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學期了數學還是無藥可救嗎
高二下學期了數學還是無藥可救嗎
高二下學期幾乎是中學數學學習最關鍵的時候了,但是很對人這時候還是覺得無藥可救,怎么辦?小編在這整理了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助到您。
01
高二下學期為什么那么重要
分水嶺
眾所周知,高二下學期是成績分化的分水嶺,成績兩極分化嚴重,從高二開始,同學之間的差距開始逐漸拉開。高一成績很好的同學可能高二成績并不理想,而有些同學卻能成為黑馬。因此稱之為分水嶺并不為過。
一旦被別人在這時候甩下,在想趕上可能就要費數倍的力氣,因此我們必須重視這一學期的蛻變。
轉變期
所謂轉變期,我們都知道在初中,由于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決定了學生的學習自覺性較差,獲取知識主要是從教師那里被動接受。到了高一,這種情況雖然有所改變,但對老師的依賴還是比較重。
直到高二尤其是下學期,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增強,獲取知識一方面從教師那里接受,但這種接受也應該有別于以前的被動接受,它是在經過自己思考、理解的基礎上接受。另一方面通過自學主動獲取知識。能否順利實現轉變,是成績能否突破的關鍵。
過渡期
高一年級還是新生,對學校的各方面學習和工作都還很新鮮,可能并不會覺得煩躁。高二下學期學業(yè)加重,自己的夢想逐漸清晰,正是為了高三緊張忙碌的復習工作打下基礎的最佳時段。高三的主要任務是復習,所有的新課在高二的時候基本上已經結束,因此,高二的學習質量直接影響到高三的復習質量,也就直接影響到高考的成績,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突破、提升期
為什么說高二還是提升期和突破期呢?原因很簡單,我想大家也知道,高考的數學壓軸題圓錐曲線或者導數,以及物理的壓軸題電磁感應都是出現在高二的課本上,壓軸題的處理,直接關系到高考的成敗,對于成績中等偏上的同學,高二一年的學習絕對是你提升自我,與別人拉開距離的黃金時期。
02
高二下學期為什么那么重要
1.經歷了高一新環(huán)境新面孔新的刺激和一次又一次的考試折磨之后,迄今為止,學生原本的激情和不屈,好像都已消磨殆盡,好像兩口子過日子,時間長了,基本麻木了。
2.高二學年的重要轉型階段,理科學習有具體定量逐漸轉化為抽象定性;部分學生成績下滑明顯,導致學習興趣開始下降,厭學情緒有所滋生;學生兩極分化程度開始加深。
03
學生該怎么辦
效率為先,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節(jié)奏
經過高一 一年及高二上學期的摸索,在失敗多次后,每個學生應該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節(jié)奏,并以此來提高學習效率。比如很典型的,在高一及高二上學期,很多同學顧此失彼,安排不好學習內容,學習陷入慌亂中,學的是數學心里想的是物理,結果兩科都沒有學好。
在此特別提醒幾個關鍵點:晚上學習不易安排過難科目,不建議熬夜;早讀不應局限于語文英語;日常性的學習任務必須要堅持;時間安排要及時調整,不可機械。
全面培養(yǎng)學習能力,目標指向高考
所謂能力,指的是能夠用來解決新問題的素養(yǎng),包括理解、探究、概括、推斷等,是高考必備的,也是區(qū)分學生水平高下的關鍵。如此重要的能力必須在高二下學期要全面擁有,這也可以看成是學習水平提檔升級的表現。此外,高二課程的難度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如果學生的學習能力出現短板,必然令成績嚴重下滑。
在所有能力中,思考分析能力最為重要,它對學生能否在高三實現更大進步起著決定性作用。擁有獨立自主的思考分析能力,也就意味著學生是在實實在在的提高能力,深化對知識點的認識,于整合中把學習水平大幅提高。
培養(yǎng)能力,不是個很虛的問題,對此,建議同學們看看最新的考試說明,就會發(fā)現那里面有不同的難度要求,以及考查的是學生的那種能力。現在研究它,體現的是未雨綢繆的精神,正當時;如果到了高三再做,只能是為時已晚。
鉆研難題的能力,舍得花時間去培養(yǎng)
