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讀書筆記5篇
《資治通鑒》這本書是宋朝司馬光主編的一部編年體史書,記錄了上起東周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的史事。司馬光編成這部四百多萬字的巨著,一共花費了十九年的時間。
資治通鑒讀后感1
早就聽說過偉人毛澤東曾經(jīng)17遍閱讀煌煌巨著《資治通鑒》的故事,雖然心中存有疑問,但每每想到領袖不是一般人物也就釋然。我也曾經(jīng)想過至少通讀一遍《資治通鑒》,但不知道有多少次,翻開第一卷就讀不下去了。難以閱讀的“攔路虎”就是生僻中漸漸熟識的古代漢語,然而第一卷中那幾個讓我讀后就在腦海里面抹不去的故事片斷。
“起著雍攝提格,盡玄黓困敦,凡三十五年?!边@是資治通鑒卷一的開卷語,簡略的說出了幾個故事的滄海桑田。
卷一講了幾個小故事以及年代大紀事。
此卷言戰(zhàn)國故事,多大夫縱橫并規(guī)勸之語,又韓、趙、魏三分智氏事及聶政、吳起事。其中一個故事我對此有很深的印像:昔魏文侯問李克以求良相,求知人之法。李克對曰:“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窮視其所不為,貧視其所不取”,如此,即可得人矣。古人之知人可謂明矣,夫孟子之見齊宣王,論識人,曰:“左右皆曰賢,未可也;諸大夫皆曰賢,未可也;國人皆曰賢,然后察之;見賢,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聽;諸大夫皆曰不可,勿聽;國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見不可焉,然后去之。”夫國人何以知彼之賢愚?固以其生平矣。所親者皆仁義禮智信者,知其非邪佞也;所與不斤斤計較,知其坦蕩寬厚也;所舉者賢明才干,知其身系社稷百姓也;窮貧之有所不為不取,知其有所持也。故孔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夫此不稱賢俊棟梁,國之無人矣。故曰,用其為國人所用,去其為國人所去,殺其為國人所殺。如此,則朝無佞臣,天下安寧。今者用人亦當如此也,夫任人唯親,禍由自取。智伯無道,數(shù)求地于韓,趙。趙氏不與。智伯帥韓魏國人圍趙而灌之,韓趙魏三國謀之,遂水淹智子,殺之,三家分智氏之田。夫智伯之亡,才勝德也。昔智果言于智宣子,稱襄子瑤有五賢而有一不仁,諫無以之為后,宣子不聽,而致家廟隳,不亦悲歟?司馬光之論才與德,以聰察強毅謂之才,正直中和謂之德,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才有余而德不足者,為禍益大,古昔以來,禍國殃民者如是者多矣,豈特智伯哉?
吳起賢俊,嘗將三軍,使士卒樂死,敵國不敢謀,治百官,親萬民,實府庫,守河西,使秦兵不敢西向,韓、趙賓從,固一世之豪杰也。然木秀于林,風必摧之,終致魏相公孫進讒而武侯猜忌,走奔楚。楚悼王素問其賢,任以為相,明法審令,捐不急之官,廢公族疏遠者,要在強兵。楚遂南平百越,北卻三晉,西伐秦,諸侯患之。然楚之貴戚多怨起者,乘悼王薨而攻起,射殺吳起。夫顧國忘身者,起之謂也。商鞅之死,晁錯之腰斬,介甫之貶謫,張居正之非議,皆此例也。彼顧國忘身而樹敵,至于殞身,其亦足以佳話矣,小子實敬!
聶政之刺俠累,亦頗有丈夫氣概,然此事無甚意義,不知政因何以拋身家性命以報嚴仲子,以其為政母壽禮之百鎰黃金乎?
