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化苦旅讀書心得體會500字
《文化苦旅》寫的是作者余秋雨到全國各地的旅行后,結(jié)合歷史寫的一篇散文著作。
文化苦旅讀后感1
千里風沙,漫天沙粒,黃色的泥土,漸漸的淹沒了一堆華夏的寶藏。
萬里長城,點點銹痕,殘破的石磚,靜靜的困住了一顆吶喊的心靈。
無限江山,雄雄戰(zhàn)火,荒廢的城池,默默的見證了一個朝代的衰敗。
雨停,風靜,淚干,春風吹過,萬物復蘇。云間的彩虹露岀笑臉,而如今,誰是歷史的罪人,已不再重要。因為,一個民族已經(jīng)崛起,一條東方的巨龍正在騰飛。
——題記
風和日麗的早上,王道士正辛勤地打理著洞窟里的雜物,他是那么的認真,以至于幾粒零散的沙子,也不能被他容在眼里,而就在這堆沙子之后,一個民族的記憶,一個時代的財富,此刻為你,塵封開啟。沒有“洞天石扉,訇然中開”的氣勢,只是靜靜地就出現(xiàn)了一條黑色的裂縫,仿佛它本就應該蜿蜒在粗糙的墻面上,一切都不是那么的意外,卻引來了無數(shù)的悲哀與嘆息。
清朝末年,時局動蕩。列強侵略,民不聊生。一筆沉睡千年的財富就在這樣一個不世之時蘇醒了??墒牵]有因為它的“九五至尊”而得到保護,甚至沒有得到應有的關(guān)注。面對它的,只有一位面無表情,身著破爛道服的道士。它怎么也沒想到,曾經(jīng)受人頂禮膜拜的自己如今淪落到無人問津,只得感嘆“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方圓百里,偶爾有幾位歷史官員前來探訪,順手捎走幾件用作行賄。他們知道這筆歷史遺產(chǎn)價值不菲,可當談起運至京城的費用時,他們又都面面相覷,啞口無言了,而這筆歷史的遺產(chǎn)漸漸淪為一個道士的囊中之物。
千里之外,外國的歷史學家?guī)е拥男那?,日夜兼程的趕到敦煌,只為見證歷史璀璨的光輝,他們沒有想到,自己竟然成了上帝的寵兒,用少得可憐的銀兩換走大量無價之寶。一天之內(nèi),他們從歷史學家變?yōu)樯倘耍僮優(yōu)槌晒Φ氖穼W家。美其名曰“歷史財產(chǎn)的救世主”。他們的笑容背后,是一個民族的嘆息,一個朝代的悲哀。
一批批經(jīng)書,一幅幅畫卷。被點點滴滴的瓜分,如同曾經(jīng)的華夏河山,支離破碎,如同一個民族的心臟,四分五裂。暴雨打擊在馬車上,上蒼哭泣著,想用自己最后的一絲力氣阻止這群強盜用骯臟的雙手剝走這歷史的遺產(chǎn)。雨停了,淚干了,只剩下上蒼的嘆息,只留下清朝官員府苑內(nèi)的縷縷茶香,留給后人細細品味。
誰是敦煌的罪人?是那些不遠千里奔來的外國歷史學家嗎?因為他們偷走了華夏的寶藏。
誰是敦煌的罪人?是那個目光呆滯的王道士嗎?因為他出賣了祖國的利益。
誰是敦煌的罪人?是那批享受清閑之樂的官員嗎?因為他們玩忽職守,危害祖國。
誰是敦煌的罪人?是那個腐朽不堪的清政府嗎?因為他們的軟弱無能,致使國破家亡。
而如今,誰是敦煌的罪人,已不再重要,就讓它隨著黃沙的飛舞,漸漸的被埋沒吧!歷史的淚滴早已化為心靈的血液,流淌在每個華夏兒女的軀體內(nèi)。雨停,風靜,淚干,春風吹過,萬物復蘇,云間的彩霞露岀笑臉。因為,一個民族已經(jīng)崛起,一條東方的巨龍正在騰飛!
