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文化苦旅有感范文5篇
跟隨余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那細膩的筆觸,豐富的詞匯,震撼心靈的文字伴隨著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
文化苦旅讀后感1
放下,合起,閉眼,冥想……
當我第一眼看到這本書時,認為是一部介紹文化的無趣書籍,但我的目光卻又死死地粘在“苦旅”二字上?!拔幕c旅行有關(guān)嗎?”“為什么還是'苦旅'?”“作者為什么寫這本書呢?”等等奇思席卷了我的內(nèi)心,決定翻開此書,一探其中的奧秘!
余秋雨,本書的作者,江蘇浙江人,一九四六年八月生,獲得很多的獎項。我對這位作者最初也僅有這一點認識罷了。不多說了,管他作者是誰,誰讓這書名這么新奇呢?于是,我便在書桌前,打開《文化苦旅》,與作者進行一番“苦旅”。
第一站:中國之旅
“來,給你介紹一下我的家鄉(xiāng)”,我同余秋雨緩緩地走進了他的家鄉(xiāng),聽他講訴牌坊的由來與故事,在尼姑庵附近看孩童們打鬧,慢慢移步西山邊的寺廟,傾聽木魚當當,和尚誦經(jīng),漸漸地,他便與我說起了生態(tài)文化,一邊聽著,一邊望向祖國的山河,江水滔滔,群山挺立,感受這山河文化的偉大磅礴。
不知不覺中,他將我領(lǐng)到了都江堰,聽他講述李冰與都江堰不解的淵源;
又將我領(lǐng)到莫高窟,從壁畫中感受唐宋元明清千年不枯的笑容:
又將我領(lǐng)到西域喀什,穿越千年,去感受這兒的文化大匯聚;
有將我領(lǐng)到黃州,帶我去傾聽一代大文豪蘇軾的內(nèi)心,聽蘇軾吟誦“大江東去……”
第二站:世界之旅
感受完中國文明,我與余秋雨又遠渡重洋,進行各國的文化考察。
這中間,我一直追隨余老師,一起游歷了埃及文明,巴比倫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來文明,波斯文明,印度文明和阿拉伯文明。像他這樣以人文學者的身份對如此多文明遺址進行整體性穿越,在他之前,國內(nèi)外均無先例。
最后,余老師告訴我:即使中華文明與其他文明差別很大,但既然都是“文明”,就必須應對所有文明共同的敵人,那就是一切非文明的力量,最典型的就是恐怖主義。
第三站:人生之旅
余老師說:“高貴的生命要創(chuàng)造文化,必然經(jīng)歷坎坷?!币虼耍翱嗦谩?,并不是指旅行之苦,而是創(chuàng)造之苦。
于是,借此機會,余老師帶我走進了許多文化的創(chuàng)造者。例如:謝晉,巴金,黃佐臨,陳逸飛等曾是上海文化的驕傲代表。并與他們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交談,詢問,體會到一位偉大文化創(chuàng)造者內(nèi)心的孤單與無奈,堅強與不屈。
睜眼,結(jié)束了這三場“旅行”,通過旅行,初步的了解了“文化苦旅”的本質(zhì)是什么。但,通過這一讀,讓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作者,更加深刻的了解了文化,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人文。
撫書,淡笑,望我學識長進之后,再隨君苦旅一番吧!
文化苦旅讀后感2
初讀《文化苦旅》感覺沒有什么興趣,我本就是不喜歡散文的,在作業(yè)之下,不得不粗略地將它看完。
近幾星期,語文老師給班中每一個同學又發(fā)了一本從校圖書館借來的《文化苦旅》,作為閱讀課上翻閱之用,這才仔細地閱讀。
沒想到,初讀了幾頁,就被吸引在其中,它和我之前讀過的散文書完全不同,它邏輯嚴密,有思想,有內(nèi)容,不空洞,沒有華麗的詞藻,只有樸實的文字。每一個章節(jié)并不只是一篇散文,而是一篇篇引人入勝的小故事,帶你重游作者小時的家鄉(xiāng),帶你重返清未的莫高窟,帶你重回富裕的宋朝,帶你重回那個艱苦的歲月。
我孤陋寡聞,在讀此書之前,并不知道余秋雨何許人也,借著這本書也讓我對他有了一個粗略的認識。
在我看來,他首先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作家,而后,他又是一個思想深刻的哲學家。
他在《文化苦旅》這本書中,以深刻的文字,展現(xiàn)給我們那一處處古跡背后的辛酸和沉痛,喚醒中化民族的意識和民族情感。
