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藥吃多了有什么副作用
現(xiàn)代避孕方式多種多樣,不過最常用的還是避孕藥,可是避孕藥吃多了有什么副作用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避孕藥吃多了有什么副作用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避孕藥吃多了的副作用
1、嘔吐:不同的藥物發(fā)生率不同,左炔諾孕酮約5%,米非司酮約1%。通常認為,與食物同時服用或睡覺前服藥可以減少惡心、嘔吐的發(fā)生率,但無確切的臨床資料。
2、惡心:不同的藥物發(fā)生率不同,其中米非司酮最低,為6%~7%。惡心一般持續(xù)不超過24小時。
3、白帶增多、稀薄
4、不規(guī)則子宮出血:有些婦女用藥后會有陰道點滴出血,一般無需處理。
5、月經改變,甚至閉經:多數(shù)婦女月經會按時來潮,也有一部分婦女月經提前或延遲。如果月經延遲1周,應該做尿妊娠試驗,以明確是否是緊急避孕失敗。
6、體重增加和色素沉著
國外專家還發(fā)現(xiàn),少數(shù)患病婦女在長期服用避孕藥時,還會出現(xiàn)腹瀉、便秘、腹部痙攣、皮膚斑點,血壓升高、陰道炎(尤其是念珠菌性陰道炎),水腫,皮膚黃斑或黑變病,藥疹、體重增加或降低、乳房病變(增大、溢乳、觸痛)等副作用.
避孕藥的發(fā)展歷史
如今,世界上許多婦女認為避孕藥是最有效的、可逆的、使用方便的避孕方式。當然,科學家仍在繼續(xù)尋找新的更好的方法。任何避孕方式的可靠性可以通過珍珠指數(shù)來衡量。它是指100名婦女一年內所可能發(fā)生的妊娠率。珍珠指數(shù)越低,可靠性越強。若PI為1,指的是,如果100名婦女使用一種避孕方式一年,有1位發(fā)生意外妊娠。此表顯示了不同避孕方式的珍珠指數(shù)。Implanon 珍珠指數(shù)< 1,與絕育相比,是目前最可靠的、可逆的避孕方式。許多人認為避孕藥的歷史始于這位先生, Russel Marker。他是一位與眾不同的美國藥劑師,他認為從動物身上獲得黃體酮很不合算,因為要得到1mg 孕酮,需要2500頭孕豬的卵巢。那時已知道,在某一處吃草的澳大利亞綿羊不容易懷孕,究其因是與一種植物苜蓿clover有關,另外,二戰(zhàn)中吃郁金香莖的荷蘭婦女也不容易懷孕。 根據(jù)以上經驗,Russel Marker開始致力于尋找一種可以從植物提取的甾體激素。20世紀30年代,他終于發(fā)現(xiàn),一種被婦女用來減輕痛經的墨西哥植物,這種植物的根含有高濃度的甾體皂甙(steroid sapogenins)。當他在墨西哥從這些甾體激素中提取出孕酮時,即成為 避孕藥的一個里程碑。直到今天,它仍被用作生產孕激素去氧孕烯(desogestrel)的原料。 也有很多人不認為Russel Marker是避孕藥之父,但肯定的是,他的工作對避孕藥的發(fā)展是舉足輕重的。Gregory Pincus是研究口服避孕藥的先驅。他被許多人認為是真正的“避孕藥之父”。20世紀50年代末,他在Puerto Rico做了一項研究,由于他知道他的實驗不能有妊娠的風險,他采用的避孕藥中的雌、孕激素劑量很高。事實上他完成了他的研究并且未發(fā)生一例妊娠。1960年,第一粒口服避孕藥丸-Enovid,被介紹到美國,不久, 1961年到歐洲。雖然他的第一粒高劑量的甾體激素(含150 μg雌激素)藥丸有很高的避孕效果,但當時他的研究沒有發(fā)現(xiàn)副反應。避孕藥的歷史分兩個主要趨勢,一方面使雌激素劑量降低,另一方面開發(fā)選擇性更高的孕激素制劑以使孕激素劑量降低,同時保持其高效性,良好的周期調控,而副反應發(fā)生率低。
雌激素劑量減低。為了降低副反應,口服避孕藥中雌激素的劑量從最初的每片150 μg逐漸減至20-35μg,稱為低劑量避孕藥,最新的甚至只有15μg。原因如下:有提示雌激素劑量與血栓發(fā)生有關,已顯示雌激素劑量與凝血機制的改變程度相關,許多不嚴重但卻給使用者帶來不方便的副反應,如惡心、乳房脹痛、嘔吐,主要由雌激素引起。