對于我來說,可能比較重要的就是幾點:禮,信,德,才。
里面講天子職責為“禮”,這里的禮大體是指某種秩序,可以理解為,做老大(君王,公司老板等)要維護好綱常秩序,其中有提到三家分晉周王不指責 還 封三家為諸侯的故事,韓魏趙作為晉的家臣,瓜分了晉國,周天子不但不指責他們, 還 封他們?yōu)橹T侯,這就是失“禮”,既然周朝部下的家臣可以瓜分他們的君候的地盤,那周朝的臣下也自然可以瓜分自己君王周天子的地盤。
信:誠信是一個道德范疇,是公民的第二個“身份證”,是日常行為的誠實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稱。即待人處事真誠、老實、講信譽,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諾千金。有同名電視劇《誠信》。誠信的本義就是要誠實、誠懇、守信、有信,反對隱瞞欺詐、反對偽劣假冒、反對弄虛作假。以誠待人,以信取人,是我們中華民族最為優(yōu)秀的傳統(tǒng)之一,孔子云:“誠者,乃做人之本,人無信,不知其可”;韓非子曰:“巧詐不如拙誠”;季布一諾勝過千金,商鞅變法立木求信,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這些誠信故事都出在《資治通鑒》的書里,誠,就是要實事求是,不擴大,不縮小;信,就是要一言九鼎,說到做到,不朝秦暮楚,不朝令夕改。誠信是立業(yè)之本,做人的準則,是企業(yè)和人的第二張身份證,其中道理不言而喻。一個企業(yè)、一個部門甚至于一個人,如果謊話連篇,如果說話不算數(shù),不守信義,誰還會相信他。那個站在山頭上大喊“狼來了!”的小男孩,不就是因為一再說謊,而導致說話無人聽,最后被狼吃了嗎?其實,吃他的并非是狼,嚴格地說是他那不誠信的品質(zhì)。
作為電子商務的學子,我清楚的知道,在電子商務發(fā)展的道路上,誠信問題已成為電子商務發(fā)展的一個瓶頸。網(wǎng)絡上的誠信問題到處都有,但那畢竟是少數(shù)的部,隨著網(wǎng)絡時代的發(fā)展,誠信這個詞眼被越來越多的企業(yè)所看重,任何人和機構都不能保證其他人是否誠信,所以在建立誠信檔案的整個過程中,靠的就是這個企業(yè)自己不斷的積累,是幫助企業(yè)建立誠信,而并非是證明誠信。無論是阿里的誠信通,留學專搜的誠信章以及同程的誠信錄,似乎在人們的心中,誠信已經(jīng)成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么這也就必將會打造一個互聯(lián)網(wǎng)的誠信時代。
阿里巴巴作為全球最大的B2B電子商務平臺,誠信通是他們?yōu)閺氖律虡I(yè)活動的機構或個人提供的一種全方位網(wǎng)上貿(mào)易服務,并對享受該服務的對象,進行第三方認證機構核實認證身份。
阿里巴巴的橫空出世,為我們這些電子商務學子提供了希望,所以我們的未來不是夢。所以說,信,不管是已過的歷史還是在未來的網(wǎng)絡時代中,信是必不可少的。
德:這方面,我可以說是欠缺的,也可以是是比較完備的,里面講了兩點,一個是做人的圓滑,一個是道德,我是道德有余圓滑不夠,得罪人,表面看不出,未必不代表別人不圖謀,而道德感強的人,嚴而不親,嚴肅別人敬畏但不親近,也許這也是我容易被女孩子所欣賞但不容易被喜歡的原因吧。
才:有才無德的人造成的危害大,但是這樣的人,容易被親近也容易背叛,但人們往往喜歡這樣的人。有才之人在當今世界中往往能混得如魚得水般順利,因為在才之人能在當今競爭激烈的世道中取得先取這道。先取就是走在別人前面,有了這樣的條件當然能得到很高的回報,當然這樣的人往往最后會被世道唾棄。
在德才之中又有我對此的一些感悟,德與才的組合,無非四種:德才兼?zhèn)?,德才皆無,有德無才,有才無德。在司馬光看來,有才無德者非常危險,上可亂國,下能敗家。鋒利的寶劍掌握在劍術高超同時心術不正的人手里,實在危險。才德全具者,圣人;才德兼亡者,愚人;德勝于才者,君子;才勝于德者,小人。作為領導,如何選拔下屬呢?特別是在愚人與小人之間。
資治通鑒讀后感2
