機構——樞密院;漢諾威王朝時期,國王不出席內閣會議成為了慣例;1721年沃波爾主持內閣會議,開創(chuàng)了多數黨領袖任首相并組建內閣的先例;18世紀中葉,責任內閣制形成并得以完善。
2、內閣的權限:
對提交議會討論的政策做最后的決定,按議會的政策行駛最高的行政權力,協(xié)調和確定政府各部的職權。
3、首相的權限:
(1)組建內閣,任命內閣大臣、政府成員等重要官員
(2)決定國家的重要政策
(3)通過議會多數黨控制議會的運作
(4)接受議會的監(jiān)督,內閣與首相共進退。
三、英國代議制的完善
1、議會改革
(1)原因:
①工業(yè)近代化導致工業(yè)資產階級力量的壯大。19世紀早期,隨著英國工業(yè)革命的深入開展,工業(yè)資產階級擁有經濟上的地位,但政治上卻無權。因此,他們?yōu)榱酥\取政治上的權利而積極斗爭;
②英國群眾斗爭的高漲,特別是工人階級為了爭取政治上的權力積極配合和支持工業(yè)資產階級的斗爭。
③19世紀二三十年代,歐洲大陸革命潮流的沖擊。
④舊的選舉制度弊端嚴重。
(2)內容:
降低財產資格限制;重新分配議席。
(3)影響:
①進步性:經改革,工業(yè)資產階級獲得了更多參政權和選舉權。
②局限性:工人、農民的政治權利仍受到種.種限制,這進一步啟發(fā)了工人階級的覺醒,走向了公開政治斗爭的形式。(1836年英國工人為爭取參政權力而爆發(fā)了憲章運動,但最終失敗)
(4)英國議會的黃金時代(1832年)(議會是萬能的)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通過了一系列法律文件,使議會擁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力,議會擁有立法權、財政權和對行政機關的監(jiān)督權等一切大權,成為英國政治權力的核心。從1688年--19世紀70年代前,這一時期是英國議會的黃金時代。
2、內閣地位的上升(專橫)(19世紀70年代后)
(1)內閣權力膨脹--議會黃金時代的結束(19世紀70年代后)
但19世紀70年代后,議會權力和作用開始縮小,內閣開始凌駕于議會之上。由此可見,英國議會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許多權力轉向了內閣,內閣權力開始膨脹。許多英國人稱內閣為議會中的“第三院”,恰恰體現了這種“內閣專橫”的政治格局和19世紀末的政治發(fā)展趨向。
四、補充:
1、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
(1)代議制為基礎。有三個重要機構:國王、議會、內閣。
君主制、民主制、貴族制三者融為一體。
(2)責任內閣為核心;議會掌握立法權,是國家權力的中心;內閣掌握行政權并對議會負責。
(3)國王“統(tǒng)而不治”,是虛君;是國家的象征(元首)。
2、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影響
(1)結束了英國的封建專制制度,使英國走上了資產階級政治民主化的道路。
(2)英國代議制民主在政治體制方面的創(chuàng)新,為歐洲和世界作出了重大貢獻。
(3)有利于緩和社會矛盾,促使英國政治穩(wěn)定和經濟快速發(fā)展。
(4)順應了資產階級民主與法制社會的歷史潮流,促進了資產階級政治文明的發(fā)展。
(5)對于歐洲和北美地區(qū)、英國海外殖民地等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21美國1787年憲法一、美國獨立后,邦聯(lián)政府面臨的窘境
1、政治問題:邦聯(lián)體制—邦聯(lián)制的松散和中央政府的軟弱。
2、經濟問題:無法保護本國工業(yè)和美國商人的海外利益,無法促進國內商品流通。
3、債務問題:無力解決大量債務。
4、安全問題:無力維持常備軍以解決內憂外患。
二、1787年聯(lián)邦憲法的制定
1、原因:美國松散的洲際聯(lián)盟難以維系美國社會。
2、思想條件: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思想。
3、目的:建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鞏固獨立戰(zhàn)爭的勝利成果,維護資產經濟利益,維護國家利益的需要。
4、內容:國家結構:聯(lián)邦制。政體:總統(tǒng)制共和制。
(1)中央政府與地方各州的關系;
具體:中央政府權力大大加強;各州仍保持一定的獨立性。
(2)中央政府的構建;
原則:三權分立,行政、司法、立法獨立相互制約。
行政權歸總統(tǒng)。
他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還是軍隊的總司令。
