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歷史故事的成語:朋友的成語
在歷史典故中,我們有認(rèn)識過很多關(guān)于結(jié)拜交友的故事,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某鲎詺v史故事的成語:朋友的成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出自歷史故事的成語:朋友的成語
八拜之交——稱結(jié)拜為異姓兄弟姊妹的朋友。古時因?yàn)閷Ω笀?zhí)輩需行八拜禮,所以朋友若相交親密如同手足,經(jīng)過約定,互視對方父執(zhí)如同自己的親人,即可稱為“八拜之交”。
【出處】:宋·邵伯溫《邵氏聞見錄》:文彥博聽說李稷待人傲慢,心中非常不快。他說:李稷的父親曾是我的門人,按輩分他應(yīng)該是我的晚輩,他如此傲慢,我得教訓(xùn)他。文彥博任北京守備,李稷拜謁。文彥博故意讓李稷久等才出來見他,文彥博說:“你的父親是我的朋友,你就對我拜八拜吧。” 李稷輩分低不敢造次,只得向文彥博拜了八拜。文彥博以長輩的身份挫了李稷的傲氣。成語“八拜之交”就由此出典。
布衣之交——貧賤時所交往的朋友,或比喻患難知己的朋友。
【出處】:西漢·劉向《戰(zhàn)國策·齊策三》:“衛(wèi)君與文布衣交,請具車馬皮幣,愿君以此從衛(wèi)君游。鮑彪注:“言交于未貴時。
刎頸之交——比喻可同生共死的至交好友。
【出處】:《史記·廉藺相如列傳》:“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舍命之交——目前認(rèn)為最早出自西漢《烈士傳》(也稱《列士傳》故事,《烈士傳》已散失,在之后歷代文史資料中有節(jié)選)。春秋時有左伯桃與羊角哀兩人相識,結(jié)伴去楚國求見楚莊王,途中遇到了大雪天氣,而當(dāng)時他們穿的衣服都很單薄,帶的糧食也不夠吃。左伯桃為了成全朋友,把衣服和糧食全部交給了羊角哀,自己則躲進(jìn)枯樹中自殺。后世于是將友誼深厚的知心朋友叫做“羊左”。
管鮑之交——春秋時代齊國管仲和鮑叔牙相交至深。后用來比喻友情深厚。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管仲傳》:“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p>
杵臼之交——漢人公沙穆,為人好學(xué),因家貧無法進(jìn)太學(xué)讀書,乃為富翁吳祐賃舂,后祐 與之交談,知其為飽學(xué)之士,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間。
【出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吳祐傳》
莫逆之交——心意相投、至好無嫌的朋友。
【出處】:《莊子·大宗師》。原文記述:“子祀、子興、子梨、子來四人相語曰:‘孰能以無為首,以生為脊,以死為尻,孰知生死存亡一體者,吾與之友矣。’四人相視而笑,莫逆于心,遂相為友?!?/p>
點(diǎn)頭之交——交情只止于相見時點(diǎn)頭招呼而已。
忘年之交——不拘年歲行輩而結(jié)交為友。
【出處】:《后漢書·禰衡傳》:“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與為交友?!?/p>
金石之交——比喻交情深厚,如金石般堅固。
【出處】:《漢書》卷三十四〈韓彭英盧吳列傳·韓信〉“今足下雖自以為與漢王為金石交?!?/p>
金蘭之交——友誼堅固,情意相投的朋友。
【出處】:《周易·系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嗅如蘭”。
知音之友——比喻了解自己的知心朋友。
【出處】:《列子·湯問》。春秋時,操琴大師俞伯牙雖然聲譽(yù)天下,但很少有人能聽懂他的曲子。偶然他在山間彈奏,樵夫鍾子期無意間聽到。當(dāng)伯牙彈琴志在高山時,子期便從琴音感到峨峨若泰山,贊嘆:巍巍乎志在高山;當(dāng)伯牙志在流水時,子期又感到洋洋若江河,贊嘆: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感到意外一個樵夫如何能知道他的心曲,驚道:“善哉,子之心而與吾心同?!眱扇私K成朋友。子期死后,伯牙便絕弦不彈,因?yàn)樵僖矝]有人能像子期那樣懂得他的音樂了。
竹馬之友——比喻幼年時結(jié)交的好朋友,小兒女天真無邪玩耍接下的兒時友誼。
【出處】:《晉書·殷浩傳》:“捍桓溫呴語人曰:‘少時吾與浩共騎竹馬,我棄去,浩輒取之。’”。
患難之交——共同經(jīng)歷困苦艱難而互相扶持的好朋友。
【出處】:明·東魯古狂生《醉醒石》第十回:“浦肫夫患難之交,今日年兄為我們看他,異日我們也代年兄看他。”
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志同道合,不求私利,其交情看起來像水一樣淡。
小人之交甘若醴——小人交朋友往往以利為先,親密狎昵,雖像醇酒一樣甘爽,卻容易斷絕。
酒肉朋友——只知聚在一起吃喝玩樂,而不能相互砥礪、患難與共的朋友。
【出處】:元·關(guān)漢卿《單刀會》第二折:“關(guān)云長是我酒肉朋友,我交他兩只手送與你荊州來?!?/p>
三朋四友——現(xiàn)指各種類型、階層的朋友。原意:“三朋”本來是指云游八方,四海為家,臨時搭篷居住的“三篷”,即放牧的“鴨篷”,打獵的“弓篷”、燒陶(或炭)的“窯篷”。善于結(jié)交不同行業(yè)的人,說明朋友眾多。時日一長,“篷”諧音為“朋”。“四友”原指最可靠的4種朋友,即“江湖義友”、“同窗學(xué)友”、“知音好友”、“困境難友”。這4種朋友,大都肝膽相照,休戚相關(guān),志趣相投,心靈相通?!境鎏帯浚好?middot;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五:“常言‘同聲相應(yīng),同氣相求’,自有一班無賴子弟,三朋四友,和他擎鷹放鷂,駕犬馳馬,射獵打生為樂?!?/p>
雞黍之約——漢人范式與張劭相約,于二年后將拜訪張劭家鄉(xiāng)。到了約定的日期,張劭請他的母親準(zhǔn)備雞黍,以待范式的來訪,但張母認(rèn)為相約已久,范式不一定會到,然而范式果然守信,遠(yuǎn)從山陽來到汝南。后用以指朋友之間互守誠信的邀約。
勢利之交——勢:權(quán)勢;利:利益。為權(quán)勢和利益進(jìn)行的交往。指趨炎附勢的朋友。
【出處】:《漢書·張耳陳余傳贊》:“勢利之交,古人羞之,蓋謂是矣。”
總角之交——總角:古代未成年的人把頭發(fā)扎成髻。借指童年時期,幼年。總角是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發(fā)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扎成一個結(jié),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指兒時就結(jié)交的朋友。
【出處】:《三國志·吳志·周瑜傳》注引《江表傳》(孫)策令曰:“周公瑾英俊異才,與孤有總角之好、骨肉之分?!?。
一面之交——只有見過一次面的交情。比喻交情很淺。
【出處】:漢·崔寔《本論》:“且觀世人之相論也,徒以一面之交,定臧否之決。”
忘形之交——指彼此以心相許,不拘形跡的朋友。【出處】:《新唐書·孟郊傳》:“少隱嵩山,性介,少諧合,韓愈一見,為忘形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