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丁香五月婷婷,丁香五月婷婷网,欧美激情网站,日本护士xxxx,禁止18岁天天操夜夜操,18岁禁止1000免费,国产福利无码一区色费

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初中學習方法 > 初三學習方法 > 九年級政治 > 中國古代的政治、法律和選官制度

中國古代的政治、法律和選官制度

時間: 慧良4585 分享

中國古代的政治、法律和選官制度

  在中國古代,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治、法律和選官制度。這一制度體系,從源頭上就與西方文明有著很大的差異。小編在這里整理了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助到您。

 

  在由原始社會向階級社會的演變中,中國的早期國家夏商周三代繼承了較多的部族統(tǒng)治方式,形成了以宗法制為代表的制度建構。經(jīng)過上千年的演變,到戰(zhàn)國時期誕生了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隨著秦漢大一統(tǒng)封建帝國的建立,以皇權專制為核心的官僚體制開始主宰中國古代的社會。在隨后的王朝更替中,官僚體制越來越完善。直到晚清,在西方文明的沖擊下,專制集權的王朝政治才走到了盡頭。

  三代時期,形成了以“禮”治國的制度體系,禮刑并用。到了戰(zhàn)國,法治興起,刑罰轉(zhuǎn)變?yōu)榉ㄖ?,產(chǎn)生了細密嚴酷的秦律。漢代以后,王霸并用,禮法融合,逐步發(fā)展形成了“中華法系”。其中漢《九章律》、《唐律疏議》和《大清律例》最有代表性。

  在中國古代的官僚體制中,最富有特色的是官吏的選拔與管理制度。從漢代的察舉開始,到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創(chuàng)立科舉制,一直發(fā)展為明清的八股取士。這一制度體系,不但保證了封建國家對社會的有效治理,而且開創(chuàng)了官民之間的上下通道,對于保證古代社會的穩(wěn)定具有特殊意義。

  一 宗法血緣關系與國家制度(三代至春秋)

  中國古代最早的國家,是在原始社會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在原始社會,基本的社會關系是血緣關系和親緣關系,這種社會結(jié)構在國家誕生后被較為完整地保留下來。因此,中國古代的早期國家(夏商周三代)是一種部族國家,它的政治、法律和選官制度,都帶有濃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為核心的制度體系,用分封制作為治理國家的基本方式,用世卿世祿制作為選拔官吏的基本方式。這種制度體系,以西周最為典型。

  夏代(約公元前21—前16世紀)的資料極少,商代(約公元前16—前11世紀)就已經(jīng)有了比較發(fā)達的宗族體系,西周(約公元前11世紀一前770年)的宗法制度發(fā)展到了高峰。所謂宗法制,實際上就是以血緣關系和親緣關系組建的部族政治體系。商周的國家組織原則是“親貴合一”,即按照血緣關系和姻親關系來確定社會等級,政權和族權合二而一,由貴族行使政治統(tǒng)治權。夏商周的最高統(tǒng)治者稱為“王”,按照昭穆制度來確定班輩等級,根據(jù)政治地位劃分“大示(宗)”與“小示(宗)”。[1]王之下為諸侯,諸侯之下為士大夫,士大夫之下為平民(國人),部族以外的被統(tǒng)治者則稱為野人。

  為了適應部族統(tǒng)治的需要,商周實行分封制。商周的“國”很小,實際上就是統(tǒng)治者直接治理的城邦,相傳商初有三千國,周初有一千八百國。最高統(tǒng)治者“王”的直轄版圖也不大,“湯以七十里而王,文王以百里而王”(孟子語),就是這種狀況的寫照。這種“國”實際上就是都,國都之外為野,也稱為鄙,是奴隸居住并從事生產(chǎn)勞動的地方。“王”直轄區(qū)域以外的廣大地區(qū),則采用分封諸侯的方法行使主權。例如,商王曾分封渭水流域的姬周部族,其部族首領被稱為“西伯”。西周時,這種分封制已高度成熟,即所謂的“封邦建國,廣建諸侯,以藩衛(wèi)宗周”。周初大分封,史稱周公立七十一國,其中姬姓五十三,奠定了西周的國家格局。被分封的諸侯,接受周王的冊封和禮器,對周王承擔納貢和朝聘義務,并隨王參與出征、祭祀、吊喪慶賀事項。如果諸侯發(fā)生了爭執(zhí)或沖突,則由周王進行調(diào)處。對于不盡義務的諸侯,周王有權處罰乃至征討。

  與分封制相適應,商周的官員選拔采用“世卿世祿制”。三代時期治理國家的統(tǒng)治者是貴族,與后代那種職業(yè)官吏有著很大不同。以西周為例,周王由嫡長于繼承,其他子弟封為公侯伯子男,建立諸侯國;諸侯也由嫡長于繼承,其他子弟封為士大夫,建立家邑;士大夫同樣由嫡長子繼承,其他子弟均為士,享有祿田;士由嫡長子繼承,其他子弟則為平民,即國人。對于異姓部族,則按聯(lián)姻關系的親疏遠近進行分封。從諸侯到士,根據(jù)出身的高低貴賤來兼任政府職務,世代為官。這種世卿世祿制,與后代的“選賢任能”有著本質(zhì)上的差異。

  在“世卿世祿制”下,也有“選賢任能”的現(xiàn)象,比如商湯重用伊尹,武丁攉拔傅說,文王起用姜尚,周公“吐哺握發(fā)”等等。但這種選賢任能多數(shù)木能打破世卿世祿制的基本原則,只是較為個別的“破格”現(xiàn)象。

  三代時期政府中的具體辦事人員,則在國人中采用“鄉(xiāng)舉里選”的方式產(chǎn)生。

  夏商周的法律制度包括“禮”和“刑”兩個方面。三代強調(diào)禮治,特別是西周,形成了完善的禮樂制度,用禮制來區(qū)分貴賤,明確等級,維護統(tǒng)治秩序。同時,以懲處為中心的刑罰制度也已經(jīng)形成。但是,這一時期的禮和刑尚未融合為一個體系,而是各自為用。禮主要用于調(diào)整貴族內(nèi)部的社會關系,刑主要用于控制社會下層勞動人民。即所謂“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按照史籍的記載,夏有“禹刑”,商有“湯刑”。西周的禮制和刑罰資料均較多,禮有吉禮、兇禮、賓禮、軍禮、嘉禮五禮;刑有墨刑、劓刑、刖刑、宮刑、大辟五刑。五刑的具體條目,有三千種之多。1976年在陜西扶風發(fā)現(xiàn)的西周青銅器中有一個刖刑奴隸守門鼎(藏陜西歷史博物館),就是西周刑罰的生動寫照之一。

  分封制看起來井然有序,但國王對諸侯、諸侯對士大夫的控制能力較弱。隨著時間的推移,有的諸侯國強大起來,有的諸侯國衰落下去,出現(xiàn)了“高山為谷,深谷為陵”的現(xiàn)象(《左傳》語)。春秋時期,強大起來的諸侯國開始“挾天子而令諸侯”,爭霸中原。社會的變化沖擊著政治法律制度,“禮崩樂壞”,舊有的制度體系開始衰落。

  春秋時期(公元前770一前475年),周王室衰微,“禮樂征伐自諸侯出”。據(jù)魯《春秋》記載,從公元前722年到前479年,諸侯朝齊晉楚者達33次,而朝周王者僅3次。在諸侯國中,有實力的大夫控制了政權,如齊國的田氏,晉國的韓趙魏氏等。春秋后期,以鄭國子產(chǎn)“鑄刑書”(公元前536年)和晉國趙鞅“鑄刑鼎’’(公元前513年)為標志,法律制度也開始出現(xiàn)重大變化,刑罰開始向法制轉(zhuǎn)變。特別是在選官用人方面,選賢任能成為春秋時的流行風尚。如齊桓公納鮑叔牙之諫,重用同他有一箭之仇的管仲,委以軍國要務,奠定了東方大國的基礎。再如晉文公在外流亡十九年,身邊形成了一個久經(jīng)考驗的輔佐班子,實現(xiàn)了他尊王抗楚、取威定霸的夙愿。特別是秦穆公在用人上不拘一格,把來自敵國的丕豹、少數(shù)民族的由余、五張羊皮換來的奴隸百里奚,統(tǒng)統(tǒng)網(wǎng)羅在自己麾下,成為西方霸主。還有如楚莊王任用“鄙人”孫叔敖,問鼎中原,飲馬黃河;吳王闔閭重用楚國亡臣伍子胥,幾乎滅了楚國;越王勾踐重用范蠡和文種,臥薪嘗膽,滅吳復仇。整個春秋時期,選拔優(yōu)秀人才的故事不絕于書。但是,這時的選賢任能,屬于一種“伯樂相馬”式的人治方式,只是對世卿世祿制形成了較大的沖擊,并沒有形成規(guī)范化的新制度。

  二 中央集權與君主專制制度的誕生(戰(zhàn)國秦漢)

  中國歷史進入戰(zhàn)國時期(公元前475一前221年)后,一種前所未有的政治體制逐漸從舊體制中脫胎而出,這就是區(qū)域性的中央集權和君主專制制度。戰(zhàn)國七雄先后通過廣泛的變法,完成了制度轉(zhuǎn)換。

  戰(zhàn)國的一個重大變化就是逐漸用郡縣制替代了分封制。春秋時期,隨著兼并戰(zhàn)爭的進行,秦、楚等國都在新占領的地方上設立縣和郡,作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縣在中心區(qū)域,郡在邊遠地區(qū)??たh的長官,不再是世襲領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員直接管理??たh長官由君主任免,對君主負責,成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取代貴族領主的職業(yè)官僚??たh制取代分封制,有兩個重要意義:一是在國家制度中由地域關系取代了血緣關系,使早期的部族國家轉(zhuǎn)化為疆域國家;二是國家管理人員由職業(yè)官僚取代了世襲領主,使貴族政治轉(zhuǎn)化為官僚政治。

  戰(zhàn)國的另一個重大變化是逐漸形成了區(qū)域性的君主專制制度,其中以秦國最為典型。從秦孝公到秦王贏政,建立起由君主執(zhí)掌大權、卿士俯首聽命的制度,為大一統(tǒng)專制帝國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新的體制需要大量新型官員,為了滿足這一需要,戰(zhàn)國時期在官吏選拔上廣泛推行了軍功制和養(yǎng)士制。

  軍功制就是把功勞大小作為選拔官員的基本條件。魏文侯任用李悝變法,規(guī)定“食有勞而祿有功”(《說苑·政理》)。燕昭王宣布用人的原則是:“不以祿私其親,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隨其愛,能當者處之?!?《戰(zhàn)國策·燕策二》)特別是秦國,商鞅變法時明確規(guī)定:“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史記·商君列傳》)真正做到了如同商鞅所說的那樣:“利祿官爵專出于兵,無有異施也?!?《商君書·賞罰》)這種軍功制的實行,已經(jīng)有了計算功勞的標準、方法以及升遷等次規(guī)定。

  養(yǎng)士制就是由執(zhí)政的高級官員豢養(yǎng)一批具有特殊知識或技能的士人,作為人才儲備,為己所用。“士”在戰(zhàn)國時期已經(jīng)成為在政治上具有重大影響和作用的社會群體,是當時新型職業(yè)官員的主要來源。賈誼曾在《過秦論)中對戰(zhàn)國時期以養(yǎng)士著名的四君子稱道:“齊有盂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鼻氐南喟顓尾豁f,門下也有食客數(shù)千。李斯初人秦時,就是呂不韋的門客。有的國家,還由政府直接建立機構養(yǎng)士,如齊國的稷下學宮就是一例。