總統(tǒng)由選民間接選出,所以總統(tǒng)不對國會負責。
有權任命政府官員,但要經國會同意。
總統(tǒng)可以對國會通過的法律實行否決權。
立法權歸國會:
國會由參議院和眾議院兩院組成,參議員由各州議會產生,參議院每州兩名,任期6年,每年改選參議院成員的1/3。參議院議長由副總統(tǒng)擔任。
眾議員由選民直接選出,眾議院按各個州的人口比例選出,任期兩年。
法律需經國會兩院通過,總統(tǒng)批準,方可生效;國會的立法被總統(tǒng)否決后,國會在復議之后若以2/3以上再次通過該法時,即為有效。
眾議院可對違法的總統(tǒng)提出彈劾并交由參議院審議。
最高司法權歸聯(lián)邦法院:
⑴大法官由總統(tǒng)任命,但需經參議院同意;他們除非犯罪,終身任職。
⑵它對于在美國憲法、聯(lián)邦法律及條約范圍內的一切案件都可以行使最高審判權。
⑶后來,聯(lián)邦法院逐漸擁有解釋一切法律及條約的權力,可審查國會通過的法律是否違憲。
5、評價:
(1)進步性
是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憲法。
體現了所謂“制約與平衡”的原則,避免了絕對權力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資產階級民主.
調和了中央與地方,大州與小州,南北方的矛盾,為美國的長期穩(wěn)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確立了聯(lián)邦制和總統(tǒng)制共和國政體
(2)局限性:
沒有廢除奴隸制度,打上種族歧視烙印。也沒用規(guī)定公民的基本權益。
(3)本質:
維護資產階級利益,它所體現的也只是資產階級的民主。
三.憲法實施的效果從“邦聯(lián)”——“聯(lián)邦”
1、政治上:
美國不再是一個松散的聯(lián)盟,而成為一個真正統(tǒng)一的國家,并且較好的處理了中央與地方的關系。
2、經濟上:
有利于形成全國性的市場,促進了資本主義的迅速發(fā)展,
3、軍事上:
使國家有可能維持足夠的權威和軍隊來維護國內秩序,應對外來的威脅,鞏固資產階級和種植園主的新政權。
四、美國兩黨制的形成
1起源:獨立戰(zhàn)爭時期,美國就有民主派和保守派。
2發(fā)展歷程:
建國不久出現兩大政黨到19世紀后半葉美國兩黨制正式確立。
3本質:兩黨交替上臺執(zhí)政,本質上都是為了維護資產階級的根本利益
22民主政治的擴展一、法國共和制的最終確立
1、背景:
(1)長期的政局動蕩、政權更替、人民起義此起彼伏。
(2)1875年國民議會“一票共和”最終確立了共和政體。
2、1875年憲法的內容:政體為共和政體。
(1)政體:共和政體。
(2)主要內容:行政、立法。
①行政權:憲法賦予總統(tǒng)極大地行政權力??偨y(tǒng)任期7年,是國家元首和軍隊的最高統(tǒng)帥,由參眾兩院聯(lián)席會議選出,可連選連任有權任命文武官員、締結條約、實行大赦等;經眾議院同意有權任命內閣,經參議院同意有權解散解散眾議院。
②立法權:議會采取兩院制,參議院通過間接選舉產生,參議員任期9年,有權否決通過的法律;眾議院由成年男子直接選出,任期4年,內閣要對參議院負責。
③在憲法修正補充過程中,又將《馬賽曲》定為法國國歌,7月14日定為法國國慶日;并把“政府的共和國形式”永遠不得動搖、“凡曾統(tǒng)治過法國的家族成員不得當選為共和國總統(tǒng)”等內容寫入憲法中。(從法律上阻斷了保皇派復辟的可能,其實質是為了鞏固民主共和政體)
3、評價:
(1)進步性:
法國共和政體的建立是法國工業(yè)革命完成后進入工業(yè)資本主義發(fā)展時期的必然結果,為工業(yè)資產階級提供了分享政權的機會。進一步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2)局限性:憲法中規(guī)定總統(tǒng)和參議院的權力很大,這是?;逝珊唾Y產階級共和派相妥協(xié)的產物。
(法國的共和政體并沒有因憲法的頒布而鞏固,保守勢力依然強大,為鞏固共和政體,共和派人士還需進行長期的斗爭。)
二、脆弱的德國民主
1、背景:
(1)普魯士王朝三次戰(zhàn)爭統(tǒng)一了德意志,為德意志帝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2、確立:1871年憲法
3、內容:
(1)國家結構:聯(lián)邦制(22個邦、3個自由市組成)。
(2)政體:君主立憲制。具體內容如下:
①德意志皇帝由普魯士國王擔任,是國家元首,擁有任命官吏、創(chuàng)制法律、統(tǒng)帥軍隊、決定帝國對外政策以及主宰議會等大權。(行政權、立法權)
②宰相只對皇帝負責,由皇帝任命,在內閣中擁有絕對權力。
③議會由聯(lián)邦議會和帝國議會兩部分組成,聯(lián)邦議會由各邦君主任命,是帝國的最高機構,實際擁有上院的權力;帝國議會由普選產生,權力很小。