文化苦旅讀后感2
讀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道士塔》, 不但讓我對斯坦因的奸詐感到憤恨,也對王道士的愚昧與無知感到可悲!
王園箓本來是湖北麻城的農(nóng)民,在甘肅當過兵,后來為了謀生做了道士。幾經(jīng)轉(zhuǎn)折,又當了敦煌莫高窟德家。莫高窟是以佛教文化為主,怎么會讓一個道士來當家?這在現(xiàn)在看來是荒繆的事情,但在當時,幾乎是個文盲,對道教并不專精,對佛教也不抵拒,卻會主持宗教儀式,又會化緣募款的王圓箓。卻當了莫高窟的家 ,管理著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文化的中心,由此可見,當時中國的社會現(xiàn)實,清政府是多么的昏暗。以中國的民間信仰本來就是羼雜互溶的,來諷刺社會的混亂和政府的腐敗。 王道士經(jīng)常出去化緣,得到一些錢后,就找來一些很不高明的當?shù)毓そ?,先用草刷蘸上石灰把精美的古代壁畫刷白,再掄起鐵錘把塑像打毀,用泥巴堆起的靈官之類,因為他是道士。但他又想到這里畢竟是佛教場所,于是再讓那些工匠用石灰把下寺的墻壁刷白,繪上唐代玄奘到西天取經(jīng)的故事。他四處打量,覺得一個個洞窟太憋氣了,便要工匠們把它們打通,大片的壁畫很快灰飛煙滅成了走道。做完這些事,他又去化緣,準備繼續(xù)刷,繼續(xù)砸,繼續(xù)堆,繼續(xù)畫。這是余秋雨先生黑色幽默,因為王道士粉刷的是千年流傳的敦煌壁畫!由于王道士的愚昧與無知,致使大量的敦煌文物在他不知不覺間被毀壞,中華民族的寶貝被毀壞。他還對自己所做的事一無所知。讀到這里,忍不住對被王道士破壞的文物感到可惜,也對王道士感到可悲,當他還沒認識到自己所做的事前,在自己不知不覺間,已經(jīng)成為歷史歷史的罪人!即為王道士可悲,也為敦煌文物和中華民族可悲 !
當斯坦因在掠奪敦煌文物時,有一天王圓箓覺得斯坦因?qū)嵲谝锰嗔?,就把部分挑出的文物又搬回到藏?jīng)洞。斯坦因要蔣孝琬去談判,用四十塊馬蹄銀換回那些文物。蔣孝琬談判的結(jié)果,居然只花了四塊就解決了問題。斯坦因立即贊揚他,這是又一場中英外交談判的勝利。以王道士和斯坦因的談判來說中英外交的談判,將清政府比作王道士,深刻的諷刺了清政府的腐敗和無能,以王道士的愚昧和無知來體現(xiàn)清政府的昏暗。巧妙而睿智的比喻,使得文章更加生動。作者由莫高窟的文物遺藏聯(lián)想到外夷入侵、民族劫難,蘊藏著作者深刻的愛國內(nèi)涵
王道士發(fā)現(xiàn)了藏經(jīng)洞!但他對于藏經(jīng)洞中寶物的價值一無所知,隨意拿來送人賣。斯坦因總共用了折合銀子的一百三十英磅,取得了九千多個經(jīng)卷,五百多幅繪畫,打包裝箱就整整花了七天時間。最后打成了二十九個大木箱,原先帶來的那些駱駝和馬匹不夠用了,又雇來了五輛大車,每輛都栓上三匹馬來拉。那是中華文明長達好幾個世紀的大量文物,就這樣被王道士賣給了斯坦因,賣給了外國人。族的百年恥辱,而王道士反而認為這位“斯大人”是“布施者 ,就在王道士不知不覺間,造就了中華民族的百年恥辱,使中華民族的五千年文明蒙受了恥辱!
