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記憶方法大全
歷史記憶方法大全
歷史知識點比較繁瑣,但是對于很多同學,記憶歷史的效率實在太低下了,很多歷史時間、重要事件好不容易背住了,過幾天要么就是又忘了,要么多學一點新的東西就又弄混了。所以,如果能夠掌握高效的記憶技巧,不僅可以學得好,還能大大減少花在歷史學習上的時間,來提升其他科目的成績。小編在這里整理了歷史記憶方法大全,希望能幫助到您。
歷史記憶方法大全
記憶要以理解為基礎
在理解基礎上的意義記憶遠優(yōu)于單純靠死記硬背的機械記憶。因此在歷史學習的過程中要善于對那些本身沒什么內在聯(lián)系、枯燥乏味的歷史材料,應抓住其外部的特征,盡量人為地賦予一定的意義和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相聯(lián)系,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加深理解,變枯燥的歷史知識點為生動形象趣味性強的歷史材料。這樣不僅較好地記憶了歷史知識,而且增添了學習歷史的濃厚興趣。
記憶要學會搭建框架
歷史知識點雖然繁多,但是是有其框架體系的。掌握所學歷史知識,就必須要建立知識框架體系。要形成知識框架,首先要背好課本的章節(jié)目錄,這是最粗的線條,也是最基礎的內容。
比如初中歷史可歸納為三個大框架:
古代的中國和世界;近代的世界與中國;當代的中國和世界。
有了基本的一級框架,再向其中補充相應的二級框架知識點,逐漸細化,以此類推。
最后,書本上的每一個知識點都在框架之中。這個過程量雖然大,但是在繪制填寫框架圖的過程中,不斷加深了自己對知識點的理解。
這種記憶方法邏輯性較強,有利于我們在分析主觀題,可以有效確保自己的答題要點盡可能全面、準確。
記憶要多進行聯(lián)想記憶
空間聯(lián)想
歷史事實之間是相關聯(lián)的。我們可以對發(fā)生在同一地點的歷史事件加以引申拓展,跨章節(jié)產生聯(lián)想。
在復習的時候,通過一個知識點,回顧和該地點相關聯(lián)的知識點。這種記憶方法條理性較強,需要定期做筆記整理,幫助回顧記憶。
例如,南京是一座歷史名城,由南京這座城市我們可以聯(lián)想到歷史學科知識點中的有關的知識點:
①近代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②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南京,改稱天京。
?、?937年,南京大屠殺。
?、?940年,汪精衛(wèi)成立了南京偽國民政府。
?、?949年,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標志著國民黨政府在大陸的統(tǒng)治結束。
時間聯(lián)想
利用事物在時間的先后順序理順知識點,由一事物聯(lián)想到另一事物。我們可以按照事件發(fā)生的時間順序展開聯(lián)想。
在選擇題中,準確記憶歷史事實的時間尤其重要,迅速排除干擾選項,可以幫助我們提升做題速度和準確度。
如: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利,開始長征;1935年10月,陜北會師;1936年10月,甘肅會寧會師,宣告長征結束。
我們還可以抓住某一時間,聯(lián)想到同時發(fā)生的幾件大事。如:1861年,美國爆發(fā)了南北戰(zhàn)爭,俄國進行了廢除農奴制的改革,中國開始了洋務運動。
記憶可以采用比較法
從眾多的歷史現(xiàn)象中找出它們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從共同點中尋求規(guī)律性,從不同點中探索出矛盾的特殊性。
例如,對《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內容作比較,認識到中國社會是如何一步步地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還有可把英、美、法三國資產階級革命的背景和過程作比較,把日本明治維新和中國的戊戌變法進行比較等等。
比如,可以比較古代的中國和西方政體的不同;古代的希臘和羅馬的民主政體的不同;古代的民主政體與近代民主政體的不同;近代英、美、法、德政體的不同;現(xiàn)代中外政體的不同等。歷史知識點間的不同點與相同點的歸納在選擇題與主觀題考查頻次都比較高。
巧妙利用數(shù)字進行記憶
利用數(shù)字對知識點條理的簡化分析和歸納,也是記住線索和要點的過程。