4、評價:
(1)進步性:帝國的成立和憲法的頒布,標志著德國邁入資本主義發(fā)展時期,推動了德國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fā)展。
(2)局限性:
體現出濃厚的專制主義、軍國主義色彩,由憲法確立的代議制是不徹底不完善的代議制。
(3)特點:1871年憲法表明,德意志帝國是容克貴族和資產階級聯(lián)合專政的資產階級性質的君主立憲國家;但民主立憲是虛,君主專制是實。
三、民主制度在世界的擴展
1、方式:革命戰(zhàn)爭或和平改革。
2、特點:民選和議會立法。
3、評價:
(1)從政治體制上對君主專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成為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基礎。
(2)日益健全的代議制,調解、緩和了社會矛盾,穩(wěn)定了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統(tǒng)治秩序。(3)伴隨著“西學東漸”的潮流,資產階級代議制度還擴展到亞洲及世界其他地區(qū),并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四、知識擴展
1、民主政治的建立是一個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曲折性的歷程。
2、民主制度的建立,既是資本主義的發(fā)展的結果,也是人類歷史發(fā)展的潮流。
3、無論是君主立憲政體,還是民主共和政體沒有好壞優(yōu)劣之分,都是與本國國情相適應的。
23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一、空想社會主義的產生
1、背景:
(1)工業(yè)革命的開展,資本主義社會的各種矛盾暴露出來。(財富不均、周期性經濟危機、階級矛盾等)
(2)歐洲早期三大工人運動失敗。
失敗的根本原因:資本主義還處于上升時期,社會生產力還沒有發(fā)展到能夠摧毀資本主義制度的程度,其次缺乏科學的理論指導。
2、代表:法國的圣西門、傅里葉、英國的歐文。
3、評價:
(1)意義:對資本主義社會制度進行了猛烈地批判,對未來美好社會提出了一些美好的設想。這些設想為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提高了思想基礎。
(2)局限性:沒有從根本上認識資本主義社會制度弊端產生的根源。沒有認識到人類歷史的發(fā)展規(guī)律。
二、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1、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理論來源:
德國的古典哲學,英國的古典政治經濟學,法國空想社會主義等。
2、馬克思轉變?yōu)楣伯a主義者標志:1844年發(fā)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
3、誕生: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fā)表
(1)內容:論述了階級斗爭學說;無產階級的性質、特點、目的和任務,以及共產黨的理論綱領;批判了各種假社會主義流派;共產黨人革命斗爭的思想策略等。
(2)意義:
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從此以后,國際工人運動蓬勃開展起來,形成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
24國際工人運動的艱辛歷程一、第一國際的成立
1、背景(社會條件):
(1)經濟基礎: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
(2)階級基礎: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
(3)直接因素:1862年,英法德三國工人的會晤。
(4)促成因素:1863年,英法兩國工人集會抗議沙皇政府對波蘭人們的迫害。
(5)領導基礎:馬、恩的主觀努力。
2、成立:1864年,倫敦圣馬丁教堂工人集會。
3、任務:
(1)反對各國資產階級統(tǒng)治和壓迫的斗爭。(2)反對第一國際內部的各種非馬克思主義思潮和派別的斗爭。
4、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
5、性質:它是國際無產階級運動的聯(lián)合組織。