  軍功制和養(yǎng)士制的推行,徹底打破了世卿世祿制。同春秋時期的選賢任能相比,選官不再是因人而異的“相馬”,而是制度化的“賽馬”。即所謂“明主以法擇人,不自舉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軍功制對于提高軍隊的作戰(zhàn)力和國家的競爭力有著重大作用?!镀堊?amp;middot;議兵》中比較戰(zhàn)國軍事力量說:“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避婈牭膹娙跚∏∨c軍功制實施的徹底程度成正比。秦國實行軍功制最為徹底,它的軍隊享有“虎狼之師”的威名,它的政府行政效率和管理能力也在七雄中最為突出。養(yǎng)士制則完全打破了血緣宗法關系,戰(zhàn)國士人大量為異國效力,“朝秦暮楚”,正是擺脫了宗法血緣束縛的寫照。但是,軍功制下的“功”同管理國家需要的“能”,有可能會不一致;養(yǎng)士制容易形成私人勢力集團。因此,這兩種制度在進人大一統(tǒng)王朝以后,就不再實施了。

  同集權專制相適應,法家思想在三晉(趙、魏、韓)和秦國得到了廣泛貫徹,通過變法,這些國家建立起了以刑罰為主體的成文法律體系。如魏國李悝所作的《法經(jīng)》六篇[2]就是其中的代表。特別是秦國,在商鞅變法中繼承了李悝《法經(jīng)》的思想,改法為律,實行“以法為教,以吏為師”的國策。此后,秦國統(tǒng)治者不斷增加法律內(nèi)容,其立法和執(zhí)法的嚴苛和細密,在中國歷史上是屈指可數(shù)的。

  秦王朝(公元前221—前206年)實現(xiàn)統(tǒng)一大業(yè),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建立了大一統(tǒng)的專制帝國。實現(xiàn)統(tǒng)一后的秦王贏政,自稱始皇帝,成為皇帝制度的創(chuàng)始人。漢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統(tǒng)治者沿用了皇帝的稱號,此后這一稱呼沿用了兩千多年。從秦漢起,帝制成為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

  為了確保皇帝地位的神圣性,秦漢時期為皇帝的衣食住行規(guī)定了一系列特殊稱謂。東漢學者蔡邕在《獨斷》中將其概括為:“自稱曰朕,臣民稱之曰陛下,其言曰制詔,史官記事曰上,車馬衣服器械百物曰乘輿,所在曰行在所,所居曰禁中,后曰省中,所至曰幸,所進曰御。其命令一曰策書,二曰制書,三曰詔書,四曰戒書?!睆臐h代起,皇帝都有特殊的廟號、謚號和年號。在廟號上,締造王朝者稱祖,德澤萬民者稱宗;在謚號上,一般用最能表達皇帝功績的概括性字樣,如“文”“武”“明”“莊”等等;年號是從漢武帝開始使用的,一般用具有特殊指意的詞匯,如:“建元”、“元鼎”、“建武”、“永平”等等。今人在習慣上一般用謚號稱呼漢晉皇帝,如漢文帝、漢元帝、晉武帝;用廟號稱呼唐宋皇帝,如唐高祖、唐太宗、宋仁宗;用年號稱呼明清皇帝,如洪武帝、永樂帝、康熙帝。

  漢代統(tǒng)治者吸取了秦朝不早立扶蘇導致趙高矯詔傳位胡亥的教訓,建立了太子制度以保證帝位的傳承。此后,太子被稱為“國本”。立太子的基本原則是“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如遇皇帝年幼或因其他原因無力處理政務,漢代又形成了太后聽政制度。這樣,就從制度上孕育出了太后和皇帝爭權的隱患。太后聽政,一般都重用外戚,皇帝久居深宮,身邊的親信只有宦官,東漢的外戚宦官輪流專政,實際上就是皇帝專權和太后聽政制度矛盾沖突的表現(xiàn)。

  皇帝居住和辦公的地方叫宮禁,或叫宮省;三公九卿的衙門在宮外,叫府寺。所以,以三公九卿為代表的正規(guī)中央政府也叫外朝。為了皇帝處理公務方便,皇宮內(nèi)部也設有一些辦公機構,叫臺閣,其中比較有名的是尚書臺和蘭臺。另外,皇帝還可以用加官的方式,給外朝信得過的官員加上某個頭銜,令其入宮辦事,加官比較有名的有侍中、中常侍、給事中等。加官和臺閣比較靈活,不太正規(guī),但他們在皇帝身邊,大權在握,成為事實上的決策中心,人們稱其為中朝。三公九卿雖然正規(guī),卻離皇帝較遠,主要是執(zhí)行政策和管理事務。中外朝的形成,對后來的政治體制有著重大影響。到了東漢時期,尚書臺就已經(jīng)取代了丞相的職能,御史臺也取代了以前的御史大夫府。主管行政的尚書令,主管監(jiān)察的御史中丞,加上督察京畿的司隸校尉,成為朝廷中最重要的人物,人稱“三獨坐”。

  在地方上,秦和西漢實行郡縣兩級制,東漢實行州郡縣三級制。州的長官為刺史,郡的長官為太守,縣的長官為縣令。漢初,曾在各地分封了一批諸侯王國,后來,諸侯王國與中央集權形成了嚴重的對抗,以至演變?yōu)椤皡浅邍畞y”。七國之亂平定后,諸侯王國的最高行政長官“相”一律由中央任免,聽命于朝,剝奪了諸侯王的行政權。同時,漢武帝還繼承了文景以來的削藩政策,采用推恩、助酎的方式,解決了地方勢力過大的問題。所謂推恩,就是使諸侯王諸子都有繼承分封的權利,從而用類似“分家”的方法肢解諸侯王國;所謂助酎,就是讓諸侯王拿出黃金作為祭祀祖宗的贊助,對于有抗命跡象的王國,則借口酎金成色不純削奪其爵位。通過這些措施,武帝以后的諸侯王國,成為與郡相同的地方行政建制。

  漢代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選官制度,主要有察舉、征召、辟除、任子、貲選等方式。

  察舉是推薦官員制度。從漢文帝到漢武帝,建立了察舉制,此后,察舉就成為漢代最重要的選官制度。具體做法,就是根據(jù)國家的不同需要,由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和地方政府的郡國守相向皇帝推薦能夠擔任官職的人才。就整個兩漢來看,察舉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定期常舉,一般每年一次,在年終隨著“上計”即地方向中央的年度報告進行,具體科目有孝廉、茂才(即秀才,東漢避光武帝諱改名)等;一類是不定期特舉,由皇帝根據(jù)實際需要隨時下詔指定科目和人選要求,具體科目有賢良方正、賢良文學等。兩漢的察舉,以孝廉最多,所以人們也常用“舉孝廉”來指代整個察舉制。察舉孝廉的標準有四條:一是德行高妙,志節(jié)清白;二是學通行修,熟知經(jīng)書;三是明習法令,善于決獄;四是頭腦清楚,才干出眾。凡是地方推薦上來的孝廉,一般先在中央擔任郎官,經(jīng)過官場上的見習和初步鍛煉,再根據(jù)對其實際能力的考察任命實職。

  為了保證察舉的質(zhì)量,漢代規(guī)定:州郡長官有推薦人才的責任和義務。“不舉孝,不奉詔,當以不敬論;不察廉,不勝任也,當免?!?《漢書·武帝紀》)凡是發(fā)現(xiàn)察舉有不合格的,舉薦人要承擔連帶責任。察舉賢良,一般還要進行對策考試。如董仲舒有名的“天人三策”,就是這種對策。

  征召比較特殊,是皇帝對特殊人才直接聘任的選官制度。秦始皇時就有了征召,如叔孫通以文學被征。漢代所征,多為學術名士或道德楷模。隆重者還要以“公車”、“安車玄纁蒲輪”征之,以象征朝廷對所征之人的尊崇。但除王莽時期外,征召都是個別進行的,在選宮中占的比例不大。

  辟除是長官直接聘任部下的一種方式。漢代用人,中央只任命行政長官,其部下掾屑則基本由長官自行聘任。按規(guī)定,二百石以上的官員,均由中央任免,辟除的掾?qū)?,一概都是百石。上至三公九卿,下到郡守縣令,他們的下屬吏員大都為自行辟除。被辟除的掾?qū)伲c其長官結(jié)成連帶責任關系。由于他們是長官親選,所以多執(zhí)掌實際事權,而中央任命的輔佐官員,盡管級別較高,卻往往沒有實權。

  任子是對高級官員子弟的一種特殊照顧方式。漢代規(guī)定;二千石級官員任職滿三年以上,可以任子弟一人為郎。

  貲選是對官吏的資產(chǎn)限制。漢代統(tǒng)治者信奉“有恒產(chǎn)者有恒心”,規(guī)定必須具備一定的家產(chǎn)才能夠被選拔為官。漢初為十算(算為漢代的征稅單位,一算為資產(chǎn)一萬錢),景帝時降為四算。后來到武帝時,又開始賣官,稱為納貲,從而打破了漢初商賈不得為官的限制。此后,賣官鬻爵成為歷代王朝選官制度的一個補充手段。

  漢代以察舉和辟除為主體的選官制度,解決了戰(zhàn)國以來軍功制和養(yǎng)士制不適應治理國家的問題,比較成功地完成了由奪天下到治天下的轉(zhuǎn)變,回答了“馬上得之”能不能“馬上治之”的難題。更重要的是,這種選官制度從武帝以后以儒家思想作為基本準則,統(tǒng)一了官吏的價值標準,并由此而產(chǎn)生了一批以文人為主的職業(yè)官吏,適應了當時的大一統(tǒng)王朝治理國家的需要。但是,這種制度也有它的缺陷。察舉作為一種自下而上的舉薦方式,會造成用人權的下移,辟除是直接下放用人權。推行時間一長,使中央集權受到了嚴重沖擊。累世三公的豪門和盤踞一方的州牧郡守,“門生故吏遍天下”,形成了私人勢力集團。另外,察舉和辟除都側(cè)重于名聲,越到后來沽名釣譽現(xiàn)象越嚴重。漢末民謠:“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抱樸子·審舉》)就是這一弊端的寫照。

  在法律制度上,秦代崇尚法治。1975年12月,在湖北云夢睡虎地出土了大批秦簡,反映了秦統(tǒng)一前后的法律狀況,彌補了文獻資料的不足。僅僅從秦簡涉及的秦律名稱就可以看出,人稱秦律“密于凝脂”是毫不過分的。[3]秦簡中的秦律,涉及政治、軍事、農(nóng)業(yè)手工業(yè)生產(chǎn)、市場管理、貨幣流通、交通運輸、行政管理、官吏任免、案件審理、訴訟程序等各個方面,“皆有法式”。在法律的實施上,秦代堅持輕罪重刑,嚴刑酷法,僅死刑就有車裂、定殺(溺死)、撲殺(打死)、磔(分裂肢體)、阬(活埋)、斬、梟首(斬頭示眾)、鑿顛、鑊烹、抽脅、腰斬、囊撲等方法。法網(wǎng)過密導致了社會矛盾的迅速激化,并成為秦王朝迅速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漢初,革秦之弊,廢棄了秦代法律的嚴酷繁雜成分,由蕭何制定了崇尚寬簡的《九章律》,[4]約法省刑,簡易疏闊。到武帝即位以后,伴隨統(tǒng)治思想由無為向有為的轉(zhuǎn)變,重用張湯和趙禹“條定律令”,律法日繁?!奥闪罘踩傥迨耪?,大辟四百九條,千八百八十二事,死罪決事比萬三千四百七十二事?!?《漢書·刑法志》)漢律的形成,主要有律、令、科、比四種。律為律條,令為詔令,科為法律適用,比為案例類推。漢律特別強調(diào)皇權至上,法自君出,即廷尉杜周所說的“前主所是著為律,后主所是疏為令”(《史記·酷吏列傳》)。其法制的指導思想則為禮法并用,以禮人法,儒家經(jīng)義成為法理的基礎,堅持德主刑輔,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體系“禮刑一體”的基本框架。近代嚴復曾說:“三代以還,漢律最具,吾國之有漢律,猶歐洲之有羅馬律也?!?《法意)卷六案語)在刑罰種類上,漢代逐漸以徒刑、笞刑和死刑取代了以前的黥刑、劓刑和斬左右趾,廢止了部分肉刑,反映了司法的進步。

