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語文重點知識點總結
求學的三個條件是:多觀察、多吃苦、多研究。想要提升語文水平,多做題是錯不了的,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三語文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目錄
九年級上冊期末考試語文知識點
敬業(yè)與樂業(yè)
一、學習本文,掌握如下字詞。
1、為下列加紅字注音。
旁騖()褻瀆()駢進()
2、解釋下列詞語的含義。
斷章取義:引證書籍,只取一句或數(shù)句,而不顧及全文與其本義。
旁騖:不專心正業(yè),而去追求正業(yè)以外的事。
褻瀆:輕慢;冒犯。
3、詞語積累。
斷章取義不二法門旁騖褻瀆駢進征引敬業(yè)樂群言行相顧
強聒不舍
二、課文內容分析。
1、學習本文,應該明白作者演說的思路是如何的。
作者在這篇文章中的思路,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1)梁啟超就引用國人熟悉的儒家經典《禮記》和道家經典《老子》中的格言,開宗明義地提出了"敬業(yè)樂業(yè)"的主旨。
(2)談論了"有業(yè)""敬業(yè)""樂業(yè)"的重要性。
(3)用"責任心"和"趣味"總結全文旨意。
2、作者為什么主張"敬業(yè)"?
作者用朱熹的話解釋"敬業(yè)"的含義就是專心致志、心無旁騖。接著,提出"為什么該敬呢"一句設問。作者從人類生存的需要(為生活而工作)與個體生活的意義(為勞動而生活)出發(fā),論證"凡職業(yè)沒有不是神圣的,凡職業(yè)沒有不是可敬的"的道理。至于該做哪一種勞作,全看"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只要"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人"。于是,他又設問:"怎樣才能把一種勞作做到圓滿呢?"再次回到"惟一的秘訣就是忠實","是敬"。
3、作者在文章中是如何論證"樂業(yè)"的?
"樂以忘憂"的"樂業(yè)"才是人生更高的境界和價值。論述"樂業(yè)"重要性時,梁啟超先從司空見慣的"做工好苦呀"的嘆氣聲中談起,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費力;對于無法逃避的事,與其"皺著眉頭,哭喪著臉去做",不如尋找出樂趣。"凡職業(yè)都是有趣味的,……為什么呢?"這句設問下面,列出了四個理由。這四個理由,浸透著深刻的人生體悟和哲理,相信任何一個曾經專注于某項工作或事務的人,都會有同感和共鳴。
三、問題研究。
1、本文寫作上的特點是什么?
這篇演講在論證上的特點,就是大量引用經典、格言。儒家的《禮記》《論語》、孔子、朱烹、曾國藩,道家的《老子》《莊子》,佛家的百丈禪師,都被作者拿來論證自己的觀點。
2、應該怎樣理解“業(yè)”的`含義?
“業(yè)”并不局限于狹義的職業(yè)。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為一件事的,其性質都是可敬?!币虼耍熬礃I(yè)與樂業(yè)”的意義,就不只限于正式的謀生職業(yè),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學生的學習。指出這一點,可以擴展梁啟超主張的適用范圍,也有利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來閱讀本文。
3、怎樣深入理解“敬業(yè)”精神?
我們可以結合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特定背景,來領會梁啟超提倡“敬業(yè)與樂業(yè)”的良苦用心。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一種有等級色彩的文化,中國人的職業(yè)觀向來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人們的讀書目的又是“學而優(yōu)則仕”,“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種官本位的文化,極度蔑視普通職業(yè)、尤其是體力勞動,人們紛紛以出人頭地、顯親揚名為人生價值的實現(xiàn)。因此,梁氏的“敬業(yè)”說,有著矯正世風、改良國民性的積極作用。
九年級下冊語文知識點總結人教版
1、《在山的那邊》選自《長江文藝》,作者王家新,這是一首現(xiàn)代詩,詩人運用象征的手法,取象于群山和大海。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難,用爬山比喻艱苦奮斗。告訴人們: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長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撓地堅持奮斗,理想境界終將實現(xiàn)。
2、《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國作家莫頓?亨特,本文記敘的是我童年時一次脫險的經歷。文章卻蘊含著一個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對怎樣的艱難險阻,只要把大困難分解為小困難,一個一個地認真解決小困難,終將戰(zhàn)勝巨大的困難,贏得最后的勝利。