讀《道士塔》,王道士的愚昧與無知讓我感到憤恨,但讓我更憤恨的是蔣孝琬。由于王道士的愚昧,不知道文物的價值,才會做出那些無知的行為。而蔣孝琬知道哪些文物的價值,竟幫斯坦因盜取,他才是中華民族的罪人。正是由于這種賣國賊,才使我們的國家和民族蒙受百年恥辱?!兜朗克氛糜∽C了魯迅的一段話:“中國公共的東西,實在不容易保存。如果當局者是外行,他便將東西糟完,倘是內(nèi)行,他便將東西偷完。而其實也并不單是對于書籍或古董。
文化苦旅讀后感3
夏季暴雨傾盆的夜晚,世俗的喧囂被一時澆滅,在黯淡的燈光下,見到這般滋潤蘊籍的文字,只得死心塌地地在小楷的包圍中默默端坐。夜雨的詩意中,心里泛起一陣陣漣漪。輕輕地觸摸這泛黃的紙張,我踏上別樣的旅程,有著文字這般安靜的旅伴。
第一篇便是直白的開頭,簡單有序的描寫,卻沒有任何蒼白無力的表現(xiàn)。一步一步走近,滿載敦煌文化的車隊留下深深的車轍,道士塔旁凄艷的晚霞印入我的眼簾。剎那間,原本乏力癱軟的身軀隨著靈魂起舞,在芳香四溢的舞臺上找到了我專屬的味道。這是我耳熟能詳?shù)慕豁憳罚恳淮舴寄芤鹞业墓缠Q。這無盡的旅程的第一站就俘獲了我那顆即將熱血沸騰的心。
隨心所欲地慢慢翻閱,與耳邊的喧囂隔絕,留下一片心靈凈土,啜飲著文化的甘泉,印刻著行旅的記憶。只要順從他的牽引,腦中便是紊然不亂的條理;只需跟隨他的腳印,一路上都是幻美絕倫的風景---枝干虬曲蒼勁的臘梅、飄渺冷艷的西湖、狂暴雄大的廬山瀑布……余秋雨鄙棄陳詞濫調(diào),細膩又不失大氣的筆觸下描畫著一幅蒼健渾厚的山水畫,書寫著一首抑揚頓挫的詩歌,哼唱著一支輕柔婉轉(zhuǎn)的小夜曲。那使人感同身受的旅行心情,直鍥人心的歷史感懷,用悠長的歌謠譜寫出心中的悸動。這如同一塊天然的璞玉,把瑕疵與光澤一并展現(xiàn),一切都未經(jīng)雕琢,一切都回歸它本來的面目。我領(lǐng)略了大智大愚的李冰創(chuàng)造的神話般的都江堰,三峽那翻滾咆哮的長江水;見識了中國華麗的文化瑰寶之地莫高窟與天一閣;拜訪了清新婉約的江南小鎮(zhèn),精致幽深的蘇州園林。
山重水復,無言的大地上,總有無端的感動,無端的喟嘆。
走走止止,在山水歷史間跋涉的時候,回憶滲入了筆墨之中。
聽著花鳥蟲魚的歌聲小憩一會,心中卻泛起一陣不可名狀的惆悵?;蛟S我也感受到了歷史氣壓的沉重,禁不住一些誘人沉思的片段和作者自身感慨。每每讀到發(fā)人深省的句子,思緒就不經(jīng)意間地游離開去,整個人便癱軟下來,腦中一片空白,無力再讀。總要反反復復地從開頭連到結(jié)尾,然后繼續(xù)讓某句話引發(fā)的聯(lián)想散漫地在我的神經(jīng)中游蕩。慢慢地迷戀上這種感覺,這是歷史文化悠久的魅力熏陶著我,感染著我。仿佛是旅程中的“苦”,實則是最甜最美的享受。
多年前,父親也曾踏上過這段旅程,不知他又是如何定義的呢?