比如,俄國十月革命的背景,可以歸納為三個“一”:一弱 (帝國主義鏈條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一強(無產階級革命性強)、一戰(zhàn)(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激化了俄國的各種矛盾)。
對俄國十月革命的經(jīng)過,可以歸納為四句話:“二月革命推沙皇,《四月提綱》指方向,七月流血拋幻想,十月革命現(xiàn)曙光。”
通過分析,抓住數(shù)字的鮮明特征,亦可加深記憶。洪秀全發(fā)動金田起義時間是1851年1月11日時間本身正好有五個一。1234年蒙古滅金,是四個最小的連續(xù)自然數(shù)。383年淝水之戰(zhàn),494年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646年日本大化改新,676年新羅統(tǒng)一朝鮮半島,都是三位數(shù)年代兩邊相同。1661年康熙帝繼位,鄭成功率軍進攻臺灣,1771年渥巴錫率土爾扈特部重返祖國;1881《中俄政定條約》的簽訂,1991年蘇聯(lián)解體,都是四位數(shù),年代左右的對稱。
濃縮記憶
“濃縮”記憶法,即把一些繁雜的內容進行概括、濃縮,提煉成幾個要點,使學生能提綱挈領地掌握其重點。而如果將要點擴展,又能呈現(xiàn)出歷史內容的原貌。
例一,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可“濃縮”成如下要點;背景:帝國主義國家在重新瓜分世界的斗爭中所形成的兩大軍事集團,瘋狂擴軍備戰(zhàn),加劇戰(zhàn)爭危機。
時間:1914~1918年。
經(jīng)過:(1)三條戰(zhàn)線。即:東線、西線、南線。(2)五大戰(zhàn)役。即:馬恩河戰(zhàn)役、馬祖爾湖戰(zhàn)役、凡爾登戰(zhàn)役、索姆河戰(zhàn)役、日德蘭海戰(zhàn)。
性質和后果:是帝國主義間掠奪性的、非正義的戰(zhàn)爭。它給交戰(zhàn)國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出現(xiàn)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lián)。
其他記憶的土味方法
還有一些土方法,把枯燥的記憶趣味化,或者叫寓記憶于趣味之中。有趣味的知識學生印象就深刻,記得也牢。用諧音等方法,使學生有一種新奇的感覺,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可提高記憶效果。趣味記憶的方法很多,有時甚至很荒誕,但只要有利于記憶,都無大礙。
諧音記憶法
借漢字的諧音關系,利用其雙關性,使歷史材料具有雙重意義。
比如,《南京條約》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可以諧音記憶為“光(廣州)下(廈門)不(福州)能(寧波)上(上海)”。1898年戊戌變法,可理解作“一發(fā)就發(fā),無需變法,”1771年渥巴錫率土爾扈特部重返祖國,可編為“渥巴錫率土爾扈特部一起起義”就記住時間1771年。
關鍵詞記憶法
比如,《馬關條約》的內容,可以記憶為:“一開廠、賠二億、割三島、開四口?!痹俦热?,“查士丁尼法典”的內容,同學們總容易混淆,可以記憶為:“歷代敕令法典看,人財訴訟總論翻;學說解釋在匯纂,查帝又把新敕傳”。
歌謠記憶法
就是把歷史知識濃縮概括成合轍押韻的歌謠便于朗誦記憶。歷史年代、歷史朝代、政權名稱或某一朝代的封建帝皇等,用一般方法學生也難記住。
有的則可編制成歌謠的形式。如記戰(zhàn)國七雄各國的方位可編為:齊、楚、秦、燕、趙、魏、韓。
東南西北到中間。再如唐之后的五代十國名稱則可編為:五代:梁、唐、晉、漢、周,前面加上后。十國:南、北、漢、閩、楚、吳, 南唐南平前后蜀,還有吳越毋疏忽。
我國的朝代歌“夏代商代與西周,春秋戰(zhàn)國亂悠悠;秦漢三國晉統(tǒng)一,南朝北朝是對頭;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
字頭連綴法
把歷史知識點中最重要的字詞抽出連讀,雖無多大意義,但也瑯瑯上口,生動有趣地記住了歷史知識。
“甲金大小篆,隸草行楷書”就生動牢記了我國漢字書體的變化,即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行書、楷書?!?/p>
譚劉林,楊楊康”提示記憶了戊戌六君子:譚嗣同、劉光第、林旭、楊銳、楊深秀、康廣仁?!?/p>
一先一父三畫家,但丁彼特達米拉”形象記憶了意大利文藝復興先驅但丁、人文主義之父彼特拉克,三位著名畫家: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
清朝晚期中國開始淪為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考點一、鴉片戰(zhàn)爭??
