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維彩超報告單怎么看 如何看四維彩超報告單
四維彩超報告單怎么看男女?四維彩超單怎么看寶寶性別?做完四維彩超檢查,都會領(lǐng)到一張報告單,但是很多人表示看不懂四維彩超報告單,那么下面小編就教你如何看四維彩超報告單??靵頋q知識吧~
四維彩超報告單怎么看
1、胎兒系統(tǒng)篩查
胎盤分級:鈣化一項報告單上分為3級。1級為胎盤成熟的早期階段,回聲均勻,在孕30-32周可見到此種變化;2級表示胎盤接近成熟;3級提示胎盤已經(jīng)成熟。越接近足月,胎盤越成熟,即表示胎兒的肺越成熟,只有肺成熟后,胎兒出生后才能存活。
2、胎兒生長指標
羊水深度:3-7cm之間為正常,超過7cm提示羊水過多,少于3cm則提示羊水過少。羊水過多或羊水過少都是異常的。
羊水指數(shù):以孕婦的臍部為中心,分上、下、左、右4個區(qū)域,將4個區(qū)域的羊水深度相加,就得到羊水指數(shù)。孕晚期羊水指數(shù)的正常值是8-18(24)cm。
雙頂徑(BPD):頭部左右兩側(cè)之間最長部位的長度,又稱為“頭部大橫徑”。當初期無法通過頭臀長來確定預產(chǎn)期時,往往通過雙頂徑來預測;中期以后,在推定胎兒體重時,往往也需要測量該數(shù)據(jù)。
在孕5個月以后,雙頂徑基本與懷孕月份相符,也就是說,妊娠28周(7個月)時雙頂徑約為7.0cm;孕32周(8個月)時約為8.0cm。以此類推,孕8個月以后,平均每周增長約0.2cm為正常,足月時應(yīng)達到9.3cm或者以上。
頭圍:測量的是胎兒環(huán)頭一周的長度,確認胎兒的發(fā)育情況。
腹圍:也稱腹部周長,測量的是胎兒腹部一周的長度。用于和腹部前后徑(APTD)和腹部橫徑(TTD)一起來推測胎兒的發(fā)育。
股骨長:胎兒大腿骨長度,正常值與相應(yīng)的懷孕月份的雙頂徑值差2-3cm。
肱骨長:上腕骨的長軸,用于推斷孕中、晚期的妊娠周數(shù)。
小腦橫徑:就是小腦水平的長度,用來測定正確的孕周。妊娠16-40周的正常胎兒小腦橫徑值為(僅供參考):
20周:2.16±0.16cm
25周:2.85±0.17cm
30周:3.86±0.34cm
35周:4.29±0.26cm
40周:4.87±0.42cm
側(cè)腦室:胎兒側(cè)腦室正常應(yīng)該在1cm以下,1-1.5cm算輕微,1.5以上就有點危險了。側(cè)腦室增寬大多是由胎兒腦脊液過多造成的,胎兒后期大多能夠自己吸收,一般醫(yī)生會建議孕婦隔兩周再做B超看看是否繼續(xù)增寬。側(cè)腦室增寬太多的話,醫(yī)生會懷疑是腦積水,而腦積水的現(xiàn)象除了腦室增寬外,還有一個明顯的伴隨癥狀時脊柱裂,所以做四維彩超的時候孕婦可以讓醫(yī)生看看胎兒有無脊柱裂,沒有的話胎兒應(yīng)該就是健康的。
后顱窩池:正常情況下,顱后窩的最大深度不超過10mm,>5mm則為顱后窩積液。胎兒顱后窩寬度在32周之前隨孕周增加而增寬,33周之后隨孕周的增加而縮窄。首次發(fā)現(xiàn)有顱后窩積液是在22周,最遲為41周,平均31±4周。顱后窩積液以孕29-32周最多見,積液量最多也是在29-32周。
當顱后窩積液≥8mm,應(yīng)該每2-3周復查一次;若后顱窩池增寬>10mm,則應(yīng)該高度警惕,應(yīng)去產(chǎn)前診斷門診和遺傳優(yōu)生門診詳細咨詢,同時還要檢查有無其他合并畸形。必要時進行胎兒染色體檢查,因為顱后窩檢查是染色體異常的標志物檢查;如果后顱池寬度>14mm或超聲檢查有畸形者,必須做胎兒的染色體檢查。