  三 門閥政治的興起和式微(魏晉南北朝)

  魏晉時期(220—420年),門閥政治興起。所謂門閥政治,就是家族等級制向政治領域的滲透,具體表現(xiàn)為名門大姓把持朝政。司馬氏取代曹魏政權后,世家大族在政治上日益顯赫,被人稱為土族,控制了各級政府的清要官職。西晉時,皇帝要依賴士族統(tǒng)治社會,制約宗室,駕馭官僚隊伍。到了東晉,門閥勢力的膨脹使其與皇權有了一定的矛盾。民謠稱“王與馬,共天下”,就反映了作為士族的代表王氏家族與皇帝司馬氏在國家權力中的關系。

  魏晉的政治制度在分封問題上走了一段彎路。曹魏鑒于漢代的分封曾造成了地方割據(jù),加上宮廷斗爭的因素,魏文帝對宗室限制較嚴,大權旁落于外姓。司馬氏從曹魏手中取得政權,片面汲取曹魏失權的教訓,大封宗室,諸王集軍、政、財權于一身,結(jié)果釀成了“八王之亂”。東晉以后,分封過重的弊端才逐漸糾正了過來。

  同門閥政治的興起相適應,九品中正制成為這一時期特有的選官制度。九品中正制由曹魏的吏部尚書陳群創(chuàng)立,經(jīng)過兩晉南北朝,一直實行到隋文帝時才徹底廢除。根據(jù)這一制度,朝廷在各州和各郡設立了中正一職,但不屬于正式官府編制,不得干預政務,只是專門負責品評人才。中正評價人才的標準,分為家世和行狀兩個方面,家世包括祖輩資歷和門戶名望;行狀包括道德行為和才干能力。中正綜合家世與行狀,把士人分為九等,以備選用。但中正只有品評權,沒有任命權,只是把自己的品評意見提交給政府,作為政府用人的依據(jù)。而政府雖有任用權,卻必須根據(jù)中正的評定來任免官員,不得擅自做主。中正同掌握用人權的政府長官互相牽制,誰也不能擅權,有效防止了私人勢力集團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漢末選官制度造成的尾大不掉弊端?,F(xiàn)任官員也要受中正制約,每三年按照籍貫由中正“清定”一次,官員的考核升遷往往要受這種“清定”的左右。

  九品中正制的實施,在政治上有利于克服漢末以來的分裂割據(jù)局勢,但是,卻造成了官吏任免中的權責分割。中正管品評而沒有用人權,對用人不當不承擔責任;政府有用人權,卻受到中正品評的牽制。正如馬端臨所批評的那樣:“中正之法行,則評論者自是一人,擢用者自是一人。評論所不許,則司攉用者不敢違其言;擢用或非其人,則司評論者本不任其咎。體統(tǒng)脈絡各不相關,故徇私之弊無由懲革?!?《文獻通考·選舉一》)在九品中正制的實施中,本來要求家世和行狀兩條標準并重,很快就演變?yōu)閮H僅依據(jù)家世定品。中正一職,也多被大族世家所把持?!吧掀窡o寒門,下品無世族”,任用官吏,全憑門資。選官制度上的門第觀念,同門閥政治相得益彰,助長了士族對政權的控制。但是,這一時期的門閥政治,是專制皇權體制下的一個插曲,同先秦的世卿世祿制有著本質(zhì)上的差異,并不是貴族政治的復活。

  九品中正制囿于門第的限制,在選拔官吏的實際效果上無足稱道。西晉的劉毅,曾上疏抨擊這一制度。此后,有見識的官員一直對其批評不斷。為了保證政權的運轉(zhuǎn),魏晉南北朝各代,依舊沿用了兩漢以來的察舉制和辟除制。察舉的科目,主要集中在孝廉和秀才兩途。不過,從曹魏開始,就對察舉和辟除做了一些制度上和實施上的改進,以消除漢末的弊端。最主要的改進,是把察舉和考試結(jié)合起來,后來逐漸固定了策試的標準和要求,大體上孝廉側(cè)重于經(jīng)義,秀才側(cè)重于文采。這種考試方式在南北朝時期越來越被重視,開了隋唐科舉制的先聲。

  南北朝時期(420年一589年),士族與皇權的沖突加劇。士族的寄生性和腐朽性在這一時期充分表現(xiàn)了出來。他們盡管占據(jù)高位,但過于崇尚虛名,不屑于務實,通常都只擔任名分高貴而不理庶務的清要官職。部分士族甚至連馬都不會騎,“服脆骨柔,不堪步行,體羸氣喘,不耐寒暑”,上下車都要隨從攙扶。南朝的開國皇帝多出身不高,士族不為其用。于是,皇帝都有意識地拔擢寒門,執(zhí)掌機要,排斥士族。在中央,決策中樞中書省和門下省的最高長宮中書令、侍中依然還是士族擔任,但其中實際掌握政務的中書舍人和給事中,卻基本上都是由寒族充當。在侯景之亂中,南朝的士族元氣大傷,門閥政治逐漸衰落。

  魏晉南北朝的法律制度有一定發(fā)展。魏明帝時命陳群在漢律的基礎上制定了《魏律》十八篇,將漢代的“具律’’改為“刑名”,并列為首篇,這種體例一直被后代所用。西晉時,由賈充、羊祜、杜預大規(guī)模修訂法律,以漢律和魏律為基礎,“蠲其苛穢,存其清約”,制成了簡約、規(guī)范的《晉律》二十篇。同時,由張斐、杜預為《晉律》作注,詔頒天下,作為有同等效力的法律的解釋。南朝基本上沿用晉律,變動不大。北魏在孝文帝時廣泛總結(jié)漢魏晉法制的經(jīng)驗,修成北魏律二十篇。陳寅恪評價說:“北魏前后定律能綜合比較,取精用宏,所以成此偉業(yè),實有其廣收博取之功?!?《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四 官僚政治的完善與科舉制的創(chuàng)立(隋唐)

  隋代(589—618年)結(jié)束了中國的分裂局面,重新實現(xiàn)了統(tǒng)一,在政治制度上承繼北朝,有一番比較大的建設舉措。繼隋而起的唐代(618—907年),進一步強化皇權,在宰相制度、機構設置、官吏選拔、法制建設諸方面更為完備。

  秦漢時期,以丞相作為皇帝的輔佐。后來,尚書令取代了丞相的權力。南北朝時期,中書令和侍中逐漸有了宰相之稱。到了隋唐,對宰相制度做了比較重大的改革,實行集體宰相制,分割相權,以消除皇權與相權的矛盾,使相權完全服從于皇權。

  所謂宰相,是指輔佐皇帝、統(tǒng)轄百官的政務長官。各朝各代的宰相名稱不同,如秦漢為丞相和三公,隋和唐初為三省長官六人,即尚書仆射、中書令和侍中各二人。同時,又以各種加銜,如參掌朝政、平章國計、同知政事等名目參與宰相事務。后來,逐漸過渡為以加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和“同中書門下三品”為宰相,三省長官反而被排除在宰相班子之外。宰相的辦公地點為政事堂,采取集體議事制。這種集體宰相制,有效地保證了皇權專制,除了玄宗時期出現(xiàn)過宰相專權外,基本上沒有出現(xiàn)過漢魏以來的那種“強權宰相”。

  唐太宗起,任用了一批學士作為自己的政務顧問。高宗時正式設立北門學士以分宰相之權。玄宗在皇宮內(nèi)設立翰林院,作為皇帝身邊的近侍顧問機構。起初,翰林學士逐漸取代了中書省的職權,為皇帝起草詔旨文書,后來,逐漸又取代了宰相權力,成為皇帝身邊的決策中樞。所以,貞元以后,人們稱翰林學士為“內(nèi)相”。

  隋唐的中央機構實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為尚書省、中書省和門下省。

  尚書省是最高行政機構,由東漢以來的尚書臺演變而來。盡管它已經(jīng)離開了宮禁,但卻沿用了“省”的名號。尚書省的長官為尚書令,但一般不設,而由左右尚書仆射總攬其事。仆射之下,有左右丞協(xié)助仆射分管六部,左右司郎中則協(xié)助左右丞處理事務。尚書省的總機關,稱為都省。

  尚書省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六部長官為尚書,副手為侍郎。唐代六部尚書常常作為重臣的兼職,其中吏部尚書和兵部尚書權力尤重,往往為宰相兼任。安史之亂后,六部尚書逐漸成為藩鎮(zhèn)大員的加銜,而侍郎成為六部的實際長官。六部各有四司,共二十四司,司的長官為郎中,副手為員外郎。

  中書省是最高決策機構,掌“軍國政令,草擬制詔”。長官隋代稱內(nèi)史,唐代改為中書令。副手為中書侍郎。凡是正式的制詔誥敕,一律由中書省起草。具體負責起草詔令的官員為六名中書舍人,同時負責對尚書省六部的上奏文書提出處理意見。中書舍人還負責監(jiān)督官吏考核和法司審判。

  門下省是最高審議機構,掌“出納帝命,封駁詔奏”。長官隋代稱納言,唐代改為侍中。副手為門下侍郎。凡是上下文書,一律由門下省審議。具體負責審查詔奏的官員為四名給事中,具有封駁權。封旨封還,駁旨駁正?;实巯掳l(fā)的制敕,六部上報的奏章,門下省認為不當者可封還重擬,或者直接改正。同中書舍人類似,給事中也負責監(jiān)督官吏考核和司法審判。

  中書省和門下省附設有一批言諫官員,具體為散騎常侍、諫議大夫、補闕、拾遺,分左右而設,右歸中書,左歸門下。言諫官員可以對政務廷諍面議,也可上封言事。“凡發(fā)令舉事,有不便于時,不合于道,大則廷議,小則上封。”(《舊唐書·職官二》)從而使進諫有了制度上的保證。另外,中書省和門下省還設有一批記注官員,分別為起居舍人和起居郎,負責記錄皇帝言行,稱為《起居注》,用作修史的原始資料。

  三省之外,隋唐還設有秘書省、殿中省和內(nèi)侍省。秘書省下設著作局和太史局,分管四部圖書和天文歷法。殿中省下設尚食、尚藥、尚衣、尚舍、尚乘、尚輦六局,分管皇帝的生活事務。內(nèi)侍省為專職宦官機構,下設掖庭、宮闈、奚官、內(nèi)仆、內(nèi)府五局,統(tǒng)管宮內(nèi)服務和宦官宮女。

  在國家管理中,往往新的制度建立起來了,而舊制度的遺存依然保留了下來。秦漢的九卿,到了隋唐時期演變成九寺五監(jiān)。在職能上,它們大都與六部重疊,成為在六部管轄下的具體辦事機構。例如,文化教育由禮部統(tǒng)管,九寺中的太常寺、光祿寺、鴻臚寺,五監(jiān)中的國子監(jiān)也都屬于文化教育機構,其分工是:禮部主管文化教育的政令和制度,太常寺則負責具體的祭祀和樂舞,光祿寺專管飲食供應,鴻臚寺專管接待賓客和喪葬儀制,國子監(jiān)具體負責學校管理。