一、背景——鴉片戰(zhàn)爭前夕的中國和世界?
1、中國(落后)——經(jīng)濟上:資本主義緩慢發(fā)展,自然經(jīng)濟占統(tǒng)治地位。政治上:官場腐敗,階級矛盾繳化。軍事上:裝備陳舊,營務廢馳,紀律敗壞。外交上:以“天朝上國”自居,閉關鎖國。?
2、世界(歐洲先進)——政治上: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先后進入資本主義社會。經(jīng)濟上:19世紀上半期,世界資本主義處于上升時期,經(jīng)濟發(fā)展迅速,完成了工業(yè)革命的英國成了“世界工廠”,法美等西方國家也開始了工業(yè)革命。外交上:加緊擴張,掠奪更多銷售市場原料產地,英國炮艦和走私船出沒中國東南海域,進行騷擾和侵略。?
二、英國鴉片走私和中國禁煙運動?
1、英國走私鴉片——(1)原因:為扭轉對華貿易逆差。(2)危害:大量白銀被掠奪,危害人民健康,士兵吸食鴉片,戰(zhàn)斗力削弱,危害清政府統(tǒng)治?
2、中國禁煙運動——(1)代表人物:林則徐、鄧廷楨?(2)禁煙措施:整頓海防;緝拿煙販;收繳鴉片;虎門銷煙。(3)意義:是中國禁煙運動的偉大勝利,它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國侵略的堅強決心。林則徐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民族英雄。
三、鴉片戰(zhàn)爭經(jīng)過——1840年6月,英艦駛入廣東海面,封鎖珠江口,戰(zhàn)爭開始。1841年,英擴大戰(zhàn)爭,侵占香港島。1842年8月,英闖入長江到達南京江面,清政府屈服求和,戰(zhàn)爭結束。?
四、中國人民抗英斗爭:①三元里人民抗英;②清愛國將領抗英?
五、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和中國戰(zhàn)敗的原因——鴉片戰(zhàn)爭的根本原因是:為奪取更多的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將中國變成英國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直接原因是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和中國的禁煙運動?;㈤T銷煙成為導火線。 中國戰(zhàn)敗的原因:中國政治腐敗,經(jīng)濟技術落后、這是中國戰(zhàn)敗的內因,在戰(zhàn)爭中的軍事指揮不當,策略上的左右搖擺,是中國戰(zhàn)敗的直接原因。英國是資本主義頭號強國,這是中國戰(zhàn)敗的外因。衰敗的封建主義無法抗衡新興的資本主義,這是中國戰(zhàn)敗的根本原因。落后就會挨打。
考點二、 鴉片戰(zhàn)爭的影響?
一、中英《南京條約》?
1、中英《南京條約》——(1)時間:1842年8月。(2)地位: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3)主要內容: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
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協(xié)訂關稅。?
2、《南京條約》附件——時間:1843年。名稱:《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虎門條約》。內容:英國取得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通商口岸租賃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權。
二、中美《望廈條約》和中法《黃埔條約》?
1、中美《望廈條約》——(1)時間:1844年。(2)內容:美國除享有《南京條約》及其附件中除割地、賠款外的一切特權,同時還擴大了侵略權益,如美國兵船可以任意到中國通商口岸巡查貿易,美國有權在通商口岸開設醫(yī)院,建立教堂等。?
2、中法《黃埔條約》——(1)時間:1844年冬。(2)內容:法國享有美國在《望廈條約》中取得的一切特權,同時還規(guī)定,允許法國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傳教,修建墳地,清朝地方政府負責保護教堂和墳地等。?
三、鴉片戰(zhàn)爭的影響——鴉片戰(zhàn)爭是資本主義英國用武力打開中國大門的一場侵略戰(zhàn)爭。①社會性質的變化:中國社會由封建社會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②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由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開始轉變?yōu)橥鈬Y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及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而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成為各種社會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③革命任務的變化:由反對本國的封建統(tǒng)治到肩負起反對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統(tǒng)治的雙重革命任務。④思想的變化:“向西方學習”為核心的新思想萌發(fā),“西學東漸”局面開始形成。鴉片戰(zhàn)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從此中國進入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考點三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
一、英法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
1、原因——(1)根本原因:為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2)直接原因:“修約交涉”失敗。(3)借口:英國借口“亞羅號事件”;法國借口“馬神甫事件”。?