開篇,除了簡單的介紹了一下當時天下的格局,就是這段話:“臣聞天子之職莫大于禮,禮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謂禮?紀綱是也;何謂分?君臣是也;何謂名?公、侯、卿、大夫是也。”這是司馬光的旁白,開篇,就出來這么一句。就是說,我司馬光認為,天子該做的事情,不外乎維持規(guī)則,而如何維持規(guī)則呢?那就不外乎維護好君臣的關系,那怎么維持君臣的關系呢?那就是維持好與那些公、侯、卿、大夫的關系。這話說得在理。畢竟,天子,掌管天下,自然不可能事無巨細的面面顧到,就像現(xiàn)在的黨中央,不可能去管的切實的事情。他們所要做的,無非是制定規(guī)則,維護規(guī)則。所謂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只要規(guī)矩定好了,維護好了,天下就不用你來管了,規(guī)則會自然而然的幫你做事。這樣人也輕松了,天下也太平了。大到國家,小到企業(yè)、家庭無不如此。企業(yè)中,沒有完善的規(guī)章制度,以人制人,注定了亂上加亂。小企業(yè)可以,不需要很多的規(guī)章,那樣會對發(fā)展有所局限,但是以后企業(yè)大了,沒有完善的規(guī)章,注定是人人忙得要死,企業(yè)亂得要死。家里也是如此。必須有一個潛規(guī)則。家中,如果說是再有條條框框的,就顯得有隔閡,生分。但是如果完全沒有規(guī)矩,那家也不成家了。先說如果夫妻二人,這應該是矛盾最少的了吧。但是一家人在一起,難免磕磕碰碰。遇到什么不對脾氣,就立馬翻臉,開始吵的,這是一種;還有一種是當時不說,積攢下來,以后一起說的。兩種情況,不管是當場吵得面紅耳赤,之后和好如初;還是當時隱忍,等到以后一起翻舊帳,都不好。只要是吵架,心里總會有疙瘩。婚姻就像個精美的瓷瓶,剛開始圓潤光澤,越吵架裂紋越多,到了不能承受的時候,瓷瓶就碎了,再也粘不起來了。
二人世界的潛規(guī)則應該就是:遇事分析事情,不對人。如果當時忍不住想要發(fā)火,一個人走出去,找一些自己開心的事情做一做,哪怕是去工作,把自己搞累了,再來想這件事。如果還是覺得不可以原諒,就去就事論事地說,讓對方說出自己的觀點,設身處地的站在對方的角度來想。盡管很難,但是這樣嘗試了,去做了,慢慢就會習慣了。其實很多時候,二人世界的事情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一個人低下頭,就沒事了。不過現(xiàn)在的二人世界的人們,大多數(shù)都是獨生子女的,從小較真,被別人寵慣了,很難再去替別人思考了。所以看到身邊的多少對分分合合,究其原因,可能只是小事。因為這樣那樣的小事,分開了,再去重新適應一個人,再因為這樣那樣的小事又分開了······這可能就是現(xiàn)在大齡男女的悲哀吧!
下面就開始講如何為禮,如何為分,如何為名。文章構思有點像小學作文的三段式,開頭開門見山,告訴大家我要講什么,然后逐一分析,最后做出結論。歷史巨著的經(jīng)典結構,在歷代傳承中被越來越多的人慢慢體會,人類的學習能力,讓越來越多的現(xiàn)代人可以毫不費力的掌握很多古代幾代人得出的知識,就這樣沉淀歷史,學習文化,應該是樂事,但是為什么現(xiàn)代人的創(chuàng)新越來越少了呢?不說科技,只說文化。也許是現(xiàn)代人越來越浮躁,靜不下心來想文化。文化需要在安靜中,甚至困頓中產(chǎn)生對自然,對人生,對社會的感悟。這就是為什么古代有名的文人騷客,他們的歷史名篇幾乎都是在他們不得意的時候著作的。而現(xiàn)代人有太少太少這樣的機會去看自己,看別人。也就是缺少了古代人所說得“省”。于是文化越來越快餐化,吃的飽,沒營養(yǎng)。
在對“禮”的講述中,有“貴以臨賤,賤以承貴?!闭f實話,看到這句話,讓生在新中國,長在新時代的我心中一陣不舒服。可能是生來就被灌輸著“平等”,讓我對這句話產(chǎn)生了本能的反感。但是細細想想,在當時來說,這就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這么說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我為什么要反感?當時,一個貴族,可以輕易決定一個平民的一生的命運,甚至生死。在這樣權利極端不平等的情況下,貴,的確可以臨賤;而賤,也不得不承貴。別說那時候,就是現(xiàn)在,也有“臨”“承”之分?,F(xiàn)在是老板對下屬,上級對下級?,F(xiàn)代人,生活的選擇比當時多很多,所以“臨”“承”不是那么明顯。但是迫于生活壓力,還會有“臨”,還是要“承”。現(xiàn)在都是如此,又何必要求當時的人們呢?面對一個完全任你擺布的人,我想很少人會做到不“臨”,多少人狐假虎威,就是為了“臨”,而自己真正有權利時,又有幾個會忍住誘惑不“臨”?而面對一個可能決定你一生命運、甚至生死的人,你會不“承”?你敢不“承”?而當“臨”“承”都成了習慣,貴族逾貴,賤人更賤。沒辦法了,習慣使然。所以不能說古人沒有平等的觀念,社會情況這樣,現(xiàn)代人再去強求,說古人的思維不對之類的,就沒意思了不是?