四維彩超報告單名詞解釋
1、雙頂徑(BPD):頭從左到右最長部分,也叫胎頭大橫徑,是計測胎兒的頭從左到右最長的部分。以這個為基礎(chǔ)來推定胎兒的體重和發(fā)育狀態(tài),判斷是否有頭盆不對稱,是否能順利分娩。
2、枕額徑(OFD):胎兒鼻根至枕骨隆突的距離,又稱前后徑,也是計算胎兒頭從前到后最長的部分,以這個數(shù)據(jù)來判斷胎兒發(fā)育情況和孕周。
3、股骨長(FL):大腿的長度,也叫大腿骨長,這是身體中最長的一部分的數(shù)值。用于和BPD(胎頭大橫徑)一起來推算胎兒的體重。
4、肱骨長(HL):胎兒上臂骨的長度,肱骨長度=-5.4282+0.7542×雙頂徑。
5、頭圍(HC):環(huán)頭一周的長度,也叫胎頭周長,是計測頭的一周地長度的數(shù)值。用于確認胎兒的發(fā)育狀態(tài)。
6、腹圍(AC):肚子一周的長度,也叫腹部周長,是計測胎兒肚子的一周的長度。用于和APTD(軀干前后徑)和TTD(軀干橫徑)一起來推測胎兒的發(fā)育。
7、臍帶血流比值(A/B):是指臍帶內(nèi)的血液流動情況。臍帶作為母體與胎兒氣體交換、營養(yǎng)質(zhì)供應(yīng)和代謝產(chǎn)物排除的唯一通道,其血流動力學改變可反映胎盤、胎兒、甚至母體的某些病理變化,以及某些高危妊娠因素。臍動脈阻力指數(shù)(RI)及收縮期最大血流速度與舒張末期最大血流速度比值(S/D),是代表臍帶動脈的兩個血流動力學的指標,常用于檢測胎盤的血液循環(huán)和功能情況。在正常妊娠情況下,隨孕周增加,胎兒需要增加,S/D、RI值下降。
8、胎位(LOA):是胎兒頭位的一種方式,代表左枕前位。
9、羊水指數(shù):是指做B超檢查時,以孕婦的臍部為中心,分上,下,左,右4個區(qū)域,將4個區(qū)域的羊水深度相加所得的數(shù)值。
10、羊水暗區(qū):正常情況下,在B超中觀察到的羊水區(qū)是呈低密度的,故臨床上用羊水暗區(qū)的最大深度來表示羊水最深量,正常為3―8厘米。
胎兒體重的計算公式
胎兒體重的計算公式為胎兒體重估測,并不代表嬰兒出生的實際體重。預測胎兒體重的目的在于要及早發(fā)現(xiàn)胎兒發(fā)育上存在的問題。一般來說,出生時的實際體重與預測體重會有±10―15%的誤差。比如,出生體重4000克,其誤差范圍會為400克。也就是說,寶寶體重越大,誤差范圍也就越大。以下僅為產(chǎn)科通用的胎兒體重的計算公式,僅供參考:
公式1: 胎兒體重(克) = - 4973.72 + 260.69×HC(頭圍)
公式2: 胎兒體重(克) = - 2686.60 + 171.48×AC(腹圍)
公式3: 胎兒體重(克) = - 2232.56 + 747.42×FL(股骨長)
公式4: 胎兒體重(克) = - 2513.51 + 1049.90×FTH(胎兒腿部皮下脂肪厚度)
公式5: 胎兒體重(克) = - 5168.32 + 100.97×HC(頭圍) + 110.86×AC(腹圍)+ 143.09×FL(股骨長) + 331.43×FTH(胎兒腿部皮下脂肪厚度)
公式6:胎兒體重(克) = 900×BPD(雙頂徑)- 5200
公式7:胎兒體重(克) = 2900 + 0.3×宮底高×腰圍
可以使用其中任一個公式計算。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