2、經(jīng)過——(1)1856年秋,英國軍艦炮轟廣州城,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2)1857年底,英法聯(lián)軍攻陷廣州,成立聯(lián)軍委員會。(3)1858年英法聯(lián)軍攻占天津,俄、美、英、法四國先后強迫清政府簽訂《天津條約》,(4)1860年英法聯(lián)軍再次攻陷天津,進而攻占北京,火燒圓明園,強迫清政府簽訂中英、中法《北京條約》。?
二、《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1)、《天津條約》內容:·外國公使進駐北京·增開十個通商口岸(汕頭、臺灣、淡水、九江、漢口、鎮(zhèn)江、南京、煙臺、營口)·外國軍艦在長江口岸自由航行·外國人可以到內地游歷經(jīng)商傳教·賠償英法軍費各200萬兩白銀,賠償英商損失200萬兩白銀。(2)、《北京條約》內容:·承認天津條約有效·增開天津為商埠·割九龍司地方一區(qū)給英國·準許華工出國。
三、俄國侵占我國北方大片領土?
1、時間:19世紀50年代末到80年代。?
2、概況——①《璦琿條約》(1858):割占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60多萬平方公里。②《北京條約》(1860):割占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40多萬平方公里。③《勘分西北界約記》(1864):割占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44多萬平方公。④《改訂條約》(1881):割占中國西北部7萬多平方公里。
四、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的影響——政治上:中國喪失大片領土和主權;中外反動勢力開始公開勾結;中國政局發(fā)生變化,漢族官僚勢力增強。經(jīng)濟上:外國侵略勢力擴張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內地,中國經(jīng)濟日益卷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是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的繼續(xù)和擴大,使中國社會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進一步加深了。?
考點四、太平天國運動?
一、天國運動興起的原因——①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統(tǒng)治和沉重的剝削導致階級矛盾激化。②外部原因: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給中國人民帶來新的災難。③直接原因:自然災害嚴重。?
二、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
1、準備——(1)組織準備:1843年洪秀全創(chuàng)立拜上帝教,借此發(fā)動組織群眾。(2)理論準備: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義、中國儒家大同思想和農民的平均主義結合起來,撰寫《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訓》、《原道覺世訓》,號召群眾起來推翻清朝統(tǒng)治。(3)實踐活動:馮云山在廣西桂平紫荊山區(qū)組織拜上帝會,發(fā)展會員,并逐步形成了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馮云山、韋昌輝、石達開等六人的領導核心。?
2、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1)金田起義:1851年初,洪秀全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宣布起義,建國號太平天國。(2)東鄉(xiāng)稱王:洪秀全在武宣東鄉(xiāng)稱“天王”。(3)永安建制:1851年秋,太平軍攻占永安。整頓建制,分封王爵(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南王馮云山、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初步建立政權。(4)定都天京:1853年初,太平軍攻占南京,改名為天京,定為都城,正式建立起與清政府對峙的農民政權。?
三、《天朝田畝制度》——(1)頒布:1853年太平軍定都天京后頒布的革命綱領。(2)內容:①廢除封建地主階級的土地所有制。②規(guī)定土地的分配原則和分配方法,即“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無處不均勻”的原則;以戶為單位,不論男女,按人口與年齡平均分配土地。③規(guī)定產品的分配原則和分配方法,即“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歸上主”的原則,每戶留足口糧,其余歸圣庫。目標:建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
的理想社會。(3)評價:《天朝田畝制度》是太平天國的革命綱領,它突出反映了農民階級要求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強烈愿望,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反封建斗爭的思想結晶。平均分配土地與生產、生活資料統(tǒng)歸圣庫的規(guī)定,違背了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加之當時沒有一個安定的環(huán)境作保證,因此,根本無法實施。
四、太平天國的全盛時期?
1、北伐——目的:推翻清政府統(tǒng)治。時間:1853年。將領:林鳳祥、李開芳。戰(zhàn)果,北伐軍深入到清朝統(tǒng)治中心地區(qū),牽制了敵人兵力,為太平天國東征、西征的勝利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失敗主要原因:太平天國戰(zhàn)略失誤,孤軍深入,給養(yǎng)和武器供應不足。?
2、西征——目的:鞏固天京革命大本營。時間:1853—1855年。將領:賴漢英、石達開。戰(zhàn)果:1853年,西征軍奪取安徽、湖北重鎮(zhèn),然后進入湖南。1855年,石達開率西征軍在鄱陽湖口大敗湘軍,然后進入江西,攻占了大片土地。?