6、意義:國際工人協(xié)會成為各國工人團體進行聯(lián)絡和合作的中心;它的建立,真正使全世界無產者聯(lián)合起來了。
二、巴黎公社的建立
1、背景:
(1)民族矛盾:普法戰(zhàn)爭的失敗,普軍兵臨城下。
(2)階級矛盾:臨時政府的反動統(tǒng)治。
2、成立:1871年3月—5月
3、鞏固政權措施:
(1)經濟:
沒收逃亡資本家的工廠,交給個人合作社管理;監(jiān)督鐵路運輸和軍需生產;公社職員的薪金最高不得超過工人的最高工資即年薪6千法郎。
(2)政治:
廢除舊軍隊、警察,代之以新的國民自衛(wèi)軍;規(guī)定公社委員和工作人員由民主選舉產生,人民有權監(jiān)督和罷免等。
4、結果:失敗
失敗的原因:
(1)客觀上:敵人實力強大,普法反動勢力的聯(lián)合鎮(zhèn)壓。
(2)主觀上:沒有科學的理論指導;缺乏斗爭經驗等。
(3)根本上:資本主義還處于上升時期,還不具備推翻資本主義制度的條件。
5、意義:是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第一次偉大嘗試;其經驗是寶貴的,教訓是深刻的,其原則永存,精神不朽。
三、第二國際的成立
1、背景:
(1)19世紀七八十年代國際工人運動出現了新。
表現在:各地罷工此起彼伏;馬克思主義進一步傳播。
(2)馬克思逝世后,各種非馬克思主義思潮開始泛濫。
表現在:改良主義、無政府主義等。
結論:因此,如何把國際工人運動引上馬克思主義軌道,是當時迫在眉睫的任務。
2、成立:
(1)標志:1889年7月14日,各國工人代表在巴黎召開國際社會主義者大會。
(2)內容:國際勞工立法;工人階級的階級斗爭和政治斗爭等問題;每年慶?!拔逡粐H勞動節(jié)”的決議。
3、特點:
(1)具有廣泛性。
(2)松散,不具有各國工人階級政黨的上級組織,各國工人階級政黨是獨立自主的。
(3)內部的派別斗爭貫穿始終。修正主義泛濫。
4、解散: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
25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一、十月革命的背景:俄國沙皇統(tǒng)治危機嚴重;革命條件日漸成熟。
1、經濟基礎:俄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但相對落后。
2、社會矛盾:尖銳、沙皇統(tǒng)治危機。
3、一戰(zhàn)加劇了各種矛盾的激化,為革命爆發(fā)創(chuàng)造了機會。
4、俄國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成熟。
二、十月革命爆發(fā)
1、二月革命
(1)結果:
推翻了沙皇的專制統(tǒng)治,建立了資產階級性質的政權。
但是出現了兩個政權對立的情況。(資產階級臨時政府與工兵代表蘇維埃)
七月流血事件的發(fā)生,表明兩個政權對立的局面結束。
(2)性質:屬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2、《四月提綱》發(fā)表
意義:為布爾什維克黨規(guī)定了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過渡到社會主義革命的路線,指明了革命發(fā)展的前途。
3、十月革命
(1)時間:1917年11月7日
(2)結果: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成立了工兵農代表蘇維埃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政權。
三、十月革命的意義
1、國內: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為把俄國改造為社會主義強國和實現現代化創(chuàng)造了前提。
2、國際:為國際無產階級樹立了斗爭的榜樣,開辟了無產階級革命的新時代。
為民族解放運動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和實踐指導力量。
26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美蘇爭鋒一、兩極對峙格局的的形成
1、背景:
(1)二戰(zhàn)后美蘇主導的雅爾塔體系形成。
(2)原因:美蘇兩國的社會制度和國家利益的矛盾。
(3)條件:戰(zhàn)后美國的空前強大;蘇聯(lián)實力大增,成為唯一對抗美國的大國。
2、冷戰(zhàn)
(1)含義:是指二戰(zhàn)后美蘇兩國以及東西方之間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意識形態(tài)等方面除訴諸戰(zhàn)爭之外的緊張對峙和對抗。
(2)序幕:丘吉爾的鐵門演說。