今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莫過于王圓箓在莫高窟的所作所為,他的那些丑陋行為讓人惡心得發(fā)指,同時也體現(xiàn)了一個小國民的無知和愚味,但世人均罵王圓箓,卻少有人注意到另一個人——翻譯蔣孝琬,他才是一切事情成功的原因,沒有他,王圓箓與斯坦因就無法交流,從而斯坦因也無法取走那么多珍貴的經(jīng)卷。
讓我們來看一看他的經(jīng)為,蔣孝琬談判的結(jié)果,居然只花四塊就解決問題,斯坦因立即贊揚他,說這是一場中英外交談判的勝利,蔣孝琬一聽,十分得意,我對他的形為已經(jīng)無語,我真想知道,連父母之國都不尊重愛護的一個人,名字中還有一個孝字。引用余秋雨先生的原文“我對他的行為十分厭惡,因為他應該知道,自從鴉片戰(zhàn)爭以來,所謂的中英外交談判意味著什么,我并不奢望在他心底會對當時已經(jīng)極其可憐的父母之邦產(chǎn)生一點小慚愧,我只想,這種橋梁式的人物如果把一 方的河岸扒塌了,他們以后還能干什么?!?/p>
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的自序中寫道:“報紙上說我書寫得輕松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苦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涼,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后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回歸于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
所以,《文化苦旅》不僅是一部散文集,也是從作者身上到歷史之上的印射。
文化苦旅讀后感3
雖然這本書我讀不太懂,只挑了幾篇感興趣的細細讀了讀。本來我以為是游記,但細細看,表面是寫美景,其實也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nèi)涵,能反映作者的生活、思想。
《莫高窟》讓我更深地了解了當時人民的愚昧,王圓祿的滔天罪惡,認為墻上的壁畫很是難看,所以刷了白白的漆,洞窟內(nèi)終于像一個人住的地方了,但是,莫高窟原本紛繁的內(nèi)心逐漸走向空洞與蒼白;因貪財,把經(jīng)書壁畫,賣給外國人。這是國恥,我們永遠不會忘記。
其中我讀的最多的是《江南小鎮(zhèn)》這篇。文中描寫得很美,但作者好像還是掩蓋不住心中的苦悶。想到這種平靜想到的苦悶。精致的石橋,依山傍水的房屋,白白的輕盈的炊煙,再看看那水中倒影著的柳樹、房子,一切都顯得格外幽靜,書中的江南小鎮(zhèn)卻給予我一種回到家中那般安閑,那般享受。與世隔離,沒有喧囂,沒有競爭,沒有艱險,如同作者之說,江南的小鎮(zhèn)沒有雀橋、烏衣巷的滄桑感,僅有的是那一份淡泊。江南的小鎮(zhèn)不屑于榮華,因此沒有磅礴的氣勢,有的只是幽幽的山林,悠悠的水流,自古以來都是這樣,不曾有過升沉榮辱,只默默滋養(yǎng)一方土地,養(yǎng)活一方百姓。
這讓我想起了我去烏鎮(zhèn)游玩時看到的。去烏鎮(zhèn)的路上,已是細雨綿綿,煙霧朦朧,并不像無錫那樣灰蒙蒙。第二天,地上濕濕的,空氣里夾雜著泥土的芳香,我們?nèi)チ宋鳀?。來到那,租條小船,漁夫為我們劃船。左看看,右看看,黑色的房子襯著碧藍的天空,沒什么陽光,讓人心曠神怡。再加上沒什么人,更顯自在。
下了船,走在深青色石板路上,窄窄的小弄堂,周圍的房子都挨在一起,高高的門檻,古色古香。周圍的房子,都是些小鋪子,不管大小,每個里面都濟濟一堂。這時,陽光也來湊熱鬧,更顯生機。
現(xiàn)在的無錫,已早已不是這樣的,也許余秋雨描寫的才是最真實的江南小鎮(zhèn),我雖生于江南小鎮(zhèn),但現(xiàn)代化的進程早已沖刷去了小鎮(zhèn)原有的古韻,只能在心底一遍遍勾勒小鎮(zhèn)的模樣。
余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寫下了這本書。它不是愉悅的游記,是苦澀與辛酸。
文化苦旅讀后感4
余秋雨在《借我一生》中寫過這樣一段話——
那么,走吧。屈原說:“悲時俗之厄兮,愿輕舉而遠游。”全祖望有記:“亭林先生出游,二馬二騾,載書自隨。險隘關(guān)塞處,請教老兵退卒,問往日戰(zhàn)事。若與平日所知不符,則廣求書籍核證。”我想,核證的地方應該是沿途小客棧的油燈下。
