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yǎng)中職生的數學思維
如何培養(yǎng)中職生的數學思維?培養(yǎng)中職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是中職數學教學的核心,培養(yǎng)中職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思維的深刻性、敏捷性、靈活性是發(fā)展中職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如何培養(yǎng)中職生的數學思維,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1如何培養(yǎng)中職生的數學思維
應體現中職數學的教育觀,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品質
中職數學觀下的數學教育首先面臨的應是數學教育觀念的轉變,切實培養(yǎng)和發(fā)展中職學生的數學思維品質。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針對不同的教材內容,有目的、有意識、有計劃地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品質
使學生了解數學之特點,明確數學之應用 ,體會數學之美妙,形成對數學的基本思想、方法和算法的認識。作為中職畢業(yè)生,要能將學到的基本數學理論和知識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更好地發(fā)展,在社會生活中體現出良好的數學思維品質。
應加強應用性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數學的應用意識是指當學生接受一個新的數學理論時,能主動地探索這一新知識的實際應用價值,并能嘗試著從數學的角度思考問題,通過計算、推理等思想方法去解決問題。
如:在講授《等比數列求和公式》前,先引出一例:我愿意在一個月(以30天計)內每天給你1萬元,但在這個月內,你必須從第一天起給我回扣1 分錢,第二天2分錢……即每一天回扣給我的錢數是上一天的2倍,有誰愿意?問題一提出,引起了學生極大的興趣,同學們討論、計算,氣氛活躍。通過引導,學生能寫出回扣的總和為1+2+22 +…+229 分。這共有30個加數,計算煩瑣。
2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
適時開展活動,提高學習興趣。
興趣是一個人力求認識世界、渴望獲得文化科學知識的積極、主動的意向活動。只有對所學的知識產生興趣,才會產生學習的積極性、堅定性和求知欲。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教學軟件或教學游戲,使枯燥乏味的數學公式推導、計算活潑生動;可以引用生活、生產實例,使數學的理論知識易學、易懂、易記。
給學生們講當今世界聞名的數學家、政治家、經濟學家的傳奇故事來引入數學的過去和未來,從他們的成長道路中,滲入數學的發(fā)展史。活潑生動地引入真人真事例子對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定能起很大促進作用。
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從中得到學習的樂趣。
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參與學習、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從中得到學習的樂趣就要求教師不能只根據教案在講臺上獨奏,課堂教學最大的特點是教與學的相互交替,是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往,在交往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是教師,起主體作用的是學生。課堂是師生共同探討問題的場所,教師不能只傳授知識,還應結合自己的教學把獲得這種知識的方法、程序、思考問題的策略也傳授給學生,使學生不僅通過教學獲得知識,也獲得認識問題的方法,這樣學生才能學會學習,從而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在平時的教學中,還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特點選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努力創(chuàng)設一種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和各種教學情境,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和練習。在課堂上給予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的權利,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久而久之,學生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就會激發(fā)出對數學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覺得數學不再是那些枯燥、乏味的公式、 計算 、數字,從思想上變“被動接受”為“自主學習”。
3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
1.在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概括是思維的基礎,讓學生經歷教學結論獲得的過程,有層次地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給學生提供適當的臺階,做好鋪墊,引導學生歸納出結論。
2.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展示思維的過程?!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在講解范例時,教師不能簡單地給學生介紹解題步驟,要展現自己的思維過程。教師講解例題時要給學生示范如何分析問題,如何采用解題策略,讓學生感受教師思考的實際過程,使學生不僅掌握知識,還能學習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
3.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引導學生理解概念的本質,全面地思考問題,認清概念之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從而深刻地理解概念??梢酝ㄟ^變式練習,使學生理解數學概念、定理的本質。在解題過程中,引導學生把握題干中的關鍵詞,挖掘題目中的隱含信息。
4.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很多中職生思維僵化,做題程式化、模式化,這是學生平時大量重復性練習,缺少自己的思考和探索造成的。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數學概念原理的本質,在頭腦中提高對所學數學知識的概括和抽象程度。學生在頭腦中所掌握的數學知識抽象程度越高,在應用時提取的速度就越快,應用也越靈活。另外,教師可以教會學生一些速算的技能,讓學生牢記一些常用數據,這些數學技能的訓練也可以發(fā)展為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4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
思維導圖與數學解題教學。
高三復習一般模式是講解、示例、練習三部曲,教師仔細講解,學生模仿總結,練習查缺補漏,其中解題首要環(huán)節(jié)是如何找到解題突破口.著名的解題專家,教育學家羅增儒教授提出了10大解題策略:模式識別;映射化歸;差異分析;分合并用;進退互化;正反相輔;動靜轉化;數形結合;有效增設;以美啟真.筆者把上述十個解題策略總結為三個可操作的策略:差異分析找思路;
化歸轉化變熟悉;數形結合巧結合,其中的差異分析策略,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解題思維方法,教師要求學生善于運用聯(lián)想、想象、類比推理等思維方法找到題目的差異,從形式上、特征上分析差異,找到解題突破口,關鍵是學生在平時要善于把數學基礎知識多角度,多層次表征,正確的表征可以減少解題的思維步驟
培養(yǎng)運用思維導圖習慣
初中數學成績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受學習習慣的影響,良好的學習習慣可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眾所周知,初中數學知識點彼此之間具有密切的關聯(lián),使用思維導圖可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點的關聯(lián),使學生撥云見日,抓住學習的重點。因此,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運用思維導圖的習慣,使其更好的指導學生完成數學知識的學習。
培養(yǎng)學生應用思維導圖時,應注重一方面,教師應鼓勵學生學會應用思維導圖,而不是局限在教會學生畫思維導圖上,即,教師可鼓勵學生根據思維導圖,編相關數學題目并嘗試解答,從而對數學習題有更加深刻的認識與理解。另一方面,在講解數學知識時,教師可從思維導圖進行延伸,并針對不同知識列舉典型習題,使學生了解習題涉及的知識點,從而盡快找到解題思路。
相關文章:
1.中專數學教學計劃
2.中專生學習計劃
5.中職學生老師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