下面就開始講周朝的一些事情了。開始說周朝到了末期,朝綱已經(jīng)幾乎蕩然無存了。諸侯專政,大夫攝政的情況很是普遍。但是就是這樣的時候,還是有很多有才能的文人武士前來幫助朝廷,因為畢竟還是大周的江山,有名分。就好比現(xiàn)在的國企,盡管沒有活力進步緩慢,但好歹是國家辦的,國家信譽在那里擺著,還是很多人想要去。當時也是這樣。這時候有功的大臣就紛紛開始要自己的封地。開始的時候,還能用“王道”之類的話來說說,但是法不治眾,人多了朝廷也沒有辦法,于是分了三晉。這時候,我們的文豪司馬光開始評論了:“故三晉之列于諸侯,非三晉之壞禮,乃天子自壞之也?!彼囊馑己苊鞔_:三晉成為諸侯,并非三晉自己破壞規(guī)矩,是天子你自己破壞的規(guī)矩。但是,可以想象一下,天子如果有足夠的實力,他會把自己的土地,自己的子民分給其他人么?又何況這樣會冒天下之大不韙。答案很明確,天子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這么做。那天子干嘛要封諸侯呢?答案只有一個了,形勢所逼。他們的實力太強了,如果不收買人心,他們會造反的。
歷史上收買人心不過是加官、封地、和親。但是這些也都是暫時的平衡一下。世界是動態(tài)的,不可能讓你一個皇帝做到天長地久。有盛必有衰,天理循環(huán)。實力決定一切。用偉大領袖毛主席的話來說就是:“槍桿子里面出政權?!辈贿^那時還沒有槍。周主也是無奈之下,才會用封地來暫時緩解一下矛盾。這應該是審時度勢的舉措,不能單單從倫理道德來講。畢竟,倫理道德是精神的,精神不能當飯吃。
接著就開始講三晉之間的事情了。一個諸侯,當時看來,最重要的,莫過于選擇自己的繼承人。如果選得好,不僅可以保住自己的封地,可能還會擴張。這是每個諸侯都想要的。但如果選的不好,那就只有被別人擴張的份了。那時諸侯各自有自己選擇繼承人的辦法。當然,都是自己的兒子,哪有老子看兒子不順眼的?于是,這時候諸侯本身的個性就會決定繼承人的選擇。個性強的,也就是俗稱剛愎自用的,就會依著自己的想法來選繼承人,我的地盤我做主,別人再說什么都沒有用。也有的不知道該怎么選的,就會想一些辦法來考核一下自己的兒子,就像現(xiàn)在的考試一樣。這種方法最公平了,不偏不倚,用客觀事實來說話。但選繼承人的考試不會像現(xiàn)在考試這么輕松過關,就算沒過也可以找老師說說好話來放水。那會兒的考試在不動聲色中進行,你還不知道是考試呢,其實就開始了。有點像現(xiàn)在大企業(yè)的面試了。而且考試時間還特別長,動輒三五年的。這樣不動聲色又耗時漫長的考試,也只有在選擇繼承人的時候用才合適。因為這樣耗時耗力,而且你不可能作弊。這樣選出的繼承人不能說比憑感覺選出的好,但是好的概率大了很多。個性強的,選的繼承人大半也是個性強的,這樣才容易看對眼嘛。而考試選出來的,大多數(shù)是個性沉穩(wěn)的。繼承人在以后的碰面中,交鋒自然不少。個性強的,自然會顯露出自己強勢的那一面,也很自然的會弄得別人不爽。但是個性沉穩(wěn)的,自然會沉得住氣。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我們走著瞧。他們不僅不會露出不快,還會附和。目的很簡單:令其驕?!氨蓑湺p敵,此懼而相親;以相親之兵待輕敵之人,智氏命比不長矣?!敝鞘?,就是那個個性強的諸侯。意思就是,他驕傲就會輕敵,驕兵必敗不知道是不是出自此。但是后面還有一個條件:我們這些諸侯,怕他所以自然相互親近。敵人的敵人就是我們的朋友。自然,大家會站在同一戰(zhàn)線上。這樣,我們聯(lián)合對付輕敵人敵人,智氏啊,活不長了。忍一時風平浪靜,看來沒錯的。結局不用說,“盡滅智氏之族”??蓱z吧,繼承人沒選好,錯了吧~
這時候司馬光一語道破:“智伯之忘也,才勝德也?!彼f,世人才德不分,統(tǒng)稱賢,是不對的。才,指能力;德,指品德。才德兼?zhèn)?,是圣人,很?才德均無,是愚人,也很少;最多的不是才勝過了德,就是德壓過了才。德勝過才的,是君子;才勝過德的,是小人。也是,沒有品德的人,能力大了反而是一種壞事。比如希特勒。司馬光還說了:“夫德者人之所嚴,而才者人之所愛。愛者易親,嚴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遺于德。”哎,說的多好啊,說出了以后幾千年為何小人多得志,智者常凄凄的本質(zhì)啊~!不過這也是人的本性,喜歡那種能吹噓,又好表現(xiàn)的。現(xiàn)在也是一樣啊,能說的,都是老板,會做事的,都是打工了。也無怪現(xiàn)在外面那么多教人說話做事的書,還一本比一本賣的好~!之后又講了魏文侯以德服眾等等。但是讓我感興趣的還是穿插其中的兩個小故事。