  在唐代政治制度中,宦官專政是一個突出的問題。隨著皇權的加強,皇帝身邊的宦官成為控制朝政的有力工具。玄宗開始,內(nèi)用宦官供奉,外用宦官監(jiān)軍,宦官的地位開始上升。安史之亂期間,宦官開始介入政務。到代宗時,任用宦官掌握樞密,主管文書出納和宣布詔令。后來,鑒于藩鎮(zhèn)割據(jù),德宗為了建立一支真正聽命于自己的軍隊,派宦官統(tǒng)領中央禁軍中的神策軍,宦官的勢力大到了可以左右皇帝廢立的程度。唐代的宦官專政,與正規(guī)宦官機構內(nèi)侍省沒有多大關系,而是由皇帝派遣宦官擔任使職形成的。其中最重要的,是負責皇帝與宰相之間傳遞信息的兩名樞密使,以及統(tǒng)管神策軍的兩名神策中尉。左右樞密使和左右神策中尉在晚唐號稱“四貴”,成為真正的政治中心。

  隋唐在地方體制上實行州郡合并,中央直接管州郡,減省了地方中間機構。唐代又分全國為十道(開元后為十五道),作為對地方州郡的監(jiān)督區(qū)域。但唐代的節(jié)度使制度,對政治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盛唐時期,為了更好地防范邊疆游牧民族的人侵,由遼東到劍南沿邊設置了平盧、范陽、河東、朔方、北庭、安西、河西、隴右、劍南九大節(jié)度使,統(tǒng)轄邊防軍隊。由于軍事行動的需要,節(jié)度使又逐漸兼任轄區(qū)的支度使和營田使,并插手地方官員的任免和民政事務的處理。這樣,節(jié)度使集軍、政、民、財于一身,手下又有一支實力強大、善于作戰(zhàn)的軍隊,而朝廷并未形成有效控制節(jié)度使的方法。尤其是安祿山,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鎮(zhèn)節(jié)度使,最終釀成了安史之亂。在平定安史之亂的過程中,由于軍事需要,唐王朝不得不在內(nèi)地廣泛設置節(jié)度使,習稱方鎮(zhèn)或藩鎮(zhèn)。到憲宗元和年間,全國有方鎮(zhèn)四十八處,形成了割據(jù)勢態(tài)。

  隋唐在官吏選拔上最大的貢獻是創(chuàng)建了科舉制。從隋文帝起,廢除了漢代以來地方長官自行辟除掾屑的權力,所有品官一級官員一律由中央任免,同時又停止魏晉以來的九品中正制。此后,逐漸形成了秀才、明經(jīng)、進士三大科目,作為選拔官吏的重要途徑。唐代沿用并發(fā)展了隋代的科舉之法。唐代的科舉科目較多,有秀才、明經(jīng)、進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史科、開元禮、道舉等等。僅僅明經(jīng)一項,又有五經(jīng)、學究一經(jīng)、三禮、三傳等區(qū)分。秀才科本來最為嚴格,但取人過少,高宗以后停用。真正起重要作用的是進士和明經(jīng)兩科。明法、明字、明算諸科,屑于??菩再|(zhì)。

  科舉制同察舉制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察舉制是由他人推薦,考試為輔;而科舉制為自我推薦,即史書所謂的“懷牒自舉”,以考試定取舍。唐代能夠參加科舉考試的有兩種人:一是由中央到地方各級學校的在讀生員,二是身家清白符合報名條件經(jīng)州縣審查合格的普通百姓。倡優(yōu)隸皂刑徒僧尼不得應試,現(xiàn)任官員可以參加制科考試但不得參加??瓶荚???荚嚻鸪跤衫舨康目脊T外郎主持,開元以后,改為由禮部侍郎主持。參加考試者要“結(jié)款通?!?,即互相擔保,進入考場時要核對正身并搜檢衣服以防作弊。

  唐代的科舉考試內(nèi)容前后有所變化,大體上,進士科為帖經(jīng)、詩賦和時務策;明經(jīng)科為帖經(jīng)、經(jīng)義和時務策。帖經(jīng)是經(jīng)學基礎知識測驗,詩賦是考察文采辭章,經(jīng)義是經(jīng)學理論,時務策是以經(jīng)學為基礎的政論見解。??菩再|(zhì)的科舉,則考專門知識。如明法考律令,明字考《說文》和《字林》,明算考十部算經(jīng)等等。相比而言,詩賦最難,經(jīng)義較易。

  唐代科舉能否考中,不僅在于考場發(fā)揮如何,更要看平時文章如何。當時有納卷和行卷之制。參加考試的學子,要把自己的優(yōu)秀舊作匯集成卷,在考試前送給文壇名士或政壇要人以求推薦,稱行卷;或者直接送到禮部供主考錄取時參考,稱納卷。例如,白居易向詩人顧況行卷,顧況在讀卷前,以其姓名打趣,說:“米價方貴,居亦弗易?!钡吹健耙盎馃槐M,春風吹又生”一句,大驚道:“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難!”(《唐詩紀事》卷六五)另外還有通榜公薦,主考的友人幫主考定取舍為通榜,高官名人直接向主考舉薦為公薦。太學博士吳武陵,十分贊賞杜牧的《阿房宮賦》,徑直向主考崔郾推薦為“狀頭”(即第一名),崔郾答應取為第五名,即是公薦中的趣事一例。

  唐代科舉每年一次,進士大致錄取數(shù)人至五六十人,中唐以后固定在三十人左右。杜佑在《通典》中稱:“其進士,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明經(jīng)倍之,得第者十一二?!彼?,唐人有“三十老明經(jīng),五十少進土”之謠,意謂三十歲考中明經(jīng)者已老不堪言,而五十歲考中進士者則正當少壯。一中進士,世人皆以“白衣公卿”看待。因此,進士及第,極為榮耀?!按猴L得意馬蹄疾,一日看遍長安花”,就是及第進土的心情寫照。但科舉考中后,只是取得了任官資格,即出身,是否能夠任職還需要經(jīng)過吏部銓選。

  唐代科舉除每年一度的??仆?,還有由皇帝臨時確定不定期舉行的制科,但遠沒有常科重要。還有武舉,主要考查長垛、馬射、步射等等,但不是武官的主途。

  科舉制度在唐代起了重要作用。它改變了前代選官制度中的權力下移之弊,適應了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把官吏的選拔權徹底收歸朝廷。正因為如此,唐太宗才說出了那句著名的得意之言:“天下英雄盡人吾彀中矣廠科舉制還擴展了統(tǒng)治集團的社會基礎,打破了官僚世家倚仗門蔭資歷對政權的壟斷,為中小地主乃至平民開辟了入仕途徑,形成了由下層社會到上流社會的政治通道?!俺癁樘锷崂桑旱翘熳犹谩钡南M?,吸引了莘莘學子的畢生精力,使他們“老死于文場而無所恨”。特別是科舉制將教育制度與選官制度結(jié)合為一個整體,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官僚隊伍的知識化,有利于陶冶官吏的操守品行,在文化層次上,保證了社會思想與統(tǒng)治思想的高度融合,在維持社會穩(wěn)定方面有明顯作用。因此,科舉制度不但得到了唐代統(tǒng)治者,而且得到了以后各代王朝的高度重視,成為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制度建樹之一。

  除科舉之外,唐代選官還有兩條途徑影響較大。一是門蔭,二是流外銓。門蔭是對五品以上官吏子弟的照顧措施,令其服役一定時間,然后經(jīng)過專門考試則可做官。流外銓是針對流外官而設。唐代有大量流外官,充任各衙門的具體辦事人員,統(tǒng)稱吏員。他們沒有品級,按年度對其功過行能進行考課,經(jīng)三考逐級升轉(zhuǎn),轉(zhuǎn)遷時均要試判(一種考試方式,見后)。最后可以經(jīng)考試人流,成為正式品官。這種集考核、選拔、任用為一體的流外官銓選程序,叫做流外銓,也叫雜品人流。唐代由流外銓進入官僚隊伍的數(shù)量最大,是下級官員的主要來源。

  科舉、門蔭、流外銓通過者,只是取得了任官資格,真正擔任實際官職,還需要經(jīng)過銓選。唐代銓選,按文武兩途,分別由吏部和兵部執(zhí)掌。另外,唐代有任職年限的規(guī)定,凡是任職期滿解職的官員,也需要經(jīng)過銓選重新任職。唐代銓選實行“四才三銓”之制。“四才”是銓選的四條標準,即身言書判。身要求“體貌豐偉”,言要求“言辭辯正”,書要求“楷法遒美”,判要求“文理優(yōu)長”。四才相當則看德行,德行相當則看才干,才干相當則看勞績。

  身言書判四才中,唐人最重視判。判就是判語,近似于今日之案例考試,要求應試者針對某一給定的案件或公事寫出判語。馬端臨稱:“吏部所試四者中,則判為尤切。蓋臨政治民,此為第一義。必通曉事情,諳練法律,明辨是非,發(fā)摘隱伏,皆可以此覘之?!?《文獻通考·選舉十》)判語首先要看情理邏輯,其次要看文辭對仗。比較著名的判語人稱“龍筋風髓判”,爭相傳誦。由于試判重要,所以考場管理比科舉更嚴,實行糊名暗考,而且還要核對筆跡,以防作弊。五品以上官員,銓選時則不再試判。銓選通過者,由吏部根據(jù)品級和官缺授予實職。文學家韓愈就是考中進士后,數(shù)次銓選未能通過,只好去藩鎮(zhèn)當幕僚求職。

  伴隨著選官制度的改進,唐代在官吏考核制度上也有新的創(chuàng)建。從魏晉以來,許多較有作為的帝王都進行過建立考核制度的探索。如魏明帝令散騎常侍劉劭作都官考課法七十二條,晉武帝令河南尹杜預制定考績之法,北魏孝文帝制定了三年一考的考格,西魏北周之際的度支尚書蘇綽,制定了管理官員的六條詔書。但是,作為系統(tǒng)的官吏考課制度一直未能形成。唐代在前人探索的基礎上,建立了比較詳細的分類考核標準和比較嚴密的官吏考課程序。

  唐代官吏考核由吏部考功司主持,同時在考核時由中書舍人和給事中各一人監(jiān)考,每年定期考核一次??己说臉藴蕿椤八纳贫咦睢??!八纳啤笔菍倮舻墓餐?,分別為德義有聞、清慎明著、公平可稱、恪勤匪懈;“二十七最”是將所有官吏分為二十七類,每一類都設定一個最好標準??己藭r,由長官宣讀被考核的官員當年的功過行能記錄,公議優(yōu)劣,根據(jù)“善”“最”的有無和政績的高低確定考第,分為九等,報尚書省按照一定的名額比例核準??己说却螞Q定當年的俸祿增減,累計四次考核決定官階的升遷和職務的黜陟。

  唐代在官僚體制上的又一個建樹,是官吏品秩制度的規(guī)范化和細密化。唐代官吏實行九品等級制,每一品級又分正從,從正四品起再分上下,所以,唐代官吏實際品級為九品三十級。最重要的是唐代有了職事官和散官的區(qū)分。散官又叫本官、階官,是官吏的身份標志和等級標志;職事官是官吏的工作崗位,是官吏所負職責的表現(xiàn)。散官因人而設,職事官按事而定?!耙月殲閷崳陨樘枴?。職事官和散官都有對應的品級,同一官員,自身所帶的散官與他所擔任的職事官不一定是同一品級,職高階低者稱“守”,職卑階崇者稱“行”。這一制度體系,標志著官僚體系已經(jīng)趨于成熟。另外,在官吏管理中,有了較為嚴格的清流和濁流之分,在任職資格、升遷途徑等方面迥然有別,對保證官吏職能,優(yōu)化官吏隊伍,有著較大作用。