(3)標志:杜魯門主義的發(fā)表
(4)目的:遏制共產主義,穩(wěn)定資本主義,實現稱霸全球。
3、對峙的表現:
(1)政治:美國杜魯門主義(作用:對西歐的經濟恢復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時也加強了美國對西歐的控制);蘇聯(lián)共產黨和工人情報局。
(2)經濟:美國馬歇爾計劃;蘇聯(lián)成立經互會(目的在于建立一個與西方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對抗的社會主義市場)。
(3)軍事:美國北約;蘇聯(lián)華約。(標志美蘇兩大軍事政治集團正式形成)
二、冷戰(zhàn)局面下的國際關系(緊張與緩和并存)
1、緊張:熱戰(zhàn):柏林墻修筑、朝鮮戰(zhàn)爭(美蘇冷戰(zhàn)下得第一次大規(guī)模局部戰(zhàn)爭)、越南戰(zhàn)爭(二戰(zhàn)后持續(xù)時間最長的大規(guī)模局部戰(zhàn)爭)、古巴導彈危機等。
2、緩和:四國結束了對德國的分區(qū)占領等。
三、評價
1、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維護了世界和平。
2、推動了世界整體的發(fā)展。
3、壯大了第三世界。
27新興力量的崛起一、歐洲人的歐洲(歐共體的形成)
1、背景:
(1)思想因素:歐洲聯(lián)合的思想由來已久。
(2)政治因素:二戰(zhàn)后,西歐力量削弱,國際地位下降。
(3)經濟因素:二戰(zhàn)后的西歐,經濟的恢復,聯(lián)系的加強。
(4)現實因素:二戰(zhàn)后,西歐喪失了世界政治經濟中心的優(yōu)勢地位,他要重新在國際事務中發(fā)揮有力影響,必須聯(lián)合起來。
前提:法德的和解。
2、目的:歐洲各國聯(lián)合有助于歐洲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
3、過程:
(1)經濟一體化:
煤鋼共同體(它的建立,加強了成員國之間的經濟和政治的聯(lián)系,推動了法德的和解,促進了成員國經濟發(fā)展,為歐洲的統(tǒng)一奠定了較好的基礎)、經濟共同體、原子能共同體,到歐洲共同體。
歐共體的主要目標:爭取成員國之間逐步實現商品、人員、勞務和資本的自由交流,進一步促進經濟發(fā)展。
(2)政治一體化:
歐洲是歐洲人的歐洲、用一個聲音說話、歐洲議會、防務合作等。
4、評價:
(1)特點:歐共體既是一個區(qū)域性的經濟合作組織,也是一個政治合作組織。
(2)影響:
西歐國家合作加強,經濟實力大大增強。
開始擺脫美國的控制,推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標志著美日歐三足鼎立的局面的形成。
二、迅速興起的日本
1、背景:
(1)把發(fā)展經濟作為立國的主要方針,并制定了符合本國國情的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
(2)重視教育,科技的投入,大力發(fā)展高科技。
(3)實行政體民主改革和國民經濟非軍事化等。
(4)美國的扶植和保護,發(fā)展對外經濟等。
2、發(fā)展進程:
(1)20世紀50年代進入高速發(fā)展時期。
(2)20世紀60年代末,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
(3)20世紀80年代,日本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超過美國。
(4)20世紀末、90年代,迎來了所謂的泡沫經濟時代,經濟陷入低迷。
3、影響:謀求政治、軍事大國地位。
(1)外交政策不再受制于美國。
(2)美日歐三足鼎立。
(3)提出政治大國的目標。
(4)促使世界向多極化格局發(fā)展。
三、東方巨龍的騰飛(中國綜合國力的提高)
1、背景:1966-1976結束后,實現改革開放,綜合國力大大提高。
2、2010年超過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經濟實體。
3、影響:中國在國際政治舞臺上的作用越來越大,在維護世界和平與發(fā)展中做出了重要貢獻。
四、發(fā)展中國家的呼聲()
1、背景
(1)二戰(zhàn)后的50、60年代,亞非拉美新興一系列的民族國家。
(2)這些新興的國家不愿意介入美蘇之間的斗爭,希望在兩極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采取不結盟外交政策。
2、發(fā)起者:南斯拉夫、印度、埃及等。
3、成立:1961年
3、內容:
(1)宗旨:始終奉行獨立自主和非集團的宗旨和原則,
(2)支持各國人民爭取和維護民族獨立、捍衛(wèi)國家主權已經發(fā)展民族經濟和民族文化的斗爭。