路上很累,但與以前熟悉的門庭相比,那是一個比較真實的世界,一個比較正常的世界。
于是他去旅行,去遍訪各地的名勝古跡,去觸摸、發(fā)掘這些實物背后所隱含的文化與歷史。中華文化本來就具有比舞龍舞獅、唐裝茶餐更厚重的分量,只是有一些傳承了下來,有一些則永遠消失在了歷史中,不再為人所知。
文化與歷史是朵兩生花,兩者不可分割,相生相息??v觀華夏五千年歷史,雖說不乏史傳、典籍,只是其中或真或假,不可避免地含有遺漏或是道聽途說的成分。沒有哪部史傳能讓你百分之百地肯定這絕對是真實的,即使是《史記》也無法做到。
《文化苦旅》一書集結(jié)了余秋雨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在海內(nèi)外講學和考察途中所寫下的作品。當時正值時期,這場由文化領(lǐng)域發(fā)端的“大革命”,對教育、科學、文化的破壞尤其嚴重,影響極為深遠。很多知識分子受到迫害、凌辱,學校停課,科研機構(gòu)被撤銷,造成全民族空前的思想混亂與不可估量的精神、經(jīng)濟損失。一些投機分子、野心分子、陰謀分子和打砸搶分子更是乘機混到政府內(nèi)部竊取權(quán)、利,仇富思想、極端個人主義、個人崇拜以及各種愚昧可笑的思想行為也泛濫開來,整個社會黑暗而又殘忍,成為了當時無數(shù)人的噩夢。
正是在那個時候,余秋雨一家也無法幸免地慘遭荼毒。中國大陸的“之所以能夠發(fā)生,除了政治因素之外還因為早已經(jīng)把許多最基本的文化“革”掉了,還嫌不夠,再“革”一次,結(jié)果只能社會失控,一片混亂。他想去尋找那些被“革”掉了的文化,去用文字把它們記錄下來,去用這些文化喚醒人們的人性與良知。
但文化的苦旅終究是一個人的旅行,一個人去傾聽、去感知、去觸摸文化。這種歷史的沉淀是不能丟的,它是無數(shù)代人的智慧與經(jīng)驗的結(jié)晶。文化很抽象,但它是確確實實存在的東西。一個民族若是失掉了文化,那這個民族也就不復存在了。民族不是種族,而是文化的載體。而文化也絕不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存在,它是鮮活的,在生活中躍動,在歷史中歌唱。
你,還在苦旅嗎?如果還沒開始——
那么,走吧……
文化苦旅讀后感5
余秋雨先生是我最佩服的作家之一,由此,我便讀了他的《文化苦旅》,很佩服他能夠行萬里路,閱遍文化的勇氣和執(zhí)著。這個月,我再一次認真讀了一遍這本書,這已經(jīng)是我讀的第四遍了,不敢說我已經(jīng)體會到了余秋雨先生《文化苦旅》的精髓,但我已經(jīng)深深感受到了文化的苦難。歷經(jīng)千年,千年不泯。
讀這本書,我認識了一個人,在眾多繽紛的人物故事中脫穎而出,給我留下來最深的印象,他就是錢镠。余秋雨先生說,這是一個應該被記住的名字。而我認為,這是一個應該被感動、被研習的不朽。錢镠這個人的存在,讓世界都會為之贊嘆。他是一方之主,一地之主,卻從來不在意政治上的名號和軍事上的意氣。他不是抗戰(zhàn)名將,華夏英雄,不是學界泰斗,也不是盛世的棟梁,他所在乎的,只是一方的福祉,百姓的平安。這才是一個領(lǐng)袖應該做到的。可以說,在這一點上,他比任何皇帝都偉大。
當我第四次放下這本書時,想起了初讀《文化苦旅》時的疑惑:何謂文化?現(xiàn)在想來或許能用余秋雨先生的話來解答:“不同的環(huán)境,造就不同的經(jīng)歷;不同的經(jīng)歷,造就不同的性格?!倍疫€想說的是,不同的性格,造就不同的文明,不同的文明,造就不同的文化。文化,或許就是生活,他經(jīng)歷了千年,終于來到了現(xiàn)在。
文化又或許是一種積淀,像這本書中的千年冷眼;文化或許是一種價值,像蘇東坡的“大江東去,浪淘盡”;文化更或許是一種精神,像蘇武牧羊,更像李冰的都江堰;文化或許是永恒的,它在歲月的流逝中磨去了邊邊角角,在拿年復一年的苦難中變得更加光芒,像風塵中的旅行者,閱盡人間滄桑,卻千年不朽。
在書中,我為蘇東坡是烏臺詩案、流放邊疆而感到憤婉;為渤海國漫天的大火感到悲哀;為太平洋小島上的潛水夫婦感到自豪與欣慰。文化是痛苦的旅行,文化是瞬時的不朽,它被一次又一次侵略的大火灼燒,被心懷不軌的人毀滅現(xiàn)在,它終于來到了我們的眼前。
這本書,是我看余秋雨的第一本書,或許也是最好的一本書,在書中我學到了很多,并不只是文化,也不全是歷史,無法用語言形容。
你知道,有些東西,歷經(jīng)千年,千年不泯。
相關(guān)文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