3、《生命生命》是香港女作家杏林子(本名劉俠)的一篇散文。這篇文章通過三個事例引出了對生之.、生命力和生命的感悟,并從不同的側面引發(fā)出了三點思考:即必須對自己負責,好好地使用生命,讓人生更有意義;要讓有限的生命發(fā)揮了無限的價值,使我們活得更為光彩有力;要珍惜生命,珍惜時間,不懈努力,為生命奮斗,勇敢地活下去。
4、《紫藤蘿瀑布》選自《鐵簫人語》,是女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這篇文章通過對一樹盛開的紫藤蘿的駐足觀賞,使原先的悲痛和焦慮化為寧靜和喜悅。悟到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不能讓昨天的不幸把人壓垮,每個人都應該像紫藤蘿的花朵一樣,以飽滿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長河中去,在閃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5、《童趣》選自清代文學家沈復《浮生六記》中的閑情記趣一章,本文的主旨是寫作者兒時的物外之趣。
6、《理想》是詩人流沙河的一首現(xiàn)代哲理詩。這首詩從理想的歷史意義、人格意義和人生意義三個方面告訴人們:人生要有理想,只要樹立了理想,并為之不懈地奮斗,就會取得豐碩的收獲。
7、《短文兩篇》中的《行道樹》是由臺灣女作家張曉風所作。這篇文章借行道樹的自白,抒寫了奉獻者的襟懷,贊美了奉獻者的崇高精神,文中行道樹的形象就是無私奉獻者的形象。另一篇文章《第一次真好》,由臺灣女作家周素珊所作。文章表達了作者的感悟: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當然,作者所說的第一次,都是有益身心的第一次。
8、《人生寓言》的作者是周國平。其中《白兔和月亮》告訴人們:擁有巨大的利益會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落難的王子》通過王子的經歷又告訴人們:厄運能使脆弱的人變得堅強起來。
9、《我的信念》的作者是波蘭科學家瑪麗?居里(即居里夫人),在這篇文章中,作者闡述了一個位科學工作者應當具備三個方面的品質。其一,科學工作的宗旨是探討真理,而不是謀求物質上的利益。其二,科學工作需要自由,需要寧靜,需要時間。其三,科學研究需要獻身精神。其中獻身精神是全文的核心。也是居里夫人思想品質的根本。
10、《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共20篇,是儒家經典之一。課文所選的十則,有的談學習方法,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有的談學習態(tài)度,如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還有變修身做人的,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初三語文復習考試方法
一、重視積累,靈活運用。
知識積累務必求實,包括字詞積累、古詩詞名句積累、重要作家作品及相關文學文化常識的積累等。對所積累的知識要重視運用,比如字詞的積累不能死記,要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學會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具體運用;古詩文名句的積累也要以理解為前提,這樣在考試中出現(xiàn)理解性默寫便能應付自如。
二、立足課堂,以“內”養(yǎng)“外”,溫故知新。
課堂是獲取知識,提高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語文能力的主要途徑,要重視課堂和課本學習,在課堂上得“法”,再由課內向課外延伸,舉一反三,遷移運用。在學習新課的過程中,要善于運用聯(lián)想、比較、對比等方法聯(lián)系學過的相關知識,對已學知識實現(xiàn)再認識,要有目的地進行歸納整理,使知識系統(tǒng)化。
三、閱讀訓練要整體感知,明確考點,抓住要點,講究表達,重視創(chuàng)新。
在閱讀過程中,對文本材料要加強整體閱讀,了解文章寫什么,怎么寫,為什么要這樣寫,在整體理解的前提下完成局部性分析。要能根據(jù)閱讀材料的文體特點辨析其中的考點,并通過自己的理解體驗,聯(lián)系具體語境作分析。回答問題要針對提問按點回答,不可遺漏要點。對自己的體驗和理解要用簡潔、準確、完整、流暢的語言表達出來。
四、作文訓練要強化文體意識,通過一定量的作文練習,寫出規(guī)范的記敘文和議論文。
通過閱讀與寫作訓練,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通過觀察、體驗、閱讀等多種途徑積累有意義的、新鮮的、有特點的作文素材。積累一些名言警句以提高說理能力。
五、關注生活,關注地域文化。
重視語文與生活的關系,學會觀察生活,感悟生活。通過書報、電視等媒體,把握社會熱點問題和時代脈搏。關注本地區(qū)文化中與教材相關的內容材料。
掌握科學方法,提升語言運用、閱讀與寫作能力。這是復習中最重要的一點。在語文復習中要注意采用基本的解題技巧和方法,因為基本的解題技巧和方法都來源于教師平時的具體講解傳授;來源于考生平時學習中的感悟積累,并經多年的中考實踐所證明了的。所以建議在組織復習時,一定要巧用這些技巧、方法,注重理解、感悟,把重心放在理解和運用及語言表達上,逐步掌握語言運用、閱讀與寫作的基本規(guī)律,提升學習語文的綜合能力。
初三語文重點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