  在法律制度上,隋文帝令蘇威等制定了具有繼往開來性質(zhì)的《開皇律》十二第五百條。到了唐代,唐高祖令裴寂、蕭璃在《開皇律》基礎上制定了《武德律》,并編纂了令、格、式與律配套,開創(chuàng)了唐律的四種形式。唐太宗時,房玄齡、長孫無忌主持對《武德律》進行長達十年時間的全面修訂,形成《貞觀律》。“凡削繁去蠹,變重為輕者,不可勝紀?!?《舊唐書·刑法志》)唐高宗時,又由長孫無忌、李勛、于志寧等編纂《永徽律》,同時還對《永徽律》進行逐條逐句統(tǒng)一注解,附在律文之后頒行天下,具有同等效力。后世將《永徽律》與注疏的合編本稱為《唐律疏議》,看做唐律的代表。另外,唐玄宗在開元年間還主持編纂了《唐六典》,被后人譽為中國最早的“行政法典”,開了律典分野的先河。

  唐律(圖10)繼承了漢晉以禮入律的傳統(tǒng),明確規(guī)定:“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睒酥局Y治法律化已經(jīng)達到了很高的程度。唐律的法律形式也已經(jīng)相當完備,律、令、格、式各有其用?!胺猜梢哉潭ㄗ?,令以設范立制,格以禁違止邪,式以軌物程事?!痹谛塘P的類別上,經(jīng)過漢魏的演變,至唐代形成了新的“五刑”制度,即笞、杖、徒、流、死五種刑罰,其中笞分五等(十至五十),杖分五等(六十至一百),徒分五等(一年至三年),流分三等(二千里至三千里),死分兩等(絞、斬)。在法律的實施上,唐代統(tǒng)治者強調(diào)慎獄恤刑,特別是完善了死刑復核程序,有效防止了濫用刑罰。

  唐代在法制監(jiān)督上有了新的進展,沿用了漢晉以來的御史臺建制,以御史臺總管監(jiān)察。御史臺下設臺院、殿院和察院,分別由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監(jiān)察御史分負其責。侍御史主要監(jiān)督司法,推鞫獄訟。殿中侍御史主要監(jiān)督殿廷禮儀,京城巡視。監(jiān)察御史主要分巡地方,彈劾官吏。在司法監(jiān)督上,大理寺初審,刑部復審,御史臺監(jiān)督,合稱“三法司”。法司判決有稱冤屈的,則由中書舍人、給事中和監(jiān)察御史聯(lián)合審理,稱“三司受事”。御史臺監(jiān)督的重點在于糾察百僚,肅清吏治。

  五 皇權的強化及其制度的逐漸完備(兩宋)

  經(jīng)過五代(907—960年)的戰(zhàn)亂,北宋又重建了統(tǒng)一政權。宋代(960— 1279年)全盤繼承了唐代的制度體系,在外憂和內(nèi)患之間,兩宋更為重視“防微杜漸”。宋太宗曾有言道:“國家若無外憂,必有內(nèi)患。外憂不過邊事,皆可預防,惟奸邪無狀,若為內(nèi)患,深可懼也。帝王用心,常須謹此?!?《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三二,淳化二年八月丁亥)。因此,宋代的制度建設,更為重視細微之處的完善,特別注重對官僚集團的駕馭和監(jiān)控。

  宋太祖以戲劇性的方式“杯酒釋兵權”以后,重視文治,形成了重文抑武的國策。為了保證皇權專制,北宋改進了唐代的集體宰相制,形成了宰執(zhí)制度。宰是宰相,執(zhí)是執(zhí)政。同平章事為宰相,參知政事和樞密使為執(zhí)政。宋代以中書門下為宰相機構,但是中書門下不管軍事,軍務另設樞密院掌管 (與唐代不同,唐代樞密為宦官職務,宋代樞密為最高軍政職務)。另外,財權則由三司負責。中書行政,樞密掌軍,三司理財,使宰相權力分割到多個機構。

  宋代的言諫機構有很大的變化,御史臺在宋代以后,除了監(jiān)察以外,新增了言事職能,真宗時還專門添置了言事御史。從太宗到真宗,又逐漸在唐代門下省的基礎上改置了諫院。凡是臺諫官員,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命,不由中書。這樣,臺諫官員批評宰執(zhí)可以無所顧忌。加上宋代有不殺大臣和言事官的慣例,使臺諫勢力猛增。仁宗以后,臺諫合流,彈劾諫諍,中外聳聽,對宰相執(zhí)政形成了極大的制約。當時人蘇軾甚至在奏章中評論說:“言及乘輿,則天子改容;事關廊廟,則宰相待罪”;“宰相但奉行臺諫風旨而已”。也就是說宰相要看臺諫的眼色行事。通過這種制度,皇帝加強了對宰執(zhí)的控制,卻削弱了宰執(zhí)的治國能力。

  宋代政治體制上的一個重要特色是疊床架屋的機構和濫竽充數(shù)的冗員。隋唐至五代形成的機構,宋代幾乎都原封不動保留了下來,同時又伴隨著皇權的加強和政府職能的調(diào)整新設了很多機構。舊有的機構大都成為不理政務的閑散養(yǎng)老去處,甚至出現(xiàn)了不加“判本司”的頭銜就不能管理本衙門事務的怪現(xiàn)象。

  在地方建制上,宋代的府、州、軍、監(jiān)與唐代的州郡區(qū)別不大,比較有特色的是“路”的設置?!奥贰笔窃谔拼暗馈钡幕A上演變而來的,宋初為十五路,神宗時增為二十三路,其性質(zhì)介于中央派出機構和地方領導機構之間,以監(jiān)督地方為主,行政職能為輔。路一級設置有安撫使司(帥司)、轉(zhuǎn)運使司 (漕司)、提點刑獄使司(憲司)、提舉常平使司(倉司)等機構,統(tǒng)稱監(jiān)司。所有監(jiān)司均直接對中央負責,互不統(tǒng)轄,互相牽制,主要職能是監(jiān)控府州。在府州一級,宋代設置了一個特殊官職,稱為通判,又叫監(jiān)州,顧名思義,主要職責是監(jiān)督知府知州,凡府州之事,通判無不過問,知府知州的公文,必須有通判連署方可發(fā)出。由監(jiān)司到通判,宋代中央對地方的控制能力大大加強了。

  隋唐創(chuàng)立的科舉制,在宋代趨于完善。從太宗到真宗,宋代對科舉制度進行了多次調(diào)整,定制為三年一次,分州試、省試(中央考試)、殿試(皇帝親試)三級進行。在參加考試的人數(shù)以及錄取名額上,宋代大大超出了唐代。經(jīng)過州試淘汰到京城參加省試者,每次都有一二萬人。宋初,科舉分為進士和諸科(相當于唐代的明經(jīng)等科目),神宗以后,只保留進士一科。每科錄取三四百人至七八百人,使科舉成為宋代及其以后官吏選拔最主要的途徑。據(jù)《登科記》統(tǒng)計,兩宋科舉共錄取五萬人左右。

  宋代科舉考試的內(nèi)容,前后一直有變化。起初,北宋進士考詩賦、帖經(jīng)、時務策和墨義,同唐代差不多。后來為求實用又加考律令,神宗時罷詩賦而改考經(jīng)義,哲宗時既考詩賦又考經(jīng)義。從北宋后期到南宋,考詩賦還是考經(jīng)義有多次爭論,以考詩賦居多(圖11)。

  唐宋在科舉上的最大差別是宋代廢止了行卷和公薦,實現(xiàn)了“一切以程文為去留”。完全按照考試卷面作為評價標準,徹底消除了推薦制的遺留痕跡。在考試程序和方法上,宋代有了嚴密的規(guī)定。這些制度,使科舉制趨于規(guī)范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程序和形式的公正。

  州試時,試紙由官府蓋印當場發(fā)給,發(fā)現(xiàn)夾帶作弊的當場遣出?,F(xiàn)任官員和不屬本籍的寓居士人,不得參加州試,而由轉(zhuǎn)運使主持另行考試。州試后要將報名人數(shù)、落選人數(shù)以及上解舉子姓名、答題文卷一律報送禮部貢院,以供查核。如有弊端,考官和監(jiān)官都要處罰。

  禮部貢院是進行省試的地方。省試的主考官叫“知貢舉”,副主考叫“同知貢舉”。主考和副主考由皇帝臨時任命,一般用六部尚書、侍郎或翰林學士、給事中充任。主考一旦受命,要直接進入貢院,斷絕與外界的來往,稱為“鎖院”。省試進場要搜檢,以防夾帶??季韺嵭泻麖浄庵?,即先將卷面糊名,閱卷并復核無誤后,方可拆封。真宗時又創(chuàng)立了謄錄制。為防止考官辨認筆跡,所有彌封卷面,一律由書吏照抄一遍,考官閱卷只能看抄本,判定取舍后再對照原本。省試張榜以后,如有不公,還可進行覆試。如有大臣權要子弟參加科舉,則必須覆試。

  宋初,只有覆試而沒有殿試。宋太宗以后,覆試演變?yōu)榈钤?。殿試也有考官、覆考官、編排官、彌封官等。覆試考題一般比較簡單,通常為一詩、一賦、一論。試卷由宦官收繳,交編排官去掉卷頭編號,然后謄錄,考官閱卷定等后重新彌封,送覆考官再次定等,以發(fā)現(xiàn)誤差。最后對號交皇帝審定公布。起初,殿試有淘汰,仁宗以后,殿試不再淘汰,只是決定名次。錄取的進士分三個檔次,一等賜進士及第,二等賜進士出身,三等賜同進士出身。

  宋代科舉還有“特奏名”之制。經(jīng)歷多次省試而不得及第的老舉人,可以由皇帝特別批準賜予出身。

  宋代科舉取中,不再經(jīng)過銓選直接任官。進士及第者,一般擔任幕職官或試銜知縣等,但沒有定制??傮w上宋代對科舉出身者比較重視,雖然初任職務不高,但在考核、升遷中同其他仕途差別極大,從而保證了官僚隊伍上層中科舉出身者占絕對優(yōu)勢。

  宋代仍有制舉,但遠沒有常舉重要。參加人數(shù)和錄取極少。由于現(xiàn)任官員參加常舉有諸多限制,所以,制舉成了現(xiàn)任官員改官的一種手段。

  宋代重視學校,在校學生是科舉考生的主要來源。王安石變法時,還曾一度以學校考試取代科舉考試。

  科舉之外,宋代另一選官途徑為蔭補,即漢唐以來的任子和門蔭。門蔭在宋代數(shù)量極大,高級官員不僅蔭及子孫,甚至蔭及親屬或門人,是宋代冗官的主要來源。但是,蔭補者要選官,必須參加考試,考試的內(nèi)容有律、詩、判等。

  宋代繼承了唐代的銓選制度,分類進行。文官分為三大類,稱作選人、京官和升朝官。武官也分為三大類,稱作使臣、諸司使和橫班。選人是低品級的散官,授職要試以身言書判,注擬州縣幕職官,經(jīng)過一定年限磨勘并有人保舉,才能改任京官。京官和升朝官合稱京朝官。只有進入京朝官行列,才能在政治上有所作為。官員初任,依據(jù)出身不同,,職務的高低緊要程度也不同,進士出身最優(yōu),蔭補次之,流外出身最差。

  宋代真正的任官不在銓選,而在差遣。差遣在唐代就有,到了宋代,成為官員任職的主要方式。所謂差遣,就是以臨時派差的方式給官員安排實職。為了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宋代采取以京朝官權知地方事的方式,府州軍監(jiān)的長官,一律由京官擔任,用“權知某某府(州)軍州事”的名義派遣,俗稱知府(州)。多數(shù)比較重要的縣,也采用派遣知縣的方式。只有極不重要的少量邊遠縣份,才正式任命縣令。中央政府的官員,多數(shù)也是任其職者不理其政,而是采用差遣制。用“權知”、“判”、“提舉”、“管勾”等名義派遣實際長官。例如,樞密院的正式長官是樞密使,但更常見的是以別的官員“知樞密院事”。用這種方式,保證皇帝更有效地控制官吏,并借此削弱吏部和兵部的任免權。