開發(fā)選擇性更高的孕激素。雌激素劑量減少的同時,孕激素的劑量也在減少,高效孕激素的產生使之成為可能。研究發(fā)現(xiàn)孕激素劑量與動脈疾病發(fā)生率相關,即使是低劑量,這些老一代的孕激素仍對膽固醇LDL、HDL的平衡產生不良影響。以上原因導致更多的研究去開發(fā)新的孕激素,從而改善OC對脂代謝的影響。已證實孕激素的雄激素作用越強,對脂代謝的不良影響越大。
所以,避孕藥最初40年的發(fā)展主要是在提高安全性方面。降低雌激素、孕激素的量以減少副反應,同時發(fā)展新的孕激素制劑以使總的孕激素量減低。減少雌激素劑量的原因:較高劑量的口服避孕藥引起血栓性疾病的危險性增加、凝血系統(tǒng)的改變、及其他的副作用如惡心、乳房脹痛、嘔吐等。開發(fā)強孕激素活性及低雄激素活性的孕激素原因:雄激素活性高的避孕藥容易引發(fā)動脈疾病。
60年代口服避孕藥問世以來,雌激素劑量逐漸被降低,從150μg到低于50μg,甚至到15μg。已證明,與老一代孕激素配伍,雌激素成分低于30μg則不能達到安全避孕的目的,與高選擇性孕激素去氧孕烯配伍,使減少雌激素劑量成為可能。
資料來自于流行病學研究。研究對象不包括孕婦,妊娠婦女患血栓性疾病的風險是低劑量口服避孕藥的2倍。
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不同類型口服避孕藥血栓疾病的風險:· 雌激素劑量越高,風險越高;與不同類型孕激素配伍,雌激素劑量相似的避孕藥血栓性疾病的風險類似;以上資料極大支持了過去30年來為減少雌激素劑量的研究,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副反應地發(fā)生。
隨著新一代孕激素的開發(fā)研究,孕激素劑量趨向降低,目標是發(fā)現(xiàn)選擇性更高的孕激素。80年代推出選擇性最高的孕激素。
選擇性指數(shù)是與孕激素受體結合的親和力與雄激素結合親和力的比值,此比值可反映激素特性的有利性和不利性。臨床上高選擇性反映了低的雄激素不良作用,如痤瘡、多毛,以及對某些與動脈疾病密切相關的脂質參數(shù)有更多的有利效果。這里證實了第三代孕激素具有更高的選擇性,而在第三代孕激素中,3-酮-去氧孕烯是選擇性最高的孕激素。
目前避孕藥的發(fā)展更多的關注如何使婦女得到最好的個體化的需求。
現(xiàn)代口服避孕藥的使用者得到更多的關于藥物的信息(好處、副反應、額外的好處),并更關注她的自身需求。這些導致了避孕藥的更多需求。
避孕藥的發(fā)展已經轉入如何適合婦女個體需求,如改善出血模式、改善皮膚狀況、給不能或不愿意使用雌激素的婦女提供可靠的避孕方式(如哺乳期婦女),改善或促進依從性,以及如何滿足女性對非口服避孕方式的需求。
避孕藥的不宜使用人群
一般而言,凡是身體健康的已婚育齡婦女均可使用避孕藥,但處于下列情況的婦女不宜使用口服避孕藥:
1、患有急、慢性肝炎和腎炎的婦女不宜服用。因為進入體內的避孕藥都在肝臟進行代謝,經腎臟排泄,如果患有急、慢性肝炎和腎炎的婦女使用,將會增加肝、腎負擔。
2、患有心臟病或心功能不良的人不能使用。避孕藥中的雌激素能使體內水、鈉等物質滯留,會加重心臟負擔。
3、有高血壓的婦女不宜使用。少數(shù)婦女用藥后會使血壓升高。
4、有糖尿病及糖尿病家族史者不宜使用。由于服用避孕藥后,可能會使血糖輕度升高,使隱性糖尿病變?yōu)轱@性,故對患有糖尿病的女性會產生不良影響。
5、甲狀腺功能亢進的婦女,在沒有治愈前,最好不要使用避孕藥。
6、乳房良性腫瘤、子宮肌瘤以及各種惡性腫瘤患者不宜使用,以免對腫瘤產生不良影響。
7、過去或現(xiàn)在患有血管栓塞性疾病(如腦血栓、心肌梗塞、脈管炎等)者不能使用。避孕藥中的雌激素,可能會增加血液的凝固性,會加重心血管疾病的病情。
8、患慢性頭痛特別是偏頭痛和血管性頭痛的婦女不宜使用,否則會加重癥狀。
9、過去月經過少者,最好不用。長期使用避孕藥可使子宮內膜呈萎縮狀態(tài),更會減少月經量。
10、哺乳期婦女不宜使用。避孕藥可使乳汁分泌減少,并降低乳汁的質量,還能進入乳汁,對哺乳兒產生不良影響,所以哺乳期婦女不宜使用。
11、有吸煙、飲酒習慣的婦女不宜服用避孕藥,否則容易增加心臟病發(fā)作和發(fā)生腦血管意外的危險,也會影響避孕藥的效果,導致避孕失敗。35以上的婦女,情況尤為嚴重。
12、準備妊娠前應盡早停用避孕藥,早孕期誤用口服避孕藥所生嬰兒可發(fā)生先天性畸形,可致女嬰男性化及器質性畸形。
猜你喜歡:
避孕藥吃多了有什么副作用
上一篇:避孕環(huán)的副作用
下一篇:男用避孕藥的副作用