而今天,我要拋棄所有的憂傷和疑慮,踏著文化的腳印,去追逐無盡的潮水,漂泊在思想的云端。
既然是漂泊旅程,那么,每一次留駐都將是新的出發(fā)。
一字一字,是旅行的腳印,深淺不一;一句一句,是幾百年踉蹌的路程,彎曲綿長;一頁一頁,如一舀甘甜的泉水,似一碗濃厚的熱茶,而我便是極干渴的旅人。慢慢品嘗,總有那么幾句話值得去反復回味,讓我心中的情感為之翻騰,有一種直至肺腑的莫名的喜愛。
那些隱于山川河流的前人的蹤跡,流傳于千家萬戶的盛世傳奇,有著我們不曾了解的模樣。在他所描述的秀麗絕美風光之后,對民族,對歷史,對生命的探討,對不羈的中國文化孜孜不倦的求索,都撼動著人心。
無需華麗的辭藻來凸顯出文章的深度,聽他娓娓道來,感受到那深邃蒼涼的歷史命運和對中華大地深深的依戀??偸怯袩o盡的柔情,總是有磅礴的氣勢,總有那份使人身臨其境的魅力。四壁的文字間,可以讓我感知到怎樣咆哮的狂風在我指間游走,怎樣綿長的細雨帶給旅人無盡的鄉(xiāng)愁,怎樣回旋的流水唱著抑揚有致的曲調(diào)。的確,余秋雨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后的回味,焦灼后的會心,冥思后的放松,蒼老后的年輕。
山、河、湖、海、森林、峽谷……每一個地方都隱匿著無數(shù)似真似幻的傳說。會有多少蘊藏呢?簡直連想也不敢想了。然而,正是這樣的世界,這樣的多元,這樣的無限,才值得來活一活。(本段摘自余秋雨---洞庭一角)
走,不為那終點,只為這已劃下的曲線。走,不管能抵達哪兒,只為已耗下的生命。我愿一直走下去,為了在文化的旅程中實現(xiàn)自我的價值,為了尋找那一切美的本源。
文化苦旅讀后感4
初見她,是在一位好友手中,對她的名字好奇不已:所謂“文化之旅”,為何會“苦”?抱著這樣的好奇心,翻開扉頁。這一翻,宛若跌入湖中,再也無法自拔。如今重讀,更有一番新意緩緩涌上心頭,久久不能平復。
殘陽如血,漆白色葫蘆狀的道士塔在夕陽的照耀下投映出暗淡的深色;駝鈴搖曳,流麗絢爛的莫高窟壁畫于風沙的嗚咽中天衣飛揚,滿壁風動;柳芽初發(fā),白發(fā)蒼蒼的蘇州在一片吳儂軟語中煥發(fā)新生的活力;暴雨如注,書藏古今的天一閣于風雨的洗禮下更現(xiàn)清秀素雅;宣紙墨硯,我以我筆祭軒轅。
北國風光
殘陽如血,漆白色葫蘆狀的道士塔在夕陽的照耀下投映出暗淡的深色。
余秋雨先生以理性的思考和詩性的語言寫著了這篇《道士塔》,以對民族文化深沉的熱愛傾訴一腔熱血,喚醒人們對文化掠奪的思考。
我不禁想起那烽火連天的中國近代史,暫不談割地賠款,也不嘆民不聊生,只一把火,燒盡了整個圓明園。呵,八國聯(lián)軍燒得只是圓明園嗎?不,他們燒得是明清兩代的文化瑰寶,是千百年的文化積淀,是整個中華民族的文化自尊。每每在照片上,在書本上,在電視上看到圓明園的斷壁殘垣,好想走上前去擁抱她,擁抱這流淚的圓明園,擁抱這泣血的中華文明。忽想起現(xiàn)代曾有人提議重建圓明園,也許此人本是好意,我卻不以為意??v你有能工巧匠恢復百年前的亭臺樓閣,縱你有琳瑯滿目的奇珍異寶裝點,縱你有文人騷客為此題詞作賦,但,回不去了,文化的紅線一旦斷裂便很難再系上。倒不如留下這滿目瘡痍,叫后世千千萬萬的子孫以此為戒——你若不發(fā)憤圖強,就連老祖宗留下的燦爛文化也無法保護。也難怪余秋雨先生發(fā)出這樣的質(zhì)疑:“偌大的中國,竟存不下幾卷經(jīng)文!”