一個是在殺了智伯后,他的一個家臣要為他報仇的事情。第一次,他躲在廁所里,想要刺殺,被發(fā)現(xiàn)了。但是被放了,因為敬佩他是條漢子。但是他不屈不撓,改頭換面繼續(xù)想要刺殺。他的朋友就問他:“以你的才能,如果到別的國家去,絕對會得到重用的,干嘛把自己弄成這個樣子呢?這樣報仇,難啊! ”但是他說:“不行,既然已經(jīng)做了他的臣子,但是沒有請求和他一起死,已經(jīng)是有私心了。我知道報仇很難,但是我這樣做的原因,是讓后世那些做了人家臣子卻懷有私心的人慚愧?!庇谑撬忠淮未虤ⅲ?,被殺。好一個壯士!我不能他是不是有靳柯那種士為知己者死的感情在里面,但是他能在自己已經(jīng)認定的必死的結局中只為一個德字英勇赴義,實在是令人敬佩。現(xiàn)代人,好像沒有這種情感了吧。平時幫助個老弱病殘,還要千呼吁萬宣傳的。不過我覺得,這種情感應該是與生俱來的。只不過現(xiàn)代人太過重視自己的利益,忽視了內(nèi)心的感覺而已。所以嘛,宣傳還是要繼續(xù)的,社會主義的“新”風尚還是要發(fā)揚的。
還有一件小事,講一個在魯國做官的衛(wèi)國人,叫吳起。取了一個齊國的女子為妻。齊國征討魯國的時候,他想要在魯國當將領。但是魯國人不相信他,害怕他妻子是間諜。于是,他殺了妻子,做了大將。他在戰(zhàn)爭中太出風頭了,于是有人對魯國國王說,吳起,開始做小官的時候,母親死了都不奔喪,現(xiàn)在為了做將軍,都能把自己的妻子殺害,可見這個人的殘忍,不能重用啊。魯國國君聽了,當然害怕,于是到了魏國。魏王問大臣,吳起怎么樣?大臣說:他貪婪好色,但是用兵絕對是一把好手。于是魏王用他為大將。果真,“擊秦,拔五城?!眱蓚€感覺,一個就是,看來拋妻棄母求前程的事情不是從陳世美開始的。那為啥陳世美名聲那么壞?陳世美如果有知,一定會冤死:我既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后一個,為啥所有的罪名都由我來抗?其實,人生下來,心里應該就是善惡并存的。決不是像三字經(jīng)說得那樣,人之初,性本善。如果真的全是善,那也不用天天背三字經(jīng)了。那樣洗腦似的灌輸人之初,性本善,看來還不是都善,否則不必說的啊,本來就善嘛。還有一個感覺就是,再爛的人也有長處,看你會不會用了。馭人之術,古之帝王必學,今之老板必看。
資治通鑒讀后感3
《資治通鑒》是舊史書中一部著名的大書,簡稱《通鑒》。北宋中期,史學家兼政治家司馬光,在一些優(yōu)秀的助手協(xié)助下,用了十九年功夫,才編寫完成?!锻ㄨb》以編年體形式,敘述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到后周世宗顯德六年(前403——公元959年)共計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并按照朝代分為十六紀,如《周紀》、《秦紀》、《漢紀》、《魏紀》等。
司馬光從幼年時期就好史學,為官后,將戰(zhàn)國和秦代的史事編寫成八卷,進給宋英宗,很受英宗贊賞,命他繼續(xù)編撰。為此特設一個史局,由他自己選用助手,他選定了劉恕、范祖禹和劉攽作主要助手。當時北宋的局勢比較穩(wěn)定,政府收藏的書籍很多,他們可以任意參考。作書的方法是先盡量搜集資料,將有關之事匯合在一起,稱為“叢目”。在詳細占有資料的基礎上,按照時間順序略作整理,寫成“長編”,再進一步刪成為“廣本”。這些工作,是司馬光和助手們共同作的。助手之間也有分工,大致劉攽任兩漢階段,劉恕任三國到隋,范祖禹任唐及五代。助手們協(xié)助作的長編和廣本,分量還相當大,最后由司馬光一手筆削成書,如《唐紀》代宗以前部分,長編稿達二百多卷,最后刪定為四十一卷。可見為編寫這一部書,司馬光和他的助手們都付出了很大的勞動。全書共三百五十四卷,包括三個部分,即正文二百九十四卷,目錄三十卷,考異三十卷。后來胡三省為《通鑒》作注,將考異散入注文中,目錄實際是個提綱,遠比正文簡略,所以一般讀《通鑒》者,只取正文部分,于是全書也就減縮為二百九十四卷。