  宋代法制基本上沿襲了唐律,宋太祖時,由竇儀主持編纂了《宋刑統(tǒng)》,內(nèi)容與唐律大體相同,沒有超出多少。其中舊律規(guī)定不足者以及隨著時代演變而出現(xiàn)新的法律問題,則用敕令補充。“宋法制因唐律令格式,而隨時損益則有編敕?!?《宋史·刑法志》)這樣,編敕就成為宋代特別是神宗以后更為重要的法律淵源。在司法實踐中,“凡律所不載者,一斷于敕”,敕律并行,神宗以后,發(fā)展到以敕代律,并把唐代法制形式中的律令格式改為敕令格式?;实垭S時發(fā)布的敕令地位超過了相對固定的律條,反映了皇權在立法領域的強化。在刑罰種類上,增加了凌遲和刺配。

  六 遼金元政治法律制度的特色

  遼金元都是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政權。它們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了兩宋制度的影響,在漢化過程中借鑒甚至仿照了兩宋之制。但是,它們又以少數(shù)民族的原始方式,沖擊著兩宋制度體系中的腐朽成分。

  遼(907—1125年)為契丹族所建之國,起初,由八個部落的“大人”輪流擔任可汗,在耶律阿保機手里,才建立了皇帝制度,此后的帝位承繼,依然保存著諸部“大人”確認的儀式,而且皇族耶律氏和與其世代通婚的國舅部蕭氏的關系非常密切,國舅部蕭氏一直在遼國政治中有重大作用。遼國的漢化是有限度的,具體來說,就是在契丹部落實行舊制,在漢族區(qū)域?qū)嵭袧h法?!肮俜帜媳保試浦纹醯?,以漢制待漢人?!?《遼史·百官一》序)政府分為兩個系統(tǒng),治理契丹的稱北面官,實行少數(shù)民族的世襲制;治理漢人的稱南面官,實行仿照唐宋的科舉制。

  遼國實行科舉制起于圣宗統(tǒng)和六年(988年),分鄉(xiāng)試、府試、省試三級,后來又增加了殿試,一兩年或兩三年舉行一次不定。起初進士分為詩賦和經(jīng)義兩科,后來以詩賦為正科,以法律為雜科。但是,遼國科舉純?yōu)闈h人設立,契丹人禁止參加科舉。

  金(1115—1234年)為女真族所建之國,建國后依然保留著稱為“勃極烈”的部落議事會議制。到金熙宗完顏直天眷年間,極力推行漢化政策,建立了太子制,廢除了“勃極烈”,仿照唐宋制度建立了政治體系,設尚書、中書、門下三省,史稱“天眷新制”。但是,金國只是學到了漢制的形式,卻沒有掌握漢制的實質(zhì)。例如,唐代三省并立,其目的是互相制約,防止宰相專權。而金國為了消除三省的互相制約,在新制實行后不久即廢除了中書、門下二省,由尚書省獨攬政務。

  金國科舉分為鄉(xiāng)試(縣級考試)、府試、會試、殿試四級,三年一次,后來廢除鄉(xiāng)試。女真和漢人分別考試,女真試題簡單,只考策論;漢人則分詩賦和經(jīng)義兩科,難度較大。由于金國漢化程度較遼國高,科舉制的政治作用也較遼國大。

  元代(1205—1368年,1279年改名元朝以前為大蒙古國時期)是蒙古族以武力建國,直到世祖忽必烈才采用漢制。但是,元代一直保留著部落聯(lián)盟時期的“忽里臺”(諸王大會)制。即使立了太子,還得經(jīng)過“忽里臺”會議承認。皇帝處理政務也不正規(guī),一直沒有朝參議政制度。元代宰相權力過大,往往是權臣執(zhí)政,特別是怯薛(皇帝身邊的親兵伴當)在政治中有重大作用,多數(shù)大臣出身于怯薛。元朝的中央政府,以中書省掌管政務,以樞密院統(tǒng)領軍政,以御史臺掌管監(jiān)察諫諍。從忽必烈以后,中書令和樞密使均由太子掛名,實際宰相則由中書令的名義下屬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充任。宰相往往兼知樞密院事和兼領宿衛(wèi),這是元代宰相專權的一個重要途徑。在地方建制上,元代的重大舉措是創(chuàng)立了行省制。大都(北京)周圍稱為“腹里”,由中書省直轄,腹里之外設置十一個行中書省,分轄地方事務。

  元初,由于科舉以文取士的性質(zhì)與蒙古以武立國的宗旨不合,一直未能采用科舉制。直到仁宗皇慶二年(1313年)才確立科舉之法,分鄉(xiāng)試、會試、殿試三級,對現(xiàn)任官員參加科舉不加限制??婆e的操作辦法,與宋代相似但較為粗略??荚噧?nèi)容以經(jīng)義為本,詞章次之。經(jīng)義以四書五經(jīng)命題,用朱子集注。元代科舉最大的特點是奉行民族歧視政策,蒙古人和色目人為一套試題,漢人和南人為一套試題。從鄉(xiāng)試開始,按地域分配錄取名額。鄉(xiāng)試共錄取三百人,其中蒙古、色目、漢人、南人各七十五人。會試錄取一百人,四色人等各二十五人。殿試有所淘汰,錄取名額不定,在三四十人到七八十人之間。及第者除狀元外,一般授七品至八品官職。

  元代的官吏來源,以宿衛(wèi)親兵和吏員為主,科舉出身者在官僚隊伍中所占比重極小,升遷上不具優(yōu)勢,而且還被蒙古人看不起,在仕途中沒有重要作用。相反,吏員在元代不但比例大,而且為統(tǒng)治者所看重。史稱:“由進士入官者,僅百之一,由吏致位顯要者,常十之九?!?《新元史·韓鏞傳》)對吏員入仕,元代有考試、遞補、歲貢等多種制度。

  從秦漢開始,在官吏隊伍的構成上就有“儒”與“吏”的區(qū)分。到宋元時期,這種區(qū)分發(fā)展到了嚴重對立程度。大致上,儒士經(jīng)過多年讀經(jīng)陶冶,以信念見長,卻不善理事;吏員經(jīng)過長期實際操作,以干練見長,但操守較差。從漢到唐,統(tǒng)治者儒吏兼用,長短互見。唐代劉晏就曾說過:“士陷贓賄,財淪棄于時,名重于利,故士多清修;吏雖廉潔,終無顯榮,利重于名,故吏多貪污?!?《文獻通考·選舉八》)宋代科舉制度的發(fā)展,使儒士占據(jù)了官僚隊伍的絕對優(yōu)勢,官員精忠報國屢見不鮮,然而政府無能與此不無關系;元代輕視科舉,排斥儒士,吏員和宿衛(wèi)親兵成為官僚隊伍的主要采源,雷厲風行見效一時,然而官場腐化也與此高度相關。后人有“宋亡于儒,元亡于吏”之說,盡管有失偏頗但有一定道理。

  遼金元法制建設的成就不如唐宋,帶有一定的原始性?!敖鸪?,法制簡易,無輕重貴賤之別,刑贖并行,此可以施諸新國,非經(jīng)世久遠之規(guī)也。”(《金史·刑法志》)金熙宗以后,陸續(xù)頒布了一些律令,但較為零散。直到金國晚期的章宗泰和年間,才制定了較為系統(tǒng)的《泰和律義》,其內(nèi)容大略不超出唐律。元初本無法律,斷理獄訟沿用金律。忽必烈即位以后,逐漸開始法制建設,陸續(xù)制定了《至元新格》等條文。到英宗至治三年,修成《元典章》與《大元通制》兩部法典匯編?!对湔隆吩隗w例上仿照《唐六典》,共十門六十卷三百七十三目,收集了從元世祖到英宗的詔令、判例及典章制度?!洞笤ㄖ啤穮R輯了元世祖以來的“法制事例”,分為詔制、條格和斷例三種二千五百三十九條。元代法律為一事立一法,缺乏系統(tǒng)性;而且均為現(xiàn)行規(guī)定,強調(diào)“古今異宜,不必相沿”,不取唐宋舊典。具體案件的決斷,則以具有蒙古民族色彩的斷例為主。在刑罰種類上,元代大量恢復了肉刑。

  七 皇權專制的再度強化與體制弊端(明清)

  明(1368—1644年)清(1644—1911年)兩朝,皇權專制得到了進一步加強與再度發(fā)展。

  在重大政治決策上,明清都強調(diào)“乾綱獨斷”,即皇帝的個人獨裁。明太祖朱元璋為了防止權臣專政,廢除丞相制度,由皇帝直接統(tǒng)領六部,處理政務,大大強化了皇帝的作用。然而,明代政治中的制度性弊端,正是強化皇權帶來的負效應。永樂以后,明代的皇帝多不爭氣,有的貪玩,拿國家大事當兒戲,如明武宗和明熹宗;有的同大臣意見不合鬧別扭,如嘉靖帝和萬歷帝。結(jié)果不是把權力交給閣臣,就是把朝政交給宦官,導致了政治的昏暗。清代皇帝著力扭轉(zhuǎn)明制之弊,視朝聽政不輟,解決了宦官專政問題,但專制獨裁的根本弊端依舊存在。

  明代的太子制度,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危機。明太祖的太子早逝,朱元璋立了“皇太孫”,結(jié)果引發(fā)了“靖難之役”。萬歷帝想立自己寵愛的鄭貴妃之子,違背了“立嫡立長”的規(guī)則,大臣們力爭不可,導致了長達十四年的“爭國本”,反過來又深深擴大了皇帝與大臣之間的裂痕。清朝康熙帝深受漢文化的影響,實行太子制,卻因為太子的不勝任深受困擾,并引起了后來殘酷的宮廷斗爭。到雍正帝時,總結(jié)歷史教訓,創(chuàng)立了“密建皇儲”制度,即由皇帝在所有皇子中秘密選擇繼承人,寫成兩份密旨,一份置于乾清官“正大光明”匾后,一份隨身攜帶?;实鬯篮蟾鶕?jù)密旨繼位。這一變化,對于保證繼任皇帝的品行能力具有一定作用。清代皇帝多數(shù)比較明智,同密建皇儲制度有相當關系。

  明代由于制度原因引起的皇帝與大臣沖突,以“大禮議”最為典型。明武宗暴死無嗣,大臣迎立已故興獻王之子朱厚熄,即嘉靖帝,導致了能不能立興獻王為“皇考”的“大禮’之爭。以首輔楊廷和為代表的一大批大臣,主張按禮制以武宗為“皇考”;以觀政進士張璁為代表的揣摩迎合嘉靖帝的官員,則提出立興獻王為“皇考”?;实鄄唤邮軆?nèi)閣的主張,內(nèi)閣也不接受嘉靖帝的旨意?;实叟c內(nèi)閣的嚴重不和,使明朝政治受到了極大影響。內(nèi)閣以集體辭職要挾,皇帝以廷杖笞責威逼,結(jié)果引發(fā)了嘉靖帝四十年不上朝,齋醮煉丹,求道求仙,政務荒廢。萬歷時的“爭國本”,與嘉靖時的“大禮議”具有類似作用。這表明,皇權的高度強化已經(jīng)使皇帝本身發(fā)生了異化,缺乏制約的皇帝一旦把個人感情凌駕于國家利益之上,則會造成無法協(xié)調(diào)的政治沖突,舊有的體制對此不能化解。