如果你是有志于考取重點大學的學生,在高二你需要好好研究些有難度的題目。它的意義在于,能很好的提升你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文科生,主要是對政史大題的研究分析;對于理科生,主要是對數理化大題要進行持續(xù)的研究。
如果,你花一個小時去做一道數學大題,而最終沒有做出來。你認為這樣的做題是有意義的嗎?我認為是有的,當然前提是這道題不至于太難太難,而是基本屬于你的能力范圍內的。因為這樣一個看似無果而終的學習過程,其中包含著你大量的思考分析,這本身就是有效的能力提升。適當的練習一些這樣的題目,對于提升能力非常有意義,當然能得出結果更好,得不出也不要氣餒,因為它照樣有收獲。
因為它是你思維的一次歷練,是你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過程。至少,這樣的訓練要比學生在借助參考答案下完成的練習有意義的多。
弱科突破,高二必須要完成
學生在高一的收獲,除了能力水平的提高還有發(fā)現自己的弱科。因為經過高一一年形成的弱科才是真正的弱科,它“弱”的很明確,也“弱”的很頑固。但是,在高二下學期,這塊硬骨頭無必要啃下。
在突破弱科上,其實大多數學生都是失敗的,究其原因,包括這些:堅持不下去,輕易選擇放棄;方法不對,勞而無功;策略不當,沒有做到分不走的方法。
那么,高二的弱科突破,就要在避免以上問題中做到:一定要堅持,滿懷熱情的堅持,用一年,而非一個月去獲取期待的進步;方法要對,文理有別,針對性最重要;各個擊破,把大目標瓦解成幾個小目標,減輕壓力,更有信心實現目標。
突破弱科,必在,只能在高二下學期,以這樣的危機感要求自己,全面拿下,高三才會乘勢進步。
莫忘木桶效應,短板學科的危害實在太大。
內心強大、自律自信,不斷去挑戰(zhàn)自我
當前,需要一種精神,一種狀態(tài),這和學習本身一樣重要。在高二,學生面對的困難不比高一少,比如一些科目難度過大,成績持續(xù)下降,弱科突破難見成效等。這時候每個學生都面臨著很大的挑戰(zhàn):是堅持還是放棄,是懷疑自我還是滿懷信心繼續(xù)奮斗。這些困擾如果不解決,勢必就會成為學習的阻力,有時候這些阻力會被嚴重放大,導致更嚴重的問題。
在高中,決定學生在高中學習水平的是他的狀態(tài);另外一點,就是一個學生成績好不好,決定因素不在學習本身,而是和學習有關的其他方面。試想,如果一個高二學生非常自信,每天都過得充實,對學習充滿了熱情,那他的成績一定是非常出色的。
請做最好的自己:內心強大,自律自信,不斷去挑戰(zhàn)自我。
04
家長應該怎么辦
1.決不投降:無論是家長還是學生,我們一定堅定信念,絕不放棄希望。正如二戰(zhàn)期間德國不可一世眼瞅著就要拿下大英帝國的時刻,英國首相丘吉爾的演講結尾所說:“我們在陸地上作戰(zhàn),我們在天上作戰(zhàn),我們將動用一切力量,我們決不投降!”,也一定要像劉邦那樣,盡管屢戰(zhàn)屢敗,但是最終贏得天下。無論現在怎樣,最終高考成績說了算。
2.學生的可塑性實在太大,一次又一次成績的波動足以說明了一切。家長應痛定思痛,一定要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長處、優(yōu)勢和提升的空間。老師說的對,瞄準比自己略強的,當作追趕的目標。
3.方法當然重要,但是想考好學校,時間、功夫,也確實是必要的保證。但是一定以腦瓜子、身體能行為前提。家長可以不過問孩子學習的細節(jié),但是一定在后勤保障和精神支撐方面給孩子傳遞足夠的自信和激勵。
痛心的是,我們因為工作勞累、身體狀況等原因,連孩子學習時遠距離的陪伴都做不到。我們過早的酣然入夢,你說對孩子沒影響,誰信呢?!
4.好的家庭氛圍對高中生再重要不過。要自然的陪孩子多聊天,至少吃飯時有時間。孩子說的越多,我們了解的越多,因而才可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我們說出的話和做出的努力,才更容易被孩子接受和收到好的效果。
孩子說的越多,說明對我們越信任,也越有可能把內心的壓抑和不快情緒排泄出去。我們如果能勾引出孩子表達的欲望,剩下的主要工作就是認真傾聽就可以了。我們別成為令孩子極度厭煩的嘮叨的主角兒。
5.不管結果怎樣,我們一定要信任孩子。我們就是要不可救藥的欣賞孩子,當然不是報蒙瞎喜歡。
高二下學期了數學還是無藥可救嗎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