(3)維護世界和平,反對外來統(tǒng)治和霸權主義。
(4)主張國際關系民主化和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
4、評價:
(1)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世界面貌。
(2)標志著亞非拉發(fā)展中國家成為了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國際政治舞臺,有力地沖擊了二戰(zhàn)后的國際關系中的兩極格局。
28多極化趨勢加強一、雅爾塔
1、背景(過程):
(1)蘇聯(lián)改革走入死胡同。其根源是斯大林體制的僵化。
(2)東歐劇變。實質是政權性質發(fā)生了根本變化。
(3)經互會解體、華約解體。標志著蘇聯(lián)在歐洲構筑的政治、經濟、軍事體系全線崩潰。
(4)蘇聯(lián)八一九事件發(fā)生加速了蘇聯(lián)的解體。
2、瓦解:蘇聯(lián)完全的解體。1991年12月《阿拉木圖宣言》。
3、影響:東歐劇變,蘇聯(lián)解體,標志著二戰(zhàn)以來形成的美蘇兩極格局的結束,加速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進程。
二、鼎足之勢話西方(美、西歐、日)
1、背景:兩極格局的結束,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
2、表現:
(1)美國
目標:試圖構建單極世界。行動:略。影響:略。
(2)西歐
目標:加快一體化進程。
進程:1991年《歐洲聯(lián)盟條約》簽訂,其目的是希望歐共體由一個經貿集團建設成為一個具有強大經濟實力并執(zhí)行共同外交和安全策略的政治實體。
1993年11月,歐盟成立。
1999年1月,歐洲單一貨幣——歐元正式啟用。
影響:歐盟的綜合實力大大增強,對國際事務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3)日本謀求政治大國地位步伐加快
目標:謀求政治大國地位。
行動:略。謀求常任理事國地位;參與聯(lián)合國事務;加快軍隊的現代化建設等。
影響:日本的軍事力量的膨脹,引起了亞洲各國的擔憂。
三、走出低谷的俄羅斯
1、俄羅斯面臨的困境
民族分裂;生產下降;財政赤字嚴重等。
2、國際地位的改善:
(1)葉利欽的措施:加強與歐盟的關系;采取強硬措施對付民族分裂勢力;協(xié)調獨聯(lián)體內其他各國的關系,經濟發(fā)展與亞太國家關系。
(2)普京的措施:
政治:強化中央政府權力,果斷應對車臣危機。
影響:使俄羅斯短期內走出了低谷,目前仍是對美國全球支配地位構成挑戰(zhàn)的國家。
四、風云際會看東方
1、發(fā)展中國家:不結盟運動
(1)表現:不結盟運動的發(fā)展,成員擴大。
(2)影響:成為國際事務中發(fā)揮重要影響的力量。
2、中國:
(1)表現:綜合國力提高;成為政治大國;制止了1998年得亞洲金融危機。
(2)影響:為世界的和平與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五、多極化趨勢的影響
1、目前國際政治格局的發(fā)展現狀:暫時的“一超多強”;世界政治格局正朝著多極化方向發(fā)展。
2、影響:
(1)有利于國際關系的民主化
(2)有利于發(fā)揮聯(lián)合國的作用
(3)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經濟新秩序
(4)有利于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穩(wěn)定
(5)有利于大國關系緩和。
(6)對廣大發(fā)展中國家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zhàn)。
(7)使世界經濟發(fā)展出現兩個主要趨勢:經濟全球化和區(qū)域經濟集團化
高中歷史該怎么學
01我們都知道現在互聯(lián)網很發(fā)達,我們在學習高中歷史的時候也可以通過網絡了解一些相關的歷史資訊,或者說下載一些往年的同學總結的一些重點知識。
02我們可以多看一些歷史教育學相關的書籍,只有更好的了解歷史教育和歷史相關背景,我們才能夠更深入得了解歷史,學習歷史。
03大家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多看一些歷史相關的故事和書籍。了解各個朝代各個歷史時期的小故事,對于我們的高中歷史的學習也是很有幫助的。
04學習高中歷史要善于總結,我們可以把平時的重點整理成筆記的形式,做一個大體的框架,然后細化成各個小知識點,方便記憶。
歷史趣事
清代皇家膳食:乾隆光緒慈禧都愛吃什么?