但我相信,漫漫黃沙無法吹散文化的坐標,滾滾車輪無法載運文化的厚重,卷卷經(jīng)文也無法翻卷文化的。中華文化定如黃河長江般奔涌向前,生生不息。
駝鈴搖曳,流麗絢爛的莫高窟壁畫于風沙的嗚咽中天衣飛揚,滿壁風動。
文章《莫高窟》應當算是前文《道士塔》的續(xù),然,兩者的切入角度卻是全然不同的。前者痛惜文化的缺失,后者則感慨文化的交融。是的,真的很奇妙,世界上幾大文明——希臘文明,印度文明和中華文明竟在這里不期而遇,水乳交融。鱗次櫛比的泥質(zhì)彩塑鐫刻出希臘文明雛形,衣袂飄飄的敦煌飛天舞動起印度文明的風姿,反彈琵琶的唐仕女演奏出中華文明的昌盛??磪龋@享譽中外的莫高窟不正是文化交融最好的佐證嗎?
江南小調(diào)
柳芽初發(fā),白發(fā)蒼蒼的蘇州在一片吳儂軟語中煥發(fā)新生的活力。
余秋雨先生在《白發(fā)蘇州》一文中毫不掩飾他對蘇州這座古城非比尋常的喜愛,稱贊她給人“真正的休憩”和“感官上的寧靜和慰藉”,將你心頭的煩憂熨帖得平平展展。
我想,余秋雨先生之所以如此喜愛蘇州,不在于她多如繁星的名勝古跡,也不在于她小橋流水的景致,更多的是蘇州特有的人文情懷。蘇州,既不艷羨帝都的金陵王氣,也不懼怕吳越之戰(zhàn)所帶來的災難,她更關(guān)注是西施作為一個女人的辛酸和唐伯虎作為一個文人的無奈。就連明代時期蘇州人反抗朝政腐敗的激烈斗爭,也如亮眼的星一閃而過,當朝野上下向京都千恩萬謝時,當世人對古城刮目相看時,蘇州只是笑笑,繼續(xù)過小橋流水人家的日子,園林依舊纖巧,河流依舊明澈。這座城的寬容與從容,是多么的可遇而不可求。
國人將蘇州稱為“東方威尼斯”,這樣的稱呼大可不必,相較于船只終日穿梭不息的威尼斯,蘇州更多了一份平和、一份寧靜和一份從容。
人間,只有一個蘇州。
文人情懷
暴雨如注,書藏古今的天一閣于風雨的洗禮下更現(xiàn)清秀素雅。
早就耳聞天一閣“藏盡天下書”,卻對她的前世今生知之甚少,今日,暫借余秋雨先生的《風雨天一閣》一文,訴說我對天一閣和中國傳統(tǒng)文人的崇敬之情。
藏書樓,想必是天下讀書人夢寐以求的地方吧。童年時代的我經(jīng)常做著這樣的一個白日夢:在幽暗的閣樓中點一盞燭燈,四周是高大古樸的木質(zhì)書架,自己獨坐其中,像一只碩大的老鼠啃食著書本,管它窗外春去秋來,斗轉(zhuǎn)星移。
讀書人大多有藏書的嗜好,渺小如我,也有兩大書櫥的書本。每當看到自己心愛的書本被還回來時的殘破不堪,心里都是滿滿的怨氣,面對借書人的負荊請罪,我也不好發(fā)作。久而久之,我便定下一個規(guī)則,來人借書一概不允,除非是知根知底的摯友?;蛟S天一閣的創(chuàng)建人范欽與我有相同的遭遇吧,他便定下了“代不分書,書不出閣”等一系列天一閣的管理制度。與我不同的是,我藏書只是個人的嗜好,而范欽卻是“職業(yè)是藏書,業(yè)余做做官”。范欽做官時輾轉(zhuǎn)各地,每到一處,便命人細細搜集本地的地方志和各色散文詩集,裝訂匯總,藏于閣中。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說,藏書家遇到的真正麻煩大多是在身后。是啊,我們民間常說“富不過三代”,財產(chǎn)尚且如此,更何況是書籍呢?我不禁為老范欽深深地捏了一把汗。歷史似乎十分眷顧這個執(zhí)著的老人,子孫后代兢兢業(yè)業(yè)的守護著天一閣,將對閣樓的愛護烙進了自己的靈魂深處,成為代代相傳的家徽。
掩卷沉思,在那個資訊傳播不甚發(fā)達,文化傳承十分困難的年代,范氏家族是以何種超乎想象的決絕守護著天一閣,守護著中華文化的命脈。范氏家族的堅持與執(zhí)著,不正是千百年中國傳統(tǒng)文人的象征嗎?