  皇帝統(tǒng)領政務,主要通過視朝和批閱奏章進行。為了協(xié)助皇帝,明代形成了內(nèi)閣制度,為皇帝提供批答奏章的草稿,稱票擬。然而,從宜宗起,宦官機構司禮監(jiān)開始制約內(nèi)閣票擬。英宗起重用宦官王振,導致“土木之變”,后來又依靠宦官奪門復辟,從此開始了明朝的宦官專政。皇帝不再視朝,宦官就成為皇帝處理政務的重要助手,替皇帝批答奏章,傳遞命令。而為了保證皇權,皇帝又要加強對百官的監(jiān)督,于是,宦官統(tǒng)領的東廠、西廠、錦衣衛(wèi)等特務組織,就成了皇帝監(jiān)控官員的得力打手。由此,使明代的宦官專政達到了極點。清代通過皇帝親自處理政務,直接與大臣溝通,較為徹底地解決了宦官專政問題,廠衛(wèi)特務組織也因為弊端太多而在清代被廢除。為了保證皇帝掌握情報,清代從康熙起建立了“密折奏事”制度,即給皇帝信得過的大臣官員賜予密折奏事權,所奏的密折直達皇帝,任何其他人不得觀看,皇帝的批答也直送本人。密折的格式隨意,內(nèi)容無所不包,凡有關政治經(jīng)濟、民間輿論、流言蜚語、官場秘密等大事瑣聞,均通過這一渠道上達皇帝,成為皇帝了解下情、控制官吏的重要手段。

  明初朱元璋借胡惟庸案廢除了中書省,以防止大權旁落,還以“皇明祖訓”的形式,規(guī)定后代子孫一概不許設立丞相,如有提議設丞相的就以奸臣論處。然而,皇帝日理萬機,終須有人輔佐,于是,明成祖時正式創(chuàng)立了內(nèi)閣制度。所謂內(nèi)閣,就是以一些翰林院官員入直文淵閣,參與政務,協(xié)助皇帝。內(nèi)閣的主要職責,是為皇帝充當顧問,票擬批答。后來內(nèi)閣逐漸升級擴大,閣臣中有一人總負責,稱為首輔。到嘉靖、萬歷時,內(nèi)閣地位越來越高,成為不是宰相的宰相,嘉靖帝自己也說,內(nèi)閣首輔,“雖無相名,實有相權”。如嘉靖時的嚴嵩,萬歷時的張居正,都以首輔身份權傾一時。盡管如此,內(nèi)閣的性質(zhì)始終只是皇帝的秘書顧問,在權力上同以前的宰相不能相提并論。

  清代沿用了明代的內(nèi)閣制度,但其作用下降為掌管文字的秘書班子,軍政大事并不由內(nèi)閣商議。內(nèi)閣大學士以殿閣為名,習稱中堂,名義上是宰相;他的助手為協(xié)辦大學士,習稱協(xié)揆,名義上是副相,然而并無宰相副相之權。真正的政務中樞,清初是議政王大臣會議,雍正以后為軍機處。內(nèi)閣只是一個承辦各種文書的機構,負責草擬章奏批答和起草詔旨。軍機處設立后,內(nèi)閣連重要文書都不再經(jīng)辦,只是處理一些常規(guī)例行的公開文件。

  清人關前夕設立議政王大臣會議,稱為“國議”,作為皇帝的輔佐機關,重大政務都由它決定??滴鯐r,重用南書房的侍從,以抵消議政王大臣會議的作用。乾隆時,議政王大臣會議被正式裁撤。雍正時為了適應西北用兵的需要,在養(yǎng)心殿外設立軍機處,取代了南書房職責,統(tǒng)管軍政大事。由皇帝任命軍機大臣,下有軍機章京協(xié)助。軍機處不用書吏,草擬文稿都由軍機大臣親自進行,間或由軍機章京代擬。一般文件,仍由內(nèi)閣處理發(fā)放,稱為“明發(fā)”;重要文件,則由軍機處密封驛送,稱為“廷寄”。軍機大臣每日入直,與皇帝天天見面,皇帝巡幸則軍機大臣隨從。事關軍政要務,軍機大臣可向皇帝提出建議,但事事均由皇帝定奪。大學士雖然有宰相之名,但不入軍機,不能算“真宰相”。至此,專制皇帝的輔政機構最終定型。

  明清均由皇帝直轄六部。六部的設置,基本上沿用唐宋舊制而略有變化。六部以吏部為首,吏、禮、兵三部,按職能各設四司,戶、刑、工三部,則按省設司。清代為了統(tǒng)管少數(shù)民族和邊疆事務,還設有理藩院;與六部并列。六部的長官為尚書,副手為侍郎,習稱堂官。

  六部之外的重要機構,有翰詹科道和通政司、大理寺。:翰為翰林院,主要職責是編輯??眻D書史籍。但在明清時期翰林院有一特殊職能,就是高級人才的儲備訓練。部院長官一直到內(nèi)閣軍機,大都出自翰林院。從明代起,高級官吏的選拔上就有“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nèi)閣”之說。詹為詹事府,本來是輔導太子的機構,與翰林院通職。到了清代廢除太子制,但詹事府依舊保留,職能與翰林院混同??茷榱平o事中,道為十三道監(jiān)察御史(清為十五道,光緒時改為二十道)。通政司是明代開始才有的特殊設置,專管向皇帝呈轉(zhuǎn)所有奏章,后來又負責撰寫貼黃引黃。貼黃是奏章韻摘要,引黃是在外封書寫的條目要點。由于明代通政司掌握了通向皇帝的所有信息通道,有喉舌之稱,權力過大,清代則削減了通政司的權力,各種奏章直送內(nèi)閣,密折連內(nèi)閣都不經(jīng)過,通政司的職責只是核對公文程式和呈轉(zhuǎn)。大理寺是司法審判機構。明清的三法司分工為:刑部初審,大理寺復審,都察院監(jiān)督。大理寺專管復審刑部和行省審決的案件。明清時期所說的九卿,就是六部長官加上都御史、通政使和大理寺卿九人。

  明清在地方建制上沿用了元代的行省制,明代分全國為十三行省和南北兩直隸,清代分全國為十八省(包括直隸)。另外,清代的東北、內(nèi)蒙古、外蒙古、回部、西藏五個地區(qū)不設省,作為特別行政區(qū)由中央直接管轄。清末,陸續(xù)又增設了新疆、臺灣省和東北的奉天、吉林、黑龍江省。

  明代在各省設置三司:以都指揮使司掌管軍事,簡稱都閫或都司;以承宣布政使司掌管民政,簡稱布司或藩司;以提刑按察使司掌管刑獄和監(jiān)察,簡稱按司或臬司。三司互不統(tǒng)轄,分別對中央負責。為了統(tǒng)轄事權,克服三司互相抵牾之弊,明代中后期開始向各省派遣巡撫,統(tǒng)管一方事務。隨著巡撫的固定化,藩臬二司逐漸成為巡撫的下屬機構。另外,明代還在部分地區(qū)派遣過總督,以協(xié)調(diào)各省和各鎮(zhèn)的軍事行動。

  清代在全國固定設置八大總督(直隸、兩江、閩浙、湖廣、陜甘、兩廣、四川、云貴),統(tǒng)管一省或數(shù)省軍政民政,習稱制臺或制軍,也叫部堂。另外,還有河道總督和漕運總督,專管治河和漕運。按省設置巡撫,作為一省最高行政長官,習稱撫臺或中丞,也叫部院。總督和巡撫衙門不設佐貳屬官,沒有下屬部門。每省設布按二司,為一省的正式官府,屬督撫管轄。明清的督撫藩臬雖為大員,特別是清代督撫,號稱封疆大吏,但是卻要受中央的嚴密控制,不可能形成地方勢力。直到晚清,在鎮(zhèn)壓太平天國時湘淮軍興起,督撫權力才日漸增長,中央和地方的關系格局有所變化。

  明清的官吏選拔制度中,最重要的是科舉。科舉三年一次,分為鄉(xiāng)試、會試、殿試三級。鄉(xiāng)試和會試各為三場,第一場為四書義三道,五經(jīng)義四道;第二場為論一道,判五道,詔、誥、表選一道;第三場為時務策五道。殿試只有一場,考時務策一道。清代乾隆以后,改為第一場為四書義三道,五言八韻詩一道;第二場為五經(jīng)義各一道;第三場依舊為時務策五道。

  明清科舉與宋元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八股取士。八股又叫制義,以宋儒注解的四書五經(jīng)命題,如《四書》用朱子集注,《易》用程傳,《書》用蔡氏傳,《詩》用朱子集注,《春秋》用左氏、公羊、谷梁三傳及胡安國傳等等。作文要仿古人語氣,替圣賢立言,采用特定的格式,分為破題、承題、起講、提比、中比、后比各個部分。時人號稱有“作文十法”,即命意、立句、行機、遣調(diào)、分比變化、虛實相生、反正開合、頓挫層折、琢句、練字十種作文要求和技巧。[5]八股取士并不是簡單的死記硬背,既要考知識,更要考智力和悟性。

  鄉(xiāng)會試的主考、同考由皇帝欽定派遣。鄉(xiāng)試提調(diào)由布政使擔任,監(jiān)試由按察使擔任,清代則由巡撫監(jiān)臨。會試提調(diào)由禮部司官擔任,監(jiān)試由科道官擔任。主考和同考稱內(nèi)簾官,提調(diào)、監(jiān)試稱外簾官??荚囉袊烂艿某绦?,考官人院,提調(diào)官和監(jiān)試官立即封鎖內(nèi)外門戶,不得擅自出入。甚至運送物料,都要由提調(diào)、監(jiān)試會同開門點檢送入,再行封鎖。鄉(xiāng)試人院時,要逐人搜檢。嘉靖以后,會試也要搜檢??忌鶐Э季呔幸?guī)矩,如帽用單氈,鞋用薄底,硯臺不得過厚,筆管不得鏤空,食物必須切開,木炭不過二寸等等,以防夾帶。開考后有巡綽官負責巡邏監(jiān)督??忌痪頃r由受卷所登記收繳,轉(zhuǎn)送彌封所編號密封,再送謄錄所朱筆謄抄,對讀所對讀朱墨二卷核對無誤,將朱卷交同考官分房閱卷。同考再向主考薦卷,均要寫出評語。名次確定后在公堂上調(diào)入考生原作墨卷對照字號,確定名單發(fā)榜。殿試則較為簡單,只有一場,收卷后同樣彌封編號,交讀卷官評定高下,報皇帝欽定名次,送內(nèi)閣填寫黃榜公布。

  明代起,鄉(xiāng)試逐漸有了名額限制,大省一百余,小省數(shù)十名,清代略有增加。鄉(xiāng)試考取者為舉人,第一名俗稱解元。會試名額每屆三百名左右,部分年份有所增加。除正榜外,清代鄉(xiāng)會試增加了副榜。從明代開始,會試分南北卷,按南北分配名額,以保證地域上的平衡。會試第一名俗稱會元。殿試不淘汰,取中者為進士,分三甲。一甲三人,俗稱狀元、榜眼和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賜進士出身;其余為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明清考中舉人即可任官??贾羞M士后,經(jīng)過挑選庶吉士,其余進士直接任官。

  明清的庶吉士制度在培育人才中有著特殊作用。選拔庶吉士稱為館選,具體辦法就是在新科進士中選拔優(yōu)秀者,進入翰林院,繼續(xù)學習三年,然后考試決定去向,稱為散館。優(yōu)秀者直接授翰林院編檢官,其次出任科道,再次出任部曹,再次出任州縣。其后的轉(zhuǎn)遷升任,都優(yōu)于他途。