北宋時期的政治局勢雖然比較穩(wěn)定,由于階級社會中不可克服的內(nèi)在矛盾,被統(tǒng)治的農(nóng)民和小手工業(yè)者,對于統(tǒng)治階級的殘酷壓榨,時常起而反抗。早在太宗時期,就有蜀中主小波、李順領導的起義。到仁宗時期,小規(guī)模的起義活動更多。在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黨派之爭常常熾熱到表面化,當時稱為“朋黨”,這種分歧,有時是因政見不同而發(fā)生爭論,而多數(shù)是為了爭權奪位。在對外方面,更有和少數(shù)民族統(tǒng)治者之間的矛盾,如北方的契丹,西北的西夏,西方的羌人和南方的廣源等,在這些斗爭中,宋朝常常是得不償失。以上這些問題,即社會上動蕩不安,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矛盾重重,和邊疆地區(qū)的安全問題,都迫使統(tǒng)治者要從各朝的歷史中總結經(jīng)驗,尋求解決的辦法。所以司馬光編這部書時,不僅重視政治和軍事活動,凡與加強統(tǒng)治有關的制度、理論、用人、行政、禮樂、歷數(shù)、習俗風氣以及少數(shù)民族的歷史等等,不論是正面的或反面的經(jīng)驗,都收入這部書中,也就是以加強文官統(tǒng)治為歸宿。本來司馬光為這部書擬定的名稱是“歷代君臣事跡”,表明他是著重在“君”和“臣”的有關活動。后來宋神宗對于這部書很感興趣,認為“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并且寫了序文,于是改稱為“資治通鑒”。在書名中特別標出一個“治”字,其目的也就十分明顯了。
資治通鑒讀后感4
《資治通鑒》所取的形式稱為編年體,按照年、時、月、日的順序記載史事,即以時間為中心,敘述有關史實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可以追述往事,也可以附敘來事,文中有言有行,有分析有評論,而不是像流水帳目那樣機械地排年記事。這個體裁創(chuàng)始于《左氏春秋》(即《左傳》),是我國最早建立的一種史書體裁。西漢以后,由于司馬遷編寫了《史記》,紀傳體成為古代史書的主要體裁,編年體反落到無足輕重的地位。自從司馬光編成了《資治通鑒》,編年體史書才重新為世人重視,其后多用這個體裁編著史書,并由此發(fā)展出來綱目體和紀事本末體?!顿Y治通鑒》的成書,不僅復興了編年體,并導致了幾種新的史書體裁的產(chǎn)生,這在史書編纂學上是有重大意義的。
《資治通鑒》本身的編纂,具有很多特點或優(yōu)點。首先是它取材廣博和編寫精審,所記敘的歷史是幅員超過萬里,人口超過千萬,時間長達一千多年,而全書不到三百卷,組織精密,條理清楚,詳略得宜,言簡事明,有深入淺出之妙,這是一般史書不能與之相比的。其次,司馬光的治學態(tài)度非常嚴謹,所用史料都經(jīng)過仔細選擇,并將選用的過程和選定的理由,一一記載下來,編成“考異”,成為《通鑒》一書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后世流傳中,人們才把它分開了,這項治學方法,因此稱為“考異法”。這都是在組織形式方面比較突出的優(yōu)點。
曾鞏是宋代一位著名的文史學家,與司馬光同時而年稍長,曾校定南北朝各史書,在校定《南齊書》后寫的進書表中說:“古之所謂良史者,其明必足以周萬事之理,其道必足以適天下之用,其智必足以通難知之意,其文必足以發(fā)難顯之情,然后其任可得而稱也。”這四項條件是當時人對于史書作者的共同要求。前面我們已經(jīng)提到,《通鑒》的內(nèi)容不僅著重在歷代的政治軍事活動,對于禮樂制度和政策理論等,不論正面的或反面的,都兼收并蓄,作了適當?shù)木幹冒才牛瑢φ赵査岬乃捻棗l件,司馬光編寫的這部大書是大致符合的。所以從內(nèi)容方面說,這部書也得到了很高的評價。