曾在高中語文課本上學過戴望舒的詩歌——《雨巷》,總是無法領(lǐng)會作者所營造的氛圍,無論課堂上老師再怎么深情的朗誦,下課后再怎么翻閱相關(guān)的書籍,雨巷總是沉浸在江南的煙雨中,朦朧而模糊。直到那天,隨友人游覽福州的三坊七巷時,彌漫在雨巷周圍的薄霧一下子全散了。望著高聳的白墻,窄窄的天,曲曲折折的小巷,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雨巷給予我無以言表的美。我想,這就是文化的力量吧。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想,這也是《文化苦旅》給予我最初的感受。
于江湖間,行行止止。
文化苦旅讀后感5
王道士和我一樣也姓王,但讀了余秋雨先生所著的《文化苦旅》中的《道士塔》后,我不知是該為他辯還是該罵他,或者說既不辯也不罵。作為原本是湖北麻城的一個農(nóng)民,他大概小時候因家貧沒有讀過什麼書,或者說是沒有接受過系統(tǒng)而規(guī)范的教育,以至于不太明白眼前這些敦煌文物的價值。一個沒有學過什么知識的農(nóng)民又能對他苛求多少呢?對于一個貧困的農(nóng)民來說,眼前這些文物是不能喂飽肚子的,遠沒有那些洋大爺們口袋里沉甸甸的銀元來得實惠。至少那些銀元可以換來糧食和土地,甚至這一輩子都不敢想有的老婆與孩子。
一個農(nóng)民又能想得多遠呢?無非是一家人的溫飽或者是一個人的溫飽罷了,而洋大爺們呢?用幾個小錢就能騙取人家的國寶,當然是非常之樂意與這樣一位中國傳統(tǒng)的農(nóng)民老道做一筆有賺無賠的劃算買賣的。所以罪不在王道士,或者說敦煌文物大面積遺失之罪不能全怪在王道士一人之身上。
外國人能夠如此輕而易舉的從王道士一人手中,用極少的銀元購走大批敦煌莫高窟里價值連城的文物,這與當時清政府對敦煌文物的漠然視之,有直接的關(guān)系。一個農(nóng)民有如此的膽量與權(quán)利出賣世界級文物,晚清政府對敦煌文物的輕視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如果余老先生認為不喊一聲“我好恨!”不足以解心頭之恨的話,那么我覺得,愚昧無知的王道士固然是該恨,即使他是筆者的“家門”,筆者我也絕不會對他有任何的姑息。但簽署喪權(quán)辱國條約的清政府就更可恨!因為有這樣無能的政府,才會有這樣肆無忌憚的農(nóng)民,因為有這樣肆無忌憚的農(nóng)民才最終導致了敦煌文物的大量流失。這些都不是單個的事件,這是晚清政府的無能和腐敗所必然導致的結(jié)果。
相關(guān)文章:
1.
最新文化苦旅讀書心得體會500字
上一篇:最新文化苦旅讀書心得體會5篇
下一篇:最新文化苦旅讀書心得感悟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