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必修三知識點筆記分析
在高中的學習上,我們要在課后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復習。盡早補上拉腿學科?!澳就袄碚摗北砻?,一個木桶的容量是由最短的那塊兒板決定的。因此,要想成績好,就要重視薄弱科,而語、數(shù)、英是重點。小編整理的高一語文必修三知識點筆記分析,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一語文必修三知識點筆記分析1
【原文欣賞】《揚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v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翻譯:
淳熙年丙申月冬至這天,我經過揚州。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薺草和麥子。進入揚州,一片蕭條,河水碧綠凄冷,天色漸晚,城中響起凄涼的號角。我內心悲涼,感慨于揚州城今昔的變化,于是自創(chuàng)了這支曲子。千巖老人認為這首詞有《黍離》的悲涼意蘊。
揚州是淮河東邊著名的大都,在竹西亭美好的住處,解下馬鞍少為停留,這是最初的路程。過去是十里春風一派繁榮景色,而我如今看到卻長滿薺麥葉草一片青青。自從金兵進犯長江回去以后,荒廢了池苑,伐去了喬木,至今還討厭說起舊日用兵。天氣漸漸進入黃昏,凄涼的號角吹起了冷寒,這都是在劫后的揚州城。
杜牧有卓越的鑒賞,料想今天,重來此地一定吃驚。即使“豆蔻”詞語精工,青樓美夢的詩意很好,也困難表達出深厚的感情。二十四橋仍然還在,卻橋下江中的波浪浩蕩,凄冷的月色,處處寂靜無聲。懷念橋邊的紅芍藥,可每一年知道它替什么人開花繁生!
簡介:
《揚州慢·淮左名都》是宋代詞人姜夔的代表作。字堯章,號白石道人,漢族,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南宋文學家、音樂家。
背景:
姜夔在這首詞里用了他常用的小序。小序的好處就在于交代寫作的緣由和寫作的背景。而這首小序則更明確地交代了這首詞的寫作時間、地點、原因、內容、和主旨。讓人更好地、更深入地了解詞人寫作此詞時的心理情懷。
字詞:
揚州慢:詞牌名,又名《郎州慢》,上下闋,九十八字,平韻。此調為姜夔自度曲,后人多用以抒發(fā)懷古之思。
淳熙丙申:淳熙三年(1176)。至日:冬至。
維揚:即揚州(今屬江蘇)。
薺麥:薺菜和野生的麥。彌望:滿眼。
戍角:軍營中發(fā)出的號角聲。
千巖老人:南宋詩人蕭德藻,字東夫,自號千巖老人。姜夔曾跟他學詩,又是他的侄女婿。黍離:《詩經·王風》篇名。據(jù)說周平王東遷后,周大夫經過西周故都,看見宗廟毀壞,盡為禾黍,彷徨不忍離去,就做了此詩。后以“黍離”表示故國之思。
淮左名都:指揚州。宋朝的行政區(qū)設有淮南東路和淮南西路,揚州是淮南東路的首府,故稱淮左名都。左,古人方位名,面朝南時,東為左,西為右。名都,著名的都會。
解(jiě)鞍少駐初程:少駐,稍作停留;初程,初段行程。
春風十里:杜牧《贈別》詩:“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边@里用以借指揚州。
胡馬窺江:指金兵侵略長江流域地區(qū),洗劫揚州。這里應指第二次洗劫揚州。
廢池喬木:廢毀的池臺。喬木:殘存的古樹。二者都是亂后余物,表明城中荒蕪,人煙蕭條。
漸:向,到。清角:凄清的號角聲。
杜郎:即杜牧。唐文宗大和七年到九年,杜牧在揚州任淮南節(jié)度使掌書記??≠p:俊逸清賞。鐘嶸《詩品序》:“近彭城劉士章,俊賞才士。”
⒂豆蔻:形容少女美艷。豆蔻詞工:杜牧《贈別》:“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p>
⒃青樓:妓院。青樓夢好:杜牧《遣懷》詩:“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p>
高一語文必修三知識點筆記分析2
一、通假字
1.不顧恩義,畔主背親畔:通“叛”,背叛。
2.與旃毛并咽之旃:通“氈”,毛織品。
3.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去:通“弆(jǔ)”,收藏。
4.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無”,沒有。
5.信義安所見乎見:通“現(xiàn)”,顯現(xiàn)。
6.法令亡常亡:通“無”,沒有。
7.大臣亡罪夷滅者數(shù)十家亡:通“無”,沒有。
8.武父子亡功德亡:通“無”,沒有。
9.因泣下沾衿,與武決去沾:通“沾”,沾濕衿:通“襟”,衣襟。決:通“訣”,訣別。
10.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經。
11.蹈其背以出血蹈:通“掏”,叩,輕輕敲打
12.畢今日之驩驩:通“歡”。
13.女為人臣子,不顧恩義女:通“汝”你
14.宛王殺漢使者,頭縣北闕縣:通“懸”懸掛
二、古今異義
1.漢亦留之以相當。相當:古義:抵押。今義:差不多。
2.皆為陛下所成就。成就:古義:提拔。今義:業(yè)績。
3.我丈人行也。丈人:古義:老人,長輩。今義:岳父。
4.幸蒙其賞賜。賞賜:古義:照顧。今義:獎賞物品。
5.欲因此時降武。因此:古義:趁這時。今義:因為這個。
6.獨有女弟二人。女弟:古義:妹妹。今義:姐姐(妹妹)和弟弟。
7.且陛下春秋高。春秋:古義:年紀。今義:春秋戰(zhàn)國時期或指季節(jié)。
8.武等實在。實在:古義:確實存在。今義:誠實、老實。