發(fā)揮維護封建統(tǒng)治的“道”,即求所以“適天下之用”,是司馬光的主要目的所在,可是實際上以這方面的評價為最低,不僅從現(xiàn)代觀點看多是些糟粕,就是古人也指出了其中的偏失。原來司馬光在政治上是個保守分子,當時主政的宋神宗和王安石都主張變法自強,司馬光反對無效,于是退出政府,住在西京洛陽,以在野的身分編著史書,所以常常有不滿的情緒流露在書中。如宋神宗時對西夏用兵,原有鞏固邊防的作用,不是宋統(tǒng)治者無故生事。司馬光在寫到唐朝和吐蕃爭奪維州的事件時,便批評了當時的主戰(zhàn)派李德裕等,以暗斥宋朝的主戰(zhàn)派。又如寫到智伯滅亡之事,乘機發(fā)表了一篇有名的“才德論”,認為有才無德者必致敗事,暗示宋代主張變法者都是有才無德的人。這些主張已失于偏激,胡三省在《通鑒音注序》中便說:“其忠憤感慨不能自已于言者,則智伯才德之論,樊英名實之說,唐太宗君臣之議樂,李德裕、牛僧孺爭奪維州之類是也?!边@在《通鑒》中所占的篇幅雖不多,而為司馬光著意重視之處,故不能不特予指出。同時也應注意到,在糟粕的成分之外,有時也有可取的部分。如關于封建時代學者反復爭論的正統(tǒng)問題,他說:“正閏之際,非所敢知。但據(jù)其功業(yè)之實,而言其善惡得失。”(《魏紀》一黃初二年)這個態(tài)度就是實事求是的。
在史實敘述方面,司馬光自然是站在統(tǒng)治階級的立場上說話,起義軍照例被稱為“賊”,但說到農(nóng)民發(fā)動起義時,常常詳細列舉其被迫發(fā)動的原因,這就接觸到實際的社會政治問題。如敘述唐末王仙芝、黃巢發(fā)動起義時,先歷述僖宗即位前后的天災人禍,而后用概括的寫法:“上(僖宗)年少,政在臣下,南牙北司,互相矛盾。自懿宗以來,奢侈日甚,用兵不息,賦斂愈急。關東連年水旱,州縣不以實聞,上下相蒙,百姓流殍,無所控訴,相聚為盜,所在蜂起。州縣兵少,加以承平日久,人不習戰(zhàn),每與盜遇,官軍多敗?!毕旅娌耪f:“是歲,濮州人王仙芝始聚眾數(shù)千,起于長垣?!?《唐紀》六八乾符元年)唐末農(nóng)民起義似為一時突然暴發(fā),伏因則可以追溯到多年以前,《通鑒》既歷舉其事,在敘述到起義發(fā)動時,又作概括的說明,使讀者可以得到完整的概念。又如蜀中韓秀昇參加了起義,后為高仁厚所擒,仁厚親自審訊,問:“何故反?”秀昇曰:“自大中皇帝(唐宣宗)晏駕,天下無復公道,紐解綱絕,今日反者,豈惟秀昇?成是敗非,機上之肉,惟所烹醢耳!”仁厚愀然(《唐紀》七一中和三年)。雖然用了一些美化統(tǒng)治者的話,而當時階級斗爭的高漲,已經(jīng)躍然紙上。
迷信思想,在統(tǒng)治者可謂根深蒂固,司馬光常常依據(jù)事實揭破其底細。如記武則天之事:“太后好祥瑞。有獻白石赤文者,執(zhí)政詰其異,對曰:‘以其赤心’。(李)昭德怒曰:‘此石赤心,它石盡反耶!’左右皆笑?!庇郑骸疤罅曍?,使與鸚鵡共處,出示百官。傳觀未遍,貓饑,搏鸚鵡食之。太后甚慚?!?并見《唐紀》二一長壽元年)事雖細微,意義則甚為重大。又如鎮(zhèn)壓黃巢起義的高駢,據(jù)有揚州,為霸一方,而聽信玩弄神仙之術的呂用之,終至于城破身死?!锻ㄨb》詳記其事,不掩飾,亦不夸大,讀者自然留下深刻的印象(《唐紀》七○至七三)。此類記載不僅表明司馬光的見解正確,同時也表明其文學手法高妙。關于幾次大戰(zhàn)役的描寫,如昆陽之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淝水之戰(zhàn),淮西之戰(zhàn)等,都極簡練而生動,稱為古代敘述戰(zhàn)爭的典型之作。
資治通鑒讀后感5