3、東征——目的:斷絕清政府的財源,充實自己的經(jīng)濟力量。時間:1856年。將領:秦日綱。戰(zhàn)果:1856年秦日綱率東征軍奪取揚州、攻破江北大營,又同石達開會師再破江南大營,解除天京之圍。太平天國在軍事上達到了全盛時期。?
五、太平天國后期的保衛(wèi)戰(zhàn)?
1、天京變亂——⑴、原因(農民階級的局限性):定都天京以后,太平天國領導者被勝利沖昏了頭腦,革命的進取心減退,腐朽思想日益滋長,領導集團內部矛盾尖銳。⑵、經(jīng)過:1856年秋,先是韋昌輝殺了楊秀清,繼而韋昌輝被處死。接著石達開率領精銳部隊出走,后來在四川大渡河全軍覆沒。⑶、影響:天京變亂使太平天國元氣大傷,由盛轉衰。?
2、重建領導核心:洪秀全大膽提拔青年將領陳玉成、李秀成擔任軍事指揮,先后封他們?yōu)橛⑼?、忠?又封洪仁王干為干王,總理朝政。?
3、太平天國的防御戰(zhàn)——破江北大營:1858年,陳玉成、李秀成合力打跨江北大營。三河鎮(zhèn)大捷:同年,他們在三河鎮(zhèn)全殲湘軍精銳部隊。再破江南大營:1860年,他們又再次合力打破江南大營,李秀成率軍東征,一直打到上海近郊。安慶保衛(wèi)戰(zhàn)失?。?861年,安慶陷落,次年陳玉成被俘,英勇就義。
4、太平天國的失敗——(1)時間:1864年。(2)標志:天京陷落。(3)失敗的原因:從主觀方面說,一是農民階級的局限性;二是戰(zhàn)略上的失誤。從客觀方面說,中外反動勢力勾結起來,對太平天國進行聯(lián)合絞殺。(4)教訓:太平天國的失敗充分說明由于受階級和時代的局限,農民階級不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
5、太平天國運動意義: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偉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戰(zhàn)爭。它的功績有①加速了清王朝和整個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潰。②在反封建主義的同時,又擔負起反外來侵略的任務。③同中國以往的農民戰(zhàn)爭相比,在思想上、組織上都高出一籌,是中國幾千年來中國農民戰(zhàn)爭的最高峰。④太平天國后期提出了在中國發(fā)展資本主義的第一個方案。⑤太平天國運動同波斯、印尼、印度等國人民的反殖民主義的斗爭,相互推動、相互影響,共同打擊了西方殖民者。?
考點五、新思想的萌發(fā)?
一、新思想萌發(fā)的原因:鴉片戰(zhàn)爭以前,隨著民族危機的出現(xiàn)和封建危機的日益加深,龔自珍、林則徐、魏源等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識之士,呼吁革除弊端,提倡經(jīng)世致用,為“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想的萌發(fā)奠定了思想基礎。鴉片戰(zhàn)爭的失敗,使一些愛國的知識分子開始拋棄虛驕自大的陳腐觀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尋求強國御辱之道。?
二、新思想的萌發(fā)——(1)林則徐是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在廣東主持禁煙期間,他設立了譯館,編譯的《各國律例》和《四洲志》受到人們的重視。鴉片戰(zhàn)爭期間,積極仿制西方戰(zhàn)艦,提出建設一支新式海軍的主張。(2)魏源編寫出《海國圖志》,書中闡述了“師夷長技以制夷(主要指軍事科學技術即主張用外國先進科學技術武裝自己,以抵御外來侵略,使國家走上富強道路?!皫熞拈L技”只是手段,御侮圖強才是主要目的)”的思想。(3)鴉片戰(zhàn)爭后,出現(xiàn)了一批介紹世界知識的書籍,其中重要的有姚瑩的《康車酋紀行》和徐繼畬的《瀛環(huán)志略》。
三、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資政新篇》:1859年,洪仁玕為振興太平天國,提出了一個改革內政和建設國家的新方案——《資政新篇》?!顿Y政新篇》的內容涉及政治、經(jīng)濟、文教和外交等方面,具有鮮明的資本主義色彩,是先進的中國知識分子最早提出的在中國發(fā)展資本主義的方案。由于它沒有反映農民當時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所以根本沒有實行。
歷史記憶方法大全相關文章:
4.初二歷史記憶方法
5.初中歷史記憶口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