9.稍遷至栘中廄監(jiān)。稍:古義:漸漸。今義:稍微。
10.既至匈奴,置幣遺單于。遺:古義:送給。今義:丟失、落下。
11.會緱王與長水虞常等謀反匈奴中。會:古義:正當、適逢。今義:聚會、集合。
12.此必及我。及:古義:牽連今義:常作連詞“和”用
13.會論虞常。論:古義:判罪今義:常作議論
14.以貨物與常。貨物:古義:財物今義:指供出售的物品
15.臥起操持。操持:古義:為操和持,兩個詞,“拿著“的意思今義:料理,辦理/籌劃
16.假吏?;莸饶际砍夂虬儆嗳司?。假:古義:臨時充任今義:虛假
17.來時太夫人已不幸。不幸:古義:對去世的委婉說法。今義:指災禍
18.明年,陵降,不敢求武。明年:古義:第二年。今義:后一年。
三、詞類活用
①意動用法
單于壯其節(jié)壯:以……為壯。
誠甘樂之樂:以……為樂。
②使動用法
(1)欲因此時降武降: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膏:使……肥沃。
(3)反欲斗兩主斗:使……爭斗。
(4)單于愈益欲降之降: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苦: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降:,使……投降。
(7)盡歸漢使路充國等歸:使……歸
(8)屈節(jié)辱命屈:使……屈身辱:使……受辱
(9)別其官署?;莸葎e:使……分開
③名詞活用
(1)天雨雪雨:名詞做動詞,下雨。
(2)羝乳乃得歸乳:名詞做動詞,生子。
(3)杖漢節(jié)牧羊杖:名詞做動詞,拄著。
(4)武能網紡繳,檠弓弩網、檠:名詞做動詞,結網、用檠矯正弓弩。
(5)惠等哭,輿歸營輿:名詞做動詞,用車子。
(6)陵與衛(wèi)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名詞做狀語,向上。
(7)絕不飲食飲食:名詞做動詞,給他吃的、喝的。
四、一詞多義
①使
(1)數(shù)通使相窺觀使:使者。
(2)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jié)送匈奴使留漢者第一個“使”:出使。
(3)單于使使曉武第一個“使”:派,第二個“使”:使者。
②語
(1)以狀語武語:告訴。
(2)如惠語以讓單于語:說的話。
③引
(1)虞常果引張勝引:招供。
(2)引佩刀自刺引:拔。
④食
(1)絕不飲食食:給他吃的。
(2)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食:吃。
(3)廩食不至食:糧食。
(4)給其衣食食:食物。
⑤發(fā)
(1)方欲發(fā)使送武等發(fā):打發(fā)。
(2)虞常等七十余人欲發(fā)發(fā):發(fā)動。
(3)恐前語發(fā)發(fā):被揭發(fā)。
⑥乃
(1)見犯乃死,重負國乃:副詞,才
(2)恐漢襲之,乃曰乃:副詞,于是、就
五、特殊句式
①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漢者。定語后置句,正常語序“送留在漢者匈奴使”。
(2)為降虜于蠻夷。狀語后置句,正常語序“于蠻夷為降虜”。
(3)何以汝為見。賓語前置句和介賓倒置句,正常語序“以何見汝為”
(4)子卿尚復誰為乎。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子卿尚復為誰乎”。
(5)何以復加。介賓倒置句,正常語序“以何復加”。
(6)募士、斥候百余人俱。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募百余人士、斥候俱”
②判斷句
(1)緱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非漢所望也。
(3)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③被動句
(1)見犯乃死,重負國
(2)大臣亡罪夷滅者數(shù)十家
(3)皆為陛下所成就
(4)緱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5)武留匈奴凡十九歲
④省略句
(1)后隨浞野侯沒湖中
(2)單于子弟發(fā)兵于戰(zhàn)
(3)使牧羝
(4)會緱(gōu)王與長水虞常等謀反匈奴中。
(5)且單于信汝,使決人死生
高一語文必修三知識點筆記分析3
簡介:
這是篇典型的賦。賦是一種文體,講究鋪張敘事,重視辭藻押韻,本文體現(xiàn)了賦的特點。比如發(fā)端之辭“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不僅有氣勢,而且含義尤豐,寫盡秦王朝暴興速滅的歷史,其中“畢”、“一”、“?!薄ⅰ俺觥卞N煉極佳?!爱叀?、“一”概括了六國互喪、天下為秦的史實,而“兀”、“出”,則形象說明“阿房出”是由“蜀山?!睋Q來的。作者以夸張的藝術手法,不僅寫出了阿房宮規(guī)模宏大,而且生動地揭露了秦始皇的腐敗、荒淫。這些無不反映賦的藝術特點。
背景:
六國被秦國滅亡的教訓,是許多文史家關注的話題。僅“三蘇”就每人寫了一篇《六國論》。蘇軾的《六國論》,針對六國久存而秦速亡的對比分析,突出強調了“士”的作用。蘇軾認為,六國諸侯卿相皆爭養(yǎng)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養(yǎng)起來,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帶頭人了,國家就可以安定了。蘇轍的《六國論》則是針對六國不免于滅亡的史實,指出他們相繼滅亡的原因是不能團結一致,共同抗戰(zhàn),滅國是咎由自取。