清代是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它總結并汲取了中國飲食文化的傳統(tǒng)精華,把宮廷飲食發(fā)展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從檔案史料中,人們可以看出清代皇家膳食的五個特點:
一是清代皇帝一日只吃兩餐。早膳多在早6時開始,有時也會推遲到早8時。晚膳多在12點至午后2點。用現代觀念看,這應算是午餐。兩次正餐之后,如果餓了各加一頓小吃。
二是清宮御膳主要由三種地方風味及菜系組成。滿族菜是從小吃慣了的民族口味,各種肉類及野味、粘食餑餑、蘸醬菜等都是皇帝后妃難舍的美食;入主中原后,清宮沿襲了明代宮廷飲食特色,膳食逐漸以山東風味為主;到了乾隆年間,由于數次南巡,蘇杭菜點受到賞識并在宮中流行起來。
三是清代帝后們飲食喜好各異。例如:乾隆皇帝的膳食粗細搭配、糧菜互補、十分合理;光緒皇帝喜食海味菜,魚翅、海參、海蜇、海帶等原料烹制的菜肴每餐必備;慈禧喜食的菜肴有燒豬肉皮、清燉鴨舌和鴨掌、西瓜盅等,還喜食小窩頭、炸三角等點心;溥儀對西餐頗感興趣,曾在紫禁城內設置西餐廚房。
四是清宮筵宴名目繁多,從年初吃到年尾。除元旦、萬壽(皇帝生日)、冬至三大節(jié)日筵宴之外,還有慶祝征戰(zhàn)勝利的凱旋宴、籠絡臣民的千叟宴、皇帝大婚宴、公主下嫁宴、招待朝鮮使臣和西藏貢使及蒙古王公等的除夕宴、皇太后圣壽宴、皇后千秋宴、各嬪妃的生辰筵宴、皇子皇孫的成婚禮宴、宗室家宴。此外還有各種節(jié)令宴等。
五是注重養(yǎng)生保健康,追求長生不老。乾隆皇帝經常服用龜齡酒、松齡太平春酒、健脾滋腎狀元酒,晚年還常吃“八珍糕”。慈禧中年后開始飲如意長生酒,此酒除風祛濕,化食止渴,疏通血脈,強筋壯骨,是保健佳品。
歷史選擇題答題技巧
1、審清條件限制:條件限制一般有時間限制、地點(或國別)限制、領域(包括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思想代化等)限制、人物限制(如唐太宗)等。就時間限制而言,通常有四種情況,一是有明確的時間限定,如20世紀四、五十年代,1861年等等;二是有上限,無下限,如秦代以來中央集權制的發(fā)展;三是有下限,無上限,如明朝中期以前我國對外關系的突出特征;四是上下限皆不明確,如資產階級革命時期、辛亥革命時期等。
解答時間限制的題目時首先必須根據歷史知識準確判斷時間的上下限制。近年代綜試卷中出現的專題式選擇題,除了總序中對時間有限定以外,每一道小題中均有指定的概念,所以做這一類選擇題,既要把握總序中的時間限制,又要弄清楚每個小題的時間要求。
2、審清答題主題。答題主題就是指思維對象,也就是命題人要求你所答的內容。審清了這一要求,選擇的方向就確定了。專題式選擇題,每小題都有不同的答題主題,考查的主題內容可以是歷史事物的原因、內容、特點、性質、結果、影響等。
復習歷史的技巧
第一、學會尋找線索,歷史事件的發(fā)展都是有內在聯(lián)系的,所以注意尋找線索。特別是新課改背景下,都是采用專題形式教學,每個專題都會有自己的線索。在復習的時候要注意理清每個專題的最基本線索,然后順著最基本線索進行完善,最后形成知識樹。在理清每個專題自己的線索后,再尋找各個專題間的線索,比如可以按照古代,近代,現代的方式,將內容進行整合。在整合的過程中,還要注意比較,比如經濟史里面,對資本主義的發(fā)比展和社會主義建設進行比較。
第二、注重對歷史知識的理解。新課改背景下,歷史已經不是傳統(tǒng)的死記硬背的學科,更加注重的是對歷史知識的靈活運用,也就是真正的以史為鑒,通過歷史的學習,引導學生關注現實。這就要求學生對歷史學習有真正的理解。
第三、注意一些最基本方法的運用。上課的時候還是要認真跟著老師的思路,認真做好筆記,課下多關注社會熱點問題。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整理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