  明清的科舉制度,就其制度的嚴密性、規(guī)范性來說,堪稱完備。八股取士,實際上是古代科舉向標準化規(guī)范化方向發(fā)展的必然結(jié)果,在技術手段上,達到了古代所能達到的最高成就。然而,隨著封建政治的僵化,八股取士也同思想禁錮結(jié)合為一體,特別是“所習非所用,所用非所習”的積弊,在八股制義的束縛下達到了極致。在晚清大變革的格局中,最終成為妨礙中國政治轉(zhuǎn)型的重要一環(huán),被歷史所淘汰。然而,其中的某些合理因素,還值得今天借鑒。

  明代官吏銓選,文歸吏部,武歸兵部。文官初授官職,都要參加吏部的大選。明清的官職,有繁簡沖要的區(qū)別。進士出身,一般在京為清要,在外為繁劇。舉人出身,則一般為邊遠簡職。監(jiān)生聽選,則要仿唐制考身言書判四事。為了防止銓選中的行賄請托,明代萬歷以后一直到清代銓選實行掣簽法。即把對應的職務和具備任職資格的人員分別制簽,以抽簽方式?jīng)Q定具體職務的擔任人員。明清銓選極重出身,正途和雜途有天壤之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官員的基本素質(zhì)。

  明清在官吏管理上還建立了一套較為嚴密的考核制度。明代分考滿考察兩法??紳M主要按年資進行,任職期滿按考核等次決定升降和調(diào)繁調(diào)簡??疾熘饕羌m察不合格官員及舉薦優(yōu)異官員。考察又分為京察和大計。京察在中央官員中進行,六年一次;大計隨地方官員朝覲進行,三年一次。京察大計特別卓異的,不次提升;不合格的,按八法處理。所謂八法,是指貪、酷、浮躁、不及、老、病、罷(pi)軟、不謹八種情況,分別予以革職、冠帶閑住、致仕、改調(diào)等處置。清代考察則發(fā)展為“四格八法”之制。四格是才、守、政、年四項標準,才分長平短,守分廉平貪,政分勤平怠,年分青中老,綜合四格決定官員的加級、升職、留任、降調(diào)。八法與明代相同,只是處置辦法略有變化。

  在法律制度上,明清是一個體系。洪武三十年,明太祖主持制定了《大明律》三十卷四百六十條,首列名例,次按六部分類。明孝宗弘治十五年,又制定了《大明會典》,作為行政規(guī)范性質(zhì)的法典。正德、嘉靖、萬歷時對《會典》進行了多次??鲇啞A鱾髦两竦摹洞竺鲿洹肪褪侨f歷續(xù)纂本。清朝順治四年,在《大明律》的基礎上制定了《大清律集解附例》,體例內(nèi)容基本同《大明律》相仿??滴?、雍正、乾隆時對《大清律例》不斷修訂,到乾隆五年定稿。今天看到的《大清律例》就是乾隆本。康熙開始,仿照明會典編纂《清會典》,其后屢次增訂,形成了《雍正會典》、《乾隆會典》、《嘉慶會典事例》、《光緒會典》五部會典。值得一提的是,清代還制定過《回律》、《番律》、《蒙古律》、《西寧番子治罪條例》和《苗例》等針對少數(shù)民族的單行法律法規(guī),以適應不同民族地區(qū)的司法需要。

  隨著封建法制的發(fā)展,到了明清,“例”越來越重要。由于明太祖強調(diào)“祖制”不得更改一字,在法律實施中為了彌補《大明律》的不足,從明孝宗時開始用“條例”和“事例”輔助法律。后來,由“以例輔律”發(fā)展為“以例破律”。清代繼承了明代編訂條例的做法,在編制《大清律》時就附有條例,康雍乾嘉道咸每個皇帝都增訂條例,到同治時僅例就增至1892條。由此,導致清代司法中“例”占具優(yōu)先地位,有例從例,無例才從律。而各種條例越來越繁復,這就給司法留下了極大自由裁量空間。在刑罰種類上,明清在杖、徒、流、絞、斬的基礎上,增加了充軍(流刑附加刑)、發(fā)遣(配邊遠駐防軍人為奴)、枷號、凌遲等罰則。明清兩代在司法的寬嚴程度上大不相同,大體上,在對官吏的法治監(jiān)督上明代失之嚴峻,清代失之寬容。

  明太祖懲元之弊,以重典酷法治國。在《大明律》之外,還專門制定了《大誥》[6]作為司法依據(jù),使“詔獄”制度化。在司法方面,古代向來都有詔獄,即由皇帝詔令在法律之外處理案件,判決不是根據(jù)律條而是根據(jù)皇帝的意旨。明初朱元璋處理的胡惟庸、藍玉、郭桓、空印四大案,是詔獄的典型案例。胡案和藍案是屠戮功臣,株連四五萬人,將元老宿將一網(wǎng)打盡。郭桓案是借口戶部侍郎郭桓貪污收拾京官,六部長官多數(shù)被殺??沼“甘菓岩傻胤降綉舨亢藢﹀X糧的空印文書有弊,將府州縣主印官員以及部下殺頭流放。另外,明朝還創(chuàng)立了廷杖之法,對不聽話的官員當廷杖責,打得皮飛肉濺甚至死于非命,相當多的正直之士遭受過這種屈辱。這種做法,打掉了多數(shù)官員的廉恥和自尊。法網(wǎng)稍一松弛,吏治立刻敗壞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清代法學家沈家本對此評價道:“仁義者養(yǎng)民之膏粱也,刑罰者懲惡之藥石也。舍仁義而專用刑罰,是以藥石養(yǎng)人,豈得為善治乎?”(《寄簃文存》卷六)

  清代司法,強調(diào)“以德化民,以刑弼教”,一般較為寬松。即使人稱暴戾的雍正帝,其殘暴冷酷,主要表現(xiàn)在與“奪嫡”有關的宮廷斗爭上,而在治理國家上則循法守規(guī)。但是,出于滿漢隔閡,清朝整飭吏治從寬,整飭思想則從嚴,對官員司法以寬大為主,對文人司法則以嚴酷出名,大興文字獄,在思想文化的專制上走向了極端。

  在法制監(jiān)督上,明清改御史臺為都察院,并將六科在名義上改歸都察院管轄,從體制上完成了臺諫合一,使其成為法制監(jiān)督最重要的機構。都察院的最高長官為都御史,執(zhí)掌糾察司法,大獄重刑則會同刑部、大理寺共同鞫訊,稱為三司會審。三司會審不能決斷者,則交由九卿會審。吏部考察官吏,由都察院監(jiān)督。都察院下轄科道,但十三道監(jiān)察御史和六科給事中相對具有較大獨立性、獨立辦事。監(jiān)察御史按省分道,分別負責彈劾官吏,巡視京城,刷卷(審核文檔),監(jiān)督科舉,巡查倉庫,糾察禮儀,上書進諫,巡按地方。給事中按六部對口設置,分別負責審查對口各部的奏章文書,監(jiān)督部政,駁正違失,進諫議政。六科未簽署的公文,六部不得執(zhí)行,六部有事,堂官要赴科畫本(簽署)。清代都察院與明代作用類似,所不同處是根據(jù)省份的變化改十三道為十五道。

  秦漢以來的法制,以皇權為法律的基本淵源,刑法、民法、行政法諸法合一,司法行政不分,形成了中華法系的基本特點。明清的法制體系,把中華法系推到了盡頭,卻缺乏向近代法制體系轉(zhuǎn)化的內(nèi)在機制。到了晚清,在西方列強入侵的沖擊下,逼迫統(tǒng)治者對法律條文做了一些修改。但是,最終也未能走上立法民主化、司法獨立化的近代化道路。

  中國古代的政治、法律、選官制度,經(jīng)過長期的歷史積淀,形成了極為豐厚的內(nèi)容,并且在歷史演變中具備了高度的自洽性,能夠不斷自我修復完善并自我發(fā)展。在一定程度上,完善的制度體系,可以對包括皇帝在內(nèi)的人的因素形成一定的制約。從技術和操作性上看,古代的這一制度體系,比較有效地維持了統(tǒng)治秩序的穩(wěn)定,有利于在統(tǒng)治集團中吸納社會精英,形成較高素質(zhì)的官僚隊伍,其中有些方法和措施,如政府機構的權力配置與相互制約、科舉選官的操作方式等,已經(jīng)達到了非常精致的程度,不乏可供現(xiàn)代參考借鑒的成分。

  不過,中國古代的這一制度體系,在整體上是同皇權專制的“家天下”體制相適應的。專制體制的人治本質(zhì)與制度規(guī)范的法治要求,存在著深刻的內(nèi)在腫突。因此,中國古代的法制,與現(xiàn)代法制有著本質(zhì)差異?,F(xiàn)代從西方引進的法制概念,本身就是一種理念;而中國古代所說的法制,更多側(cè)重于工具性。嚴復在翻譯孟德斯鳩《法意》(《論法的精神》)一書時,注意到了這一區(qū)別,說:“西文‘法’字,于中文有理、禮、法、制四者之異譯,學者審之?!?(《法意》卷一案語)因此,現(xiàn)代所謂法制,實際是指整個制度體系,而中國古代所謂法制,一般是指“禁令”和制裁體系。正因為如此,中國古代的法制,可以與專制體制緊密結(jié)合,專制君主只是把法制作為自己治民治吏的一種手段,自己則凌駕于法制之上。嚴復站在近代法制概念的基礎上說過:“專制云者,無法之君主也?!狈ㄖ埔蟆吧舷滤鶠?,皆有所束”,而從秦到清的所謂法治不過是刑治而已。“若夫督責書所謂法者,直刑而已,所以驅(qū)迫束縛其臣民,而國君則超乎法之上,可以意用法易法,而不為法所拘。夫如是,雖有法,亦適成專制而已?!?《法意》卷二案語)正因為如此,同一個制度體系,在不同的君主手里,可以形成相反的社會效果。漢承秦制,唐承隋制,宋承唐制,清承明制,制度體系并無大的變化,但由于操縱制度的人員不同,理念不同,一治一亂,幾成天壤之別。即使在同一王朝,王朝前后也會出現(xiàn)截然相反的制度效果。

  對于這種制度體系的本質(zhì)和弊端,明清之際的思想家黃宗羲指出:“后世(指三代以后)之法,藏天下于筐篋者也。利不欲其遺于下,福必欲其斂于上。用一人焉則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則慮其可欺,而又設一事以防其欺。天下之人共知其筐篋之所在,吾亦鰓鰓然日惟筐篋之是虞,故其法不得不密,法愈密而天下之亂即生于法之中,所謂非法之法也。”(《明夷待訪錄·原法》)中國古代的這種置天下于一家之“筐篋”的專制性質(zhì),使其制度建設更多地側(cè)重于保證君主的絕對權力,保證政治統(tǒng)治的有效性,防范所謂“奸邪逆黨”,而對社會管理重視不夠。對此,嚴復也曾指出:“蓋惟專制國家,其立法也,塞奸之事九,而善國利民之事一,此可即吾國一切之法度,而征此言之不誣。”(《法意》卷一一案語)就拿科舉制和現(xiàn)代公務員考試錄用制來說,盡管在具體操作技術上有許多相似之處,但是,二者存在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科舉所要選拔的,是忠于君主和專制體制的臣仆;而公務員考試所要選拔的,是忠于國民的公仆。不注意這種區(qū)別,就可能會導致評價上的偏頗。通過學習歷史,能使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到,歷史的積淀給我們今天規(guī)定了發(fā)展方向的路徑選擇限制。要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可以借鑒古代制度體系中經(jīng)過時間檢驗并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技術手段和操作措施,但需要本質(zhì)上的制度轉(zhuǎn)換。

熱門文章

8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