字詞:
特殊句式
1、判斷句
1)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
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
4)朝歌夜弦,為秦宮人
5)明星熒熒,開妝鏡也
2、被動句
1)輸來其間
2)函谷舉
3、倒裝句
1)賓語前置
秦人不暇自哀
2)定語后置
(1)有不見者,三十六年
(2)釘頭磷磷
(3)瓦縫參差
(4)管弦嘔啞
3)介詞結構后置(狀語后置)
(1)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夫
(2)架梁之椽,多于機上之工女
(3)釘頭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4)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
(5)直欄橫檻,多于九土之城郭
(6)管弦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
4、省略句
1)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
2)摽掠其人
3)可憐焦土
4)五步一樓,十步一閣
古今異義
①各抱地勢,鉤心斗角(古義:宮室建筑的精巧;今義:指人各用心機,互相排擠)
②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古義:指天氣(雨雪陰睛)的意思;今義:指一個地區(qū)的氣象概況)
③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古義:指金玉珠寶等物;今義:籌劃、計劃或組織)
④可憐焦土(古義:可惜;今義:憐憫)
⑤幾千萬落(古義:座,所;今義:下降,衰敗)
⑥直走咸陽(古義:跑,奔,此處解釋為趨向;今義:行)
一詞多義
一:
1、六王畢,四海一(統(tǒng)一。)
2、楚人一炬,可憐焦土(數(shù)詞。)
3、黃鶴一去不復返(一旦。)
4、而或長煙一空(全都。)
5、用心一也(專一。)
6、合從締交,相與為一(一體。)
7、五步一樓,十步一閣。(一座)
8、一肌一容(每一)
9、所以興懷,其致一也。《蘭亭集序》(一樣)
愛:
1、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喜愛。)
2、使秦復愛六國之人(愛護。)
3、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吝惜。)
4、晉陶淵明獨愛菊(喜歡。)
?。?/p>
1、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奪取。)
2、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提取。)
3、今入關,財物無所取(拿。)
4、留取丹心照汗青(著,助詞。)
族:
1、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滅族。)
2、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類。)
3、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家族。)
4、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左傳成公四年》(家族)
焉:
1、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盤旋著,屈曲著,像蜂房水渦。用于形容詞后,相當于然:……的樣子。)
2、或師焉,或不焉(有的句讀向老師學習,有的疑惑,卻不向老師學習。助詞。)
3、且焉置土石(何況往哪里放置土石?哪里。疑問代詞。)
4、焉用亡鄭以陪鄰(怎么用滅亡鄭國來增強鄰國的力量呢?怎么。疑問副詞。)
5、積土成山,風雨興焉(堆積土成為山,風雨在那里興起了。于之。兼詞。)
6、于是余有嘆焉。(《游褒禪山記》)(語氣助詞。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譯出。)
而:
1、驪山北構而西折(它從驪山向北建造,折向西面。)
2、不敢言而敢怒(不敢講話,卻敢在心里憤怒。)..
3、誰得而族滅也(誰能夠滅他們的族呢?)
4、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教他們讀書,幫助他們學習句讀的。)
5、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并且經常復習它,不也是很高興的事嗎?)
夫:
1、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唉,假使六國各自愛護他們的百姓,就有足夠的力量來抗拒秦國。)
2、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夫,語氣助詞。大國,難以測量啊,害怕有埋伏啊。)
予觀夫巴陵勝狀(我看那巴陵的美景。)
高一語文必修三知識點筆記分析相關文章:
高一語文必修三知識點筆記分析
上一篇:高一語文第二單元知識點概括
下一篇:高一語文必修一課本知識點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