《通鑒》在取材和記述方面,雖都達到了當時的最高要求,而由于時代的局限,謬誤亦所難免。如《史記》錯記了戰(zhàn)國時期各國的年代,因而將齊宣王伐燕記為湣王之事,與《孟子》、《國策》諸書的記載均不合,現(xiàn)在根據(jù)《竹書紀年》已經(jīng)糾正了這個錯誤。《竹書紀年》是魏國的史書,因與儒家經(jīng)典記載多不一致,在宋代不受人重視,以致后來逐漸失傳,現(xiàn)在看到的是輯錄本。司馬光雖然看到過原本的《竹書紀年》,而不知利用,于是硬將齊宣王的年代比《史記》拉后十年,避免了與《孟子》等書的矛盾,其實毫無根據(jù),不能作為史實看待。又如著作《后漢書》的范嘩,在朝臣爭權中被殺,而誣加以叛逆的罪名,編造了很詳細的情節(jié),《宋書》全收于《范嘩傳》中,司馬光未作分辨,也照樣采用了(《宋紀》六),到清朝,王鳴盛才辨明了當時的史實(參看《十七史商榷》卷六一)。又如東晉時期世家大族當權,陶侃為一代名臣而出身于寒門,世家出身的當權者對他多加誣蔑,《晉書》不辨真?zhèn)味际珍浵聛怼!锻ㄨb》已多予刪汰,但亦有刪汰不盡者,如云侃“以不豫顧命為恨”(《晉紀》一六)。陶侃為地方長官,與晉明帝也無特殊關系,自然無必要參豫顧命,清王懋竑為陶侃作了正確的辨白(參看《白田草堂存稿》卷四)。這都是北宋時人認識不到的。千慮而有一失,雖智者不能免,我們自然不能因小瑕而掩其大瑜。
《資治通鑒》是一部分量比較大的書,同時也是值得通讀的一部書。如何通讀這樣一部大書?是我們需要適當解決的一個問題。讓我們先看一看古人關于讀這一部書有什么問題或意見。司馬光自己說過:“修《通鑒》成,惟王勝之借一讀,他人讀未盡一紙,已伸欠思睡?!?胡三省《通鑒音注序》)司馬光的話含有牢騷的成分,但對于一部大書望而生畏,是古人已經(jīng)首開此例。胡三省為這部書作了詳細的音注,他在注中順便說了一句:“讀《通鑒》者,如飲河之鼠,各充其量而已?!?《唐紀》二八開元十二年)這句話的實際含義是要讀者對于《通鑒》的內(nèi)容全盤接受,這個態(tài)度當然也是錯誤的。所以讀此書時,首先要有正確的態(tài)度,既不因為部頭大望而生畏,也不因其評價較高而盲目接受,要在戰(zhàn)略上藐視敵人,在戰(zhàn)術上重視敵人;按照實際可行的計劃,一步一步地讀下去,直到將全書讀完。這是讀這部書時應有的基本態(tài)度,下面分別說一下幾點應注意之處。
針對《通鑒》部頭大的特點,便不能抱著一口氣讀完的想法,要將全書分為若干部分,(如按照原書的《周紀》、《秦紀》、《漢紀》、《魏紀》等來劃分)在每部分之內(nèi)再劃分范圍較小的部分(如按照帝王的年號或重大的歷史事件來劃分),最后再劃定一個時期之內(nèi)能讀完的部分,這應結合原書的內(nèi)容和自己的時間而定,不必強求一律,大致可以卷次或年代為劃分的標準。每讀完一個小單元部分,便如攻下敵人一個陣地,不僅是取得一次戰(zhàn)役的勝利,并為打好下一個戰(zhàn)役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
在讀完一部分之后,可以隨時寫出筆記,或摘錄書中的要點,或?qū)懗鲎约旱?a href='http://www.yishupeixun.net/fwn/xindetihui/' target='_blank'>心得體會,或記出有關的問題。筆記不求其詳,也不求其全,只是為了有助于記憶理解。讀書作筆記本是一個很有成效的方法,讀《通鑒》這樣的大書,更不可不利用它。
每讀完一個較大的單元后,最好再重讀一遍。一般的部分可以略讀,而細讀其中重要的部分,這樣可以得到更完整的概念和較深的印象。
遇有難解的問題,可以先看注解。看了注解仍不明白,可以記下這個問題,留待求師問友,暫時跳過去,先看下文,常常在讀完全文后,前面的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如果古文基礎較差,讀時速度應稍放慢,但要堅持讀下去,不但增加了我國古代歷史的知識,并可以提高閱讀古文的能力,收到一舉雙得之效。如果古文基礎較好,那就可以著重在取得歷史知識方面。
對于初學者來說,讀舊史書首先要求讀通,只有讀通了,才能進一步作分析批判,從而得到真正的歷史知識。《通鑒》是封建時代學者寫給封建統(tǒng)治者看的,所以這一點更應受到重視。
讀本問題,最好是看整部的,現(xiàn)在有了標點本,這方面的困難已經(jīng)排除。如果只看選錄本,一般地說,可供文學欣賞之用,從取得歷史知識方面說,差距就太大了。
細水長流,持之以恒。有恒是完成工作的必要條件,讀一部大書時也是這樣。這個道理幾乎是人所共知,但許多人不能堅持下來,所以最后特別提醒一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