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的復(fù)習與解題技巧
文言文是高考語文測試的重要內(nèi)容,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砀呖嘉难晕牡膹?fù)習與解題技巧,希望大家喜歡!
測試形式
高考中文言實詞的測試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判斷加點詞解釋的正誤,有單字和雙字之分;一種是判斷加點詞與現(xiàn)代漢語的意義是否相同,只有雙字形式。
解題方法
一、聯(lián)系教材
高考試題中測試的詞語用法大部分在教材中出現(xiàn)過,因此聯(lián)系教材解題是一種很有效的方法。
例1.諷帝大征四方奇技諷:勸告(2003年)
“諷”字見于《鄒忌諷齊王納諫》,可推知解釋正確。
例2.恐為身禍,每遇人盡禮遇:優(yōu)待(2003年)
“遇”字見于《廉頗藺相如列傳》,可推知解釋錯誤。
例3.廣結(jié)發(fā)與匈奴大小七十余戰(zhàn)
結(jié)發(fā):指剛成年的時候(2002年)
“結(jié)發(fā)”見于《孔雀東南飛》,可推知解釋正確。
例4.實欲連兵南面而王齊。(2001年)
教材《赤壁之戰(zhàn)》中有“北面而事之”句,可推知“南面”是“面向南”,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紙錾夏茏龅胶芸斓芈?lián)系教材,就要熟讀背誦教材中的重點篇目,平時做好知識積累,掌握120個常見實詞的用法,已列入考試范圍但試卷中還沒有出現(xiàn)過的詞語尤其要注重。另外牢記課后的一詞多義練習,像高考試題中的“給”“盛”“識”“適”“辭”“請”“致”等都在練習題中出現(xiàn)過。
二、分析語法特點
(1)出現(xiàn)在主語或賓語位置的詞語應(yīng)該是名詞,如果解釋成動詞就是錯的。
例5.甃以石,行旅便之。行旅:行走旅游。(2001年春季)
例6.自放驢,取樵吹爨。樵:打柴。(2000年)“樵”作動詞“取”的賓語,是名詞解釋成動詞“打柴”錯誤。
(2)名詞用在“之”字前、用在“所”字后、用在副詞后、用在介賓短語前、用在“而”字后(除并列關(guān)系)要解釋為動詞。
例7.善才繩之。繩:捆綁。(1997年)“繩”是名詞,用在“之”字前,要活用作動詞,解釋為“捆綁”正確。
例8.立謂所親曰。親:親屬。“親”字用在“所”字后,是動詞用法,解釋為“親屬”錯誤。
例9.不意乃在朝列。意:意愿。副詞不能修飾名詞,“意”應(yīng)是動詞“料想”。
例10.凡吏于土者。吏:官吏。名詞和介賓短語搭配,要活用作動詞,“吏”應(yīng)是動詞“做官”。
例11.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東:向東。方位詞“東”用在“而”后,活用作動詞“向東”。
(3).兩個名詞連用,其中一個要解釋為動詞,通常是指第一個字。
例12.塵土積三尺,雨雪,泥沒股。雨雪:下雪。(2001年春季)“雨雪”是兩個名詞連用,“雨”活用作動詞,“雨雪”即“下雪”。
三、利用構(gòu)詞特點
古漢語中不少詞語是由并列成分構(gòu)成的,意思或相近或相反,利用這種構(gòu)詞特點也可以正確地解答試題。
例13.每讀書至治亂得失。治:主管。“治亂得失”是由兩個相反意思的詞語構(gòu)成的并列短語,其中“得”與“失”相對,那么“治”與“亂”也該相對,由此推出“治”應(yīng)該是形容詞,解釋為動詞“主管”錯誤。
例14.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將:攙扶。“扶”與“將”是同義復(fù)詞,都是“攙扶”之意,解釋正確。
例15.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出:出去?!俺鋈搿痹诰渲惺瞧x復(fù)詞,“出”是襯字,無意義,解釋為“出去”錯誤。
復(fù)習補要
文化常識和文言句式?jīng)]有列入高考考試范圍,但近幾年的高考試題中還是涉及了一些相關(guān)的知識。因此,在高考復(fù)習時,要有選擇地整理一部分常用的文化常識和重要的文言句式。
與文化常識有關(guān)的高考例題
(1).廣結(jié)發(fā)與匈奴大小七十余戰(zhàn)(2002年):指剛成年的時候。(見《孔雀東南飛》)
(2).銓簡秀士(2002年春季):選拔官吏。(見《記王忠肅公翱事》)
(3).而城中鼓噪從之(2001年):古代指出戰(zhàn)時擂鼓吶喊。(見《失街亭》)
(4).始視事,恂恂若不能(2001年春季):官吏到職開始工作。(見《張衡傳》)
與文言句式有關(guān)的高考例題
(1).城之不拔者二耳。(2001年)拔:被攻取。(被動句)
(2).密誘問,乃知其都督也。(2000年)主謂式判斷句,即“他是都督”。(薛吉辰)
文言虛詞
文言虛詞在高考語文測試中的能力層級為B,《考試說明》對其提出的要求是“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18個)。
測試形式
文言虛詞的測試形式只有一種,即判斷4組8句中的加點字意義和用法是否相同,如2003年全國卷和北京卷。
解題方法
對照教材例句區(qū)別用法
高考文言虛詞用法題共4組,8個例句,除原文外,其余4個句子一般都選自中學教材,句式和考文基本相同。分析近幾年選自教材的例句可以看出,大多出自《史記》,也涉及了一些傳統(tǒng)篇目,如《出師表》《過秦論》《促織》《游褒禪山記》等。因此,只要熟悉教材中傳統(tǒng)篇目中的常見虛詞用法,再加以比較,就能推斷出答案。這是解答虛詞用法題的主要方法。
例1.五千人因銜枚擊之。相如因持璧卻立。(2001年)
后句出自司馬遷的《廉頗藺相如列傳》,是學生非常熟悉的傳統(tǒng)課文?!耙颉弊质沁B詞,相當于“于是”,前句句式與后句相似,“因”字用法相同。
高考文言文的復(fù)習與解題技巧相關(guān)文章:
高考文言文的復(fù)習與解題技巧
下一篇:青年初中入團志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